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类起源过程
人类起源之迷
2001-12-19 11:43:34· · ··
1 2 3 4 下一页
欧洲,特别是西欧,曾一度被认为是人类的发祥地
自从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后,多数人相信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现代人和现代猿有着共同的祖先。但人类这一支系是何时、何地从共同祖先这一总干上分离开来的?什么是他分离开的标志?原始人类又是何时、何地转化为真人的……
对于这一系列的疑问,古人类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正确的回答。多数古人类学家认为:真人是以制造工具为标志,真人出现以前的人类祖先,科学家们称之为“前人”。直立是前人从人猿共祖主干上分离的形态学标志,他从主干分离的地区可谓人类最早的摇篮。真人不断演化发展,最后成为现代人,同时形成现代不同的人种,这个进化过程完成的地区便是人类演化最后的摇篮。
在探索人类起源时首先要确立一个前提,即人类是一个生物物种,他只能有一个祖先,不可能是多个祖先。不能说黑人有一个祖先,而白人又有另一个祖先。因为不同的物种之间虽能婚配,却不能生育后代,只有同种能育。如果我们主张人类多祖论,就会在生物学上犯常识性的错误,现在已证实了人类多祖或多元论是违背科学常理的。
人类从人猿主干上分离,究竟发生在哪一地区?是在非洲,然后走进亚洲,还是在亚洲?
非洲是人类的摇篮首先是由达尔文提出来的。他在1871年出版的《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中作了大胆的推测。另一位进化论者海格尔则在1863年发表的《自然创造史》一书中主张人类起源于南亚,还绘图表示现今各人种由南亚中心向外迁移的途径。此外,还有中亚说、北亚说以及欧洲说。由于人类的摇篮随人类化石的不断出土,而摇摆于各洲。
欧洲,特别是西欧,曾一度被认为是人类的发祥地。从1823年到1925年就有116个个体,其中包括猿人阶段的海德堡人。而新石器时代的人骨发现得更多,有236起。因此,人们打开地图一看,欧洲布满了古人类的遗址。而当时除了爪哇猿人外,在亚洲其他的区和非洲还没有找到过古人类遗址。还有,最早发现的古猿化石也出土于欧洲,即1856年在法国发现的林猿化石。加上20世纪20年代“辟尔当人”的骗局喧嚣一时(辟尔当人被有些学者看作是最早的人,甚至称他为“曙人”。最后被揭露,所谓“曙人”,原来是来将一个新石器时代的人头骨和一个现代猿类的下颌骨凑合起来的假品),所以当时许多人认为人类起源的中心是在西欧。但随着亚非两地更多人类化石的发现,人类摇篮欧洲说才逐渐退出了舞台。
“北京人”的发现不仅拯救了爪哇直立猿人,也使中亚起源说更加风靡一时
1887年,荷兰解剖学家杜布哇,抱着寻找早期人类化石遗骸的热望,来到印尼的爪哇岛,居然找到了原始人的化石。1890年,在一个名叫垂尼尔的地方,先是找到下颌残片,次年又发现一具头盖骨,这就是著名的“爪哇人”第一号头盖骨。1892年,又在不远处找到一根大腿骨。杜布哇研究了这些材料后,认为它们属于同一个体,而且正是人们要寻找的人与猿之间的“缺环”。
爪哇直立猿人的发现使南亚说为之一振。然而杜布哇的发现却遭到许多人的反对,最强烈的反对来自教会。教会坚持说,人类的祖先应是亚当,怎么可能是猿人呢?
