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PS是谁发明的
Photoshop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畅销的图象编辑软件。 它已成为许多涉及图像处理的行业的标准。并且是Adobe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 然而Photoshop的开始却是名不经传,如果不是Michigan大学一位研究生学生延迟毕业答辨, Photoshop或许根本就不可能被开发出来。
1987年秋,Thomes Knoll,一名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一直尝试编写一个程序,使得在黑白位图监视器上能够显示灰阶图像。他把该程序命名为Display。 但是Knoll在家里用他的Mac Plus计算机编写这个编码纯粹是为了娱乐,与他的论题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他认为它并没有很大的价值,更没想过这个编码会是Photoshop的开始。
John通过他父亲--Michigan大学的教授--购买了一台新的Macintosh II计算机。 Thomas用它重新编写Display代码,使之支持彩色功能。随后,在John的力促下, Thomas开发了图像处理例程(即后来的滤镜插件),以及增加了读写各种文件格式的功能。 其独创的创建软化边缘选区功能亦在此时得以实现,另外,还增加了如下功能:色阶,色彩平衡, 色相及饱和度等。
1988年夏天,John决定实现这个程序的商业价值。 尽管将很艰难,但天性乐观的他认为它值得努力。当时,在MacWeek上刊登的一种图象应用软件PhotoMac引起了 John的关注。他到SIGGRAPH(计算机绘图专业组)大会去调查这种新的软件。最后他告诉Thomas他们无需担心, 事实上PhotoMac缺乏他们的程序的很多重要功能。Thomas好几次试图更改这个软件的名称,但每次都没有成功。 有趣的是,正所谓踏破铁蹄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一次偶然的演示时,他采用了一个人的建议, 把这个软件命名为Photoshop。从此,Photoshop正式成为了这个软件的名称,直至今日。 与此同时,John四处奔走,寻找公司投资Photoshop。SuperMac,Alcus,Adobe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他继续在硅谷寻找投资者,并鼓励Thomas继续编写新的功能。他甚至编写了一本简单的手册介绍这个程序。最后,一家扫描仪公司采用了这个软件。大约200份0.87版本的Photoshop拷贝随着扫描仪捆绑出售。 Photoshop首次发行即是与Banreyscan XP扫描仪捆绑发行的。Photoshop的第一个版本是0.87.后来,John重返Adobe进行另一次演示。Russell Brown,Adobe的艺术总监,完全被这个程序所打动。Adobe以极大的热情果断地买下了Photoshop的发行权。
1988年11月,Knoll兄弟与Fred Mitchell,Adobe的首脑,口头议定合同,并于次年4月完成真正的法律合同。合同上的关键词是“license to distribute(授权销售)”Adobe公司当时并没有完全买断这个程序,直到若干年后Photoshop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签订了合同后,Thomas和John两兄弟开始研发新的版本以发布销售。而Adobe公司则决定保留Photoshop这个名字。 Thomas在Ann Harbor编写所有的程序,而John在California编写插件。Adobe的一些人认为John的插件过于花俏,不适合于严肃的应用程序。他们的观点是他们的产品仅作为一种润饰的工具,而非为了特殊作用。所以John只能偷偷地把这些插件编写进去。正是这些原来为很多所不齿的插件,却成为日后Photoshop成功的一大因素。时至今日,插件已经成为Photoshop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1989至1990年,Russell Brown和John, Tussell和Fred提供建议,Thomas编写代码,增加软件的新特性。
『贰』 PS滤镜中的"高斯模糊"是高斯发明的吗
