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谁发明了色盲的说

谁发明了色盲的说

发布时间:2021-07-04 07:34:13

『壹』 色盲现象是谁先发现的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于1766年出生于英国昆伯兰城鹰野村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从小没有受过正式教育。他的学问全是刻苦自修学来的,他在艰苦的自学中,不仅向书本学习,向大自然学习,还向一切有知识的人学习。由于他刻苦钻研,他一生中为人类作出了许多贡献,发现了“气体分压定律”和“倍比定律”,创立原子学说等。就是这位恩格斯称为“近代化学之父”的道尔顿,在青少年时期曾经闹过许多笑话。不过,闹出的笑话都不是由于他的无知,而是因为先天的一种生理缺陷。

有一年,他与一些同是失学的少年朋友,跑到昆伯兰城里玩耍。当他们漫步在宽阔大街的人行道时,正好有一列士兵从大街上走过。他正看着,身旁的一位小男孩指着士兵们的服装说:“多么鲜艳的红外套!”道尔顿马上反驳说:“你怎么这样笨,连颜色都辨别不出,行进中的士兵们所穿的衣服明明草绿色的,怎么会是红色的呢?你们大家说!”孩子们忍俊不禁,终于笑出声来,笑得道尔顿很窘,但是,他还是感到莫名其妙。

又过了10多年,道尔顿28岁的时候,他为了庆贺母亲的生日,特意安排时间到百货公司去,想选购一件她老人家喜爱的东西,作为给她的生日贺礼。

道尔顿走进百货公司一看,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但都不合道尔顿的心意。看来看去,最后道尔顿走到袜子柜台,要营业人员挑几双袜子给他看看,经过一番比较,他看中了一双高级丝袜,便请营业人员包好,然后付了钱便径直回家。

一路上,道尔顿心想,袜子的质地十分柔软,穿上它一定很舒适的,织制得也非常精细,式样也还时兴,光泽也不错,特别是那深蓝的颜色,道尔顿更认为是最适合于老人穿着的了,既雅致又大方,愈想愈觉得合意。想着想着,不觉已走到自家门口了。

还没有来得及跨过门槛,便一路喊着:“妈妈,看我给你买什么东西了!”

母亲听到老二如此高兴地喊着她,也就很快来到客厅,看个究竟。

当道尔顿见到母亲后,便满脸喜悦地把新买来的袜子,恭恭敬敬地捧给她母亲说:

“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特地到百货公司买了一双丝袜给你穿,你穿上保证满意!”

老母亲端详了一下这双考究的袜子,然后略带微笑地说:“傻小二,你看看这双袜子的颜色这样鲜艳,我这么大年岁怎能穿得出呢?”

患有色盲症的道尔顿理解错了母亲的意思,赶紧补充说:

“妈妈,深蓝色的袜子正适合你这样年龄穿呀!”

“哈哈哈,哈哈哈……”

老母亲仰着身体笑个不停,在场的佣人也一个个跟着笑起来。大家还都以为这是道尔顿在故意开玩笑呢!

哥哥听到笑声后也向客厅走了过来。

疑惑不解的道尔顿看到哥哥走了过来,便拿起丝袜向哥哥问道:“哥哥,妈妈穿上这一双深蓝色的袜子可合适?”

“不错,妈妈这般年龄穿上它最合适了。”哥哥毫不犹豫地投了一票赞成票。

“哈哈,哈哈……”又是一阵大笑。

这一来,真把道尔顿兄弟俩给愣住了。

“孩子,这双袜子明明是红色的,红得像樱桃,你们怎么说是深蓝色的呢?”妈妈仍然笑着说。

这时,道尔顿的姨妈正好上门来向他母亲祝寿,听他们兄弟俩人说袜子是蓝色的,也笑了起来。

就这样,全屋子里的人分成两派:一派是道尔顿兄弟硬说是深蓝色;一则肯定说是红色。

但是,道尔顿并没有因此而停止争论。反过来,他指了指自己的上身问道:

“姨妈,你看看我身上穿的上衣是什么颜色?”

