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类发明最早的航天器是什么 是飞机还是火箭
热气球是发明最早的,凡尔纳写的《气球上的五星期》、《神秘岛》等,都出现了热气球的描述.
飞艇也曾被人用来作为飞行器.
飞机和火箭的发明要晚一些.
② 人类发明最早的航天器是什么
热气球是发明最早的,凡尔纳写的《气球上的五星期》、《神秘岛》等,都出现了热气球的描述。
飞艇也曾被人用来作为飞行器。
飞机和火箭的发明要晚一些。
③ 你知道我国制造了哪些宇宙飞船吗
1999年11月20日~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神舟”无人试验飞船飞行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2001年初至2002年底又相继研制并发射成功了神舟1~4无人试验飞船,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实施载人航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神舟-5飞船是在无人飞船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运行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长8860mm,总重7840kg.飞船的手动控制功能和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飞船由长征-2f运载火箭发射到近地点200km、远地点350km、倾角42.4°初始轨道,实施变轨后,进入343km的圆轨道.
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神舟-5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夙愿,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④ 科学家观察什么发明了宇宙飞船一
科学家还没有发明宇宙飞船,现在只有载人航天器,最远只到月球,离宇宙飞行还早得很。
⑤ 我国是第一个研制和发明宇宙飞船的国家
事实上是中国人最早发明了火箭,而不是宇宙飞船。
准确地说,火箭是由中国人发明的,中国是古代火箭的故乡。“火箭”这个词在公元三世纪的三国时代就已出。
中国古代最早的实用火箭大约出现在唐末宋初,10世纪时就有火药用于火箭的记载。北宋的军官冯继升、岳义方、唐福等曾向朝廷献过火箭及火箭制造方法。那时的火箭使用了火药,但仍由弓弩射出。
中国古代火箭有箭头、箭杆、箭羽和火药筒四大部分。火药筒外壳用竹筒或硬纸筒制作,里面填充火药,筒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筒侧小孔引出导火线。点火后,火药在筒中燃烧,产生大量气体,高速向后喷射,产生向前推力。其实这就是现代火箭的雏形。火药筒相当于现代火箭的推进系统。锋利的箭头具有穿透人体的杀伤力,相当于现代火箭的战斗部。尾端安装的箭羽在飞行中起稳定作用,相当于现代火箭的稳定系统。而箭杆相当于现代火箭的箭体结构。中国古代火箭外形图,首次记载于公元1621年茅元仪编著的《武备志》中。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有一个心灵手巧的木匠叫万户,他和其他工匠吸取了军用火箭的技巧,设计了会飞的“飞龙”火箭。这种木质雕刻的火箭筒可以飞行1000米。有一天他坐在一把安放在木制构架的椅子上,两手各握一只大风筝。当工匠们点燃构架四周绑着的47支火箭后,“飞龙”拨地而起,但最终箭毁人亡。1959年,人们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美国的火箭专家赫伯特·基姆也撰文记载他的事迹,在美国的航空和航天博物馆中也标示着:“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1945年,美国火箭学家HerbertS。Zin,在他的《RocketsandJets》一书中记述说,一位快要活到15世纪的叫“WanHoo”的中国人,自制两个大风筝,安装在一把椅子的两边,并把买来的47支最大的火箭绑在椅子背后,自己坐在椅子上,然后命仆人按口令点燃火箭,火箭随即发出轰鸣,喷出火焰。实验家WanHoo在火焰和烟雾中消失了。首次进行的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这位美国火箭学家把WanHoo评价为“试图利用火箭作为交通工具的第一人”。
苏联两位火箭学家费奥多西耶夫和西亚列夫也在他们的《火箭技术导论》中,说中国人不仅是火箭的发明者,而且也是“首先企图利用固体燃料火箭将人载到空中去的幻想者”。
英国火箭专家W·麦克斯韦尔说“WanHoo的事迹是早期火箭史中一件有趣的重大事件”。
德国火箭学家威利·李在他1958年出版的一本书中也说到,在公元1500年左右,WanHoo在“发明并试验一种火箭飞行器时,颇为壮观地自我牺牲了”。
20世纪70年代,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背面一座环形山命名为“WanHoo”。
火箭出现后,在中国被迅速地用于军事行动和民间娱乐中。10-13世纪,在宋、金、元的战争中,已应用了火枪、飞火炮、震天雷炮等火药武器。那时的飞火炮和现代的火焰喷射器相似,是一种原始的火箭武器。到了元、明时代,火箭武器在战争中又有发展,相继出现了二虎追羊箭、九龙箭、一窝蜂等火箭,利用了火箭多级串联或并联(捆绑)的技术。明代史籍中记载了多种火箭武器,重要的有震天雷炮、火龙出水、神火飞鸦、飞空砂筒、万人敌等。
飞航式火箭雏型“神火飞鸦”和“飞空击贼震天雷炮”。都装有鸟羽做成的翅膀,先用大火箭将飞鸦或雷炮顺风送到敌阵上空,然后引燃其中的火箭或炸药杀伤敌人。火龙出水是一种用于水战的两级火箭。“火龙”有龙身、龙头、龙尾,龙身为约1.6米长的薄竹筒制成,前边装一个木制龙头,后边装一个木制龙尾。体内装有神机火箭数枚,引线全部扭结一起,从龙头下的孔中引出。龙身下前后共装4个火箭筒。前后两组火箭引线各将其引线扭结在一起。前面火箭药筒底部和龙头引出的纽结线相连。发射时,先点燃龙身下部的4个火药筒,推进火龙向前飞行。火药筒烧完后,龙身内的神机火箭点燃飞出,射向敌人。这种火箭已经应用了火箭并联(4个火药筒)、串联(两级火箭接力)原理。它既可以射向天空,也可以用于水战。它用于水战时可在水面上飞行数公里远。
中国古代火箭技术连同其他火药兵器一同传到了印度、阿拉伯,并经阿拉伯传到了欧洲。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火箭在战争中得到了发展。