高斯是18世纪德国数学家,物理造诣很深。 高斯模糊是美国Adobe图像软件公司开发的一个做图软件:Adobe Photoshop(系列)中的一个滤镜,具体的位置在:滤镜—模糊——高斯模糊!高斯模糊的原理中,它是跟据高斯曲线调节象素色值,它是有选择地模糊图像,就是高斯模糊能够把某一高斯曲线周围的像素色值统计起来,采用数学上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得到这条曲线的色值,最后能够留下人物的轮廓,即曲线.是指当 Adobe Photoshop 将加权平均应用于像素时生成的钟形曲线。 所有的颜色不过都是数字,各种模糊不过都是算法。把要模糊的像素色值统计,用数学上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高斯函数)得到色值,对范围、半径等进行模糊,大致就是高斯模糊。
『叁』 Adobe Photoshop CS是谁发明的
Photoshop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畅销的图象编辑软件。它已成为许多涉及图像处理的行业的标准。并且是Adobe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然而Photoshop的开始却是名不经传,如果不是Michigan大学一位研究生学生延迟毕业答辨,Photoshop或许根本就不可能被开发出来。
1987年秋,Thomes Knoll,一名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一直尝试编写一个程序,使得在黑白位图监视器上能够显示灰阶图像。他把该程序命名为Display。但是Knoll在家里用他的Mac Plus计算机编写这个编码纯粹是为了娱乐,与他的论题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他认为它并没有很大的价值,更没想过这个编码会是Photoshop的开始。
他的程序引起了他哥哥John的注意。当时John正效劳于Iinstrial Light Magic(ILM)公司——一家影视特效制作公司。随着《星球大战》的诞生,Lucas向世人证明,真正的酷效,配以英雄人物,将创造出惊世巨片!当时John正在实验利用计算机创造特效,他让Thomas帮他编写一个程序处理数字图像,这正是Display的一个极佳起点,他们的合作也从此开始。
John通过他父亲--Michigan大学的教授--购买了一台新的Macintosh II计算机。Thomas用它重新编写Display代码,使之支持彩色功能。随后,在John的力促下, Thomas开发了图像处理例程(即后来的滤镜插件),以及增加了读写各种文件格式的功能。其独创的创建软化边缘选区功能亦在此时得以实现,另外,还增加了如下功能:色阶,色彩平衡,色相及饱和度等。
1988年夏天,John决定实现这个程序的商业价值。尽管将很艰难,但天性乐观的他认为它值得努力。当时,在MacWeek上刊登的一种图象应用软件PhotoMac引起了John的关注。他到SIGGRAPH(计算机绘图专业组)大会去调查这种新的软件。最后他告诉Thomas他们无需担心,事实上PhotoMac缺乏他们的程序的很多重要功能。
Thomas好几次试图更改这个软件的名称,但每次都没有成功。有趣的是,正所谓踏破铁蹄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一次偶然的演示时,他采用了一个人的建议,把这个软件命名为Photoshop。从此,Photoshop正式成为了这个软件的名称,直至今日。
与此同时,John四处奔走,寻找公司投资Photoshop。SuperMac,Alcus,Adobe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他继续在硅谷寻找投资者,并鼓励Thomas继续编写新的功能。他甚至编写了一本简单的手册介绍这个程序。最后,一家扫描仪公司采用了这个软件。大约200份0.87版本的Photoshop拷贝随着扫描仪捆绑出售。Photoshop首次发行即是与Banreyscan XP扫描仪捆绑发行的。
