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蛙泳是谁发明的
蛙泳、蝶泳、自由泳的发明者具体来讲不能确定是某个人。以下是我简单的介绍下三种游泳的方式。
蛙泳(breaststroke)是一种模仿青蛙游泳动作的游泳姿势,也是一种最古老的泳姿。蛙泳时,游泳者可以方便观察前方是否有障碍物,避免撞上障碍物。
蛙泳是竞技游泳姿势之一。人体俯卧水面,两臂在胸前对称直臂侧下屈划水,两腿对称屈伸蹬夹水,似青蛙游水。蛙泳较省力,易持久,实用价值大,常用于渔猎、泅渡、救护、水上搬运等,同时,也是游泳初学者的学习项目。比赛项目有男女100米、200米等。
由于蛙泳的速度比较慢,在20世纪初期的自由泳比赛中(不规定姿势的自由游泳),蛙泳不如其它姿势快,使得蛙泳技术受到排挤。随后国际泳联规定了泳姿,蛙泳技术才得以发展。
蝶泳是游泳项目之一,蝶泳技术是在蛙泳技术动作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当蛙泳技术发展到第二阶段时,也就是1937-1952年这一时期,在游泳比赛中,有些运动员采用两臂划水到大腿后提出水面,再从空中迁移的技术,从外形看,好像蝴蝶展翅飞舞,所以人们称它为“蝶泳”。蝶泳在4种竞技游泳姿势中是最后发展起来的泳姿。由于它的腿部动作酷似海豚,所以又称为“海豚泳”。
自由泳(freestyle)是竞技游泳比赛项目之一。严格的来说不是一种游泳姿势,它的竞赛规则几乎没有任何的限制,大多数游泳运动员在自由泳比赛时选择使用这种泳姿,这种姿势结构合理,阻力小,速度均匀、快速,是最省力的一种游泳姿势。对技术没有规则限制,比赛时,运动员多采用最快的爬泳技术,致使人们把爬泳亦称为自由泳。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自由泳被列为正式的比赛项目。20世纪50年代以前,游泳运动员都非常重视两腿打水的作用,一般都是两臂轮流划水1次就打腿6次。后来科研材料证明打腿的能量消耗比划臂大得多,而推动身体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臂部的划水动作。因此以臂为主的现代自由泳技术重视臂的划水动作和两臂的配合,打腿动作在长距离游泳中已减少为2次或4次。但在短距离游泳中多数运动员仍然是打腿6次。
2. 游泳是谁发明的
没有谁发明一说,是人类天赋,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始于五千年前的古代游泳回,根据现有史答料的考证,国内外较一致的看法是产生于居住在江、河、湖、海一带的古代人。他们为了生存,必然要在水中捕捉水鸟和鱼类作食物,通过观察和模仿鱼类、青蛙等动物在水中游动的动作,逐渐学会了游泳。
游泳,是在水上靠自身漂浮,借自身肢体和躯体的动作在水中运动前进的技能。游泳运动可分为竞技游泳和实用游泳,竞技游泳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的第二大项目,它包括蝶泳、仰泳(也称背泳)、蛙泳和捷泳(也称爬泳/自由泳)四种泳姿的竞速项目,以及花样游泳等。
