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问化工厂技术员用倒班吗(主要是发酵技术员)
我在工厂倒班六七年,身体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以前在老家爬个千米高的大山,是跑上去的,还不会觉得累,现在不行了,随便市郊的小山爬到半山就要休息下,才能继续。化工厂夜班对身体只是部分伤害,是体能上的。而化工厂接触到的化学品对身体是机能方面,生理方面的损伤,这个如果不注意防护损害更大,化工厂接触化学品如,固体粉尘,有机溶剂,有害气体,这些有些致癌,有些损害肺部,有些损害呼吸系统,主要看什么物料,然后再看MSDS才能知道具体伤害什么。我在化工厂,制药厂,发酵车间都做过,个人感觉,制药厂伤害最大,化工厂次之,发酵厂一般,有问题可以继续交流。
Ⅱ 我现在在国企上班,待遇什么还不错,可是要经常倒班,有时候是夜班,感觉长期这样对身体不好!现在单位有
异地的人能当你去了以后也待你好,然后能养得动你,就选择后者吧。多问一句:能说是什么国企吗
Ⅲ 关于倒班和工作的问题
1、三班倒闲暇时间是比较多的,要想学点什么非常有利,至于累不累,关键看这8小时内干的什么工作,不管什么我认为习惯就好了。
2、现在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不适合外出找工作,当年毕业的大学生还有近90%的没有找到工作,加上历年毕业的应该说工作非常难找,不如在家先干着,就像你说得学点什么,多充充电,待将来形势好转再说。
3、有胃病可不能马虎,这病对饮食要特别注意,外出工作单身一人一日三餐得不到很好的照料会加重病情的,在家有一个好的环境,再抓紧治疗会好得更快。
4、在外工作本身对胃病的治疗就不利,如果在做助理之类的工作影响更大,一般的助理除了要协助领导做一些协调工作,经常的应酬也是少不了的,有应酬就要喝酒,喝酒是胃病者的大忌,所以不适合干这样的工作。
Ⅳ 谢为杰的工艺发明
联碱新工艺的发明人之一
为建设永利川厂,侯德榜率队赴欧洽购察安法制碱技术未获成功。1938年12月,抽调谢为杰、郭锡彤等4位技术骨干赴香港,在永利公司总经理范旭东寓所进行新法制碱试验。第一步,要他们主要考察察安法专利说明书的重复效果,要求每星期至少向侯德榜(在纽约工作)报告一次试验情况。试验中,他们发现该专利说明书内容十分含混,无法重复。经商定,改为从头进行系统的探索试验,即参考察安法基本原理,从不同原料配比、投料顺序、温度、浓度等工艺条件的变化组合,探索最优化数据。经过近500次试验,分析了2000多个样品,他们基本掌握了察安法技术。这年夏天,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制碱新工艺,侯德榜特抽调谢为杰赴纽约,由他直接领导,借用哥伦比亚大学化工系试验室研究循环制碱法。主要用碳酸氢铵水溶液代替察安法的固体碳酸氢铵,直接与食盐进行复分解反应,制取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为下一步采用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生成碳酸氢铵水溶液,以及循环利用复分解母液的全新制碱方法创造条件。经过谢为杰反复试验,确认这种新方法可行,并获得了大量数据和预期的结果。在试验中,谢为杰还发现察安法专利报告中关于“该法的关键在中间盐加入”这一论断是虚妄的。实际上,只要操作控制恰当,多加、少加或不加中间盐,都可以得到良好的结果。在此基础上,侯德榜将香港的郭锡彤等3人调往上海法租界进行扩大试验,验证小试结果,并为工业化求取数据;同时,他在纽约抓紧组织设计永利川厂的合成氨厂与碱厂,积极订购两厂的关键设备。