后来,John重返Adobe进行另一次演示。Russell Brown,Adobe的艺术总监,完全被这个程序所打动。Adobe以极大的热情果断地买下了Photoshop的发行权。1988年11月,Knoll兄弟与Fred Mitchell,Adobe的首脑,口头议定合同,并于次年4月完成真正的法律合同。合同上的关键词是“license to distribute(授权销售)”Adobe公司当时并没有完全买断这个程序,直到若干年后Photoshop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签订了合同后,Thomas和John两兄弟开始研发新的版本以发布销售。而Adobe公司则决定保留Photoshop这个名字。
Thomas在Ann Harbor编写所有的程序,而John在California编写插件。Adobe的一些人认为John的插件过于花俏,不适合于严肃的应用程序。他们的观点是他们的产品仅作为一种润饰的工具,而非为了特殊作用。所以John只能偷偷地把这些插件编写进去。正是这些原来为很多所不齿的插件,却成为日后Photoshop成功的一大因素。时至今日,插件已经成为Photoshop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1989至1990年,Russell Brown和John,Tussell和Fred提供建议,Thomas编写代码,增加软件的新特性。
1990年2月,Photoshop1.0版本发行。它优秀的编码和简单便捷的使用给了它的竞争者ColorStudio狠狠的打击。它给计算机图像处理行业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除了其他软件没有的特点外,它还获得了天时。当时正值计算机桌面革命炒得火热,桌面的发展更为它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Adobe还有一个制胜的秘密武器-RussellBrown。他善于让人觉得这个软件容易使用且有趣。在一次演示会上,他幽默的演示突出了Photoshop的优点也使得参展的人把Photoshop竟相宣传出去。
而Photoshop 1.0显然仍需改进。当时,Photoshop的优势是容易使用,虽然Fractal Design开发的ColorStudio具有一些它所没有的优点,但总体而言,ColorStudio却存在更多的缺陷。
Letraset把ColorStudio定位于专门人士使用的专门工具。而Adobe把Photoshop定位于所以电脑拥有者可以使用的工具。这两个冤爱死对头竞争非常激烈,当时MacWorld的一篇文摘体现了这两个公司的交锋。John和效力于ColorStudio的Macr Zimmer分别使用他们自己的软件对图象进行润饰及合成。结果最后Photoshop是赢家。
当时Thomas是编写这个软件的唯一支柱。为了扩充工程师队伍,公司聘请了Mark Hamburg。Mark曾从事于Ashton Tate。路径即是他提出加入到Photoshop里的。路径也成为了Photoshop2.0版的新特性。2.0版最重要新功能包括支持栅格化Adobe的矢量编辑软件Illustrator文件,支持CMYK,Duotones以及新增钢笔工具。此外,Photoshop的最小分配内存也由原来的2MB增加到4MB,这个小小的改动无疑对程序的稳定性及运作性能的提高起了非常大的作用。Mark声称他对这个软件的第一个贡献是建议最低内存需求从2MB增加到4MB,可见其作用绝非由2到4那么简单。
Sreven Guttman当时担任首任产品经理,给Beta版起代号即是从那时开始。Photoshop 2.0的代号是Fast Eddy。2.0正式版于1991年2月发行。从此,Adobe成为行业标准。2.0的发行引起了印刷业的重视,并引发桌面印刷革命。
希望回答满意,望采纳!~~~~~~~
『肆』 望远镜被谁发明的
在17世纪初,荷兰人首先发明了望远镜。望远镜由荷兰人发明出来绝不是
偶然的,因为那时在荷兰磨制玻璃和宝石技术很发达,也就有很多制作眼镜的工
人。
这一天,阳光普照,小鸟在空中唱着歌儿飞来飞去。在荷兰的密特尔堡小镇,
制镜工人利比斯赫为检查磨制出来的透镜质量,用透镜去看教堂顶上的风向标。
当时,他带了一块凸透镜和凹透镜。当他把两块透镜离开一点排成一条线时,
惊讶地看到远处的风向标又大又近。他兴奋不已,立刻想到去制造能看得更远更
清楚的装置。
在1608年秋天,利比斯赫制造出这种装置,后来被称为荷兰式望远镜。
就是把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装在一个筒的两端,眼睛看的一端装凹透镜。
12月,他又做出了双筒望远镜
『伍』 万恶的马赛克是谁发明的
万恶的马赛克是在ADOBE公司的Photoshop中最先出现的!