3. 蛙泳和自由泳哪个比较难
各国的习惯不同,欧美人喜欢先学自由泳,而中国人喜欢先学蛙泳。如果是初学游泳的,建议先学蛙泳,比较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可以比较快地学会游泳。
有两点原因适合先学蛙泳。1、在挤满人的泳池里,游蛙泳比较安全。方便观察,不易呛水。2、找教练或向别人请教的时候很容易,大部分都是游蛙泳的。
4. 蛙泳和仰泳以及自由泳的由来
蛙泳一词在英文里是胸泳或 俯泳的意思。早在2000-4000年前,在中国、罗马、埃及就有类似这种姿势的游泳。日本称之为平泳。这种游泳姿势因俯卧在水面,划水与蹬腿动作酷似青蛙在水中游进,所以在中国一直称之为蛙泳。
仰泳是人体仰卧在水中进行游泳的一种姿势,仰泳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有较长的历史,1794年就有了关于仰泳技术的记载,但是直到19世纪初,游仰泳时仍采用两臂同时向后划水,两腿做蛙泳的蹬水动作,即现在的“反蛙泳”。自1902年出现爬泳技术后,由于爬泳技术合理和速度快,就开始有人采用类似爬泳的两臂轮流向后划水的游法。但是直到1921年才初步形成了现在的仰泳技术。
自由泳是竞技游泳比赛项目之一。对技术没有规则限制,比赛时,运动员多采用最快的爬泳技术,致使人们把爬泳亦称为自由泳。1922年美国人韦斯摩洛改进用两臂交替划水和两腿6次交替打水配合,形成现代爬泳模式。
5. 自由泳和蛙泳哪个实用
蛙泳,在实用方面是最强的。
在军事上、生产上、生活服务上使用价值较大的游泳方式称为实用游泳。
1.在游泳中,蛙泳是可以短暂休息的泳姿,可以较长时间游泳而不疲劳。大部分学习游泳也是从蛙泳开始,对于呼吸、动作规范性相对来说要求不太高,适合初学者熟悉水性和练习;2.蛙泳可以抬头游,始终将头露在水面,适合初学者呼吸不过关着,适合野外游泳观察地形; 3.蛙泳爆发力强是可以负重的,可以身体加牵引绳,拖拽物体,是特种部队的负重泅渡泳姿;4. 适合抢险救人,蛙泳方便观察且力量大,控制力强,适合抢险救人;5.蛙泳作为基础的变型泳姿很多,比如踩水是立式蛙泳,仰面游泳有反蛙,侧泳及剪泳都是蛙泳的变型。这几种泳姿都是非常常用,而且用途很广的泳姿。
6. 自由泳和蛙泳哪一个好学点
蛙泳为大部份初学者第一个学习的泳姿,
所以有很多人认为它是4种泳姿中最简单的,
事实上不是那回事,最简单的泳姿应该是自由泳,
游泳这个运动项目在国外早形成一个有系统的学科,
在国外游泳教学中,把自由泳当成初学者第一项学习的泳姿越来越多,
自由泳的唯一难度在换气,划臂和打腿在协调配合上并不难,
而蛙泳虽然换气减少了呛水的风险,但在蹬腿及手脚协调配合上,
其技巧和难度要比自由泳要来的复杂许多,
在同样的学习时数为前提,
自由泳想游得好,绝对比蛙泳要来得容易不少。
2者差别只在于初学者的“水感“,
自由泳要先有水感再学泳姿,
而蛙泳则是水感和泳姿一起做感悟,
当你对自由泳和蛙泳都达到娴熟的程度再回头思考时,
任何泳者都会同意一件事,
那就是蛙泳要比自由泳难!
