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创造组合法

创造组合法

发布时间:2021-07-04 04:52:05

㈠ 组合发明法为什么是发明创造使用最多的

组来合创造法是指源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说、技术或产品的一部分进行适当的叠加和组合,以形成新学说、新技术或新产品的发明创造方法。组合的思维基础是联想思维。在发明创造领域,组合原理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在大学生的发明创造活动中,组合原理属于应用最多、效果最好的发明创造原理之一。

㈡ 自身组合创造法是把什么和什么东西组合在一起

(1)李沧区九水路20号,李沧区属市内四区之一;
(2)著作权可以登记,版但是并不是以登记为条件,著作完成即拥有权著作权;
(3)商标必须注册后才具有商标权;
(4)实用性,新颖性,创造性;
(5)把相同的、相似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并加以演变产生新发明的方法叫自身组合创造法;
(6)音乐化产品和音乐化方法;
(7)国家级科研课题,全国首创轻松发明课程,国家级国际性创新活动
(8)辐射能
(9)35%
(10)是,再生资源(如土壤、植物、动物、森林、草原等),不可再生资源(如矿产、油、气等)

㈢ 举例说明离散与综合创造思维法,置换与组合创造思维法,求同与求异创造思维法(500字左右)

创造性思维概述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在思维的类别中,与常规性思维相对,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是人类意识发展水平的标志。所以,训练良好的思维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意义颇大。综合各方面研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眼:

首先,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物质外壳,也是思维活动的有效刺激物,思维枣特别是抽象思维枣借助于语言、词来实现。儿童思维的发展表明,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所以应该通过多读、多写、多讲来提高语言能力,从而增强思维能力。真正做到“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

其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整个创造过程就是对原有知识、信息进行加工、重组、改造,从而产生新颖、独特的组合形式的过程。“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对刺激作出快速、变通、新奇的反应是建立在广泛的知识基础上的。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美国科学家格拉肖说:“涉猎多方面的学问可以开阔思路……对世界或人类社会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抽象思维”;黑格尔说得好:“单凭心血来潮并不济事,单靠存心要创作的意愿也召唤不出灵感来。谁要是胸中本来没有什么内容在鼓动……不管他有多大才能,他也决不能凭由这种意愿就可以抓住一个美好的意思或是产生一部有价值的作品来。”因此,充足的知识积累,为思维和创造提供丰富的素材,是必要的。只是应该注意不要单为学知识而学知识,学要致用。

再者,研究表明,创造性高的人不仅与创造性低的人在人格特征上有区别,而且与单纯智力高的人也有差异,从而显示出其独特的人格特征。美国学者戴维斯在第22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归纳提出具有高创造性的人的人格特征:“独立性强,敢于冒风险,具有好奇心,有理想抱负,不轻听他人意见,对于复杂奇怪的事物会感受到一种魁力,而且,富有创造性的人一般都具有艺术上的审美感和幽默感……他们的兴趣爱好既广泛又专一”。所以,我们还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创造性人格。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与聚合思维相对。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三个主要特点。

流畅性是指智力活动灵敏迅速,畅通少阻,能在较短时间内发表较多观念,是发散思维的量的指标;灵活性是指思维具有多方指向,触类旁通,随机应变,不受功能固着、定势的约束,因而能产生超常的构思,提出不同凡响的新观念;独创性是指思维具有超乎寻常的新异的成分,因此它更多表证发散思维的本质。可以通过从不同方面思考同一问题,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原型启发法
鲁班爬山时,手不小心被一种丝茅草割破,疼痛之余,他惊诧柔弱的小草竟如此锋利,他怀着浓厚的兴趣研究、琢磨小草的构造,终于找到了秘密所在:草叶边缘的毛刺就是“利器”。用同样的方式处理一下铁片,岂不可以断木如泥?锯子的雏形就这样产生了。

人们通过对鸟翅膀构造的研究,设计飞机机翼;通过对骗幅超声波定位的仿效,制造出雷达;通过对狗鼻子构造的分析,发明了比狗鼻子更灵敏的电子嗅觉器……

当我们进行创造性想象时,往往会从其他事物中得到启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我们把这种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称作“原型”。从本质上说,原型之所以具启发作用,主要是因为这一事物本身的属性和特点,与所要创造的东西有相似之处。所以,多多留心你身边的一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然现象、日常用品、机器、文字等等,都可能成为富有启发性的原型,为你开启创造的源泉,帮你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稽核问题表法(checklisttechnioue)
即主体按照稽核问题表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探求自己所需要解决问题的新观念,实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下面介绍两种有名的稽核问题表:

奥斯本的稽核问题表。该表包括七十五个激励思维活动的问题,按具体内容可归纳为九组问题:

第一,有无新的用途?是否有新的使用方式?可否改变现有使用方式?

