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创造力阅读

创造力阅读

发布时间:2021-07-05 09:11:59

创造性阅读

韩庚:舞者是这样炼成的!

词数 214 建议阅读时间 6分钟

HAN Geng is a member of the popular boy band (乐队) Super Junior in South Korea. The band has 12 members. He is the only Chinese.

Han grew up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When he was 13, he went to Beijing on his own to learn how to dance. In 2001, a Korean music company discovered (发掘) him. After that, he spent three years in South Korea receiving lessons in singing, dancing and acting.

When he got to Korea, he didn't speak any Korean. He worked very hard to learn it. He wrote the words on small pieces of paper and stuck (粘贴) them on his walls. "Every night I read and tried to remember some words before I went to bed," he said.

Now he can not only speak Korean but also sing in Korean.

Han says that he was born for the stage (舞台). "When I'm on stage, there's nothing on my mind. I just go with the flow of the music," he said.

Unlike on stage, the young man is very quiet in life. He likes to do things alone – reading, listening to music and watching thrillers. He hopes someday he can star in an action movie, and be like his idol (偶像) Andy Lau (刘德华).

Ⅱ 释放你的创造力阅读答案

1.从文章看,怎样才能“释放你的创造力”?
A:从比尔盖兹的理论来看,说是要放开思维,超越思维,不要被现状所束缚,其实很多时候在创造时,都会被现有的经验或过往经历所左右,也就导致,一般创新经常会变成改进,很难形成革新。
A:建议创新应该因年龄而异,年轻人应该大胆往前看,大胆提出自己的理论及观点,推动世界的不断发展,若没有根本的革新,人类的发展将紧紧停留在个位数的增幅。

2.“他称之为‘踢踏舞工作’”,这里的“踢踏舞工作”指什么?
A:‘踢踏舞工作’是指点点之间的工作,人生每个阶段都是一个点,但是点多了就会形成线,或直线或曲线,最终形成人生轨迹。
A:创新也是如此,要跳跃性思维,而后再总结,形成发展线路。这个层面就是战略层面,具体知识可以通过管理学获得。

3.“但是我们相信个人电脑将改变世界。今天看来果真如此。”请结合你的理解,简要谈谈电脑给世界带来的变化。
A:电脑给世界来带了什么?这种问题就不要问了,不然也就不会有你今天的提问,我的回答。
A:总结:拉近距离、提神效率!

4.“除了能用电脑做出很酷的事情之外,我们还能通过许多别的方式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以改善我们的世界。”演讲中,比尔盖茨提到的“改善世界”是指什么事情?
A:你这个问题很好,“改善世界”而非“改变世界”。你觉得现在的科技已经够发达了么?你觉得宇宙中就只有人类么?人类会永远呆在地球上?地球安全么?自己思考啦!不然就是扼杀你的创造力与现象力。

5.从这篇演讲辞中,你认为比尔盖茨是一个怎样的人。
A:敢想、敢说、敢做的实干家,其实他的成功绝非偶然,因为其敢于模仿,敢于学习,敢于思考,最后成就今天。你说呢?

Ⅲ 阅读理解 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

承上启下的作用

Ⅳ 什么是创意阅读

您好!

创意阅读的意思应该是

一种新意的、有趣的阅读方式吧!

或许您可以看下 创意阅读 这本书。

可能会对您有所启发。

很高兴为您解答,
祝您生活愉快!

Ⅳ 如何有效开展“创造性阅读”

本书不敢奢望能做到书如其名。
阅读莎士比亚的方式有很多种,不过,试着把本书的重心放在阅读体验上,以说明莎士比亚的作品博大精深,可从多个角度进行不同解读;
同时也借以说明,慢慢阅读并玩味其作品中某些令人惊奇的细节,会获益良多。
阅读莎士比亚,能够极大地深化和丰富对自己、他人、语言、日常生活、政治、文化、哲学、动物、宗教、性爱、时间与历史等等的理解。
当前,中小学及大学的英语学习渐趋于注重创造性写作的作用和意义(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诗人,每个人身上都有可书写的故事,等等),则偏向于提倡创造性阅读的价值。
创造性阅读不是杜撰,不是随意解读文本。
它要求细致阅读,关注意义的多种可能性。
英语作家中,没有谁能像莎士比亚这样,告诉那么多有关创造性阅读的东西。
怀着好奇心和耐心仔细地阅读他的诗歌和戏剧,会获得极大的愉悦感。
同时,创造性阅读也涉及创造力和惊奇感——“创造性”与想象、原创有关,与以前从未有过的感悟有关。
这在《暴风雨》中就有所体现。
爱丽儿在剧中歌唱的“海水的变幻”,变成阅读上或听觉上“富丽而珍怪”的瑰宝。
此刻,精灵与辞藻的美妙犹如迷雾散去后一座新岛屿显露出来。
读者在那瞬间似乎第一次神秘地邂逅英语。
《莎士比亚导读》尝试引出并探讨一些这样的偶遇。

