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通过设计心理学提高设计水平
这个要根据心理学的话,那么首先应该想到对方或者是大众心里的想法,然后能提高自己的设置。
Ⅱ 从创造力和心理学来谈, 艺术设计师如何提高创造力
创造力当然无从习得。我们自身都有创造力,一个人可能会被误导:创造力是能够通过学习获得的东西。这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神话。“创造比学习更容易,创造才是生活的本质。” 创造力与出色的点子、大胆冒险同在。尝试一些原始的想法,并准备面临挑战。史考特·亚当斯(Scott Adams),一个漫画家说过:“创造力允许你犯错,艺术会决定什么保留下来。” 创造力从来无法模仿。在创造一个作品的时候,没有“对”“错”之分,更多的是随性和无逻辑性。创造应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为你平时越是好奇,你越是能想出令人振奋的点子,生产更多的令人赞叹的产品。成为你自己的批判者是一种很好的练习方式,但如果你过于评判自己的作品,就会适得其反。结果你会迷失方向,最终所有的东西都变成垃圾,因为任何安全的作品都是没有意思的。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创造力,想要知道我们的创造力的等级,关键是要释放个性中隐藏的天赋。一些人很快就发现了,但是一些人花几年的时间也挖掘不到。这是这片文章的主旨。我费了很大的力气来寻找并展现那些能够帮你发现自我创造本性的事物。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积极思考。如果你已经有了这样的苦恼:我设计不出好的作品,那你就注定失败,因为你先否定了自己。创造力,我认为是一种利用周围环境,自身感觉和创造本能的力量来驱使自己创造!作为一个网站设计师,当然是一个需要灵感的工作。环境非常重要,比如一把舒适的椅子,好的音乐,惬意的环境,许多富有灵感的事物如:杂志,明信片,图书,纸箱,装饰物等等,任何能在你工作中激发创造力,推进项目进展的事物。 受灵感激发是另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坚持积极的状态会带来许多新的点子,指引这些点子到你的目标事物上。辨别你的思维是否是目标导向的,然后再众多想法和创意中作出选择。 创造力并不来自强烈欲望下的反复实践,而是用不同的技术培养出日常生活中创造性思维,并使之成为习惯。为你创意的点子做一个储存室吧。 你永远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在什么项目中会用到这些创意。坚持这个纪录的习惯,再小的创意也要记录下来,因为创意总会在你不经意间出现。打开打脑的细胞,让心灵在想象的世界里漫游。此时,在创造新的想法的过程中别为自己设定任何限制。心灵是一个难以描述的思考机器,它会创造连你自己都难以想象的点子。接下来,如果某些点子适合一些项目,你绝不要有任何强迫自己去创造的想法。如果你把这个创意作为备选,之后你会发现它更加适合一个特定的页面设计。
“当生活充满挑战的时候,人们才能发现自身更深层次的力量。”“一个人真正需要的是在有充足技术储备的前提下的创意挑战,这是他力所能及,也能为他带来成功的喜悦感。”充足的技术能力有助于提升自信水平,激发新鲜创意的灵感。
Ⅲ 设计心理学有什么作用
所谓“好的设计”很难有一个统一标准,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出身、修养、爱好等都不相同。但是设计师和消费者还应有一个大致的认同标准。经国内著名设计专家柳冠中教授介绍,德国造型咨询委员会顾问萱旺特(Schoenwandt)教授来华讲学,他认为“好的设计”有九条标准:创造性设计、适用性设计、美观性设计、理解性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永恒性设计、精细化设计、简洁化设计、生态性设计。
第一,创造性设计与消费者心理。
创造性设计师最重要的前提。因为人类文明史证明人类不断进步。社会的发展都是创造结果,没有创新,就不会有进步。一个产品没有新意,那就没有设计的依据,也就不会被前进着的人类社会所承认。
第二,适用性设计与消费者心理。
“适用性”是衡量产品设计的另一条重要标准,这是产品存在的依据。设计师与工程师的区别就在于设计师不光设计一个物,再设计之前看到的不仅是材料、技术,而且看到了人,考虑到人的使用要求和将来的发展。设计心理学提供的消费者满意度CSI,将是适用性设计的依据。
第三,美观性设计与消费者心理。
“美观”是任何设计师都愿意为自己的设计赋予的形色,然而“美”不是能用一把尺子去量度的,美的确是人们在生活中的感受,是存在的,却又与人的主观条件,如想象力、修养、爱好分不开,所以又是可变的。它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对象,却又因人、因时代、因地域、因环境而异,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设计心理学提供消费者心理的微观分析知识。