第二,有无类似的东酉?利用类比能否产生新观念?过去有无类似的问题?可否模仿.?能否超过?

第三,可增加些什么?可附加些什么?可否增加使用时间?可否增加频率、尺寸、强度?可否提高性能?可否增加新成分?可否加倍?可否扩大若干倍?可否放大?可否夸大?

第四,可否减少些什么?可否密集、压缩、浓缩、聚束?可否微型化?可否缩短、变窄、去掉、分割、减轻?可否变成流线型?

第五,可否改变功能、颜色、形状、运动、气味。音响、外形、外观?是否还有其他改变的可能性?

第六,可否代替?用什么代替?还有什么别的排列?别的成分?别的材料?别的过程?别的能源?别的颜色?别的音响?别的照明?

第七,可否变换?有无可互换的成分?可否变换模式?可否变换布置顺序?可否变换操作工序?可否变换因果关系?可否变换速度或频率?可否变换工作规范?

第八,可否颠倒?可否颠倒正负?可否颠倒正反?可否头尾颠倒?可否上下颠倒?可否颠倒位置?可否颠倒作用?

第九,可否重新组合?可否尝试混合、合成。配合、协调、配套?可否把物体组合?把目的组合?把特性组合?把观念组合?

上述问题对于任何领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都是适用的。

较为简明的一种稽核问题表是美国陆军提出“SWIH“法。即解决问题时,有六个具有广泛实用价值的内容可以考虑:
(1)为什么(Why)?(2)什么(What)?

(3)谁(Who)?(4)何时(When)?

(5)何处(Where)?(6)怎样(How)?

比如要建一所实验室,就可以按“SWIH“法进行论证:

(1)为什么要建?(2)做什么用?

(3)谁使用?(4)何时使用?

(5)在什么地方建?(6)怎样建?

这些主要是从用途方面考虑的,如果从建设角度考虑,则应论证如下问题:

(l)为什么要建?(2)做什么用?

(3)谁来建?(4)何时建?

(5)在什么地方建?(6)怎样建?

显然,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论证的内容有所不同,因而,利用“SWIH“法要因事制宜,灵活变通,方能奏效.

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
又称智力激励法,是现代创造学奠基人美国奥斯本提出的,是一种创造能力的集体训练法。它把一个组的全体成员都组织在一起,使每个成员都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观念,既不怕别人的讥讽,也不怕别人的批评和指责,是一个使每个人都能提出大量新观念、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它有四条基本原则:

第一、排除评论性批判,对提出观念的评论要在以后进行。

第二、鼓励“自由想象“。提出的观念越荒唐,可能越有价值。

第三、要求提出一定数量的观念。提出的观念越多,就越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观念。

第四、探索研究组合与改进观念。除了与会者本人提出的设想以外,要求与会者指出,按照他们的想法怎样做才能将几个观念综合起来,推出另一个新观念;或者要求与会者借题发挥,改进他人提出的观念。

这里有一个课堂游戏,大家可以窥其一斑:

组长:我们的任务是砸核桃,要求多、快、好,大家有什么办法?

甲:平常在家里用牙磕,用手或榔头砸,用钳子夹,用门掩。

组长:几个核桃用这种办法行,但核桃多怎么办?

乙:应该把核桃按大小分类,各类核桃分别放在压力机上砸。

丙:可以把核桃粘上粉末一类的东酉,使它们成为一般大的圆球,在压力机上砸,用不着分类。(发展了上一个观念)

丁:粘上粉末可能带磁性,在压力机上砸压后,或者在粉碎机上粉碎后,由于磁场作用,核桃壳可能脱掉,只剩下核桃仁。(发展了上一个观念,并应用了物理效应)

组长:很好!大家再想想用什么样的力才能把核桃砸开,用什么办法才能得到这些力。

甲:应该加一个集中的挤压力。用某种东西冲击核桃,就能产生这种力,或者相反,用核桃冲击某种东西。

乙:可以用气枪往墙壁上射核桃,比如说可以用射软木塞的儿童气枪射。

丙:当核桃落地时,可以利用地球引力产生力。

丁:核桃壳很硬,应该先用溶剂加工,使它fi〕软化、溶解……或者使它们变得很脆。经过冷冻就可以变脆。

组长:动物是怎么解决这一任务的,比如鸟?

