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业秘密和专利有什么区别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是企业的财产权利,它关乎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2. 求问专利与商业秘密有何区别
1、商业秘密得满足构成要件才行,非公知性,实用性,价值性,采取了保密措施,这些要件缺一不可。是有可能成为商业秘密的,就看是否满足上述四个要件。
2、这个保密措施,建立了适当的保密制度和其他科学谨慎的管理方法,实务中要求能提供保密守则啊,合同中的保密条款啊,一些保密培训的证明啊,个人的保密承诺啊等等。
商业秘密基本上有两类。一类,商业秘密可能涉及不符合专利性要求的发明或制造方法,因而只能够作为商业秘密进行保护。这可能是客户名单,或发明高度不够从而不能被授予专利权的制造方法(虽然它们有可能作为实用新型获得保护)。另一类,商业秘密可能涉及符合专利性要求且可以通过专利进行保护的发明。在后者情况下,中小企业将面临一种选择:申请发明专利,或保持其作为一种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的一些好处包括———商业秘密保护具有不受时间限制的好处(专利一般可达20年)。因而,只要商业秘密不向公众泄露,其保护就可无限期地继续。
商业秘密不需交纳注册费(虽然涉及使信息保持机密的费用可能很昂贵)。
商业秘密可以立即生效。
商业秘密保护不要求遵守诸如向政府部门披露信息的规定。
然而,也存在着一些把机密商业信息作为商业秘密进行保护的不利之处,尤其是当该信息符合专利性的规定时:
如果该秘密包含在一种创新产品中,其他人可能能够查出它,对它进行解剖和分析(即对它实施“反向工程”),并发现该秘密,从而有权使用它。事实上,商业秘密保护并不具有排除第三方对该商业秘密进行商业使用的排他权。
一旦该商业秘密被公开,任何人都可以获得它并任意使用。
商业秘密的实施比专利要困难得多。赋予商业秘密的保护水平随国家不同变化较大,但通常认为保护水平较弱,尤其是与专利授予的保护相比。
商业秘密可能会由开发该相关信息的其他人通过合法的手段获得专利。
3. 何为专利法意义上的“商业成功”
在我国专利审查实践中,专利权人以专利技术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为由主张专利具备创造性的情况并不鲜见,但到目前为止鲜有依据商业成功而得出专利具备创造性的先例,究其原因在于商业成功的证明标准非常高,需要完善的证据链和严密的论证逻辑作为支持。本文拟就专利法意义上的商业成功的证明思路作初步探讨,并结合一个真实案例进行分析。
【理念阐述】
发明在商业上获得成功是我国《专利审查指南》(2010)中规定的判断发明创造性时需考虑的其他因素之一。《专利审查指南》进一步规定,商业上的成功应当是由于发明的技术特征直接导致的,如果商业上的成功是由于其他原因所导致,例如由于销售技术的改进或者广告宣传造成的,则不能作为判断创造性的依据。我国在判断创造性时有这样的考量因素,美国和欧盟专利审查部门也有类似的规定。
美国1952年制定的专利法在新颖性与实用性之外,在第一百零三条中确立了相对于现有技术是显而易见的发明不应授予专利这一“否定规则”。1966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Graham案中首次设定了一个判断非显而易见性的具体分析框架:一是认定现有技术的范围和内容;二是确定现有技术与有关权利要求之间的区别;三是限定相关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的水平;四是在这个背景下考虑有关商业上的成功、长期以来存在但没有解决的需求以及其他人的失败等辅助因素。美国专利审查指南在总结判例的基础上规定,如果想要以商业上的成功为由支持发明是非显而易见的主张,则应当证明商业上的成功与要求保护的发明之间具有联系。进一步来说,证明商业上成功的证据必须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相适应;商业上的成功必须源自要求保护的发明;商业上的成功必须是说明书记载的或固有的功能和优点的结果。
欧洲专利局的专利审查指南规定了判断创造性的辅助因素,包括发明克服了技术偏见、发明产生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发明满足了长期存在需求和发明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等。对于商业上的成功,欧洲专利局专利审查指南进一步规定,商业上的成功单独不构成创造性的标志,但是如果审查员确信商业上的成功源自发明的技术特征,而不是其他影响因素(例如销售技术或广告),并且发明满足了长期需求,那么商业上的成功与创造性之间具有相关性。
根据我国《专利审查指南》的规定,构成专利法意义上的商业成功必须满足以下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发明的产品在商业上获得成功;二是这种商业上的成功是由于发明的技术特征直接导致的。申请人/专利权人在授权阶段和无效阶段如果想要以商业上的成功来证明发明创造具备创造性,则必须就以上两个条件提出充分的证据。