姨妈毫不含糊地回答:

“绿色的呀!”

“奇怪,我的上衣明明是暗红色的,怎么会变成绿色的呢?”作为科学家的道尔顿,面对这种奇怪现象,一方面是惊疑不止,另一面则要刨根问底,弄清真相。

于是,他停下了手头的所有化学实验,进行专门研究,一心一意地想把它弄个水落石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证实自己和哥哥因隔代遗传的影响,眼睛都患上一种先天性的疾病,对一些颜色辨认不清。道尔顿是一位善于思考的科学家,这件事他并没有到此就停止研究。他进一步想到:除了我和哥哥俩人以外,别人的眼睛有没有患上同样的毛病呢?

道尔顿通过对许多人视觉的全面调查研究,发现辨不清一些颜色的还有不少人,大致男人中每100人有5~6人,女人中每100人有1人。1794年,道尔顿发表了他的这一研究成果,把这种眼病叫做“色盲”。道尔顿的研究论文发表后,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重视,英国人为了表彰道尔顿,还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

患有色盲症的人不宜从事驾驶员、出纳员、美术等工作。如有色盲人驾驶汽车,由于对颜色分辨能力低,会把路标、稻田等看错而发生交通事故;银行出纳员有色盲,对纸币的真假不能区分,损失可大了;有色盲的画家,画出一幅颜色不协调的彩色图画,又是多么可笑!

可有趣的是,患有色盲病的人,平时既不影响日常活动,也没有痛着的感觉,所以有的人甚至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有这种疾病。

『贰』 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是谁

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 小时候,在圣诞节前夕买了一件礼物——一双“棕灰色”的袜子,送给妈妈。妈妈看到袜子后,感到袜子的颜色过于鲜艳,就对道尔顿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感到非常奇怪,袜子明明是棕灰色的,为什么妈妈说是樱桃红色的呢?疑惑不解的道尔顿又去问弟弟和周围的人,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以外,被问的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地放过,他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发现他和弟弟的色觉与别人不同,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

『叁』 谁发现了色盲现象的作文批注

名言是用来激励或者提醒人们的警句。如果你问我挑哪一句做为自己的座右铭,我会挑“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是的,这句话一点不错,通过四年级那件事后,我的感触更深了,这是为什么呢?
那是四年级期末考试的事了。那次考试由于我的全面发挥,考了个不错的分数,幸而登上了年级第二的宝座。我很兴奋,爸爸妈妈也很高兴。但那作为“职业教师”的妈妈,还是对我说了一大堆“让我不能骄傲啊”,“要谦虚呀”之类的话。可我早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妈妈的话我是左耳进,右耳出。完全不予理睬。上学、放学走在路上,总听见许多同学在窃窃私语:“呀,他就是年级第二啊!”“就是,听说第一名只比他多0.5分呢!”我听了这些话后便开始更自大起来。上课吃零食,开小差,不是和同学说话,就是到处传纸条。更离谱的是,有时我还用语文、数学书挡着,在下面看漫画书。同桌老是提醒我,我也是置之不理。一次,同桌见我老毛病又犯了,便开始劝我:“你,你在看,我就告诉老师。”“去吧,去吧,反正我是年级第二,谁怕谁啊!”我狂妄地说道,因为我知道他胆小,不敢告诉老师,果然,他没有那样做。

时间飞逝,转瞬之间半学期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过去了,同桌也不再理我。又到期中考试了。因为前几次小测试我都拿了高分,这让原本自大的我更加狂妄了,根本没把考试放在心上,自认为一定是高分,结果试卷发下来,我数学只考了81分,连全班30名都排不上号,一向是“语文强人”的我只考了90分,排在20多名。老师叫我去办公室谈话。一进办公室,老师便开口了:“张琛,你怎么了,你以前不是这样的呀,是不是有什么事啊,告诉老师好吗?听了老师的话,我心中一阵惭愧:老师还是信任我的啊。于是,我把半学期的学习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老师听了,意味深长地说:“老师送你一句名言,希望你记住它,不要违背它。这句话你应该听说过,就是:‘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你知道它的意思吗?”我点点头,开口说:“只要虚心,什么事都能成功;如果骄傲,什么事也不会成功。”老师满意地点点头。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从此就成为了我的座右铭。我想:这句话将伴随我一生,使我从中受益匪浅。