十几年前就在Photoshop滤镜中了
『陆』 PS滤镜中的"高斯模糊"是高斯发明的吗求解答
高斯是18世纪德国数学家,物理造诣很深。
高斯模糊是美国Adobe图像软件公司开发的一个做图软件:Adobe Photoshop(系列)中的一个滤镜,具体的位置在:滤镜—模糊——高斯模糊!高斯模糊的原理中,它是跟据高斯曲线调节象素色值,它是有选择地模糊图像,就是高斯模糊能够把某一高斯曲线周围的像素色值统计起来,采用数学上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得到这条曲线的色值,最后能够留下人物的轮廓,即曲线.是指当 Adobe Photoshop 将加权平均应用于像素时生成的钟形曲线。
所有的颜色不过都是数字,各种模糊不过都是算法。把要模糊的像素色值统计,用数学上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高斯函数)得到色值,对范围、半径等进行模糊,大致就是高斯模糊。
『柒』 数码相机是谁发明的
数码相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1951年宾·克罗司比实验室发明了录像机(VTR),这种新机器可以将电视转播中的电流脉冲记录到磁带上。到了1956年,录像机开始大量生产。它被视为电子成像技术产生。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宇航局(NASA)在宇航员被派往月球之前,宇航局必须对月球表面进行勘测。然而工程师们发现,由探测器传送回来的模拟信号被夹杂在宇宙里其它的射线之中,显得十分微弱,地面上的接收器无法将信号转变成清晰的图像。于是工程师们不得不另想办法。在这之后,数码图像技术发展得更快,主要归功于冷战期间的科技竞争。而这些技术也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大多数的间谍卫星都使用数码图像科技。
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CCD芯片”的研究与开发,1969年,贝尔实验室的George Smith和Willard Boyle将可视电话和半导体泡存储技术结合,设计了可以数码相机沿半导体表面传导电荷的“电荷‘泡’器”(Charge “Bubble” Devices),率先发明了CCD器件的原型。
当时发明CCD的目的是改进存储技术,元件本身也被当作单纯的存储器使用。随后人们认识到,CCD可以利用光电效应来拍摄并存储图象。
『捌』 第一台照相机是谁发明的是什么样的
照相机是用于摄影的光学器械。被摄景物反射出的光线通过照相镜头(摄景物镜)和控制曝光量的快门聚焦后,被摄景物在暗箱内的感光材料上形成潜像,经冲洗处理(即显影、定影)构成永久性的影像,这种技术称为摄影术。
最早的照相机结构十分简单,仅包括暗箱、镜头和感光材料。现代照相机比较复杂,具有镜头、光圈、快门、测距、取景、测光、输片、计数、自拍等系统,是一种结合光学、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和化学等技术的复杂产品。
在公元前400年前 ,墨子所著《墨经》中已有针孔成像的记载;13世纪,在欧洲出现了利用针孔成像原理制成的映像暗箱,人走进暗箱观赏映像或描画景物;1550年,意大利的卡尔达诺将双凸透镜置于原来的针孔位置上,映像的效果比暗箱更为明亮清晰 ;1558年,意大利的巴尔巴罗又在卡尔达诺的装置上加上光圈,使成像清晰度大为提高;1665年,德国僧侣约翰章设计制作了一种小型的可携带的单镜头反光映像暗箱,因为当时没有感光材料,这种暗箱只能用于绘画 。
1822年,法国的涅普斯在感光材料上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但成像不太清晰,而且需要 八个小时的曝光。1826年,他又在涂有感光性沥青的锡基底版上,通过暗箱拍摄了一张照片。
1839年,法国的达盖尔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 ,它是由两个木箱组成,把一个木箱插入另一个木箱中进行调焦,用镜头盖作为快门,来控制长达三十分钟的曝光时间,能拍摄出清晰的图像。
1860年,英国的萨顿设计出带有可转动的反光镜取景器的原始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862年,法国的德特里把两只照相机叠在一起,一只取景,一只照相,构成了双镜头照相机的原始形式;1880年,英国的贝克制成了双镜头的反光照相机。
随着感光材料的发展,1871年,出现了用溴化银感光材料涂制的干版,1884年,又出现了用硝酸纤维(赛璐珞)做基片的胶卷。
