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古代发明黄金

古代发明黄金

发布时间:2021-07-03 18:41:10

1. 古代什么时候开始有黄金

具体开始使用时间无确切考证,但在西、唐时期,黄金使用开始盛行。

中国古代黄金的一个重要用途就是皇帝用它来赏赐文臣武将。因此,皇帝赏赐黄金的情况是考察当时黄金总量变化的一个角度。

《汉书》记载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3年)皇帝赏赐黄金一百多次,《后汉书》记载东汉(公元25-189年)皇帝赏赐黄金九次,两次赏赐黄金数量总共约为九十二万斤。

从史书记载两汉皇帝赏赐黄金的情况变化来看,东汉皇帝赏赐黄金次数不足西汉皇帝赏赐黄金次数的十分之一,东汉皇帝赏赐黄金总金额只相当于西汉时期的百分之二。

(1)古代发明黄金扩展阅读:

中国历代重视黄金储备

在古代中国,虽然不像西方那样频频发生因抢夺黄金而引发的战争,但历代统治者对于黄金储备同样很重视。早在公元前11世纪,周朝建立后,设有大府、玉府、内府、外府等专司府库之职,专门负责管理各种财务的出纳,这便是中国最早的国库雏形。

史书中,西汉时期向来有“多金”的记载,当今有种比较激进的观点认为,西汉的黄金储备已经等于中国2003年的41.4%,那时“金子论斤赏赐,买卖用金子交易,甚至交罚款用的都是黄金”。

虽然古籍中的“金”并不一定指黄金,但从当代出土大量汉代黄金制品来看(例如陕西博物馆中的大量金饼),似乎也能从侧面印证“西汉多金”的说法。

由于古代国库中的黄金主要来源于金矿的开发,至少可以推断,“多金”的西汉是我国进行黄金开采的一个高峰期。

此外,近年来古玩界传得沸沸扬扬的唐朝“黄金蛙”“黄金龟”据说出自唐朝金库,但在史料中并未找到明文记载,汉、唐毕竟时代久远,当时国库中的黄金储备究竟如何已不可考。

2. 金匠名人,古代发明黄金制品的人是谁

没有文字的原始社会年代,无从考证

3. 古代明明发明了银票,为何还要选择金子和银子这些金属作为流通货币

从它们的材质,首先金子和银子无论是古代还是到现在它都是不容易贬值的,不会因为储存的时间或者因为天气原因使它受损,并且造假几率很低。而银票的起源于宋朝的”交“子,它是用纸做的,在古代的造纸技术虽然领先世界,但是它还没有先进到造出防水的不易腐烂的银票,所以即使银票它很方便携带,但是它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受损,再有就是容易造假。

最后就是,我国是一个封建帝国,古代的百姓纳税都是会用金子银子或者粮食,并且当时的人们都是小聚居的生活圈子,并且交通不便,人口流动的频率很低,金子和银子即使携带不方便,当时的人们还是会选择它,交易就在门口。