http://www.yesky.com/Etimes/74882256589553664/20011219/210566.shtml
⑵ 人类的诞生过程是什么
让我们带着“温故知新”的目的,穿越漫漫时空,去翻开地球那奇丽壮观、惊心动魄的生命孕育成长画卷吧。
大约46亿年前,地球刚由一团熔融火球冷却成为具有坚硬岩石圈壳的行星,死寂地绕着太阳运行。它外受太阳和宇宙射线的高强度辐射,内受高温高压岩浆的剧烈冲击。于是地球骤冷骤热,地震不断,火山爆发不绝,并且其中的元素起化学反应,不断有甲烷、氨等气体分子和水分子生成。
人类—环境系统如此历经10亿年,终于形成了环绕全球的无氧大气圈和覆盖地表的水圈。但是,此时的地球依然是一个绝对的无机环境。内外力的继续作用又造成了陆地、海洋和大气的分化,为生命的出现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继而又在闪电能量的作用下,大气中的氨和甲烷溶于海水中,变成复杂的蛋白质分子,这些蛋白质分子聚集一起就形成了最初有生命的简单细胞。于是,地球生命就这样在原始海洋中孕育。大约距今32亿年前,在海洋中出现了无细胞核的原始生物——细菌和蓝藻。
由于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分子,大气中才开始积累氧气,生命也实现了由无氧发酵进化到有氧呼吸的飞跃。又过了15亿年,具有真核细胞的绿藻类植物出现,它更强烈的光合作用加速了大气中的氧浓度,又使生命进化实现了由无性繁殖到有性繁殖的飞跃。距今7.5亿年前,简单的海洋生态系统出现,并且诞生了最简单的原生动物。大约距今4.2亿年以前,由于大气中氧的浓度超过了10%,于是受宇宙射线和紫外线作用,臭氧层形成。臭氧层的出现对生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有效地吸收了大量的太阳紫外线,使生物免受致命的杀伤,这就给海洋动植物的登陆创造了必要条件。
于是在距今3.5亿~4.2亿年前之间,海洋中的蕨类植物成功登陆,大地绿化,并且昆虫和节肢动物出现。距今3.5亿年前,陆地已普遍绿化,在海中经历了30亿年进化而成的脊椎动物登陆成功。又在距今1.8亿年前,地球上已经勃勃生机:以裸子植物为主的热带雨林铺天盖地,爬行动物恐龙四处横行。接下去就是迄今也说不清楚的突发性灾难降临:在短时间内,恐龙灭绝,雨林退毁。又过了3000万年,陆地生机才得以复苏,以被子植物为主的热带雨林替代了裸子植物雨林,哺乳动物不仅进化成形而且取代了昔日恐龙的地位。这一次动植物的演替奠定了今天生物圈的基础。
到了距今数百万年的时候,地球上湿热的气候逐渐变得干燥寒冷,导致雨林退减,草原出现。于是,由距今7000万年前哺乳动物中分化出来的灵长目动物中的一支,被迫告别它们无忧无虑的树上生活而来到地上。这就是半地栖古猿。为了觅食和防敌,它们开始直立以环视草原上的情景。紧接着地球上普遍发育第四纪冰川,森林大面积消灭,很多生物死亡。这时,形态结构适于地面生活的古猿被选择下来得以生存和发展。最后又从古猿中分出一支向人类发展的支系——拉玛猿。
当拉玛猿完全确立了直立姿态并且开始用手制造简单工具时,地球上奏响了其生命进行曲的最动人的乐章:人和猿分家了!人类诞生了!从此地球进入了光辉灿烂的人类历史的时代。
此后,人类在地球生物圈的怀抱中又成长了200多万年。尽管在距今约5000年以前,人类脱离了野蛮而开始了自己的文明历史,但是他始终未能脱离也无法脱离生物圈的怀抱。
以上的地球生命史告诉我们:人类是地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的诞生、生存与发展从来离不开地球环境,更具体来说就是离不开地球生物圈这个环境。地球生物圈孕育和养育了人类,它是人类名副其实的母亲,是人类当思尊重当思回报之所在。
地球生命进化的潺潺流水流淌几十亿年,才变成了川流不息的长河,可见地球生物圈的形成是何等不易。而没有生物圈,就绝不可能有人类的昨天和今天。
因而我们应该得到这样的启示:善待并珍惜生物圈,善待自然环境。因为它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果我们毁了这个以生物圈为主体的自然环境,就等于毁了自己和子孙后代的生存之路。因此,善待自然环境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⑶ 人类是怎样创造的
人是从远古不断进化而来的.