Ⅵ 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 阅读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怎样才能培养创造力

1、
细读全文,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
文中第④段为什么说“积累知识是基回础,融通知识更重要”答?
3、
文中第⑤段“学会把心智的‘杯子’空出来”应如何理解?
4、
文中第⑥段举诺贝尔的事例是为了证明什么道理?
5、结合实际,试举一例来谈谈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性。(80字左右)
答案: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
http://www.ywzx8.com
1、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
2、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出现在学科的边缘和学科之间的交叉处。
3、不被知识束缚,在头脑中留有创造的空间。
4、善于
记录灵感,才有利于激发创造。
5、无统一答案,只要举例恰当,有见解,表述清楚即可。

Ⅶ 如何创造性地阅读经典

《爱的疯狂与胜利:莎士比亚导读》是引进格兰塔“大师读经典”系列丛书之一。该丛书旨在让读者在学者向导的陪同下直接面对作品本身。其出发点在于,要想近距离地看清一位作家,必须近距离地研读这位作家实际使用的词句,也必须弄清怎样读这些词句。本丛书中的每位作者从某作家的作品中摘录十段左右的片段,加以详细讨论,配以延伸阅读。丛书由当代著名哲学家西蒙·克里奇利主编,首批书目包括海德格尔、尼采、柏拉图、莎士比亚、拉康等人的著作导读。

本书不敢奢望能做到书如其名。阅读莎士比亚的方式有很多种,不过,我试着把本书的重心放在阅读体验上,以说明莎士比亚的作品博大精深,可从多个角度进行不同解读;同时也借以说明,慢慢阅读并玩味其作品中某些令人惊奇的细节,会获益良多。阅读莎士比亚,能够极大地深化和丰富我们对自己、他人、语言、日常生活、政治、文化、哲学、动物、宗教、性爱、时间与历史等等的理解。

当前,中小学及大学的英语学习渐趋于注重创造性写作的作用和意义(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诗人,每个人身上都有可书写的故事,等等),我则偏向于提倡创造性阅读的价值。创造性阅读不是杜撰,不是随意解读文本。它要求细致阅读,关注意义的多种可能性。英语作家中,没有谁能像莎士比亚这样,告诉我们那么多有关创造性阅读的东西。怀着好奇心和耐心仔细地阅读他的诗歌和戏剧,会获得极大的愉悦感。同时,创造性阅读也涉及创造力和惊奇感——“创造性”与想象、原创有关,与以前从未有过的感悟有关。这在《暴风雨》中就有所体现。爱丽儿在剧中歌唱的“海水的变幻”,变成阅读上或听觉上“富丽而珍怪”的瑰宝。此刻,精灵与辞藻的美妙犹如迷雾散去后一座新岛屿显露出来。读者在那瞬间似乎第一次神秘地邂逅英语。《莎士比亚导读》尝试引出并探讨一些这样的偶遇。