甲:鸟儿用嘴啄……或者飞得高高的,把核桃扔在硬地上。我们应该把核桃装在容器里,从高处往硬的地方扔,比如说在气球上、直升飞机上、电梯上往水泥板上扔,然后把摔碎的核桃拾起来。(类比)

乙:可以把核桃放在液体容器里,借助水力冲击把核桃破开。(物理效应)

组长:是否可用发现法如认同、反向……解决问题呢?

丙:应该从里面把核桃破开,把核桃钻个小孔,往里面打气加压。(反向)

丁:可以把核桃放在空气室里,往里打气加压,然后使空气室里压力锐减,内部压力就会使核桃破裂,因为内部压力不可能很快减少。(发展了上一个观念)或者可以急剧增加和减少空气室压

力,这时核桃壳会承受交变负荷。

戊:我是核桃,是核桃仁。从核桃壳内部,我用手脚对它施加压力,外壳就会破裂。(认同)应该不让外壳长,只让核桃仁长,就会把外壳顶破。(理想结果)为此,例如可以照射……外壳。

乙:我也是核桃。我用手抓住树枝,当成熟时就撒手掉在硬地上摔破。应该把核桃种在悬崖峭壁上,或种在陡坡上,它们掉下来就掉破。

甲:应该掘口深井,井底放一块钢板,在核桃与深井之间开几道沟槽。核桃从树上掉下来,顺着沟槽滚到井里,摔在钢板上就会摔破。

结果,仅用十分钟就收集了四十个观念,经专家组评价,从中得出参考解决方案。

㈣ 组合: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方法是什么意思

所谓组合,是把现实中分立的因素有机地加以排列和组合,以形成一种新事物或产生一种新结果。作为一种技法,组合在创造性思维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认为,“组合作用似乎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日本创造学家高桥浩指出:“创造的原理,最终是信息的截断和再组合。把集中起来的信息分散开,以新的观点再将其组合起来,就会产生新的事物或方法。”

美国穷画家海曼变成百万富翁就得益于组合方法。海曼经常用小铅笔和小橡皮画素描,往往画了擦,擦了又画。在画的时候,他经常把橡皮条弄丢了。贫苦的海曼为了不让橡皮条轻易地丢失,就开始想办法,他把橡皮条切得很小,用铁皮把它固定在铅笔顶端,稍加工一下,就变成了现在任何一个文具店都可以买到的那种附有小小橡皮头的铅笔。海曼因此而获得了专利权,后来成了富翁。

美国《读者文摘》创刊也是运用组合方法的一个例子。一战后,沃利斯头脑中产生了一个将各个杂志中最优秀文章的精华汇集在一本期刊里的想法,创刊后深受读者欢迎。目前这种荟萃形式的文摘报刊在世界各国愈来愈多。

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田忌赛马”也是运用组合方法的一个生动事例。

以上是运用组合方法的比较典型的例子,类似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带帽子的羽绒滑雪衫,就是帽子和衣服的组合;被称为“傻瓜”的照相机,则由闪光灯加上电眼调节器,再加上照相机而组成;收音机加上录音机,便成了收录两用机,几种金属组合在一起便变成性能不问的合金,把不同学科组合起来形成交叉学科(如物理化学、技术美学、科学哲学等);把几种思想观点有机组合往往产生一种新的思想和学说;我国目前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也无非是对原有资金、技术、设备和人力的重新组合而已……

生命感悟:组合是一种应用是很广泛的创造技法。

㈤ 为什么说组合发明是当今发明创造使用最多的方法

组合创造法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说、技术或产品的一部分进版行适当的叠加和组合,权以形成新学说、新技术或新产品的发明创造方法。组合的思维基础是联想思维。在发明创造领域,组合原理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在大学生的发明创造活动中,组合原理属于应用最多、效果最好的发明创造原理之一。

