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是指

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是指

发布时间:2021-07-04 06:54:15

A. 什么是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Customsunion)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缔结协定,建立统一的关境,在统一关境内缔约国相互间减让或取消关税,对从关境以外的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进口则实行共同的关税税率和外贸政策。关税同盟从欧洲开始,是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之一。对内产行减免关税和贸易限制,商品自由流动;对外实行统一的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关税同盟有两种经济效应,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关税同盟的主要特征是:成员国相互之间不仅取消了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还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也就是说,关税同盟的成员除相互同意消除彼此的贸易障碍之外,还采取共同对外的关税及贸易政策。GATT规定,关税同盟如果不是立即成立,而是经过一段期间逐步完成,则应在合理期限内完成,这个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关税同盟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发达国家间建立的,如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关税同盟,其目的在于确保西欧国家的市场,抵制美国产品的竞争,促进内部贸易的发展,积极推进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另一类是由发展中国家建立的关税同盟,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本地区各国的民族利益,促进区内的经济合作和共同发展。如中非关税同盟与经济联盟,安第斯条约组织、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大湖国家经济共同体、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静态效应 有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创造效应是指产生由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其他成员国进口产品所带来的利益。贸易转移效庆是指产品过去从生产成本较低的非成员国进口转向从成本较高的成员国进口的损失。这是参加关税同盟的代价。当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转移效应时,参加关税同盟给成员国带来的综合效应就是净效应,意味着成员国的经济福利水平的提高;反之,则为净损失和经济福利水平的下降。 动态效应 关税同盟不仅会给参加国会带来静态影响,还会给它们带来某些动态影响。有时,这种动态效应比其静态效应更为重要,对成员国的经济增长有重要的影响。 关税同盟的动态优势: 1、关税同盟的第一个动态效应就是大市场效应(或规模经济效应)。关税同盟建立以后,为成员国之间产品的相互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种市场范围的扩大促进了企业生产的发展,使生产者可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享受到规模经济的利益,并且可进一步增强同盟内的企业对外,特别是对非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关税同盟所创造的大市场效应引发了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 2、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成员国之间企业的竞争。在各成员国组成关税同盟以前,许多部门已经形成了国内的垄断,几家企业长期占居国内市场,获取超额垄断利润。因而不利于各国的资源配置和技术进步。组成关税同盟以后,由于各国市场的相互开放,各国企业面临着来自于其他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结果各企业为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必然会纷纷改善生产经营效率,增加研究与开发投入,增强采用新技术的意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同盟内营造一种浓烈的竞争气氛,提高经济效率,促进技术进步。 3、关税同盟的建立有助于吸引外部投资。关税同盟的建立意味着对来自非成员产品的排斥,同盟外的国家为了抵消这种不利影响,可能会将生产点转移到关税同盟内的一些国家,在当地直接生产并销售,以便绕过统一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样客观上便产生了一种伴随生产转移而生的资本流入,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 关税同盟的动态劣势: 1、关税同盟的建立促成了新的垄断的形成,如果关税同盟的对外排他性很大,那么这种保护所形成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垄断又会成为技术进步的严重障碍。除非关税同盟不断有新的成员国加入,从而不断有新的刺激,否则由此产生的技术进步缓慢现象就不容忽视。 2、关税同盟的建立可能会拉大成员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关税同盟建立以后,资本逐步向投资环境比较好的地区流动,如果没有促进地区平衡发展的政策,一些国家中的落后地区与先进地区的差别将逐步拉大。

B. [33] 什么是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所谓贸易创造,是指由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了关税和内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容施,造成了他们相互之间贸易规模的扩大和福利水平的提高。我们假设,有三个国家,即甲国、乙国和丙国,在甲国和乙国组成关税同盟之前,甲国从卖价较低的丙国进口商品A,而不从乙国进口。现在甲国和乙国组建了关税同盟,由于乙国的A商品再出口到甲国去不向甲国缴进口关税,而丙国没有加入关税同盟,要缴关税,所以,乙国A 商品在甲国市场上的卖价就要低于丙国,因而甲、乙两个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规模扩大了。与此同时,甲国的居民享受了较低价格进口商品的利益或曰“福利”。贸易转移(Trade Diversion),是指形成关税同盟之后,由于取消了同盟成员国之间的关税但保留了对非同盟成员的关税,从而发生了同盟成员的低效率(高成本)生产取代非同盟成员的高效率(低成本)生产,即在差别待遇的影响下,某一同盟成员把原来向非成员国的低成本进口转向同盟成员国的高成本进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进口成本增加的损失。 说的简单点就是中国人长说的有钱大家赚么~求采纳