7. 请问蛙泳的历史发展如何
1875年8月24日著名游泳运动员M.韦布采用蛙泳姿势横渡英吉利海峡,历时21小时45分。19世纪初蛙泳是第一种在游泳比赛中被采用的姿式。但由于蛙泳速度慢,在比赛中相继又出现了侧泳、爬泳、采用蛙泳的人越来越少。直到1904 年第3届奥运会时才把蛙泳与其他姿式分开。1924~1936年期间,蛙泳最大的革新是划水动作结束后两臂不再从水中前移,改为由空中移臂但仍采用蛙泳蹬夹腿的动作,出现了蛙泳的变形——蝶泳。
蛙泳,是在古代民间蛙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早的一种姿势,叫古典式蛙泳,两腿蹬水时,向两侧分开、伸直,然后向内夹水。20世纪以前,蛙泳在竞赛活动中曾被广泛采用。但是后来一些速度较快的游泳姿势相继出现,人们则多用侧泳、自由泳参加比赛。自1900年澳大利亚的爬泳出现后,在不分项目的比赛中游蛙泳的人就更少了。1904年第3届奥运会为了使蛙泳与其他姿势的竞赛条件均等,把蛙泳作为一个独立项目进行比赛(当时距离为440码)。从1908年第4届奥运会开始, 男子 200米蛙泳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据记载,1913年第1届远东运动会上,中国已派有蛙泳运动员参加比赛。1935年,国际业余游泳联合会对游泳规则作了补充规定,允许蛙泳运动员从空中向前移臂,这就出现了蝶泳。蝶泳的速度快,有代替蛙泳的趋势。
1936年国际业余游泳联合会对蛙泳规则作了补充,允许在蛙泳比赛中采用蝶泳技术,于是蝶泳取代了蛙泳。在1948年第14届奥运会上,200米蛙泳决赛只有一人采用蛙泳。而1952年第15届奥运会的蛙泳比赛中,全部运动员都采用蝶泳技术。于是国际业余游泳联合会决定将蝶泳从蛙泳项目中分出来。从1956年第16届奥运会起将蝶泳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当时规则还允许蛙泳可以在水中潜游,由于在水下游进不受波浪阻力影响,水平姿式好,阻力小,速度比水面蛙泳快。于是在1956年第16届奥运会上,几乎所有蛙泳运动员都以长划臂的潜水蛙泳参加比赛。日本运动员古川胜以2′34〃7的成绩创造200米蛙泳世界纪录。第16届奥运会后,国际业余游泳联合会重新修改了蛙泳规则,取消潜水蛙泳,只允许在出发和转身后做一次长划水的潜泳动作,然后每个动作头部都要露出水面。于是水面蛙泳技术又得以恢复发展,并重新规定了蛙泳世界纪录的标准。如男子100米蛙泳为1′13〃0。1957年中国运动员戚烈云以1′11〃7的成绩首先打破了该纪录。从此以后又出现了宽划臂和窄划臂的蛙泳技术。
现代竞技蛙泳,在欧洲开展较早,50年代,许多欧洲国家都有过很好的成绩。60年代,美国、苏联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英国的实力也较强。现在男、女蛙泳 4个项目的世界纪录,为苏联、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英国所保持。
8. 到底是先学蛙泳好还是自由泳好
从容易掌握的角度出发,当然是学蛙泳比较好.
第一,蛙泳技术容易掌握,特别是呼吸,由于是抬头吸气,不容易呛水,还能看清前进的方向,而游自由泳需要转头吸气,技术不容易掌握,技术掌握不好还经常会导致耳朵、鼻子进水,也不容易看清前进的方向. 第二,游蛙泳比较省力,可以一次游较长的时间,较远的距离,而游自由泳和蝶泳本来就比较费力,如果技术掌握不好会更耗费体力.所以初学游泳最好学最简单又最有锻炼价值的蛙泳,然后再练习其他较难的泳姿。
学蛙泳首先要动作协调,掌握好呼吸的方法,双手往前伸出后双腿蹬夹水至并拢伸直,这时应埋头在水中吐气,注意要吐尽,然后双手从身体两侧向后划水,同时抬头张嘴快速吸气,双腿弯曲重新做好蹬夹水的准备,如此循环往复。
9. 游泳的发明者是谁
游泳运动是男女老幼都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古代游泳,根据现有史料的考证,国内外较一致的看法是产生于居住在江、河、湖、海一带的古代人。他们为了生存,必然要在水中捕捉水鸟和鱼类作食物,通过观察和模仿鱼类、青蛙等动物在水中游动的动作,逐渐学会了游泳。