『肆』 谁发明的色盲测试图

日本人,现在人家不用了

『伍』 第一个色盲是被谁发现的

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1766~1844),英国科学家,近代原子理论的创建人。圣诞节前,道版尔顿送给母亲一权双“棕灰色”的袜子,而母亲却认为自己穿樱桃红色的袜子不合适。道尔顿感到非常奇怪,袜子明明是棕灰色的,为什么母亲说是樱桃红色的呢?事后,道尔顿又拿着袜子询问周围的人,只有弟弟和他的看法一致,别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道尔顿发现自己、自己的弟弟和其他一些人都是红绿色盲。 他曾描述:“我所谓的黄色,相当于别人的红、橙、黄、绿诸色;而我看到的蓝色和紫色则与别人一样。”道尔顿虽不是研究生物学的,但他却是第一个色盲发现者,有趣的是,他自己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病人。所以,色盲病也被称为道尔顿症,道尔顿根据自己的研究,写出了一部很有价值的科学著作《论色觉》。

『陆』 色盲症最早是谁发现的

发现色盲症的人——道尔顿

1844年7月26日,一位78岁高龄的老人,步履艰难地走进了自己的实验室。时间是差一刻九点,从21岁到今天,57年来,他每晚都是在这同一时刻记录下当天的气象数据。只见他用微微颤抖的手拿起笔,记下气压计和温度的读数,并在表的最后一格里记下“微雨”。当他起身欲走的时候,发现还没写上日期,于是便又坐下了。从此,他再也没有起来。

这位以生命的字迹完成最后一项科学实践的老人名叫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1766—1844),是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也是第一个系统研究色盲症的人。

从贫寒家庭里走出来的气象学家

1766年9月6日,约翰·道尔顿出生在英格兰北部一个名叫伊格尔斯菲尔德的穷乡僻壤。他的父亲是个贫苦农民兼织毛呢为生。母亲除家务外帮助父亲种田。由于收入微薄又要养活六个子女,家庭经济相当拮据。尽管家境贫寒,但当道尔顿六岁时,父母还是想方设法让他上了本村的教会小学。在学校里道尔顿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但他好学深思,有股韧劲,解不出难题决不罢休。每当一些同学为老师留的教学题叫苦连天的时候,道尔顿就自己独坐在一旁冥思苦想,即使老师有时想提示他一下,也被他头也不抬地拒绝了。常常一坐就到天黑,教室里空荡荡的,只有小道尔顿独自陪伴着那昏暗的烛光,对此,他的老师弗莱彻先生称赞说:“在教友会的孩子中间,就思想的成熟而论,谁也比不上约翰。”

由于交不起学费,道尔顿被迫中途辍学,并从12岁开始就办私塾教学,同时受雇干农活,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虽身处逆境,他仍坚持自学,毫不松懈。当地一位有学问的教友会绅士伊莱休·鲁宾逊是个自然科学爱好者,他十分欣赏道尔顿,宁愿放弃休息时间在晚上给道尔顿讲授数学、物理等知识。

鲁宾逊爱好观测气象,自制了各种精巧的仪器,在鲁宾逊的热心指导下,道尔顿开始了气象观测,并且萌发了为海员和农民预报天气的想法。

1781年,15岁的道尔顿外出谋生,来到肯代尔镇。在他表兄办的寄宿学校里担任助理教员,一直在那里工作了12年。他工作之余发愤读书,无论是数学、自然科学还是哲学、文学,都广泛涉猎,他在这12年里所读的书,比以后50年中所读的还要多,勤奋自学的劲头可见一斑。