1940年夏,谢为杰奉派回到川西五通桥任永利川厂碱厂技师长,参加验收和审核从国外陆续发回的设计图纸、设备器材及其说明书,组织碱厂土建施工。1941年3月,上海的扩大试验重复了纽约试验的结果。消息传来,永利川厂厂务会议特将新方法命名为“侯氏碱法”,并驰函纽约侯德榜祝贺“新法制碱,为世界制碱技术辟一新纪元……”1941年12月,日本侵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永利川厂在国外采购的大量设备器材尚在香港及滇缅公路一带运输途中,行将陷入敌手。为抢运这些设备器材,谢为杰于1942年12月碱厂厂房基本完工后,奉调赴缅甸腊戍组织器材转运。1943年春,仰光、腊戍相继陷落。谢为杰被迫撤离,于6月回到四川五通桥。这时,还有许多器材滞留在国外及滇缅路上,无法运川,碱厂和氨厂的建设被迫中止。为了解决大西南交通运输用油及维持永利员工生计,按照范旭东布置,谢为杰转向开发桐油裂化制汽油技术,利用碱厂厂房,主持建设炼油厂,生产汽油和柴油。1949年10月,谢为杰随南京市组织的东北参观团到大连化学厂时,恰逢侯德榜应重工业部约请定于12月到大连研究该厂修复事宜,电嘱他留厂预作准备,届时参加研究。谢为杰在这一个多月里,在建新公司经理张珍、大连化学厂秦仲达关怀下,细致考察有关各厂,多次共同深入探讨大连化学厂修复方案。期间谢为杰向他们提了不少好建议,尤其着重介绍了“侯氏碱法”,反复称赞大连化学厂与大连碱厂毗邻,是采用“侯氏碱法”生产纯碱和氯化铵化肥的极好条件,能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积极建议将两厂合并,改造为兼产化肥和纯碱的联合工厂。侯德榜到达大连,听取谢为杰汇报后,在正式讨论会上,再次提出这一建议,这对后来两厂合并,开发成功联合制碱新技术,使之实现工业化并在中国推广,起了积极作用。
碳酸氢铵化肥新工艺的开发者
1957年秋,化工部领导采纳侯德榜建议,决定尽快筹建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化肥的示范性试验装置。侯德榜与几位氮肥专家、纯碱专家及设计人员进行了深入研讨。谢为杰和刘嘉树等提了许多好意见。在取得基本共识的基础上,大家建议利用上海化工研究院原有电解水制氢制合成氨的小生产装置,采用永利宁厂以煤为原料的气体净化技术并借鉴制碱的有关技术,进行改造,作为年产2000吨氨、配8000吨碳酸氢铵的县级氮肥厂试验装置;并拟订了有关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设计原则和关键数据。经部领导同意,1958年春节刚过,以侯德榜为组长、谢为杰为副组长的小氮肥工作组赶赴上海,进行现场设计,以及组织设备材料的试验和制造,施工安装,试验。工作组工作十分紧张,日夜奋战。年近古稀的侯德榜忙于抓重点,定原则。全面组织工作主要由谢为杰承担。他在消化吸收侯德榜的意图及有关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应用自己熟悉的合成氨生产技术经验以及从事纯碱与联碱试验研究的心得,加以补充完善具体化,组织贯彻实施。诸如各生产岗位操作要领、工艺参数等具体技术问题,主要由他制定。有关设计问题,同设计组长及有关专业技术骨干一起研究解决。有关施工、试验等方面的重要问题,几乎都通过他与上海化工研究院等单位领导联系。1958年4月底,这套装置竣工。5月1日,按预定计划开车试验,当天傍晚,打通了工艺流程,制出了第一批碳酸氢铵化肥。距工作组到达上海开展工作仅两个月。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繁重设计、制造、安装任务,并使初试一举成功,实属奇迹。谢为杰功不可没。
示范厂试验初步成功,一些地方应声而起陆续动工兴建小氮肥厂。由于技术还不成熟,设备不配套,问题不少。化工部决定成立以谢为杰为首的小氮肥办公室,负责继续试验,组织成套制造和供应小氮肥设备,有计划地逐步推广建厂。他们在侯德榜领导下,抓住上海化工研究院这套示范装置,并选择第一批建成、条件较好的13家小氮肥厂作为试验点,重点组织试验,暴露和解决工艺技术、设备材料,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存在的问题,总结交流经验,不断改进,以利早日过关,有效推广。工作中谢为杰还着重与江苏省化工厅总工程师陈东密切合作,深入坚持新工艺的丹阳化肥厂,进行认真观察试验,在严格操作管理的基础上,逐步调整不同碳化气源供气量,最后取消水洗,实现了全用变换气碳化的办法,解决了氨与二氧化碳平衡问题。1962年攻破技术关,1963年通过经济关。