生命的最早形势是在海洋.科学推断是在雷电和相适宜的海溶液的作用下,产生了蓝藻类的原始简单生命.经过原生物,微生物等不同阶段的不断演化,经历植物于动物的重要分支,实现生命体脱离液态环境依赖的重大突破,从而使生命登陆大地.
人类是从猿类进化而来的,与猩猩等类人猿同属灵长类.
⑷ 人类的起源过程,
最早应该认为人类来源于动物,从很多原始部落的传说中可以看到,他们的祖先多是来源于某种动物,多为猛兽。这就是所谓图腾。而许多文明的起源传说也可以看出端倪。先祖或英雄与动物有关(因为可能经过后来人的美化,下一阶段会提到)。中国神话就有很多例子。
文明产生后,认为神创造人类,中国的女娲、西方的上帝。在这一阶段也会对上一个阶段的神话进行美化。
近现代以来进化论占了主导地位,不过起源地最早有英国说(被推翻,为学术造假),亚洲说主要是东亚东南亚说,有巨人说,腊玛古猿说(基本被推翻),非洲说南方古猿(基本被承认)。今天的人类是南方古猿的扩散到世界各地后各自发展,还是在非洲进化到智人阶段在进入各地取代原著民。学界还有分歧。
⑸ 1,人类动态的创造过程都有哪些
对创造的定义是创造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由于创造现象的复杂性,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什么是创造”存在不同的认识,对于“什么是创造”学术界至今也没有形成一种比较统一的认识,概括起来人们对创造的认识主要涉及到创造主体、创造性思维过程和创造结。
⑹ 人类是怎么创造的
上帝创造的呀
上帝用泥土
造的男人
又从男人身上
取一根肋骨
造了一个女人
⑺ 人类进化演变过程
人类的诞生与发展:
人类诞生于500万年前...也就是说恐龙灭绝6000万年后人类诞生了 人类是由动物界分化出类的,在分类学上,人(Homo sapiens)属于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类人猿亚目、人科。
大约450万年前,人和猿开始分化,产生腊玛古猿,以后在由腊玛古猿演化成2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进一步再发展为现代人类。关于人类的发展过程,一般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
1、早期猿人阶段。大约生存在300万年到150万年前,已具备人类基本特点,能直立行走,制造简单的砾石工具。
2、晚期猿人阶段。大约距今200万年到30万年前,身体象人,脑量较大,可以制造较进步的旧石器,并开始使用火,如我国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
3、早期智人(古人)阶段。距今10-20万年到5万年前,逐渐脱离猿的特征,而和现代人很接近,如德国的尼安德特人。
4、晚期智人(新人)阶段。大约4-5万年前,这时的人类的进化出现了明显的加速,在形态上已非常象现代人,在文化上,已有雕刻与绘画的艺术,并出现装饰物。如1933年发现的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此时原始宗教已经产生,已进入母系社会。在晚期智人阶段,现代人开始分化和形成,并分布到世界各地。
⑻ 人类起源的大致过程是什么
自1924年达特首次发现南方古猿化石起,至今发现的南方古猿化石已达7个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新的南方古猿化石的不断发现,以及对所发现的化石进行的多学科研究,使学术界对涉及早期人类起源与演化的过程有了新的理解。
首先,确立了南方古猿在整个人类演化系统上的地位。使得南方古猿的生存年代与遗传学家通过DNA研究计算出的人猿分离时间更为接近。其次,南方古猿属内各个种,在化石特征、生存年代、与后期的人属在演化上的关系等方面的特点,使得人类学家认识到,人类的演化过程比原来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在相同的时间范围内,南方古猿的几个种同时生存,但只有一个种群向人属的方向演化,而其余的种群最终都灭绝了。这说明人类的演化是按照"树丛(bush)"的方式进行的,而不是按照传统的直线状方式进化的。这一点对于丰富生物进化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南方古猿的发现与研究,加深了人类对自身起源与演化过程的了解,推动了古人类学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利基家族对东非古人类的发现和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DNA与化石证明,人类大约于30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复杂的抽象思维、语言、自我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类直立的身体构造使得人类的前肢可以自由活动,这让富有智慧的人类得以掌握远超出其它任何物种的工具使用能力,并最终发展出强大的劳动能力和创造性。人是一种高级社会动物。四大人种为黄色人种(蒙古利亚人)、白色人种(高加索人)、黑色人种(尼格罗人)、棕色人种(澳大利亚人)。
