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矛盾论谁提出来的
矛盾论的始作俑者是德国的哲学家黑格尔,但经过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的吸收和改造后,形成了系统化理论化的矛盾论,也就是我们现在课本上所学习的矛盾论。
㈡ 毛泽东《矛盾论》全文!
全文: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列宁常称这个法则 为辩证法的本质,又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因此,我们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不得不涉及广泛的方面,不得不涉及许多的哲学问题。
如果我们将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 我们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这些问题是: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 在矛盾中的地位。
苏联哲学界在最近数年中批判了德波林学派的唯心论,这件事引起了我们的极大的兴趣。德波林的唯心论在中国共产党内发生了极坏的影响,我们党内的教条主义思想不能说和这个学派的作风没有关系。因此,我们现在的哲学研究工作,应当以扫除教条主义思想为主要的目标。
在人类的认识史中,从来就有关于宇宙发展法则的两种见解,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一种是辨证法的见解,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宇宙观。
列宁说:“对于发展 (进化)所持的两种基本的观点是: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认为发展是对立的统一(统一物分 成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而两个对立又互相关联著)。列宁说的就是这两种不同的宇宙观。
形而上学,亦称玄学。这种思想,无论在中国,在欧洲,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间内,是属于唯心论的宇宙观,并在人们的思想中占了统治的地位。在欧洲,资产阶级 初期的唯物论,也是形而上学的。
由于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进到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阶段,生产力、阶级斗争和科学均发展到了历史上未有过的水平,工 业无产阶级成为历史发展的最伟大的动力,因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
于是,在资产阶级那里,除了公开的极端露骨的反动的唯心论之外,还出 现了庸俗的进化论,出来对抗唯物辩证法。
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这种宇宙观把世界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 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而这种增减和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是由于外力的推动。形而上 学家认为,世界上各种不同事物和事物的特性,从它们一开始存在的时候就是如此。后来的变化,不过是数量上的扩大或缩小。
他们认为一种事物永远只能反复地产 生为同样的事物,而不能变化为另一种不同的事物。在形而上学家看来,资本主义的剥削,资本主义的竞争,资本主义社会的个人主义思想等,就是在古代的奴隶社 会里,甚至在原始社会里,都可以找得出来,而且会要永远不变地存在下去。
说到社会发展的原因,他们就用社会外部的地理、气候等条件去说明。他们简单地从事 物外部去找发展的原因,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因此他们不能解释事物的质的多样性,不能解释一种质变为他种质的现象。
这种思想,在欧洲,在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是机械唯物论,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则有庸俗进化论。在中国,则有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曾 经长期地为腐朽了的封建统治阶级所拥护。近百年来输入了欧洲的机械唯物论和庸俗进化论,则为资产阶级所拥护。、
出处:出自毛泽东的哲学著作《矛盾论》。
(2)矛盾论的创造者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矛盾论》是毛泽东继《实践论》后写的一篇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辨证法关于矛盾规律的重要哲学著作,是《实践论》的姊妹篇。同《实践论》一样,原先是毛泽东同志为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作哲学讲演用的《辨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中的一部分。
1937.8在延安油印发表,书名是《矛盾论统一法则》。解放后,重新发表时,才定名为《矛盾论》,并在内容上作了较大补充、修改和删节。《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继《实践论》后为同一目的而写的阐述唯物辨证法,特别是阐述它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的重要著作。
如果说《实践论》是以实践为基础,从认识论上揭露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思想根源的话,那么《矛盾论》则是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阐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强调矛盾的特殊性。
从方法论上批判了“左”、“右倾”的错误思想,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全面说明和发挥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所以,从理论上讲,《矛盾论》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的极为系统和深刻的发挥。
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在中国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社会生活的辩证法和错综复杂的矛盾运动在理论上反映,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认识论和辩证法。
㈢ 矛盾论讲的是什么
矛盾论讲的是什么?
答:1、矛盾在本质上属于事物的属性关系。这种属性关系是事物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
2、《矛盾论》阐述唯物辨证法,特别是阐述它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的重要著作
3、一把菜刀能帮助我做饭同时也能伤着我 是矛盾
㈣ 矛盾论是什么时候写的
《矛盾论》是毛泽东于1937年8月写的。
《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系统地阐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专著,其论述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㈤ 矛盾论 是 马克思 毛泽东 还是 黑格尔 提出来的
《矛盾论》这篇哲学论文是毛泽东同志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同一的目的,即为了克服存在于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曾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演讲。
㈥ 矛盾论的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㈦ 急求毛泽东《矛盾论》的摘要
题 目 : [矛盾论] 读矛盾论
目 录 : 1.毛泽东的这篇著作,在6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指导着我们的实践。
2.辩证法的宇宙观古已有之。如赫拉克立特的"一切皆流,一切皆变",老子的"正复为奇,善复为妖",都是讲的事物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的矛盾而互相转化。
3.事物的矛盾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4.同时,认识到矛盾的特殊性,也是唯物论的一个表现。
5.矛盾双方又同一又斗争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
原 文 :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在1937年写的。该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大量具体而生动的例子全面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并且在许多方面发挥发展了马克思和列宁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成功的分析和解决了中国革命过程中许多的复杂矛盾。
毛泽东的这篇著作,在6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指导着我们的实践。他永恒的生命力所在,是它系统的论述了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的法则,发挥了列宁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实质和核心的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实践的正确的认识论。毛泽东同志写作矛盾论时,是为了使党和人民从思想上认识到教条主义的错误,从实践中认识到辩证法在认识世界中的巨大威力。其中,重点论述了以下几方面:
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其核心思想为: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矛盾双方又同意又斗争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相对和绝对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关键词 : 矛盾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