在博览群书的同时,他没有放弃气象观测工作。他把鲁宾逊临别赠送的礼物——气压计挂在墙上,在校园里安装了雨量计,他的室内桌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玻璃仪器。这么多仪器大部分都是他自己吹制的,博览群书和气象观测使道尔顿深深感到:自然之谜太多了,要去认识它们和利用它们需要太多的知识,需要志同道合的朋友和老师。

一天,道尔顿听说附近有一位学识渊博的约翰·豪夫先生,就去拜访。当他紧握着这位当地人人称道的实验家的手时,他愣住了——豪夫先生竟是个瞎子。

豪夫似乎感觉到了道尔顿的疑虑,他站起身,向一张大桌子走去,桌子上摆满了各种仪器、试管,但摆得井井有条,只见他毫不费力地取到所需的用具,把容器倒满,没有洒漏,没有碰撞,每个动作都熟练准确。从豪夫身上,道尔顿又一次深深感到毅力的重要。他曾这样介绍豪夫:“豪夫大约在两岁时因患天花失明,或许可以说他是被夺去最宝贵的感官以后,创造了一个把天才与毅力结合起来的极其令人惊讶的典范。他掌握拉丁文、希腊文和法文,通晓数学的各个部门,精通天文、化学、医学……。特别令人惊奇的是他能仅仅依靠头脑解决困难而深奥的问题。他用触觉、味觉和嗅觉几乎能分辨出他所住的周围二十多英里范围内的每一种植物,……。如果我对科学有什么新的或者是重要的贡献,首先是由于我能得到他的指导和他在哲学研究方面的榜样。”

正是在这样一位盲人学者的鼓励与指导之下,道尔顿不仅学到了数学、自然科学、哲学以及希腊文、拉丁文、法文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学会了记气象日记,开始对自然界进行系统的科学观察。道尔顿从1787年起坚持写气象日记57年,从未间断,全部观测记录超过20万条。

1793年,道尔顿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学术专著《气象观测论文集》,初步总结了他的观测结果,分析了云的形成、蒸发过程和大气降水量的分布等,从中可以看到道尔顿后来许多发现的原始构思,从此,这位年仅27岁的青年教师引起了科学界的注意。

就在这一年,道尔顿受聘于曼彻斯特文学哲学学会创办的新学院,担任讲师,讲授数学和自然科学。学院条件优越,但教学负担繁重,实验室缺乏,不久,道尔顿意识到,过重的教师工作已妨碍他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和研究。六年以后,他毅然辞掉了讲师职务,只花很少的时间给私人授课,过着清贫的生活,而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做实验和论文宣读会等学术活动。“午夜方眠,黎明即起”是道尔顿的座右铭,他正是以这种强烈的事业心和对自然科学的极端爱好,在科学研究探索的道路上奋斗了整整26年,终于迎来了他才华横溢的鼎盛时期。

成果卓著的物理化学家

道尔顿具有分析、综合和概括的非凡才能。他从观测气象开始,进而研究空气的组成,混合气体的扩散和分压,总结出气体分压定律,推论出空气是由不同的微粒混合组成,确认了原子的客观存在,再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化学实验,从气象学、物理学转入化学领域,把自己的科学研究从定性阶段发展到定量阶段,并经过严格的逻辑推导逐步建立了科学原子论。

1801年10月,道尔顿宣读了一组论文:《混合气体的组成》、《论水蒸气的力》、《论蒸发》和《论气体受热膨胀》。这四篇论文表明,各地的大气都是由氧、氮、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四种主要物质成分的无数微粒或终极质点混合而成的。