4. 古代人是怎么炼黄金的

古代的开采技术没有现在好,而且很多商人和官僚囤积起来的
首先是国库的黄金大量减少。黄金积累的速度赶不上使用的速度,仅西汉皇帝赏赐一项近90万斤,合现在200多吨,最多一次竟达50万斤。这在世界黄金史上也是十分惊人的。汉武帝后,国库黄金日少,赏赐数额逐渐降低。到王莽新朝前,国库黄金几乎使用怠尽。王莽专政后,出于积累财富的需要或者意识到黄金储备的重要性,实行了黄金国有政策。居摄二年(公元7年)“禁列侯以下不得挟黄金,输御受直。”所谓“受直”,即至多给错刀或契刀,二枚错刀或20枚契刀就值黄金一斤。他用严刑厉法强迫民众把自己的黄金和各种金饰物品,折价由政府收买,实际上不付值,等于没收。直到他死时,国库才积攒了60万斤黄金。即使如此,由于西汉末年的战乱,其积累的黄金也大多散失民间,并没有留给随后建立的东汉王朝。东汉政府没有掌握多少库存黄金,帝王的赏赐就不得不大多改黄金为绢帛了。国家拥有的黄金减少,使作为黄金货币的主要特征的大额支付、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职能便大大的削弱了。
第二,赏赐等大额支付的黄金越往后回流越少,而大多作为财富贮藏了,部分还因战乱等原因窖藏于地下。王公贵族很少再向朝廷献金,赎罪也不用黄金而改用“丝”。就连对外贸易,也少有黄金回流。如《史记·大宛传》叙述大宛、安息一带“得汉黄白金、辄以为器,不用为币。”这样黄金的周转次数减少,市场上流量自然也少了。加之东汉和帝后,外戚争权,政局动荡,经济日渐萧条,加之连连对外用兵,黄金价日贵,官私均乐于藏金,社会上黄金流量就更少了。
第三,留在贵族,豪强、地主手中的黄金作为非货币用途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广泛。早在西汉文帝时,金饰成风,当时富人家“黄金琅勒”“金垒玉锤”(《盐铁论·力耕篇》),昭阳殿“砌皆铜沓黄金涂,白玉阶,璧带往往为黄金缸。”(《西京杂记》卷四、卷一),奢侈耗金之风之兴盛以致文帝不得不下诏约束“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资治通鉴》卷五)。到了东汉,金银器物服饰更加盛行,工艺装饰方面用金越来越多。如东汉初刘秀内弟郭况家就曾雇用四百多人专门制作金器饰物。其后,各种金饰流行日广、中产以上家庭莫不以多戴金饰为荣,至于帝王贵族的金钟、金鼎、金碗筷以至金丝金缕更是数目惊人,当时,用金饰金器陪葬的现象在帝王贵族中也很普遍,西汉以前主要用珠玉,东汉以后则大量用金饰金器了。大多数金饼,马蹄金、麟趾金都被熔化制成各种金器和金饰物,以至货币形态(铸币)的黄金存量就越来越少了。

5. 中国从哪个朝代开始出现黄金使用

具体开始使用时间目前无确切考证,但在西、唐时期,黄金使用开始盛行。

史书中,西汉时期向来有“多金”的记载,当今有种比较激进的观点认为,西汉的黄金储备已经等于中国2003年的41.4%,那时“金子论斤赏赐,买卖用金子交易,甚至交罚款用的都是黄金”。

虽然古籍中的“金”并不一定指黄金,但从当代出土大量汉代黄金制品来看(例如陕西博物馆中的大量金饼),似乎也能从侧面印证“西汉多金”的说法。

由于古代国库中的黄金主要来源于金矿的开发,至少可以推断,“多金”的西汉是我国进行黄金开采的一个高峰期。

此外,近年来古玩界传得沸沸扬扬的唐朝“黄金蛙”“黄金龟”据说出自唐朝金库,但在史料中并未找到明文记载,汉、唐毕竟时代久远,当时国库中的黄金储备究竟如何已不可考。

(5)古代发明黄金扩展阅读

唐代的黄金产量与储备虽难以考证,但当时广西与湖南金矿的开发却是南方金矿开始得到利用的标志。到北宋王朝,西部大片国土丢失,山东半岛金矿成为金矿开发的主要来源。

蒙元王朝时期,黄金峰值年产量突破1吨(3万余两),有关东北金矿的记载开始出现在史书中。到了明朝,云南丽江与四川北部成为黄金产量最高的地区,峰值年产量为1.25吨(4万余两)。

到了清朝前期,因受战乱等因素影响,黄金产量一度进入低谷。晚清之际,东北及内外蒙古金矿产量比重大增,“1888-1890年,晚清时期年平均产量达13.5吨左右”,但至“1901年逐年下滑至4.51吨,仅及前期峰值的1/3。1911年恢复至15吨以上(48万两)”。

由于古代王朝的黄金产量及储备只能根据文献与出土文物推测,而每一次王朝更迭时,国库中储备的黄金究竟有着怎样的作用,也因缺少文献而让后人难以有更直观的感受。

不过,中国距今最近的一次政权更迭——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崩溃的前后,黄金的重要性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就已濒临崩溃,尤其在内战爆发后,国民政府的货币发行额无止境狂增,到1947年8月为止,法币发行量共达6636944亿元,比抗战胜利时增加了约1190.8倍。

货币发行的猛增,不但未减轻财政危机,反而造成整个金融系统的崩溃。当信用货币出现危机之时,黄金作为天然货币的价值便会充分体现出来。

当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国民政府的统治者自然也清楚“乱世藏黄金”的重要性,国府于1948年8月开始发行金圆券,以此方法强制将黄金、白银和外币兑换后收归国有。