C. 什么是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呢怎样用图形进行分析啊

1.同盟前,如抄各成员国经济袭结构间的竞争性大于互补性,同盟后,其专业化生产机会才会增多,贸易额才能扩大。
2.组成关税同盟规模的大小。如果规模越大,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者越有可能在同盟内部出现,贸易创造的效果更大。
3.建立关税同盟前成员国之间的关税越高,建立同盟后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越大。
4.关税同盟成员国间地理位置越接近,则运输成本越低,从而贸易创造的效应也就越大。

D. 什么是关税同盟会产生哪两种静态效果

答案:A贸易创造效应 B贸易转移效应 C贸易扩大效应 D减少行政开支 E可减少走私 F增强集团的谈判力量

税同盟的效果可以分为静态效果和动态效果。
(一)静态效果
1.贸易创造效应(Trade Creating Effect)
贸易创造效应是指建立关税同盟后,关税同盟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被同盟内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产品的进口所替代,从而使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扩大了生产所带来的利益;同时,通过专业化分工,使本国该项产品的消费支出减少,而把资本用于其他产品的消费,扩大了社会需求,结果使贸易量增加。
2.贸易转移效应(Trade Diverting Effect)
贸易转移效应是指缔结关税同盟之前,某个国家不生产某种商品而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商品;建立关税同盟后,如果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被排斥在关税同盟之外,则关税同盟内部的自由贸易和共同的对外关税使得该国该商品在同盟成员国内的税后价格高于同盟某成员国相同商品在关税同盟内的免税价格,这样同盟成员国原来从非成员国进口的成本较低的商品转从关税同盟内部生产效率最高、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来进口。
3.贸易扩大效应(Trade Expansion Effect)
缔结关税同盟后,无论在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情况下,进口国(上面例子中的A国)X商品的价格都比原来下降了。如果A国X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则A国对X商品需求数量的增加幅度要大于X商品价格的下降幅度,从而使X商品的销售额也就是进口额增加,这就是贸易扩大效应。
4.建立关税同盟后,可减少行政开支
5.建立关税同盟后,可减少走私
6.建立关税同盟后,可以增强集团的谈判力量
(二)动态效果
关税同盟的建立,在长期会对同盟成员国的经济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长期的结构性影响称为动态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2.有利于获得专业与规模经济利益。
3.有利于投资的扩大。
4.有利于技术进步。

E. 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

关税同盟从欧洲开始,是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之一。对内产行减免关税和贸易限制,商品自由流动;对外实行统一的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关税同盟有两种经济效应,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
静态效应
有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创造效应是指产生由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其他成员国进口产品所带来的利益。贸易转移效庆是指产品过去从生产成本较低的非成员国进口转向从成本较高的成员国进口的损失。这是参加关税同盟的代价。当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转移效应时,参加关税同盟给成员国带来的综合效应就是净效应,意味着成员国的经济福利水平的提高;反之,则为净损失和经济福利水平的下降。
动态效应
关税同盟不仅会给参加国会带来静态影响,还会给它们带来某些动态影响。有时,这种动态效应比其静态效应更为重要,对成员国的经济增长有重要的影响。
关税同盟的动态优势:
1、关税同盟的第一个动态效应就是大市场效应(或规模经济效应)。关税同盟建立以后,为成员国之间产品的相互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种市场范围的扩大促进了企业生产的发展,使生产者可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享受到规模经济的利益,并且可进一步增强同盟内的企业对外,特别是对非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关税同盟所创造的大市场效应引发了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
2、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成员国之间企业的竞争。在各成员国组成关税同盟以前,许多部门已经形成了国内的垄断,几家企业长期占居国内市场,获取超额垄断利润。因而不利于各国的资源配置和技术进步。组成关税同盟以后,由于各国市场的相互开放,各国企业面临着来自于其他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结果各企业为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必然会纷纷改善生产经营效率,增加研究与开发投入,增强采用新技术的意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同盟内营造一种浓烈的竞争气氛,提高经济效率,促进技术进步。
3、关税同盟的建立有助于吸引外部投资。关税同盟的建立意味着对来自非成员产品的排斥,同盟外的国家为了抵消这种不利影响,可能会将生产点转移到关税同盟内的一些国家,在当地直接生产并销售,以便绕过统一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样客观上便产生了一种伴随生产转移而生的资本流入,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
关税同盟的动态劣势:
1、关税同盟的建立促成了新的垄断的形成,如果关税同盟的对外排他性很大,那么这种保护所形成的新垄断又会成为技术进步的严重障碍。除非关税同盟不断有新的成员国加入,从而不断有新的刺激,否则由此产生的技术进步缓慢现象就不容忽视。
2、关税同盟的建立可能会拉大成员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关税同盟建立以后,资本逐步向投资环境比较好的地区流动,如果没有促进地区平衡发展的政策,一些国家中的落后地区与先进地区的差别将逐步拉大。