㈥ 创造技法的种类有哪些

1:智力激励法
2:设问法
3:联想组合法
4:类比法
5:列举法
6:形态分析法
7:系统提问法

㈦ 几种常用的创造技法

随着对创造过程和创造方法的不断研究,人们产生了一种设想,是否能把那些创造过程中令人感到神秘、原为个人所特有的想法,变成对每人都适用的东西。于是,就产生了“专门研究产生创新构思的方法技巧”的创造技法。自美国的奥斯本发明第一种创造技法——智力激励法(又称脑轰法)以来,四十多年中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几百种创造技法。这些创造技法主要运用于生产实践和高等院校。对于校学生来说,进行一种或多种创造技法的训练,可以锻炼他们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因而也能使他们发明、制造一些小生产品。但是,单靠学习创造技法还不能使创造力产生持久、稳定和普遍迁移的效果。因为影响创造思维的另外一个的重要因素是个人有无广博的知识基础。所以说,创造技法的学习训练是可行的,但他应该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辅助性的手段。 为了帮助学生开阔思路,我们有选择地挑选了适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的几种创造技法,以供参考。1、智力激励法这种技法,主要通过一种规定的会议,让参加的人员互相启发,极力彼此间的连锁性反应,产生众多的创造性设想。会议的具体组织方法是:参加会议的人数不超过十人,会议时间掌握在十分钟到一个小时之间,每次会议的议题明确,每人充分发表自己的设想。会议还必须做出几项规定,如不允许私下交谈,以免干扰别人的思维生活;任何人不能批评别人或作出判断性结论;各种设想应一律记录下来等等。智力激励法由于能使每个人充分利用别人的设想来激发自己的灵感,或者结合几根人的设想产生新的设想,所以,要比单独思考更加容易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从而获得有价值的新设想。在辅导小学生进行创造发明时,我们可以适当地、灵活地运用这种创造技法。在讨论时,可以四个人一个小组,讨论时间定为二十分钟。会议形式可以是谈话式,也可以先写在卡片上,在互相交谈,互相启发。但指导原则是统一的,即在时间上要有一定的限制,造成紧张的气氛,使参加者的大脑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以利于“爆出”新的设想来。2、检查一览表法为了打破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技法要求人们把应该考虑的各个要点编成一个表格,然后按表格内列的要点逐一考虑,这种就能提高创造性思维的效率。上海《少年报》曾把这种创造技法和我国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结合起来,提炼为十二个“聪明的办法”。这是二个办法通过实例介绍,再引申到具体方法的介绍,对小学生的创造发明很有启发。这十二个办法是:①“加一加”办法:美国人威廉看到他的朋友在用铅笔画画,铅笔的一端绑着一块橡皮,他从中得到启发,终于发明了橡皮头铅笔。现在的戴帽子的风雪大衣、带闪光灯的照相机、收录两用的录音机都是两样东西的有机组合。那末,如果在某件东西上添加些什么、加厚些、或者跟其他东西组合在一起,会有什么结果?②“减一减”办法:较少时间或次数、减轻一些或省略些什么,会有什么结果?如明信片就减少了贴邮票这道手续,公交月票就减少了买票次数。③“扩一扩”办法:把一件东西放大、扩展,会怎么样?投影电视、照片放大技术,不就是扩一扩吗?④“缩一缩”办法:把这件东西压缩一下,将会产生什么效果?如压缩饼干就是一种战备粮食,袖珍字典很受大家欢迎,缩小热水瓶的体积就成了保温杯。⑤“变一变”办法:改变一下形状、颜色、音响、味道、气味,改变一下次序怎么样?现在的牙膏,加入了各种配方,有桔味、留兰香味、薄荷味、中草药味等,很受人们欢迎;写作文时,改变叙述的次序,用倒叙、插叙、插叙等方法,效果是否会好一些呢?