Ⅷ 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 阅读答案

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
美国中学生头脑奥林匹克比赛中有一道竞赛题,要求参赛学生设计一种水上运载工具,但要打破常规造型,强调求异思维,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学生绞尽脑汗,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运载工具,可总摆脱不了大家熟知的船的形状和结构,惟独有一位学生构思奇特,他设计的作品像一只硕大的“水蜘蛛”,不像船那样在水上航行,而是像水蜘蛛那样在水面上“爬行”。这件作品在所有参赛作品中独树一帜,引人注目。虽然这一设计最后在实际操作中失败了,但几乎所有的评委都给他亮了最高分。
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实例。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新技术革命风起云涌,各国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到了异常突出的地位。因为创造活动是人类生存与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人类知识进化的源泉。“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
那么,怎样培养创造力呢?
科学巨匠牛顿说,他所以取得伟大的成就,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巨人”可以理解为无数前人所创造的知识的化身。积累知识是基础,融通知识更重要。现代科学技术正朝着既不断分化又不断综合的方向发展,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出现在学科的边缘和学科之间的交叉处。学文科的学生应懂一些理科知识,学理科的学生也应涉猎文学艺术。法国化学家利希腾贝格说过:“一个只知道化学的化学家,他未必真懂化学。”广泛涉猎,博学多识,学贯古今,触类旁通,应该成为当代有志中学生共同的追求。

我们掌握的知识越多,就越容易产生新的联想、新的见解、新的创造;但我们对某一事物的传统意义知之太多,又会阻碍思维的灵活性,使我们不由自主地被前人牵着鼻子走,从而形成智力屏障,导致创造能力的僵化。古今中外有不少人勤奋刻苦,但终其一生,有积累而无创造,为知识所累,为知识所困。同学们要学会把心智的“杯子”空出来,为思路的开拓变化留有充分的余地,使知识能灵活地聚合、置换、跳跃、碰撞,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善于捕捉热线,随时记录灵感。“热线”就是酝酿成熟了的想法和思路,一旦有热线闪烁就要抓住不放,深入挖掘。当然也要善于抓住转瞬即逝的“一闪之念”,对于那些突然闯入脑际的新思想、新概念、新形象,要随时摘记,定期整理,深入思考,激发创造。化学家诺贝尔就是受到笔记本中“硝化甘油掉在沙地上随即凝结起来”这句话的启发,成功地解决了硝化甘油的运输问题。每一位学生都要为自己准备一本思想记录本,当新的思想、新的灵感在头脑中闪现的时候,及时把它记下来,长期坚持,养成习惯,敏捷的思维品质和出众的创造才能就能逐渐培养出来。

1.细读全文,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3分)

[答案] 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把握。要做这道题,首先我们整体把握全文,理清全文思路。文章一、二两段通过一个实例得出论点: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那么这个论点是不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呢?第三段到最后虽然谈的是怎样培养创造力,但是仍然谈要想培养创造力必须努力学习知识,因为“积累知识是基础”,培养创造力才是目的,从而证明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

2.文中第4段为什么说“积累知识是基础,融通知识更重要”?(2分)

[答案] 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出现在学科的边缘和学科之间的交叉处。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要做要做这道题,要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来理解。我们看这句话之后接着一句话“现代科学技术正朝着既不断分化又不断综合的方向发展,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出现在学科的边缘和学科之间的交叉处”,这两句话之间完全是前果后因的关系,所以答案自然得出。
3.文中第5段“学会把心智的‘杯子’空出来”应如何理解?(2分)

[答案] 不被知识束缚,在头脑中留有创造的空间。

[解析] 本题也是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 上文说古今中外不少人为知识所累,为知识所困,那么我们怎么做呢?下文接着说“同学们要学会把心智的‘杯子’空出来”,也就是说我们不要被知识所束缚,“心智的‘杯子’”是一个比喻,指的是头脑,“空出来”是指留有空间。

4.文中第6段举诺贝尔的事例是为了证明什么道理?(2分)

[答案] 善于记录灵感,才有利于激发创造。

[解析]本题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这一段开头就说 “ 善于捕捉热线,随时记录灵感,对于那些……要随时摘记,定期整理,深入思考,激发创造”,通读下文我们可以看出这句话是本段的论点,所以举诺贝尔的事例就是为了证明这个论点。经过筛选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5.结合实际,试举一例来谈谈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性。(80字左右)(4分)

[答案]略。评分标准如下:

举例恰当,有见解,表述清楚(4分)

举例恰当,有见解,表述较清楚(3分)

举例比较恰当,有见解,表述不够清楚(2分)

举例比较恰当,见解不明确,表述不够清楚(1分)
[解析]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考查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如何去认识和理解“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在以后的学习中如何去做,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阅读全文

与创造力阅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