F. 关税同盟主要的两个静态效应是什么

有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贸易创造效应是指贸易目标国从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生产成本较低的生产,以及从其他成员国进口产品所带来的效益。

贸易转移有效性是指从生产成本较低的非成员国进口的产品损失到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家。这是加入海关联盟的代价。

当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转移效应时,加入海关联盟的综合效应为净效应,即成员国的经济福利水平得到提高;反之,净损失和经济福利水平的下降都得到了降低。

已建立的关税联盟或临时协定缔约国对非结盟或参加临时协定的国家所施加的关税或其他贸易条例,不得实质上高于或严格于成立前在组成领土内采取相应措施所施加的一般限制水平。

自贸区成立或者临时协定签订后,各组成领土对非贸易组织或者参加协定的国家的贸易所征收的关税和其他贸易法规,不得高于或者严于在形成前所采取的相应的限制措施。

(6)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是指扩展阅读:

静态效应的优势:

1、关税同盟的第一个动态效应就是大市场效应(或规模经济效应)。关税同盟建立以后,为成员国之间产品的相互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种市场范围的扩大促进了企业生产的发展,使生产者可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

2、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成员国之间企业的竞争。在各成员国组成关税同盟以前,许多部门已经形成了国内的垄断,几家企业长期占居国内市场,获取超额垄断利润。因而不利于各国的资源配置和技术进步。

3、结果各企业为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必然会纷纷改善生产经营效率,增加研究与开发投入,增强采用新技术的意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同盟内营造一种浓烈的竞争气氛,提高经济效率,促进技术进步。

4、关税同盟的建立有助于吸引外部投资。关税同盟的建立意味着对来自非成员产品的排斥,同盟外的国家为了抵消这种不利影响,可能会将生产点转移到关税同盟内的一些国家,在当地直接生产并销售,以便绕过统一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G. 什么是关税同盟理论啊

关税同盟理论
关税同盟的效果可以分为静态效果和动态效果。
(一)静态效果
1.贸易创造效应(Trade Creating Effect)
贸易创造效应是指建立关税同盟后,关税同盟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被同盟内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产品的进口所替代,从而使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扩大了生产所带来的利益;同时,通过专业化分工,使本国该项产品的消费支出减少,而把资本用于其他产品的消费,扩大了社会需求,结果使贸易量增加。
2.贸易转移效应(Trade Diverting Effect)
贸易转移效应是指缔结关税同盟之前,某个国家不生产某种商品而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商品;建立关税同盟后,如果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被排斥在关税同盟之外,则关税同盟内部的自由贸易和共同的对外关税使得该国该商品在同盟成员国内的税后价格高于同盟某成员国相同商品在关税同盟内的免税价格,这样同盟成员国原来从非成员国进口的成本较低的商品转从关税同盟内部生产效率最高、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来进口。
3.贸易扩大效应(Trade Expansion Effect)
缔结关税同盟后,无论在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情况下,进口国(上面例子中的A国)X商品的价格都比原来下降了。如果A国X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则A国对X商品需求数量的增加幅度要大于X商品价格的下降幅度,从而使X商品的销售额也就是进口额增加,这就是贸易扩大效应。
4.建立关税同盟后,可减少行政开支
5.建立关税同盟后,可减少走私
6.建立关税同盟后,可以增强集团的谈判力量
(二)动态效果
关税同盟的建立,在长期会对同盟成员国的经济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长期的结构性影响称为动态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2.有利于获得专业与规模经济利益。
3.有利于投资的扩大。
4.有利于技术进步。