⑥“改一改”办法:考虑一下这件东西在使用时,是不是给人们带来了不便和麻烦,需要加以改进呢?例如,雨伞太长,携带不便——那就改为折叠式的;以前的闹钟,只会铃声大作,现在改为发出音乐声提醒大家注意,听起来要舒服多了。⑦“联一联”办法:某些事物的结果,与它的起因于何联系,从中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吗?例如,有块甘蔗田的产量比其他的高出百分之五十。原来,在栽种甘蔗前一个月,有些含硅酸钙的水泥曾洒在这块天地里。经过研究,硅酸钙能使这些酸性土壤得到改良,所以甘蔗获得丰收。⑧“学一学”办法:有什么事物可以让自己模仿、学习一下呢?如鲁班被茅草拉破手,从而模仿发明了锯子;人们已经模仿生物创造发明了许多东西。⑨“代一代”办法:这个办法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否可以用一些东西来代替另一些东西呢?例如,用塑料代替金属做瓶盖,成本又低又不会生锈。⑩“搬一搬”办法:把一些想法、道理、技术搬到别的地方,用得上吗?把电视机的拉杆天线搬到教师手中,不就成了一根可以调节长度的教棒吗?⑾“反一反”办法:这是一种逆向思维的办法,把一件东西、一个事物的位置或顺序颠倒一下考虑,会有什么结果?例如,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从别的科学家证明“电流能够产生磁”现象中得到启发,从而实现了“磁也可以转变为电”的证明,发明了世界上的第一台发电机。⑿“定一定”办法:为了解决某个问题,需要规定些什么?为了知道噪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科学家给声音的大小作了规定,即声音的大小单位叫做“分贝”;为了维护城市的交通安全,人们发明了交通信号灯。3、缺点列举法这是日本的鬼冢喜八郎创造的。这种技法就是通过对某个事物的具体缺点的列举,然后再想方设法加以克服。这样就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了。目前,我国小学生的许多小发明都收到了这方法的启示。这种技法要求对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吹毛求疵”,找到它的缺点,然后运用新的技法加以改革。例如,“多用升降篮球架”的发明者,是一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她在隆冬季节上体育课时发现:操场上只有一个篮球架,全班几十个同学在排队投篮,她想:一节体育课每人只能轮上几次,多数的时间是站在等待,天气寒冷,人不动就更冷,如果能有几个篮球架那该多好!再说,篮球架是固定的,不管是高年级学生还是低年级学生都嫌不方便。因此,一个由多架篮球圈,能上下调节的新式篮球架的设想产生了。经过家中落地风扇的启发和其他资料的提示,她终于发明了“多用升降篮球架”。运用缺点列举法的关键是,寻找出生活中感到不便或有缺点的事物,即发现了需要,然后通过对其他事物的联想、借鉴、启发,最后找出解决俄的办法来。第三届世界琴少年科技发明奖获得者,我国的茅嘉凌同学也是由于发现奶奶在高处晒衣服十分不方便后,才发明了高空穿绳器的。4、希望点列举法 这种创造技法是一种主动进攻的技法。例如,人们希望烧饭能自动控制,结果就有人发明了“电饭锅”;人们希望能随意控制电视节目,结果就有人发明了“遥控电视机”。这种技法是根据发明者的意愿而提出的各种设想。它不同于缺点列举法,因为缺点列举法是不离开物体的原型的。例如,人们希望有一种不用纽扣的穿着方便的衣服,那么,钮扣的圆形就不能使用了,后来,人们发明了一种用尼龙的静电摩擦作用作搭扣的衣服。希望点列举法这种技法的训练学习能培养学生主动动脑筋的创造精神。具体的做法是:召开希望点列举会议,参加人数五至十个人,会议的议题是大家感兴趣的东西。如“怎样的书包最理想”,“怎样的城市使你满意”,“怎样的学校最合心意”等等都可以。与会者围绕这一主题列举出各种希望点,为了技法与会者产生更多的希望,可将个人提出的希望点公布在黑板上,以产生更多的连锁反应。会议时间为半至一个小时。会后再将各种希望点整理出来,经过研究,制定出今后改革的具体方案。