小氮肥办公室在此过程中,多次及时地组织各试验点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提高,这些试验点也相继取得成功,对小氮肥厂推广建设工作的领导也逐渐加强。1965年,中国已有的小氮肥厂中有87家实现了正常生产。与此同时,小氮肥办公室在组织设备的试制和成套制造供应方面,重点依靠上海和江苏,在中央和两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于1965年前后相继解决了批量生产供应小氮肥成套设备的问题,为各地兴办小氮肥厂创造了必要的技术条件。由于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新工艺的成功使合成氨的生产与氨加工合而为一,因而从1965年起,各地迅速推广建厂。1979年,中国小氮肥厂总数达1500余家,其产量此后长期占氮肥总产量一半以上。
1957年秋,化工部在决定筹建上海县级氮肥厂示范装置的同时,还决定在北京建设化工实验厂作为专区级氮肥厂示范装置,年产合成氨1万吨,配碳酸氢铵4万吨。该装置1958年开始施工,1959年基本建成。在设计、安装、试车过程中,谢为杰同样十分关心,积极参与商议,给予支持。他同化工实验厂总工程师范柏林、化工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黄鸿宁等一起参与倒班,指挥试验。这套示范装置增加了水洗脱碳工序,操作比较方便,生产较快正常,比较适应中型氮肥厂需要,对后来发展省级氮肥厂及小型氮肥厂逐渐改造大型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1965年10月,国家科委批准了“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工艺”这项技术发明,向侯德榜、谢为杰、陈东3位发明人及北京化工实验厂、化工部化工设计院、丹阳化肥厂、化工部上海化工研究院4家发明单位颁发了发明证书和奖金。
Ⅳ 如何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素质
1、以安全为基本需求,提高安全意识
现实中,安全意识因人的知识水平、实际经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不同而不同。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向高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5个层次。其中安全是人最基本的需求,是通往高层次需求的基础。因此提升自我安全意识就显得格外重要。
2、学习安全规程和技术,增强安全意识
学习安全规程和技术是提高安全知识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学习各种现场规程,不断地了解、熟悉安全生产和安全施工的管理规章、制度、技术要求。各部门以及班组要认真地定期开展规程学习和完善定期考核制度,才能实现安全意识由量到质的飞跃。
只有通过学习,积累、提升安全知识,人的安全积极能动性才会被释放、激发。安全意识的形成不仅能使员工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还能反映安全生产的本质特征和规律,能超前反映安全生产的未来发展趋势。
3、认真开展安全活动,强化安全意识
安全活动是一项在长期安全生产实践中得出的预防事故的有效措施,是班组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它为班组成员提高安全意识提供了安全信息、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的交流场所。
安全活动中,通过语言、思想交流、推理和判断把大家心里的感性认识最终转变为提高安全意识的推动力。
安全活动需要认真对待,不能流于形式,要定期开展,形成制度,使参加者的安全意识通过安全活动不断得到巩固、强化。安全活动要结合实际并有针对性。对特定事故进行剖析,开启每个人对类似事故的预见性和反思性,让安全意识的深度、广度得到发展,充分调动起安全意识的积极能动性。