(8)人类动态的创造过程扩展阅读:
尼格罗人种
亦称黑种。主要特征是黑色呈小卷曲状的毛发,一般分成南非和北非两个类型,前者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区,鼻矮,通常为圆颅型,肤色相对较深;后者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北的地区,鼻高唇厚,通常为长颅型,肤色相对较浅;总体肤色较深。
大洋洲人种
亦称棕种。主要特征是黑色呈小波浪状且较为粗糙的毛发,鼻高唇薄,通常为长颅型,肤色中等。主要分布在位于远东大洋洲上的岛屿上,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
高加索人种
亦称白种。主要特征是呈大波浪状且较为细软的毛发,毛发颜色主要有:白、金、红、棕、黑等主要的五种大色调,颧骨不明显,鼻高唇薄,通常为长颅型,肤色较浅。
白色人种主要起源自白人化之后的北非土著,后来经过长期的演化和定居,扩散到北非、西亚、中亚、南亚、欧洲以及16世纪以来逐渐扩散至整个大洋洲和南北美洲。
⑼ 人类是怎样诞生的
人类来是从灵长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自过程一步一步发展而来。
人类进化起源于森林古猿,从灵长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经历了猿人类、原始人类、智人类、现代人类四个阶段。
因现今考古学的发展,史前文明被逐步否定,考古学已经有大部分进化中的古人猿化石。配合现今生物学的发现,发现了遗传基因DNA是进化的,证实了类中性进化论的真实性。
(9)人类动态的创造过程扩展阅读:
对于人类的未来,人们有不同的观点。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了一种令人惊异的趋势:不同大陆上的人在基因上差别越来越大,而不是越来越相像。
他们的另一重大发现是人类基因组中有7%的基因正在加速进化。犹他大学的亨利·哈彭丁指出,目前人类已经发生了很多基因进化,数量至少几百种甚至上千种。
亨利·哈彭丁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研究发现,人类基因组中有大约1800个基因呈加速进化状态,这一数目占整个人类基因组的约7%。
⑽ 写人类的诞生生的进化过程。
在当代人类的眼里,科学与文明是一盏不可分割的神灯,它带给人类那么 多不可思议的东西,1945年7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试爆成功,爆炸力相当于两万吨TNT炸药。同年8月6日和9日两颗原子弹分别投向日本的 广岛和长崎,使两个城市瞬间化为废墟,举世震惊。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地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宣告了航天时代的到来。1969年7月美 国的阿波罗号飞船将两名美国宇航员送上月球,第一次实现了数千年来月亮旅行之梦。1945年底,世界上第一台电子管电子计算机在美国问 世,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现晶体管后,电子计算机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每5年运算速度提高10倍,体积和成本降低10倍,把人类带入了电脑化 时代。
20世纪的科技的发展造就了人类前所未有的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巨大生产 力,创造出文明史上最为辉煌的伟大奇迹。在物质领域,高分子化学材料、生物技术、遗传工程、新型建筑材料、先进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 等;在意识领域,科学文化、教育、艺术均步入电脑时代,都在点缀着现代
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