Ⅰ 银行一年的利润是多少
很高,工商银行号称世界最赚钱的银行,一年的净利润近3000亿元。
Ⅱ 银行利润的计算公式
银行资本不参加利润的平均化过程,利息只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利润,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银行资本家投入银行业的自有资本,其利润率也不能低于平均利润率,否则他们就会把资本转移到产业部门或商业部门去,不再经营银行业了。例如,平均利润率为20%,银行的自有资本为10万元。银行吸收存款500万元,按4%的利息率付出存款利息20万元,按5%的利息率取得放款利息25万元。二者之间的差额为5万元,加上其他业务收入1万元,再扣除营业上的开支4万元,得到银行利润2万元,利润率为
,同平均利润率相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以后,大银行已经由普通的中介人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形成了金融资本、金融寡头。他们已不满足于获得平均利润,而要千方百计地追逐高额垄断利润了。
银行利润是由银行雇员的劳动实现的。银行雇员同商业职工一样,他们的劳动虽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能为银行资本家实现以银行利润形式占有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雇员的劳动也分为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银行资本家便是无偿占有他们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剩余价值的劳动。所以,银行雇员同样受到银行资本家的剥削。
Ⅲ 既然“银行利润率相当于平均利润率”可以说“银行利润相当于平均利润”么(考研)
这么说当然不可以了,这样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银行利润只不过是银行内部的营业利润仅仅是它一个经营个体的利润,而平均利润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行业的经营利润的平均体,它们的平均利润有可能要大于银行利润或小于银行利润(看什么条件下),二者不能简单的混淆起来,要区分对待
Ⅳ 为什么银行不参与平均利润的形成
平均利润是指以预付资本大小按平均利润率计算归每个生产部门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
银行不是生产部门,只是起到资金的存贷作用。
平均利润的形成:
平均利润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各生产部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或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其利润率不同。资本有机构成高或资本周转速度慢的部门,其利润率较低;资本有机构成低或者资本周转速度快的部门,其利润率较高。
在利润率不同的情况下,等量资本不能获得等量利润。这同资本的本性相矛盾。
于是便发生了资本的转移。资本由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这种转移必然引起各部门生产比例的变化,进而引起各部门的商品在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最终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原来利润率较高的部门,由于新的资本的涌入,生产的扩大,商品的增加,价格的降低,其利润率必然趋向于下降;原来利润率较低的部门,由于许多资本的撤出,生产的缩小,商品的减少,价格的上涨,其利润率必然趋向于上升。
资本转进转出,不断分配,直到各个部门能够大体上形成平均利润率的时候才会大致地停止下来。
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后,资本家就可以实现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
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被各部门的资本家重新分配的过程。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后,资本有机构成高或资本周转慢的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量高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量;资本有机构成低或资本周转快的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量低于本
Ⅳ 为什么说银行资本所获得的利润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
详细的理论我就不说了,之举一个小例子。
每一个资本家都希望自己的资本被投入利润水平最高的部门,这样就使得利润稍高的部门资本投入增加,产量增加,竞争加剧,从而导致利润水平下降。每一个利润水平稍低的部门都会发生资本外流,从而竞争减少,产量减少,利润水平上升,这样的结果就是每一分钱的怎在职能资本家那里都只能获得平均水平的利润,如果有高或有低,就将导致前述流动,并最终恢复平衡。
但对你所说的银行资本我有所疑问,是指开办银行的资本还是银行资本家做持有的借贷资本?
如果是前者,就遵守这一规律,但如果是后者,则仅能过得平均利润水平中的一部分,因为只能资本家借来借贷资本所得的全部利润也就只能是平均利润,因此就只能分给借贷资本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Ⅵ 银行利润计算公式
银行利润是通过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之间的差额而形成的。 银行贷款利息一般都高于存款利息,两者之间的差额减去经营银行业务的费用,就构成银行利润。
银行资本不参加利润的平均化过程,利息只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利润,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银行资本家投入银行业的自有资本,其利润率也不能低于平均利润率,否则他们就会把资本转移到产业部门或商业部门去,不再经营银行业了。例如,平均利润率为20%,银行的自有资本为10万元。银行吸收存款500万元,按4%的利息率付出存款利息20万元,按5%的利息率取得放款利息25万元。二者之间的差额为5万元,加上其他业务收入1万元,再扣除营业上的开支4万元,得到银行利润2万元,利润率为 20%,同平均利润率相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以后,大银行已经由普通的中介人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形成了金融资本、金融寡头。他们已不满足于获得平均利润,而要千方百计地追逐高额垄断利润了。
Ⅶ 银行如何创造利润
银行创造利润的方法其实很简单:
1.存贷差
2.中间业务收入
3.其他投资收入
Ⅷ 五万元钱能给银行创造多少利润
现行存款利率,整存整取5年期,年利率是:4.75%
5万元存5年期整存整取,到期可得利息:
50000×4.75%×5 = 11875.00(元)
注:必须要到期取款才能按照4.75%年利率计息,如果提前支取,就要按活期利率计息了。
Ⅸ 为什么银行利润在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
因为资本都有追逐利润的天性,资本会本能的从利润低的行业流向利润高的行业,这是一个自发的过程,直到所有行业的利润达到相同水平,银行资本当然也不例外。
每一个资本家都希望自己的资本被投入利润水平最高的部门,这样就使得利润稍高的部门资本投入增加,产量增加,竞争加剧,从而导致利润水平下降。
每一个利润水平稍低的部门都会发生资本外流,从而竞争减少,产量减少,利润水平上升,这样的结果就是每一分钱的怎在职能资本家那里都只能获得平均水平的利润,如果有高或有低,就将导致前述流动,并最终恢复平衡。
(9)银行人均创造利润扩展阅读:
由于在银行资本家和工商业资本家之间同样存在着竞争和资本的自由转移,从而银行资本家也要获得平均利润,银行利润与银行的自有资本的比率相当于平均利润率。
随着银行业的发展,存贷利息差在银行利润中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小。由于是西方投资银行,其中间业务收入(手续费、开户费、理财收入等)已经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银行利润是由银行雇员的劳动实现的。银行雇员同商业职工一样,劳动虽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能为银行资本家实现以银行利润形式占有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雇员的劳动也分为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银行资本家便是无偿占有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剩余价值的劳动。所以,银行雇员同样受到银行资本家的剥削。
Ⅹ 人均利润是什么意思
人均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利润总额与企业职工总人数之间的比率。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实现的利润额。是一项侧重从劳动力利用的角度来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性指标。
表明企业每个职工平均获利水平。人均利润率越高,说明每个职工创利越多,贡献越大,所以,又称人均贡献率。它既是考核企业利润水平的指标,也是考核劳动效率的重要指标。
人均利润=利润总额/职工总人数
(10)银行人均创造利润扩展阅读:
利润总额是“亏损总额”的对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最终财务成果。企业纯收入构成内容之一。
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主要由销售利润和营业外净收支 (营业外支出抵减利润) 两部分构成。按规定缴纳资源税的企业,应交的资源税也是利润总额的组成部分之一 (抵减利润)。利润总额应按规定在国家与企业之间进行分配。其中大部分以交纳所得税、调节税或上交利润的形式上交国家,小部分留归企业,形成各种专用基金。
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通过“利润”帐户进行核算。销售利润及营业外收入,贷记该帐户,应交资源税及营业外支出,借记该帐户。“利润”帐户的贷方发生额大于借方发生额的差额,即为利润总额。“利润”帐户的二级帐户,可按“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和“资源税”等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