第四,理解性设计与消费者心理。
理解性设计标准是设计必须被人理解。设计一个产品必须让人理解产品所荷载的信息,使用者一目了然这是什么产品,作用如何等等。设计师运用材料、构造、色彩等来表达产品存在的依据。设计心理学提供的消费者认知活动规律,将使设计师掌握造型识别、图形识别、广告识别等心理学基础,力求满足消费者一目了然的求便心理。
第五,以人为本的设计与消费者心理。
突出人而不是突出物是好的设计第五个标准。如有的灯具设计十分花哨,使人眼花缭乱,在室内空间夺去了人作为室内中的主体地位。好的设计作品应该是含蓄的,突出的应是人,以满足人的要求。设计心理学将讨论对象和背景的关系,人是第一位的,其余全是背景,这不仅是观念上的准则,也是现代设计管理的核心,CS策划将是设计心理学研究的主题之一。
第六,永恒性设计与消费者心理。
“永恒性”是第六个标准。不应片面追求流行款式,不应片面渲染、夸张其商业性或噱头。好的设计师经得住时间考验的。设计心理学将讨论支持消费者永恒性偏爱,是价值观问题。比如,宗教型价值观的消费者,对含有麦加指针的地毯、麦加报时的手表这些设计,具有永恒性的偏爱,取得全球8.5亿穆斯林的永恒性的满意度。
第七,“精细化”设计与消费者心理
“精细化”标准是必须精心处理每一个细部。从构思到设计的完成,要是人感到耐人寻味而又不繁琐,从整体到细节都充满哲理与和谐。设计师不应被材料与加工工艺束缚,以致控制不了设计的结果,而应既把材料与工艺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顺乎自然,合乎逻辑,又要高于这些物的因素,体现出人的力量,给“物”赋予灵魂,成为人的对象。设计心理学提供的CSI市场调查研究,为精细化设计提供“人性化”参数。
第八,“简洁化”设计与消费者心理
“简洁“是好的设计的第八个标准。繁琐是设计所忌讳的,它反映了设计师的思维混乱,丝毫不是价值的体现。设计心理学在讨论广告设计和商品包装设计时,将以案例分析的方法,说明简洁化设计必须依据缴费者的认知规律,才能达到简洁化的效果。
第九,”生态性”设计与消费者心理
这个标准要注意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塑料制品是终究要被淘汰的,除非它被新技术改头换面,否则,这种材料会造成永久的环境污染。在德国,以开始重新开发天然材料,目前虽然要大量投资,但从长远看是符合人类利益的。设计心理学认为,生态设计不仅是设计师观念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如何使消费者建立生态平衡与环保意识的观念,广告宣传和教育培训是全民族环保态度指数提升的关键。只有“产销一体化”,生态设计产品才有生存空间,否则,再好的生态设计,也无市场支持。
Ⅳ 从心理学理论和创造力理论来谈谈艺术设计师如何提高创造力
通过抄心理学的学习和修炼,从而从自我的认知突破,从而达到自我的渐悟到顿悟和觉悟的自我超越的人生蜕变过程。更加知道创新与创造的原动力和它的因果关系。从而提升自己的层次和境界。这不丹丹是一个设计艺术师从迷茫到成为一代大师的心路历程,也是所有想成为大师和提高自己层次和境界的修行人的不二之选。
Ⅳ 运用心理学知识,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要从日常生活每一件小事做起,比如做一道数学题时可以一题多解,自己出题,再比如,吃饭时尝试用左手吃饭…………
Ⅵ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育心理学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育心理学就是要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就能够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够创造性的能力的培养得到进步提高。
Ⅶ 培养创造力可从哪些方面入手(教育心理学)
从自然开始,从放松开始,从实事求是开始,从尊重自己真心想法开始,创造力不是学习,创造力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儿时候的灵感和接受到的感觉创造的东西。创造力首先是开心,要不不能心开,心不开就接受不到感觉。首先是选择的自由,然后是想法的尊重,然后自然的时间,然后是自由的心才行,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特定的时间都能有创造力,随缘。
Ⅷ 如何培养创造力 心理学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创造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它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即无定向、无约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
那么,该如何培养创造力呢?