我国历史悠久,水域辽阔。记载中游泳,始于五千年前。但游泳作为一个体育项目得以发展还是近几十年的事。
现代游泳运动起源于英国。17世纪60年代,英国不少地区的游泳活动就开展得相当活跃。
1828年,英国在利物浦乔治码头修造了第一个室内游泳池,这种泳池到19世纪30年代,在英国各大市城相继出现。
1837年,在英国伦敦成立了第一个游泳组织,同时举办了英国最早的游泳比赛。
1869年1月,在伦敦成立了大城市游泳俱乐部联合会(现英国业余游泳协会前身)并把游泳作为一个专门的运动项目正式固定下来。 并随之传入各英殖民地,继而传遍全世界。 随着游泳运动的发展,游泳被分为衫游泳和竞技游泳两大类。实用游泳又分为侧泳、潜泳、反蛙泳、踩水、救护、武装泅渡;竞技游泳分为蛙泳、爬泳、仰泳、蝶泳。
竞技游泳,从第一届奥运会(1896年)就列入了奥运会正式项目。发展到现在,各种锦标赛,国际大型比赛不断推动着竞技游泳的发展,使它的技术动作更完善,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优异的成绩。
当今世界,欧美体育强国的游泳仍是领先水平。我国泳坛健儿吴传玉早在1953年布加勒斯特第一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上,就取得过100m仰泳的冠军。而中国女将在90年代初创造的一系列优异成绩,才真正使中国游泳引起国际泳坛的注意。
10. 游泳的一些具体项目的起源
游泳的起源很早。远古时代,人类在布满江、河、湖、海的环境中生活,不可避免的要和水发生关系。在生产劳动和同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就产生了游泳,并不断创造和发展了游泳的多种技能和方法。
蛙泳的起源
蛙泳是一种古老的泳姿,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两千到四千年前的中国、罗马、古埃及,就有类似这种泳姿。例如埃及人曾在草纸上描绘过游泳的人像。 从人像的动作结构来看,这是蛙泳的技术动作。1875年8月24日著名游泳运动员马修.韦布采用蛙泳姿势横渡英吉利海峡,历时21小时45分。十九世纪初蛙渡泳是第一种在游泳比赛中被采用的泳式。随着比赛的频繁进行,相继出现了侧泳、爬泳等。由于蛙泳速度慢,所以在比赛中游蛙泳的人越来越少了。直到1904年第三届奥运会才把蛙泳和其他泳姿分开,增设了男子400米蛙泳项目。第四届奥运会改为200米蛙泳。1924年又增设了女子200米蛙泳。到1968年第十九届奥运会又增设了男女100米蛙泳项目,并沿袭至今。 1924年-1933年期间,蛙泳最大的革新是划水结束后两臂由水中前移改为由空中前移,但仍采用蛙泳的蹬夹动作,出现了蛙泳的变形——蝶泳。1936年国际游联对蛙泳规则作了补充,允许在蛙泳比赛中采用蝶泳技术,于是蝶泳取代了蛙泳。在1948年第十四届奥运会200米蛙泳比赛中,只有一人采用蛙泳技术。1952年第十五届奥运会200米比赛中,运动员全部采用蝶泳技术。蝶泳正式列为一个新的项目是在1952年。当时规则还允许蛙泳可以采用水中潜水游进。由于潜泳阻力小,能充分发挥臂力,速度快,于是到1956年十六届奥运会上几乎所有的男子蛙泳运动员都采用了长划水的潜水蛙泳。当时日本运动员古川以2分34秒7的成绩创造200米世界新纪录,我国优秀运动员穆祥雄也采用潜水蛙泳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第十六届奥运会后,国际泳联重新修定了规则,宣布取消“潜水蛙泳”,只允许在出发和转身后做一次划水和一次蹬水的潜水动作,而整个游程中禁止在正常水面下潜泳。于是水面蛙泳又得到了恢复和新的发展。
蝶泳的起源
蝶泳在四种竞技游泳姿势中是最年青的项目。蝶泳出现在1933年,美国人亨利.米尔斯在布鲁克林青年总会比赛中,首先采用两臂从空中移向前方,脚做蛙泳蹬水动作。当时并没有单独的蝶泳比赛项目,而是在蛙泳比赛中出现的。直到1952年第十五届奥运会后,才将蛙泳和蝶泳分开,于是产生了正式蝶泳项目。 蝶泳与蛙泳分开后,蝶泳技术得到了很快的发展。1953年5月31日匈牙利运动员乔治.董贝克首先创造了蝶泳世界纪录,他的技术动作是一个周期内打三次腿。到了六十年代蝶泳形成了三种技术类型:一是两臂宽划水,打一次腿,拖一次腿;二是窄划臂,第一次打腿重,第二次打腿轻;三是高肘划水,臂划水路线成钥匙洞形,二次打腿均较重,有效划水路线长,目前许多优秀运动员都采用这种技术。
