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加法的发明技巧对你有什么启示
在创造技法中,通过对事物的增添扩充补充,往往能使其性能更加完备,使其功用更具特色。
比如我们常见的铅笔、橡皮,这两件是我们生活中很普通的两件东西,它们原本是分开的两件东西,但是有一位美国人威廉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这两个东西圆满地加在了一起,发明了橡皮头铅笔。
在我国的某个小城市,有一家铝制品工厂。针对水壶倒开水的时候容易掉盖子烫伤人的这个缺点,他们在水壶盖子的后部增设了一个小挡片,这样一来,就解决了壶盖容易烫伤人的问题,人们以后再倒开水的时候就不用害怕翻盖烫人了。
类似的故事还有许多,总之,一个看似简单的举动,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方便,进而带动产品销售量的猛增。所以这种加法创造法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那么你是否也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智慧找到这样类似的“加法”创造出来的产品呢?你还能列出几种这
② 加减法是谁发明的
1.计算
● 计算的含义
所谓计算就是按照一定的已确定的规则,由初始对象(也叫数据)经过一系列的运算(有限次)得到一定的新结果的一个过程。
这里已确定的规则,实际上就是算法。也就是说计算就是按照已给出的算法,由初始对象经过一系列的运算得到一定的新结果的一个过程。
值得指出的是,这里初始对象不一定是数,可以是字母、函数、矩阵等等。要注意的是计算是严格一义进行的,即对于每种初始数据只能得到相应的唯一确定的结果。换句话说,对于同一个计算问题,不同的人来计算或者使用机器来算,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 计算工具的发展
什么是计算工具呢?所谓计算工具就是从事计算所用的器具或辅助计算的实物。如我们现在使用的算盘、计算器和计算机等等都是计算工具。从未经过任何加工的原始计算工具玉米粒、石子等到现代高科技的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计算工具大致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
(1)古代的计算工具
人类最初是用手指、石子和木棍等随处可得的东西作为记数和计算的工具的。中国古人在计算技术和计算工具的发展中做出突出的贡献。中国人很早就使用了算筹,系统地利用工具来进行计算。 后来,在算筹的基础上,中国人又发明了珠算盘,提高了计算效率。算盘的发明也是在计算技术上作出的一大贡献,即使在电子计算机已相当普及的今天,算盘仍具有使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古代其他民族也发明过各种形式的计算工具,例如罗马人的算盘,英国人的刻齿木片等。
古代的各种计算工具虽然形式各异,但其原理却是一致的:利用某种具体的物来表示数,通过对物的机械操作来进行计算。
(2)机械式计算工具
伴随着大工业生产的出现,诞生了机械式计算机。最早的设计者是德国人席卡德,他是蒂宾根大学东方语教授,曾和天文学家开普勒交往。1957年,博物馆的哈默尔查阅开普勒的档案时,发现席卡德给开普勒的两封信。信中叙述了他发明的计算机,能自动计算加、减、乘、除,并画有示意图,建议开普勒用来进行天文计算。原物已失传,也许并没有实际制造出来。
第一台实际制造出来能算加、减法的计算机的发明者是法国数学家帕斯卡。他的机器完成于1642年。这台计算机能做8以内的加减法。现在北京故宫里藏有好几台机械计算机,和帕斯卡机类似,是不是后者的仿制品,不得而知。
帕斯卡机只能算加、减,乘、除要化为重复的加、减来算。1671年,德国的数学家莱布尼兹(Leibnitz,1646-1716)设计制造了一台不仅能做加减,而且能做乘除的机械式计算机。据说,莱布尼兹对中国很是向往,为了和中国建立某种联系,他复制了一台自己发明的计算机,送给康熙皇帝。不过在故宫始终没有找到这台机器,中国文献没有记载,是否已经送来,还有待考察。在莱布尼兹机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研制改进,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手摇计算机风行于全世界。19世纪初法国开始成批生产计算机。与手摇计算机产生的同时,人们还发明了另一种计算工具—计算尺。1620年,英国数学家岗特(Gunter,1581-1626)首先利用对数尺进行乘除法运算。1632年,英国人奥特雷德(Oughtred,1575-1660)发明了有滑尺的计算尺,后来又制成一种圆形计算尺。
③ 谁发明了加减法
运算符号并不是随着运算的产生而立即出现的.如中国至少在商代(约三千年前专),已经有加法、减法运算属,但同其他几个文明古国如埃及、希腊和印度一样,都没有加法符号,把两个数字写在一起就表示相加.在今天的带分数写法中仍可以看到这种遗迹.到公元三世纪,希腊出现了减号“↑”,但仍没有加法符号.公元六世纪,印度出现了用单词的缩写作运算符号.其中减法是在减数上画一点表示.