H. 关税同盟又是什么意思呢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高顿网校为您解答:


关税同盟(Customsunion)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缔结协定,建立统一的关境,在统一关境内缔约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

国相互间减让或取消关税,对从关境以外的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进口则实行共同的关税税率和外贸政策。关税同盟从欧洲开始,是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之一。对内产行减免关税和贸易限制,商品自由流动;对外实行统一的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关税同盟有两种经济效应,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

定义信息

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缔结协定,建立统一的关境,在统一关境内缔约国相互间减让或取消关税,对从关境以外的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进口则实行共同的关税税率和外贸政策。

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允许进行[2]的各成员国之间像在自由贸易区内一样没有关税或其它壁垒。它还对非成员国的贸易政策起协调作用(例如设定共同关税率)。

关税同盟是国家之间就关税问题所缔结的双边或多边协议。其内容通常包括降低和免除缔约国之间的关 欧共体税,以至最终取消同盟内部各国的关境,实现缔约国之间的商品自由流通;协调各缔约国的关税税率,实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建立共同的关境,以加强同盟国在对外贸易中的竞争力量。此外,协议的内容往往还涉及到那些对贸易有限制作用的费用和限额。不同国家间的关税同盟,虽然在内容形式上多有雷同之处,但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缔结的关税同盟与发达国家之间缔结的关税同盟在性质上并不一样。前者是属于防御性的;而后者则是争夺性的,目的为使参加同盟的国家,在争夺国际市场的激烈贸易战中能够处于有利的地位。

3 主要特征

关税同盟的主要特征是:成员国相互之间不仅取消了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还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也就是说,关税同盟的成员除相互同意消除彼此的贸易障碍之外,还采取共同对外的关税及贸易政策。GATT规定,关税同盟如果不是立即成立,而是经过一段期间逐步完成,则应在合理期限内完成,这个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

4 历史背景

1834年建立并逐步发展扩大的德意志关税同盟,是较早出现的关税同盟组织,对促进当时德国经济发展和政治统一起过一定作用。在19世纪70年代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以前,德国的各邦之间和各邦的内部,关卡林立,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1818年,普鲁士率先废除了内地关税;继之于1826年建立了北德意志关税同盟;事隔两年,又分别建成了中德和南德各邦两个关税同盟。

1834年由18个邦联合起来,组成了以普鲁士为盟主的德意志关税同盟;此后,这个同盟进一步扩大到所有德语地区,成为全德关税同盟。同盟公约的内容包括:废除内部关税,统一对外税则,提高进口税率,关税收入按比例分配给盟内各邦等等。此外,还有1865年建立的法国和摩纳哥关税同盟。

1924年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公国建立的关税同盟;1948年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建立的关税同盟;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各国缔结的关税同盟;1960年一度建立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以及中非关税及经济联盟和南部非洲关税同盟,还有安第斯条约组织,包括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当时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关税同盟有所不同,前者q内部的自由贸易仅限于工业品,对联盟外的国家不实行统一关税。

5 前提条件

1、已建立的关税同盟或签订的临时协定的缔约方对非同盟或临时协定参加国所实施的关税或其他贸易规章,大体上不得高于或严于建立同盟或签订协定前各组成领土所实施的相应措施的一般限制水平。

2、建立自由贸易区或订立临时协定后,各组成领土对非贸易集团或协定参加国的贸易所实施的关税和其他贸易规章,不得高于或严于组成共同关税领土前所实施的相应的限制措施。

3、上述临时协定应订有在合理期限内成立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的计划和进程表。

6 意义说明

1、它避免了自由贸易区需要以原产地原则作为补充,保持商品正常流动的问题。在这里,代替原产地原则的是筑起共同的“对外壁垒”,从这个意义上看,关税同盟比自由贸易区的排他性更强一些。

2、它使成员国的“国家主权”出让给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程度更多一些,以致一旦一个国家加入了某个关税同盟,它就失去了自主关税的权利。现实中比较典型的关税同盟是1958年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

7 分类信息

关税同盟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发达国家间建立的,如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关税同盟,其目的在于确保西欧国家的市场,抵制美国产品的竞争,促进内部贸易的发展,积极推进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另一类是由发展中国家建立的关税同盟,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本地区各国的民族利益,促进区内的经济合作和共同发展。如中非关税同盟与经济联盟,安第斯条约组织、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大湖国家经济共同体、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