仰泳的起源
仰泳是在蛙泳之后产生的。在长距离游泳中有人发现只要把身体仰卧在水中,手臂和腿稍加动作就可以自然的漂浮在水面和向前前进,并可以借此在水中休息。 1794年就出现了原始的仰泳技术。以后在很长的时间里仰泳均采用两臂同时在体侧向后划水,两腿做蛙泳的蹬水动作,所以当时也叫做反蛙式仰泳。1902年爬泳的技术被引用到仰泳中去,1912年第五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赫布涅尔采用两臂轮流划水,两腿止下打水,并以1分21秒的成绩获100米冠军,证实了爬式仰泳技术的优越性。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克菲尔以1分5秒9的成绩获得100米冠军,他的技术动作比较完善合理,奠定了现代仰泳的基础。目前仰泳技术是两次屈臂划水,腿打水六次或四次,一次呼吸的配合技术。
自由泳的起源
早在公元前1000年月一个亚述浮雕上,以及公元前750年的一个希腊花瓶上,就发现了两臂轮流划水的游法。据现有的记载,较早采用两臂轮流划水的是一个英国人丁.杜鲁穗金。以后又相继出现了配合两腿的上下打水动作,两次打腿和拖腿的自由泳技术。1900年举行的第二届奥运会上,匈牙利人哈尔曼就是采用两臂轮流划水、拖腿的方法获得了200米的铜牌,400米比赛的金牌。接着他在第三届奥运会上又取得了50码和100码自由泳比赛的金牌。后来一个英国人查.卡维尔创造了两腿轮流打水的方法,为自由泳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1922年美国人韦斯摩勒用两臂轮流划水各一次、两腿打水六次的方法,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成为第一个突破100米自由泳1分大关的运动员。他的技术被认为是奠定了现代自由泳技术的基础。三十年代,两臂前交叉的技术在泳坛上盛行,并一直流传到五十年代。 随着运动成绩不断的提高出现了四次打腿的技术。1949年日本运动员古桥首先采用四次打腿技术,创造了1500米自由泳的新的世界纪录。泳坛人士一方面承认采用这种技术能使动作频率加快,另一方面以怕改变腿打水六次的技术而影响成绩,因此古桥的技术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到了1956年,澳大利亚运动员罗斯采用该技术,第一次突破1500米自由泳18分大关;同年,在墨尔本举行的十六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沙利也采用四次打腿的自由泳技术,将自由泳的世界纪录提高到17分52秒9;在六十年代初,我国运动员符大进采用四次打腿两臂中交叉的配合技术,多次我国中短距离自由泳的全国纪录,于是四次打腿的技术开始引起国内外体坛人士的注意。 然而,随着游泳运动的迅速发展,人们又不满足于四次打水技术。1964年在东京举行的第十八届奥运会上,澳大利亚运动员温德尔采用两次打腿的自由泳技术,获得了1500米冠军,并把这个项目的世界纪录提高到17分01秒7;1968年在墨西哥举行的第十九届奥运会上,有七名是采用两次打腿技术。
进入七十年代,不少优秀运动员采用两次打腿两臂中后交叉的配合技术,在长短距离自由泳项目中均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于是这项技术开始发展起来。目前世界上短距离运动员多数采用六次打腿技术,长距离运动员多数采用两次打腿技术。游泳:50米自由泳、100米自由泳、200米自由泳、400米自由泳、1500米自由泳(女子:800米自由泳)、100米仰泳、200米仰泳、100米蛙泳、200米蛙泳、100米蝶泳、200米蝶泳、200米混合泳、400米混合泳、4×100米自由泳接力、4×200米自由泳接力、4×100米混合泳接力
跳水:3米跳板、10米跳台、双人3米跳板、双人10米跳台
水球
这些项目的起源是什么,何时开始设立这些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