㈧ 写出组合创造法中的三种主要模式,并举例说明。

组 合 法

组合创新是很重要的创新方法。有一部分创造学研究者甚至认为,所谓创新就是人们认为不能组合在一起的东西组合到一起。日本创造学家菊池诚博士说过:“我认为搞发明有两条路,第一条是全新的发现,第二条是把已知其原理的事实进行组合。”近年来也有人曾经预言,“组合”代表着技术发展的趋势。

总的来说,组合是任意的,各种各样的事物要素都可以进行组合。例如,不同的功能或目的可以进行组合;不同的组织或系统可以进行组合;不同的机构或结构可以进行组合;不同的物品可以进行组合;不同的材料可以进行组合;不同的技术或原理可以进行组合。不同的方法或步骤可以进行组合;不同的颜色、形状、声音或味道可以进行组合;不同的状态可以进行组合;不同领域不同性能的东西也可以进行组合;两种事物可以进行组合。多种事物也可以进行组合。可以是简单的联合、结合或混合,也可以是综合或化合等。

一、成对组合

成对组合是组合法中最基本的类型,它是将两种不同的技术因素组合在一起的发明方法。依组合的因素不同,可分成材料组合、用品组合、机器组合、技术原理组合等多种形式。如材料组合,一般是对现有的原料不满意或希望它能满足某种要求,与另一种不同性能的材料组合起来,从而获得新材料,例如诺贝尔为了使稍一震动就爆炸的液体硝化甘油做成固体易运输的炸药,将硝化甘油和硅藻土混在一起;用品或机器组合常将两个用品组合成一个用品,使之具有两个用品的功能,使用方便,如保温杯,带电子表的圆珠笔,带收音机的应急灯,有起罐头功能的水果刀等,这种用品组合一般是以一种用品的形式和功能为主,将另一种用品巧妙地置于该用品的形体之内,使之不仅增加功能,同时又给人以新颖、华贵的感觉,机器的组合常是把完成一项工作同时需要的两种机器或完成前后相接的两道工序的两台设备结合在一起,以便减少设备的数量、提高效率。它比用品组合复杂的多,如某厂用灰浆搅拌机拌灰浆时需加入麻刀,由于麻刀成团,需预先抽打疏松后方能加入搅拌机。为使灰浆与麻刀搅拌均匀且节省人力,他们把弹棉机的有关机构与搅拌机结合,先弹开麻刀,再用风力吹人搅拌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而技术原理组合的例子就更多了,如将金属0 昿貣A和B按各种不同的比例混合,当达到某一比例时,其熔融点比A与B各种金属的熔融点都低,这就是所谓低共熔结晶现象,此种现象是金属学的人门知识。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焊锡便是利用铅和锡的低共熔现象。铅和锡的熔点分别为327℃和232℃,然而铅和锡混合后却生成了熔点为183℃的合金(即焊锡)等;还有的组合是以某一特定对象为主体,通过置换或插入其他技术导致发明或革新的方法,如在音响设备上加上麦克风的功能出现了卡拉OK机,彩电设备中加上录放装置产生了录像机,洗衣机中插入了甩干装置,出现了全自动漂洗与甩干的功能等,也有人把这种组合叫做内插式组合。

以上各种成对组合,若把对象增加也能形成更多的组合创造。

二、辐射组合

辐射组合是以一种新技术或令人感兴趣的技术为中心,同多方面的传统技术结合起来,形成技术辐射,从而导致多种技术创新的发明创造方法。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把新技术或令人感兴趣的技术进一步的开发应用;这也是新技术推广的一个普遍规律。现以人造卫星这种新技术为例,看它所引起的辐射组合。如图6-2所示,人造卫星技术成功以后,它与各种学科的辐射组合,发展了卫星电视转播、卫星通讯转播。卫星气象预报、卫星导航、全世界的时间标准、生物进化科学,以及对月、行星、恒星等宇宙研究的各技术等。

这种辐射组合的中心点是新技术,若把这个中心点改为一项具有明显优点,具有人们所喜爱的特征,也可以考虑用辐射组合来开发产品。例如闪光技术,小电机等也有许多辐射组合的新产品。以家用电器为例,由于电进人家庭,由电的辐射组合,现已发展了众多的家用电器,如电视机、电冰箱、全自动洗衣机、空调机、电炉、电饭堡、洗碗机、电热毯、抽油烟机、电烤箱、电取暖器、电子游戏机、电吹风等等。此外,还有一种类似辐射组合的方法,即某事物寻求改进或创新,把此事物做为中心点,与一些与改进事物毫不相干的甚至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强行组合,形式上与辐射组合相似,这种组合大多数可能是无意义的、荒唐的,但往往也可以从中找到有价值的方案。可以对于这种组合有人又叫它为焦点组合法。该法实质上是焦点法和强制联想法的结合。

三、形态分析组合

形态分析组合也称形态分析法,是瑞典天文物理学家卜茨维基于1942年提出的,它的基本理论是:一个事物的新颖程度与相关程度成反比,事物(观念、要素)越不相关,创造性程度越高,即易产生更新的事物。该法的做法是:将发明课题分解为若干相互独立的基本因素,找出实现每个因素功能所要求的可能的技术手段或形态,然后加以排列组合得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筛选出最优方案。