那么,混合是怎样发生的呢?不久,道尔顿发表一篇题为《弹性流彼此相互扩散的趋势》解释了这一问题;气体混合物的形成是因为气体彼此扩散的缘故。那么这种混合气体又有什么特征呢?道尔顿为此设计了实验,通过实验他得出了结论:混合气体的压力等于各组分气体在同样条件下单独占有该容器时的分压力的总和。这就是著名的道尔顿分压定律。

面对分压定律,道尔顿又开始思索推论,第一次明确地描绘了原子的存在。继而把对原子的认识从定性推进到定量的阶段——倍比定律又被道尔顿发现了。倍比定律的发现成为他确立原子论的重要基石。

为了确立科学的原子论观点,道尔顿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实验工作中,以求物质的相对质量,推出物质的终极质点或原子的相对质量。他测算各种不同元素原子的相对质量,还考察了其他化学家的大量实验数据,写下了第一张相对原子量表,总结出:最轻的元素就是氢,把氢的原子量相对地定为1是较合理的。1803年10月21日,在曼彻斯特文学哲学学会上,道尔顿作了题为《关于水及其他液体对气体的吸收作用》的报告,在报告中第一次阐明了他的科学原子论,并宣读了他的第一张原子量表。

道尔顿的这一新思想引起了科学界尤其是化学界的广泛重视。尽管他测定的原子量与现在通用的原子量相比,数值上有较大的误差,因为他把有些原子的当量当成了原子量,但是这毕竟是人们开始把对物质结构的基本层次——原子量的认识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了。正是由于道尔顿首先把原子量的发现引入化学,才使化学真正走上了定量的发展阶段。

道尔顿的原子论不但在英国,而且在整个欧洲科学界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受到普遍重视和推崇。1816年,道尔顿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通讯院士。1817年又被选为曼彻斯特文学哲学学会会长,一直任职到逝世时为止。1822年在戴维的提议下,道尔顿成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1826年,英国政府授予道尔顿金质勋章。在其后的几年里,道尔顿还被授予多种荣誉称号和牛津大学的法学博士学位。

享有盛誉的道尔顿是如何面对这些的呢?他的挚友威廉·享利博士作了描述:“道尔顿先生从来没有,也从来不希望从政府方面得到任何报酬或奖励。我敢断言,他从来没有追求这些。”他追求的是科学,是对人类的贡献。早在1788年,道尔顿从事气象研究时就谈过:“如果我们能预测天气状况,从而给农民、海员以及整个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那么,一个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作出贡献的人,不管用什么方式,都不能算是枉费精力或虚度一生了。”正是为了追求这个目标,道尔顿一生清贫、俭朴、勤奋,终身过着独身生活,没有结婚,“没有时间交女友,谈爱情。”正如科学史家罗斯科说的那样:“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天才也很少会有成就。而道尔顿正是具有这种锲而不舍的品格的人。”

他发现自己就是色盲症的患者

在一个圣诞节前夕,道尔顿给他的妈妈买了一双“棕灰色”的袜了做为圣诞节的礼物。当妈妈看到袜子时,感到袜子的颜色过于鲜艳,就对道尔顿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感到非常奇怪:袜子明明是棕灰色的,为什么妈妈说是樱桃红色的呢?疑惑不解的道尔顿拿着袜子又去问弟弟和周围的人,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以外,被问的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地放过,他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发现他和弟弟的色觉与别人不同。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经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色觉,可以分为色觉正常和色觉障碍,根据三原色学说,可见光内任何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色组成的,在医学上,对能够辨认三原色的人,称为三色视,这种人的辨色能力完全正常,而对完全不能辨认某种颜色的人,称为色盲症患者。在色盲症患者中,如果有一种原色不能辨认,称为二色视,这种人主要表现为红色盲和绿色盲;如果三种原色都不能辨别,称为全色盲。如果某人对颜色的辨认能力比较低,称为色弱,在色弱患者中,也主要是红色弱和绿色弱,蓝色盲与蓝色弱很少见。所以,色盲障碍主要是先天性全色盲(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先天性红绿色盲与色弱。