一、富有创造力的灵感只赋予那些勤于钻研的人
灵感的出现是在解决问题而又百思不得其解时,由于受到某种因素的启发,出现“顿悟”,使问题忽然迎刃而解。有人把灵感看成“天赐”,其实,“天才出于勤奋”。灵感是创造力的一个要素,而灵感的出现需要有深厚的知识功底。人们运用这些知识时,其中潜伏着的智力因素便又表现出来,可以解决更为广泛的问题。譬如,一块大石头挡住去路,有的人马上想到用撬棍把大石头搬走。在另一种场合,如汽车陷入泥土里,同样想到了撬棍,甚至由此发明了新式起重机。
二、创造力来自不懈地追求创新的欲望
没有很强的创造欲望,创造活动便不能进行。美国的电话发明家贝尔,少年时代智力表现平平,而且贪玩,但后来受到祖父的影响,唤起了强烈的求知欲,并对发明创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在少年时代便设计了一种比较轻快的水磨。这说明,创新的欲望与对创造的不懈追求是创造成功的重要条件。
三、顽强的意志是发挥创造力最宝贵的品格
在任何领域里,要想获得成功,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与拼搏精神是不可能的。歌德说过:“没有勇气一切都完了。”良好的意志品质不仅表现为坚持到底的顽强毅力,还表现在辨明方向、看清利弊之后的当机立断,能排除各种干扰,在挫折面前不回头,成绩面前不忘乎所以。”
四、虚心好学使创造力更丰盈
虚心好学,不断充实自己,才能超越自我的浅薄。你可根据自己设定的目标,准确地学习内容,能从所学的内容中推演出新观念,并在与别人交谈或日常生活中获得灵感和启发。
五、不拘泥于传统的观念,敢于标新立异
创造力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对原来框架的突破与发展,否则便不成其为创造。对大多数人来说,由于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很容易产生一种思想惰性,对他人超乎常规的想法和作法又往往多加指责。要想做出成绩,重要的是要有打破定势、标新立异的思想品格。
Ⅸ 设计师应该如何提高创造力
毫无创造性的工作随处可找,只有那些拥有真正创造力的人才不会惧怕被社会淘汰或与时代脱节。
众所周知,创造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但我们也可以简单地通过实践和使用一些方法,来使自己变得有创新性一些。
以下是一些方法,其中包括一些可以激发你潜能的工具。请大家看看是否对于你的创新思维有所帮助。
研究和独立:创造力的开端
研究:创造力的中流砥柱
另一方面,创造经常被定义为完成新颖的,与众不同事物的工作。这样说的话,如果要做到新颖和与众不同,那么充分了解当今形势的发展也是十分必需的。所以,研究当今行业发展相当的必要。
独立性:同样是创造力的中流砥柱
虽然研究是提高创造力的重要一环,但有时候,故意将自己独立起来也是十分重要。因为在很多时候,过于熟悉当今发展现状和设计趋势会不自觉地影响你的创造工作。
在设计和创造的过程中将自己孤立有时候会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结果,因为你可能会创造出与现存完全不同的事物。当然,孤立不能直接导致创新,我们要清晰,研究和熟悉当今发展才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尽管“创造”这个名词看起来模糊和神秘,但在很多情况下,创造也表现得十分具有逻辑性。以下是几种使自己变得更加创新性的方法:1.
综合法:综合法是筛选出现存的几种有代表性的不同想法,综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不同的想法。很多人对于这样的做法不屑一顾,但是实际上,几乎每一个创新性的工作都是受着现存成果的影响,又或者与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综合法可能是最常用用于创新的方法。(备注:如果你要使用这种方法的话,请做好你的研究工作)2.
刻意非主流那些想标新立异的人往往会刻意地反传统和潮流。这些人在研究完现存市场和设计领域现状后,就会可以创造出完全不同的作品。这种方法有可能会创造出伟大的产品,但要注意的是,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3.
留意外界事物
为了激发灵感,我们要多多注意留意那些表面看起来与你所做的事情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例如,如果你想设计一个博客,那请尝试一下在杂志中寻找灵感吧,更有甚的,把电视模式融入到博客宣传。
增强你创造力的有用工具
初步了解和选择创新方法是增强创造力的必经之路。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
寻找灵感来源思想宝库,
smashingmagzine和Creattica这些网站都是灵感的源泉,每天都有大量的内容更新,对于激发你的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2.
思维地图思维地图介绍了30多个有关于思维地图的网站,这对于你能有逻辑地想出新点子,记录并与已有想法联系起来,将有非常大的好处。3.
随身携带笔记本以随时记录突如其来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