随着放大技术和微粒胶卷的出现,镜头的质量也相应地提高了。1902年,德国的鲁道夫利用赛得尔于1855年建立的三级像差理论,和1881年阿贝研究成功的高折射率低色散光学玻璃 ,制成了著名的“天塞”镜头,由于各种像差的降低,使得成像质量大为提高。在此基础上,1913年德国的巴纳克设计制作了使用底片上打有小孔的 、35毫米胶卷的小型莱卡照相机。
不过这一时期的35毫米照相机均采用不带测距器的透视式取景器。1930年制成彩色胶卷;1931年,德国的康泰克斯照相机已装有运用三角测距原理的双像重合测距器,提高了调焦准确度,并首先采用了铝合金压铸的机身和金属幕帘快门。
1935年,德国出现了埃克萨克图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使调焦和更换镜头更加方便。为了使照相机曝光准确,1938年柯达照相机开始装用硒光电池曝光表。1947年,德国开始生产康泰克斯S型屋脊五棱镜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使取景器的像左右不再颠倒,并将俯视改为平视调焦和取景,使摄影更为方便。
1956年,联邦德国首先制成自动控制曝光量的电眼照相机 ;1960年以后,照相机开始采用了电子技术,出现了多种自动曝光形式和电子程序快门;1975年以后,照相机的操作开始实现自动化。
照相机品种繁多,按用途可分为风光摄影照相机、印刷制版照相机、文献缩微照相机、显微照相机、水下照相机、航空照相机、高速照相机等;按照相胶片尺寸,可分为110照相机(画面13×17毫米)、126照相机(画面28×28毫米)、135照相机(画面24×18,24×36毫米)、127照相机(画面45x45毫米)、120照相机(包括220照相机,画面60×45,60×60,60×90毫米)、圆盘照相机(画面8.2x10.6毫米);按取景方式分为透视取景照相机、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任何一种分类方法都不能包括所有的照相机,对某一照相机又可分为若干类别,例如135照相机按其取景、快门、测光、输片、曝光、闪光灯、调焦、自拍等方式的不同 ,就构成一个复杂的型谱。
照相机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性质和光的折射与反射规律,以光子为载体,把某一瞬间的被摄景物的光信息量,以能量方式经照相镜头传递给感光材料,最终成为可视的影像。
照相机的光学成像系统是按照几何光学原理设计的,并通过镜头,把景物影像通过光线的直线传播、折射或反射准确地聚焦在像平面上。
摄影时,必须控制合适的曝光量,也就是控制到达感光材料上的合适的光子量。因为银盐感光材料接收光子量的多少有一限定范围,光子量过少形不成潜影核,光子量过多形成过曝,图像 又不能分辨。照相机是用光圈改变镜头通光口径大小,来控制单位时间到达感光材料的光子量,同时用改变快门的开闭时间来制曝光时间的长短。
从完成摄影的功能来说,照相机大致要具备成像、曝光和辅助三大结构系统。成像系统包括成像镜头、测距调焦、取景系统、附加透镜、滤光镜、效果镜等;曝光系统包括快门机构、光圈机构 、测光系统、闪光系统、自拍机构等;辅助系统包括卷片机构、计数机构、倒片机构等。
镜头是用以成像的光学系统,由一系列光学镜片和镜筒所组成,每个镜头都有焦距和相对口径两个特征数据;取景器是用来选取景物和构图的装置,通过取景器看到的景物,凡能落在画面框内的部分,均能拍摄在胶片上 ;测距器可以测量出景物的距离,它常与取景器组合在一起,通过连动机构可将测距和镜头调焦联系起来,在测距的同时完成调焦。
光学透视或单镜头反光式取景测距器都须手动操作,并用肉眼判断。此外还有光电测距、声纳测距、红外线测距等方法,可免除手动操作,又能避免肉眼判断带来的误差,以实现自动测距。
快门是控制曝光量的主要部件,最常见的快门有镜头快门和焦平面快门两类。镜头快门是由一组很薄的金属叶片组成,在主弹簧的作用下,连杆和拨圈的动作使叶片迅速地开启和关闭 ;焦平面快门是由两组部分重叠的帘幕(前帘和后帘)构成,装在焦平面前方附近。两帘幕按先后次序启动,以便形成一个缝隙。缝隙在胶片前方扫过,以实现曝光。
光圈又叫光阑,是限制光束通过的机构,装在镜头中间或后方。光圈能改变能光口径,并与快门一起控制曝量。常见的光圈有连续可变式和非连续可变式两种。
自拍机构是在摄影过程中起延时作用,以供摄影者自拍的装置。使用自拍机构时,首先释放延时器,经延时后再自动释放快门。自拍机构有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机械式自拍机构是一种齿轮传动的延时机构,一般可延时8~12秒 ;电子式自拍机构利用一个电子延时线路控制快门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