道尔顿和他的弟弟患的就是红绿色盲,这种病是一种最常见的人类伴性遗传病。

这种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b)控制的。Y染色体由于过于短小而没有这种基因。因此,红绿色盲基因是随着X染色体向后代遗传的,根据基因B和基因b的显隐性关系(即只要有正常基因B存在就显现正常性状,正常基因B为显性基因,色盲基因b为隐性基因),人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可以有以下五种情况(见下表):

人类的红绿色盲是如何遗传的呢?它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一个色觉正常的女性(纯合体)和一个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结婚,在他们的后代中,儿子的色觉都正常;女儿虽然表现正常,但是由于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一个红绿色盲基因,因此却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在这种情况下,父亲的红绿色盲基因随着X染色体传给了女儿,但是一定不会传给儿子。

2.如果女性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和一个正常的男性结婚,在他们的后代中:儿子有1/2正常,1/2红绿色盲;女儿则都不是色盲,但是有1/2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在这种情况下,儿子的红绿色盲基因一定是从他的母亲那里传来的。

3.如果一个女性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和一个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结婚。在他们的后代中:女儿有1/2正常,但都是携带者,有1/2是红绿色盲;儿子有1/2正常,1/2是红绿色盲;在这种情况下,女儿的红绿色盲基因一半来自于母亲,一半来自于父亲;而儿子的红绿色盲基因一定来自于母亲。

4.如果女性红绿色盲患者和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在他们的后代中;女儿表现型正常,但是都是携带者,儿子都是红绿色盲患者。这种情况下,是母亲把红绿色盲基因随X染色体传给了儿子。

通过对以上四种婚配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是从母亲那里传来,再传给他的女儿。可见,红绿色盲基因是从女性传递到男性。这种遗传特点,在遗传学上叫做交叉遗传。因此,在有伴性遗传病的家庭中,常常可以看到男性患者的母亲表现正常,但是他的外祖父却是此病的患者。

在对红绿色盲病的调查中,往往发现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据统计,我国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7%,女性仅为0.5%。

伴性遗传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除红绿色盲的遗传外,人类血友病的遗传、动物中果蝇眼色的遗传、以及雌雄异株的植物中某些性状的遗传都属于伴性遗传现象。

正是由于对科学研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责任感并具备锲而不舍的品格,道尔顿才能从自己的生理缺陷中发现色盲问题,从而促进了遗传学、生物学以及医学研究的发展。

『柒』 世界上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是﹖

道尔顿。

『捌』 历史上色盲是被谁第一个发现的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于1766年出生于英国昆伯兰城鹰野村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从小没有受过正式教育。他的学问全是刻苦自修学来的,他在艰苦的自学中,不仅向书本学习,向大自然学习,还向一切有知识的人学习。由于他刻苦钻研,他一生中为人类作出了许多贡献,发现了“气体分压定律”和“倍比定律”,创立原子学说等。就是这位恩格斯称为“近代化学之父”的道尔顿,在青少年时期曾经闹过许多笑话。不过,闹出的笑话都不是由于他的无知,而是因为先天的一种生理缺陷。

有一年,他与一些同是失学的少年朋友,跑到昆伯兰城里玩耍。当他们漫步在宽阔大街的人行道时,正好有一列士兵从大街上走过。他正看着,身旁的一位小男孩指着士兵们的服装说:“多么鲜艳的红外套!”道尔顿马上反驳说:“你怎么这样笨,连颜色都辨别不出,行进中的士兵们所穿的衣服明明草绿色的,怎么会是红色的呢?你们大家说!”孩子们忍俊不禁,终于笑出声来,笑得道尔顿很窘,但是,他还是感到莫名其妙。

又过了10多年,道尔顿28岁的时候,他为了庆贺母亲的生日,特意安排时间到百货公司去,想选购一件她老人家喜爱的东西,作为给她的生日贺礼。

道尔顿走进百货公司一看,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但都不合道尔顿的心意。看来看去,最后道尔顿走到袜子柜台,要营业人员挑几双袜子给他看看,经过一番比较,他看中了一双高级丝袜,便请营业人员包好,然后付了钱便径直回家。

一路上,道尔顿心想,袜子的质地十分柔软,穿上它一定很舒适的,织制得也非常精细,式样也还时兴,光泽也不错,特别是那深蓝的颜色,道尔顿更认为是最适合于老人穿着的了,既雅致又大方,愈想愈觉得合意。想着想着,不觉已走到自家门口了。

还没有来得及跨过门槛,便一路喊着:“妈妈,看我给你买什么东西了!”