4、班前会必不可少,培养安全潜意识
班前会作为安全管理中的一项有效措施,对提高安全意识来讲,作用不可取代。生产作业前开好班前会,对工作内容、注意事项、分工,做详细、合理、科学严谨的安排,那么工作就一定远离安全风险。通过长期的班前会,慢慢培养起员工对安全的潜意识。这种安全潜意识所发出的能量是不容忽视的,最终能为员工的安全保驾护航。
5、规范习惯性违章,消除安全经验意识
日常生产中,为什么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人的经验意识左右。这种经验意识,来自于人的生活经验、日常常识和朴素的感性知识。要消除安全管理中经验意识的影响,就必须对习惯性违章严格进行考核。通过严格考核逐渐在公司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
6、严肃奖励和惩罚,让安全成为习惯
员工真正从内心深处接受安全管理,是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的:服从、同化、内化。一项新的安全管理制度,刚开始能被员工遵守,只是因为员工单纯地想获得奖励或害怕被惩罚,所以才会表面服从。随着班组会议的持续推进,员工就会在和其他人交流中,逐渐认同了其他人的安全思想和做法,最后这种安全制度就会内化为自身的安全意识。最后安全成为一种习惯。
Ⅵ 我原来是长白斑十几年了现在公司要倒班我不愿意打扮怎么办
原来是长白班,十几年了,现在公司要倒班,我不愿意打扮,怎么办?那是因为倒班太累了,所以没有精力打扮自己,这要随心所欲,不要太强求自己,开心就好
Ⅶ 怎么才能脱离倒班的生活让自己有学习的动力
环境造就人,学习也是要拉帮结派的。
我大学里三年,寝室都在打游戏闹腾瞎玩,我大一本来是班里的尖子,也被带跑了。
毕了业感觉什么都不会。
最近一年,我自己突然定下心来了。因为我想到我未来,我想要跑车,想要去娶我喜欢的女孩,想要丰富的生活。想到这些我就有了动力去学。我现在在家也是,我刚刚算量算到现在。
在单位,尽可能的去发现和寻找想要上进的人,然后多跟他们在一起行动。
在家里学习三心二意,我单纯口头上直白的劝说,肯定是不实用的。其实最了解你的人就是你自己,你得想明白,你自己为什么要注册安全师。无疑是为了更好的收入,那更好的收入是为了什么,无目的奋斗确实是痛苦的,好像在替别人干活一样,对吧?你把这一连串想明白,才能真正给自己动力。
Ⅷ 因工作原因每半个月倒班,导致身体排泄系统紊乱,老是想上厕所大便,我该怎么办
这种情况可能是肠炎,建议您可以服用固肠止泻丸调理,本品具有调和肝脾、涩肠止痛的功能。用于肝脾不和,泻痢腹痛,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见上述症候者。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或睡前进食。 多食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少吃刺激性食物,避免烟酒、生冷等对胃的损害。
Ⅸ 在化工厂生产线倒班会对身体有毒害吗制药厂呢还有用微生物发酵的发酵工程的药厂呢
我在工厂倒班六七年,身体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以前在老家爬个千米高的大山,是跑上去的,还不会觉得累,现在不行了,随便市郊的小山爬到半山就要休息下,才能继续。化工厂夜班对身体只是部分伤害,是体能上的。而化工厂接触到的化学品对身体是机能方面,生理方面的损伤,这个如果不注意防护损害更大,化工厂接触化学品如,固体粉尘,有机溶剂,有害气体,这些有些致癌,有些损害肺部,有些损害呼吸系统,主要看什么物料,然后再看MSDS才能知道具体伤害什么。我在化工厂,制药厂,发酵车间都做过,个人感觉,制药厂伤害最大,化工厂次之,发酵厂一般,有问题可以继续交流。
Ⅹ 铁路工作怎么样
好是好,但不知道你准备进哪个部门上班了。一般工务是最苦最累的了,车务分为客运,货运和行车。客运和货运干起来轻松些,但不如干行车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