例如,要设计一种火车站运货的机动车,根据对此车的功能要求和现有的技术条件,可以把问题分解为驱动方式、制动方式和轮子数量三个基本因素。对每个因素列出几种可能的形态。如,驱动方式有柴油机、蓄电池,制动方式有电磁制动、脚踏制动、手控制动,轮子数量有三轮、四轮、六轮、则组合后得到的总方案数为2×3×3=18种。然后筛选出可行方案或最佳方案。

形态分析组合的一般步骤

(1)确定发明对象:准确表述所要解决的课题,包括该课题所要达到的目的及属于何类技术系统等。

(2)基本因素分析:即确定发明对象的主要组成部分(基本因素),编制形态特征表。确定的基本因素在功能上应是相对独立的,在数量上应以3?个为宜,数量大小,会使系统过大,使下步工作难度增加,数量大多,组合时过于繁杂很不方便。

(3)形态分析:要揭示每一形态特征的可能变量(技术手段),应充分发挥横向思维能力,尽可能列出无论是本专业领域的还是其他专业领域的所有具有这种功能特征的各种技术手段。在形式上,为便于分析和进行下一步的组合,往往采取列矩阵表的形式,一般表格为二维的,每个因素的每个具体形态用符号Pj表示,其中j代表因素,j代表具体形态。对较复杂的课题,也可用多维空间模式的形态矩阵。

(4)形态组合:根据对发明对象的总体功能要求,分别把各因素的各形态一一加以排列组合,以获得所有可能的组合设想。

(5)评价选择最合理的具体方案:选出少数较好的设想后,通过进一步具体化,最后选出最佳方案。

由于所得方案是在各种方案中选出的,因此形态分析组合的特点是具有全解系性质。

另一特点是具有形式化性质,它需要的主要不是发明者的直觉和想象,而是依靠发明者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及精通与发明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第三个特点是该法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它不仅运用于发明创造,而且也适用于管理决策,科学研究等方面,从而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该法的发明者F·茨维基利用形态分析组合法解决了一系列重大技术问题,其中设计新功能喷气发动机是他的最大成就,也是形态分析组合法达到的高峰。下面将此例介绍如下,其一般步骤为:

(1)确定发明对象:设计新功能喷气发动机。
(2)基本因素分析:选择了11项形态特征:

P1——燃料来源(化学媒介体);
P2——牵引力产生方式;
P3——牵引力调节类型;
P4——牵引力调节方式,
P10——动作状态,
P11——燃料性质。

(3)形态分析:将每一形态特征的可能变量,用矩阵表的形式列出: P11P21——内部、外部化学媒介物;
P12P22——内源、外源牵引力;
P13P23P33——自身调节、外力调节、无调节;
P14P24——内部、外部调节;
P16P26P36P46——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四种方式;
P17P27P37P47——发动机在无空气的空间、空中、水中、地下四种做功的能力;
P18P28P38P48——推进运动、旋转运动、振动运动或局部无运动;
P19P29P39 ——气体燃料、固体燃料、液体燃料;
P110P210——连续动作或非连续动作;
P111 P211——自然燃料、引燃料。

(4)形态组合:选每种基本因素中的可能变量组合。如
P11P12P13P14P15P16P17P18P19 P110P111
共有方案数
N=2×2×3×2×2×4×4×4×3×2×2=36864

(5)评价选择最合理的具体方案:在36864种方案中评价筛选,最后选定的最佳解决方案是组合而成。

㈨ 什么是组合发明法

橡皮和铅笔是两项不同的技术成果。一位贫穷的画家威廉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发明了把橡皮包在铅笔头上的铅笔。他获得了专利。他把这个专利和专利权卖给了拉巴地布铅笔公司,使该公司每年仅专利费一项收入达50万美元。有一家音乐工业公司的技术员豪斯菲尔德,把超声检查仪与计算机图像识别两项技术组合起来,发明了能够进行人体内探测的CT扫描仪器,因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这项发明技法叫组合法。它是在创造发明中,把多种技术成果综合在一起,构思出新颖的设计和独特的功能的方法。

组合法是详细构思设想的有效途径。有人对1900年以来的480项重大成果进行了分析,发现从1950年以后,组合型的成果的数量远远超过了突破型发明的数量,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技术。组合型的技术发明使技术更加完善、成熟。组合法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有了某个创造性设想,或者谋求某种特殊功能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原理的组合、内插式组合、辐集式组合等三种形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发明设计。

阅读全文

与创造组合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