母亲听到老二如此高兴地喊着她,也就很快来到客厅,看个究竟。

当道尔顿见到母亲后,便满脸喜悦地把新买来的袜子,恭恭敬敬地捧给她母亲说:

“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特地到百货公司买了一双丝袜给你穿,你穿上保证满意!”

老母亲端详了一下这双考究的袜子,然后略带微笑地说:“傻小二,你看看这双袜子的颜色这样鲜艳,我这么大年岁怎能穿得出呢?”

患有色盲症的道尔顿理解错了母亲的意思,赶紧补充说:

“妈妈,深蓝色的袜子正适合你这样年龄穿呀!”

“哈哈哈,哈哈哈……”

老母亲仰着身体笑个不停,在场的佣人也一个个跟着笑起来。大家还都以为这是道尔顿在故意开玩笑呢!

哥哥听到笑声后也向客厅走了过来。

疑惑不解的道尔顿看到哥哥走了过来,便拿起丝袜向哥哥问道:“哥哥,妈妈穿上这一双深蓝色的袜子可合适?”

“不错,妈妈这般年龄穿上它最合适了。”哥哥毫不犹豫地投了一票赞成票。

“哈哈,哈哈……”又是一阵大笑。

这一来,真把道尔顿兄弟俩给愣住了。

“孩子,这双袜子明明是红色的,红得像樱桃,你们怎么说是深蓝色的呢?”妈妈仍然笑着说。

这时,道尔顿的姨妈正好上门来向他母亲祝寿,听他们兄弟俩人说袜子是蓝色的,也笑了起来。

就这样,全屋子里的人分成两派:一派是道尔顿兄弟硬说是深蓝色;一则肯定说是红色。

但是,道尔顿并没有因此而停止争论。反过来,他指了指自己的上身问道:

“姨妈,你看看我身上穿的上衣是什么颜色?”

姨妈毫不含糊地回答:

“绿色的呀!”

“奇怪,我的上衣明明是暗红色的,怎么会变成绿色的呢?”作为科学家的道尔顿,面对这种奇怪现象,一方面是惊疑不止,另一面则要刨根问底,弄清真相。

于是,他停下了手头的所有化学实验,进行专门研究,一心一意地想把它弄个水落石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证实自己和哥哥因隔代遗传的影响,眼睛都患上一种先天性的疾病,对一些颜色辨认不清。道尔顿是一位善于思考的科学家,这件事他并没有到此就停止研究。他进一步想到:除了我和哥哥俩人以外,别人的眼睛有没有患上同样的毛病呢?

道尔顿通过对许多人视觉的全面调查研究,发现辨不清一些颜色的还有不少人,大致男人中每100人有5~6人,女人中每100人有1人。1794年,道尔顿发表了他的这一研究成果,把这种眼病叫做“色盲”。道尔顿的研究论文发表后,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重视,英国人为了表彰道尔顿,还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

患有色盲症的人不宜从事驾驶员、出纳员、美术等工作。如有色盲人驾驶汽车,由于对颜色分辨能力低,会把路标、稻田等看错而发生交通事故;银行出纳员有色盲,对纸币的真假不能区分,损失可大了;有色盲的画家,画出一幅颜色不协调的彩色图画,又是多么可笑!