虽然古代火箭、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但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致使古代火箭技术未能在中国发展为现代火箭技术,最终只停留在礼花爆竹之中。尽管欧洲人在中国发明火箭几百年后才学会使用火箭,但最终还是从欧洲发展起现代火箭技术。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历史的遗憾。
⑥ 哪个国家发明了宇宙飞船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用"卫星"号运载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卫星呈球形,外径0.58米,外伸4根条形天线,重83.6公斤,卫星在天上正常工作了三个月。同年11月3日,前苏联发射了第二颗卫星,卫星呈圆锥形,重508.3公斤,这是一颗生物卫星,“乘客”是小狗"莱伊卡"。但这位乘客是有去无回的,在卫星上存活了10天,最终没能回到地球……严格意义上的“宇宙飞船”应该是可回收式的。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号在苏联发射升空。人类第一个太空人尤里·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乘“东方”号飞船首次绕地球飞行。而载人之前“东方号”的试飞工作是从1959年开始的。总而言之“宇宙飞船”的定义首先不大明确,但不论如何,他的出现应该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
⑦ 是谁发明了宇宙飞船名字叫什么
20世纪中叶,许多有志于探求宇宙奥秘的科学家,都在试图研制一种能载人在太空中遨游的飞行器——宇宙飞船。 在这一领域,前苏联和美国走在各国的前面。50年代,前苏联政府拨出大量资金作为宇宙飞船的研制经费。成千上万的科学家、航天技术专家聚集在一起,研究外层空间的飞行、宇宙飞船的材料和结构等技术。他们考虑的问题,大到宇宙飞船的模型设计,小到宇航员上厕所的问题。要在茫茫的宇宙中航行,任何的细节问题都是马虎不得的。 经过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人类历史上的第一艘宇宙飞船诞生了!它是由球形密封座舱和圆柱形仪器组成,除了具备一般人造卫星基本系统设备外,还设有生命维持系统、重返地球用的载入系统、应急跳逸系统及回收登陆系统等。 1961年4月12日,这艘名为“东方1号”的宇宙飞船,载着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在空间绕地球一圈,飞行了1小时48分钟。在“东方1号”宇宙飞船返回地面前,抛掉了末级运载火箭和仪器舱,只剩下座舱单独进入大气层;当座舱下降到离地面只有7公里时,飞船座舱弹出宇航员,然后,宇航员用降落伞单独着陆。 “东方1号”宇宙飞船的航行成功,意味着人类已经可以飞出地球,在宇宙空间中航行了。广大的科学家也深受鼓舞,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宇宙飞船的研制中去。
采纳哦
⑧ 运载火箭航天飞机宇宙飞船都是人类发明的航天器,这句话对吗
这句话不对。因为航天飞机进不了卫星轨道,所以这句话不对。
⑨ 你知道我国制造了哪些宇宙飞船吗
1 神舟一号
2 神舟二号
3 神舟三号
4 神舟四号
5 神舟五号
6 神舟六号
7 神舟七号
8 神舟八号
9 神舟九号
10 神舟十号
望采纳
⑩ 人类发明了哪些航天器
20世纪5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航天器闯入了寂静的太空。航天器是人类为达到某种用途发射到地球大气层外的人造天体。
航天器分为载人航天器和无人航天器。当然,从数量上来计算,大部分航天器是无人航天器。如果按照轨道的范围来区分,航天器的活动范围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绕地球运行;另一类是在地球以外的空间飞行。
无人航天器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大家所熟悉的人造卫星;另一类是空间探测器。
人造卫星是航天器中最庞大的家族,它的数量占航天器总数的90%。
许多卫星是用于科学探测和科学实验的目的,所以叫科学卫星。科学卫星常常被用来对宇宙星球和其他宇宙现象作天文观测,以及作空间物理环境探测。由于太空中没有大气层的阻挡,在卫星上,不仅可以观测到天体发出的可见光,还能对它们辐射的所有电磁波进行全波观测,天文卫星往往是按照观测波段“分工”的,如红外天文卫星、紫外天文卫星、X射线天文卫星和γ射线天文卫星。科学卫星还经常被用来做科学实验,比如材料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医药学中的许多实验,在地面上不能圆满完成,只有在太空的微重力环境中才能取得成功。
许多新技术、新发明也需要到卫星上去做试验,比如新的遥感器,新的无线电频段传输,航天器的对接,等等。这种卫星称为技术试验卫星。
应用卫星是人造卫星中的主要成员,它们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应用卫星的种类繁多,有10多种,它们的数量最多,占卫星总量的四分之三,包括气象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侦察卫星、地球资源卫星等。
空间探测器是对月球和其他行星进行逼近观测或直接取样探测。所以,空间探测器要以比人造卫星更大的速度,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实现深空飞行。
载人航天器包括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轨道间飞行器。
宇宙飞船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载人航天器,它属于一次性使用的航天器。宇宙飞船可以像卫星那样绕地球运行或登月飞行。宇宙飞船还担负着一项特殊的任务,就是充当空间站与地球间的往返运输器。
航天飞机外形像一架大型飞机。它靠火箭发射,利用无损滑翔返回地面,所以可以重复使用。
空间站是一种长期停留在太空的大型航天器,可供多名航天员在那里长期居住和工作。空间站里面具有一定的生产和实验的条件。
轨道间飞行器是从空间站到其他航天器或从空间站到不同轨道位置空间站的载人运输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