8 经济效应

关税同盟从欧洲开始,是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之一。对内产行减免关税和贸易限制,商品自由流动;对外实行统一的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关税同盟有两种经济效应,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

静态效应

有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创造效应是指产生由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其他成员国进口产品所带来的利益。贸易转移效应是指产品过去从生产成本较低的非成员国进口转向从成本较高的成员国进口的损失。这是参加关税同盟的代价。当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转移效应时,参加关税同盟给成员国带来的综合效应就是净效应,意味着成员国的经济福利水平的提高;反之,则为净损失和经济福利水平的下降。

1、贸易创造效应(Trade Creation Effect)是指关税同盟内部取消关税,实行自由贸易后,关税同盟内某成员国国内成本高的产品被同盟内其它成员国成本低的产品所替代,从成员国进口产品,创造了过去不发生的那部分新的贸易。设A、B、C分别代表三个国家。纵轴P表示价格;横轴Q表示数量;S和D分别表示A国国内的供应曲线和需求曲线。PT 表示A国的价格;PC表示A国进口C国产品的价格;PB表示A 东南非共同市场首脑峰会国进口B国产品的价格。A国与B国组成关税同盟前,A国从C国进口商品,进口价格是PC,加上关税PCPT,因而A国的国内价格是PT。A国在PT价格条件下,国内生产供应量S0,国内需求量D0,供需缺口为S0D0。A国通过向C国进口S0D0数量的商品来达到国内的供求平衡。现在,我们来看A国与B国组成关税同盟所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A国与B国组成关税同盟意味着两国间取消关税,实行自由贸易,并实施共同的对外关税。虽然C国的成本和价格比B国低,但是,如果共同对外关税能达到这样一种效果,即从C国进口的加上共同对外关税后的实际价格比从B国进口的价格高,显然,A国的贸易商就会从B国进口商品,而不会从C国进口。A、B两国组成关税同盟后,由于A国从B国进口的价格PB比同盟前的进口价格PT要低,导致国内价格下降至PB水平。在PB价格水平上,A国国内生产供应量缩减至S1,国内需求增加至D1,A国进口S1D1量的商品来满足国内需求。把A国参加关税同盟前的进口量与参加同盟后的进口量相比,我们可以看到A国增加进口量S1S0和D0D1。这部分增加的进口量就是贸易创造效应。

贸易创造效应通常被视为一种正效应。因为,A国国内商品生产成本高于A国从B国进口的商品生产成本。关税同盟使A国放弃了一部分商品的国内生产,改为由B国来生产这部分商品。从世界范围来看,这种生产转换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2、贸易转向效应(Trade Diversion Effect)是指由于关税同盟对内取消关税,对外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成员国把原来从同盟外非成员国低成本生产的产品进口转为从同盟内成员国高成本生产的产品进口,从而使贸易方向发生了转变。A国与B国组成关税同盟后,由于PB低于PC与共同对外关税之和,A国就不再从C国进口,而转向从B国进口。S0D0的商品数量原由A国从C国进口,关税同盟后改为A国从B国进口。这就是贸易转向效应。

贸易转向效应通常被视为一种负效应。因为,A国从C国进口的商品生产成本低于A国从B国进口的商品生产成本,贸易转向导致低成本的商品生产不得不放弃,而高成本的商品生产得以扩大。从世界范围来看,这种生产转换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动态效应

关税同盟不仅会给参加国会带来静态影响,还会给它们带来某些动态影响。有时,这种动态效应比其静态效应更为重要,对成员国的经济增长有重要的影响。

关税同盟的动态优势:

1、关税同盟的第一个动态效应就是大市场效应(或规模经济效应)。关税同盟建立以后,为成员国之间产品的相互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种市场范围的扩大促进了企业生产的发展,使生产者可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享受到规模经济的利益,并且可进一步增强同盟内的企业对外,特别是对非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关税同盟所创造的大市场效应引发了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

2、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成员国之间企业的竞争。在各成员国组成关税同盟以前,许多部门已经形成了国内的垄断,几家企业长期占居国内市场,获取超额垄断利润。因而不利于各国的资源配置和技术进步。组成关税同盟以后,由于各国市场的相互开放,各国企业面临着来自于其他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结果各企业为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必然会纷纷改善生产经营效率,增加研究与开发投入,增强采用新技术的意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同盟内营造一种浓烈的竞争气氛,提高经济效率,促进技术进步。