可有趣的是,患有色盲病的人,平时既不影响日常活动,也没有痛着的感觉,所以有的人甚至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有这种疾病

『玖』 第一个发现红绿色盲的人是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对还是错

色盲症的发现
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在圣诞节前夕买了一件礼物——一双“棕灰色”的袜子,送给妈妈。妈妈看到袜子后,感到袜子的颜色过于鲜艳,就对道尔顿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感到非常奇怪,袜子明明是棕灰色的,为什么妈妈说是樱桃红色的呢?疑惑不解的道尔顿又去问弟弟和周围的人,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以外,被问的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地放过,他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发现他和弟弟的色觉与别人不同,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
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1766-1844)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近代化学之父。1766年9月6日生于坎伯雷,1844年卒于曼彻斯特。父亲是一位农民兼手工业者。幼年时家贫,无钱上学,加上又是一个色盲者,但他以惊人的毅力,自学成才。1778年在乡村小学任教;1781年应表兄之邀到肯德尔镇任中学教师,在哲学家高夫的帮助下自修拉丁文、法文、数学和自然哲学等并开始对自然观察,记录气象数据,从此学问大有长进;1793年任曼彻斯特新学院数学和自然哲学教授;1796年任曼彻斯特文学和哲学会会员;1800年担任该会的秘书;1817年升为该会会长;1816年选为法国科学院通讯院士;1822年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826年,英国将英国皇家学会的第一枚金质奖章授予了道尔顿。

色盲是指缺乏或完全没有辨别色彩的能力。通常说的色盲多是指红绿色盲。面对五色缤纷的世界,人们到底是如何感知它的呢?原来在人的视网膜上有一种感光细胞——锥细胞,它有红、绿、蓝3种感光色素。每一种感光色素主要对一种原色光产生兴奋,而对其余两种原色光产生程度不等的反应。如果某一种色素缺乏,则会产生对此种颜色的感觉障碍,表现为色盲或色弱(辨色力弱)。色盲又分许多不同类型,仅对一种原色缺乏辨别力者,称为单色盲,如红色盲,又称第一色盲,比较多见;绿色盲,称为第二色盲,比第一色盲少些;蓝色盲,即第三色盲,比较少见。如果对两种颜色缺乏辨别力者,称为全色盲,较为罕见。色盲多为先天性遗传所致,少数为视路传导系统障碍所致。一般是女性传递,男性表现。根据统计,男性色盲发病率为5%,而女性则为1%。有先天性色觉障碍者,往往不知其有辨色力异常,多为他人觉察或体检时发现。凡从事交通运输、美术、化学、医等工作人员必须有正常的色觉,因此,色觉检查就成为服兵役、就业、入学前体检时的常规项目。

『拾』 QQ:色盲是谁发明的

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在圣诞节前夕买了一件礼物——一双“棕灰色”的袜子,送给妈妈。妈妈看到袜子后,感到袜子的颜色过于鲜艳,就对道尔顿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感到非常奇怪,袜子明明是棕灰色的,为什么妈妈说是樱桃红色的呢?疑惑不解的道尔顿又去问弟弟和周围的人,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以外,被问的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地放过,他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发现他和弟弟的色觉与别人不同,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 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1766-1844)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近代化学之父。1766年9月6日生于坎伯雷,1844年卒于曼彻斯特。父亲是一位农民兼手工业者。幼年时家贫,无钱上学,加上又是一个色盲者,但他以惊人的毅力,自学成才。1778年在乡村小学任教;1781年应表兄之邀到肯德尔镇任中学教师,在哲学家高夫的帮助下自修拉丁文、法文、数学和自然哲学等并开始对自然观察,记录气象数据,从此学问大有长进;1793年任曼彻斯特新学院数学和自然哲学教授;1796年任曼彻斯特文学和哲学会会员;1800年担任该会的秘书;1817年升为该会会长;1816年选为法国科学院通讯院士;1822年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826年,英国政府将英国皇家学会的第一枚金质奖章授予了道尔顿。

阅读全文

与谁发明了色盲的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