商业成功是自由市场下购买者对特定产品与市场上其他同类产品进行比较选择的结果,如果特定产品相较其他同类产品明显更受购买者的欢迎,则通常可以认为该特定产品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证明某种产品取得商业成功的直接证据是产品的销售类证据,包括市场份额、销售额、销售范围、销售持续时间等,其中市场份额通常是证明力更强的证据。此外,产品被模仿的情况、媒体报道、权威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统计数据、证明材料等也可以作为商业成功的证据材料。申请人/专利权人提交的证据是否足以证明某种产品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则需要审查员在个案中综合全部证据并结合行业状况进行判断。
在商业成功已经被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证明商业成功是由发明的技术特征所直接导致,其目的是要排除销售技术、广告宣传等非技术因素对商业成功的影响,确认发明的技术特征与商业成功之间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探究商业成功的原因,需要将该获得商业成功的特定产品与市场上其他同类产品进行比较,确定技术上的异同。在技术相似的情况下,如果特定产品相对于其他同类产品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则可以基本确定该特定产品在商业上取得的成功依赖于技术以外的因素。在技术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比较特定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在技术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通常不足以使特定产品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对于技术上的不同点,则需要进一步分析该不同点是否使特定产品取得商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以及该不同点是否足以使特定产品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如果以上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基本可以确定该特定产品确实是因其技术上的特点而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为了证明商业成功是由发明的技术特征所直接导致,还需要进一步在该获得商业成功的特定产品与要求保护的发明之间建立联系,这就要求使该特定产品获得商业成功的技术要素应当以技术特征的方式体现在要求保护的权利要求中。如果以上条件全部满足,那么通常可以得出商业成功是由发明的技术特征所直接导致的结论。
4. 划时代的商业发明是什么意思
划时代的商业发明就是说在当下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寻找到了新的商品交易方式,例如微信。
5. 一个商业小发明好的+分
商业小发明 ??? 发明什么了哦...
应该可以卖你拿到大企业问问人家要不要你这个项目罗
人家要的话就给你点钱就这样啊..
6. 申请专利与商业秘密保护的区别
商业秘密基本上有两类。一类,商业秘密可能涉及不符合专利性要求的发明或制造方法,因而只能够作为商业秘密进行保护。这可能是客户名单,或发明高度不够从而不能被授予专利权的制造方法(虽然它们有可能作为实用新型获得保护)。另一类,商业秘密可能涉及符合专利性要求且可以通过专利进行保护的发明。在后者情况下,中小企业将面临一种选择:申请发明专利,或保持其作为一种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的一些好处包括———
商业秘密保护具有不受时间限制的好处(专利一般可达20年)。因而,只要商业秘密不向公众泄露,其保护就可无限期地继续。
商业秘密不需交纳注册费(虽然涉及使信息保持机密的费用可能很昂贵)。
商业秘密可以立即生效。
商业秘密保护不要求遵守诸如向政府部门披露信息的规定。
然而,也存在着一些把机密商业信息作为商业秘密进行保护的不利之处,尤其是当该信息符合专利性的规定时:
如果该秘密包含在一种创新产品中,其他人可能能够查出它,对它进行解剖和分析(即对它实施“反向工程”),并发现该秘密,从而有权使用它。事实上,商业秘密保护并不具有排除第三方对该商业秘密进行商业使用的排他权。
一旦该商业秘密被公开,任何人都可以获得它并任意使用。
商业秘密的实施比专利要困难得多。赋予商业秘密的保护水平随国家不同变化较大,但通常认为保护水平较弱,尤其是与专利授予的保护相比。
商业秘密可能会由开发该相关信息的其他人通过合法的手段获得专利。
7. 商业模式可以成为专利吗
商业模式是可以抄申请专利,但也袭要看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
于2017年4月1日起实施的新版《专利审查指南》,将专利保护范围扩展至含有技术特征的商业模式、商业方法,明确计算机程序所表达的技术方案属于可受专利保护的范围,同时在专利审查程序、修改方式、专利公开范围等方面做了修改。
修改后的《指南》将专利保护范围扩展至含有技术特征的商业模式、商业方法,规定涉及商业模式的权利要求,如果既包含商业规则和方法的内容,又包含技术特征,则不应当依据《专利法》第25条排除其获得专利权的可能性。
8. 商业繁荣与四大发明有什么关系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即造纸术、司南、火药、活字印刷术。中国古代的4大发明中有3项与道家关联密切。火药是中国道人炼丹时的“副产品”;活字印刷术源自南北朝时期道家的雕版印刷改进而来,是毕升发明的。而中国最早的司南理论则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