3、关税同盟的建立有助于吸引外部投资。关税同盟的建立意味着对来自非成员产品的排斥,同盟外的国家为了抵消这种不利影响,可能会将生产点转移到关税同盟内的一些国家,在当地直接生产并销售,以便绕过统一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样客观上便产生了一种伴随生产转移而生的资本流入,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

关税同盟的动态劣势:

1、关税同盟的建立促成了新的垄断的形成,如果关税同盟的对外排他性很大,那么这种保护所形成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垄断又会成为技术进步的严重障碍。除非关税同盟不断有新的成员国加入,从而不断有新的刺激,否则由此产生的技术进步缓慢现象就不容忽视。

2、关税同盟的建立可能会拉大成员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关税同盟建立以后,资本逐步向投资环境比较好的地区流动,如果没有促进地区平衡发展的政策,一些国家中的落后地区与先进地区的差别将逐步拉大。

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是经济一体化的两种形式,也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现象。

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

根据关贸总协定第二十四条第8款(甲)项规定:"关税同盟应理解为以一个单独的关税领土代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税领土,因此①对同盟的组成领土之间的贸易,或至少对这些领土产品的实质上所有贸易,实质上已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②同盟的每个成员对于同盟以外领土的贸易,已实施实质上同样的关税或其他贸易规章"。根据这个定义,关税同盟有两个基本特征:

①同盟内取消一切内部关税壁垒和晨关税措施;

②同盟成员采取统一对外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根据关贸总协定第二十四条第8款(乙)项规定:"自由贸易区应理解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税领土所组成的集团,对原产于这些组成领土的产品的贸易,已实质上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的集团……"。自由贸易区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在该集团内成员相互之间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另一方面,各个成员又各自独立地保留自己的对外贸易政策,尤其是关税政策,所以,有人把自由贸易区称为半关税同盟。

本书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关税同盟福利效应理论的对比分析,确定了选题角度和研究目标;接着从规模经济的视角,按照层层递进、不断深化的思路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加强区域经贸集团内投资与贸易的自由化,形成新的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以及促进区域经济成长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形式,是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措施的同时,建立起统一对外关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作为全球领先的财经证书网络教育领导品牌,高顿财经集财经教育核心资源于一身,旗下拥有高顿网校、公开课、在线直播、网站联盟、财经题库、高顿部落会计论坛、APP客户端等平台资源,为全球财经界人士提供优质的服务及全面的解决方案。


高顿网校将始终秉承"成就年轻梦想,开创新商业文明"的企业使命,加快国际化进程,打造全球一流的财经网络学习平台!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如仍有疑问,欢迎向高顿企业知道平台提问!

I. 什么是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扩大贸易创造的条件有哪些

贸易创造是关税同盟建立后,成员国之间以新创造的来自同盟内伙伴国的进口,替代原先的国内生产的状况。其效果是由于内部关税取消,不再为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国内生产提供保护,以来自伙伴国的低价进口取代高价的国内生产,使消费者提高了福利。

贸易转移是一个年轻的概念,最早出现的贸易转移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瓦伊纳在19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全称是“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理论”。

指一国产品遭到另一国的贸易保障措施后转而大量向其他国家出口。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集中在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个方面。贸易转移是指产品从过去进口自较低生产成本国转向从较高成本国进口的过程和现象,这是在一体化过程中应予以注意的情况。

(9)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是指扩展阅读:

贸易转移效应成因:

(一)保障措施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青睐。

随着世界贸易日益自由化,某种程度上贸易保护主义又有抬头的趋势。1994年及乌拉圭回合谈判前,不少国家更偏爱采用“灰色区域”性质的贸易保护措施来保护其国内市场,比如借助于双边谈判说服出口国自愿采取限制出口的措施等。

而今,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日益严格禁止或限制类似措施,从而,使得保障措施这样一种“合法化”的补救措施脱颖而出。

(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向纵深发展,并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大潮流。区域集团化及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世界局势变化和冷战结束后经济矛盾突出和市场竞争加剧的表现。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

(三)非关税壁垒的日益增多

随着世界贸易组织在减低关税上所做努力取得的成效和各国之间双边、多边贸易协定的增多,关税不再是主要的贸易壁垒,而又因为国家利益的永恒性和最大性,非关税壁垒就成了各国屡试不爽的限制进口的措施。

阅读全文

与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是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