后来欧洲人承袭印度的做法.例如用拉丁字母的P(Plus的第一个字母,意思是相加)表示加,用M(Minus的第一个字母,意思是相减)表示减.
“+”、“-”出现于中世纪.据说,当时酒商在售出酒后,曾用横线标出酒桶里的存酒,而当桶里的酒又增加时,便用竖线条把原来画的横线划掉.于是就出现用以表示减少的“-”和用来表示增加的“+”.
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Widman,1460—?)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表示剩余和不足,1514年荷兰数学家赫克(Hoecke)把它用作代数运算符号.后来又经过法国数学家韦达(Vieta,1540—1603)的宣传和提倡,才开始普及,直到1630年,才得到大家的公认.
④ 加法发明!
美国有个叫李小曼的画家,他平时做事总是丢三落四,绘画时也不例外,常常是刚刚找到铅笔,又望了橡皮放在哪儿了。后来为了方便,他就把橡皮用铁皮固定在铅笔上,于是带橡皮的铅笔诞生了。在办了专利手续后,这项发明被一家铅笔公司用55万美元买走。
急中生智的发明——筷子
建筑物的保护神——避雷针
可随身携带的火种——火柴
自由武侠的拉链
大科学家的小发明——体温表
涂改方便的橡皮
探听人体秘密的听诊器
一次失败签约的产物——钢笔
油脂的功用——肥皂
千次实验的结晶——白炽灯
随身携带的电灯——手电筒
黄蜂的启示——现代纸
保守了300年的秘密——镜子
乌龟壳的启示——小提琴
飞翔的希望——风筝
鲁班的偶然发现——锯
由眼镜片得来的发明——望远镜
天然的建筑材料——砖
仙丹变火药
能够减震的轮胎
古老的飞行器——热气球
莱特兄弟和飞机
富尔顿与轮船
能在水中潜行的船——潜水艇
垃圾堆里淘出来的宝贝——不锈钢
钢筋混凝土
世界上最大的一张网——互联网
魅力无穷的电影
⑤ 加法的发明技巧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厨房里有许多发明都是巧妙地运用了加法.比方说,多功能锅.它是把烙饼锅、涮羊肉锅、煮饺子锅三种锅的功能组合到一起构成的.又如:油炸铲,它是把普通铲和漏勺的用途加起来构成的. 春节放鞭炮时,也许你也会发现“加法”构成的发明.放炮可以听到“砰”“叭”声响,放花,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景象.二者相加,就发明出一种新型花炮——响声和色彩一起呈现出来.
⑥ 学会加法中提到哪些东西的发明运用了加法
是市场上出售的旅行箱。
厨房里有许多发明都是巧妙地运用了加法。比方说回,多答功能锅。它是把烙饼锅、涮羊肉锅、煮饺子锅三种锅的功能组合到一起构成的。又如:油炸铲,它是把普通铲和漏勺的用途加起来构成的。
春节放鞭炮时,也许你也会发现“加法”构成的发明。放炮可以听到“砰”“叭”声响,放花,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景象。二者相加,就发明出一种新型花炮——响声和色彩一起呈现出来。
喝汽水前要用起子打开瓶盖。能不能把瓶盖和起子加起来呢?在这方面,易拉罐就做到了。它在盖子上做了个小环,稍一使劲就可以拉开了。
⑦ 科学里有哪些东西发明运用了加法
是市场上出售的旅行箱。
厨房里有许多发明都是巧妙地运用了加法。比内方说,多功能锅容。它是把烙饼锅、涮羊肉锅、煮饺子锅三种锅的功能组合到一起构成的。又如:油炸铲,它是把普通铲和漏勺的用途加起来构成的。
春节放鞭炮时,也许你也会发现“加法”构成的发明。放炮可以听到“砰”“叭”声响,放花,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景象。二者相加,就发明出一种新型花炮——响声和色彩一起呈现出来。
喝汽水前要用起子打开瓶盖。能不能把瓶盖和起子加起来呢?在这方面,易拉罐就做到了。它在盖子上做了个小环,稍一使劲就可以拉开了。
⑧ 如何运用加法进行发明创造
确切地说是如何使用组合的方法进行发明创造,而组合牵涉到事物之间的联系,这里的事物可以是具体的物体,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比如铁和水组合有什么效果呢?冷媒加注机与氮气组合又怎样呢?
⑨ 加法 发明创造
什么意思??
无聊
⑩ 加法发明法都有什么例子
把两个以上具有独立功能的部件组合到一起,并具有良好效果,就可以,如:待温度计的勺子,带U盘的笔,带扫描仪的笔,带MP3的笔,带手电筒的笔等等,你可以照此原则想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