1949年1月10日,自知在大陆败局已定的蒋介石指派其子蒋经国前往上海会见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要求他将中央银行所存之美金与黄金移往台湾存放。

实际上,这次密运自1948年底就已经开始,在蒋介石的直接指挥下,至少450万两黄金分装在木箱内,半年内分7次秘密运抵台湾,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黄金跨海密运事件。

正是因为有大量的黄金作为靠山,蒋介石政府败守台湾后得以顺利实施货币改革,新台币的改制遂于1950年7月1日起实施,稳住了台湾地区的经济。

在时局动荡的乱世,黄金储备对于一个政权存亡之影响可见一斑。

6. 四大文明古国的黄金起源以及黄金文化

四大文明古国创造的科学技术成就,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它们有着众多的相同点和差异。它们都起源大河流域,这些地方自然地理条件都比较优越,尤其是河流提供了肥沃的冲积平原和有利的灌溉条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从而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其它科学技术,创造出伟大的古老文明。同时,它们的科学技术都产生于社会实践,属于同一类型,即青铜时代的农业实践模式。这使它们的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都有着共同的地方,在许多方面都获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由于生产实践的差异,它们科学技术仍有许多差异。埃及由于尼罗河泛滥后重新丈量土地的需要,对几何学比较重视,同时人们为了保存尸体,其医学也比较发达,金字塔也体现了其工程学的伟大成就;巴比伦则因为农业生产依靠天文历法,因此其天文历法比较发达,算术成就也非常突出;印度则受宗教影响较大,其医学比较发达,而且人们重视纯粹的思辩,佛教是世界上哲学水平最高的宗教。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在实践基础上,创造了发达的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却没有或者很少受宗教思想的支配和渗透。从下表我们可以看出四大文明古国科学技术成就的对比情况:

四大文明古国都曾经取得了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它们的科技成就远播世界各地,长期以来,为人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尤其是传到了希腊和地中海沿岸以后,在那里又创造出了更加辉煌的科技文明,不仅如此,它们的许多科技成就到今天还为世人所熟悉,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如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星期制,印度的佛教,中国的陶器,丝绸和针灸术等。因此可以说,现代科技文明是建立在四大文明古国的科技文明和基础之上的。四大文明古国的科技成就光耀古今,永垂不朽!

①《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科技的论述,是古代巴比伦科技成就的体现。
②哲学为社会科学,但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对科学技术影响很大。

但它们毕竟都建立在农业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是农业文明的代表,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欧洲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商品经济迅速出现,而四大文明古国的农业文明却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18世纪以后不约而同的落后于西方的资本主义文明。当然,四大文明古国的衰落还有许多历史原因,如宗教的影响,外族的入侵等等。了解祖先所创造出的伟大科技成就,反思世界科技发展的历程,认识发明创造的规律,从而更加自觉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民族和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是我们今天义不容辞的责任。

7. 古代的黄金是怎样提炼出来的

砂金矿是古代和近代历史上世界黄金生产的主要矿床,但经过几千年的开采,富矿砂多已枯竭,现在主要以矿金为主,砂金是产于河床湾曲的底层或低洼地带,与石沙混杂在一起,经过淘洗出来的黄金。沙金起源于矿山,是由于金矿石露出地面,经过长期风吹雨打,岩石经风化而崩裂,金便脱离矿脉伴随泥沙顺水而下,自然沉淀在石沙中,在河流底层或砂石下面沉积为含金层,从而形成沙金。沙金的特点是:颗粒大小不一,大的像蚕豆,小的似细沙,形状各异。颜色因成色高低而不同,九成以上为赤黄色,八成为淡黄色,七成为青黄色。

最简单的是淘沙金

8. 古代是怎样提炼黄金的

  1. 先把金矿石粉碎。

2.放入盛有氰化钠的水溶液的大池子里,使金溶于氰化钠中。(有剧毒)
3.把氰化钠溶液收集起来,放入金属银(或铜)作置换反应。
4.把反应完后的银胚放入皿钵中高温熔化,除掉熔化物面上的银铜残渣,便得到粗制的黄金。要得到更纯的黄金,还需进一步精炼。

由于金的活泼性极弱,所以在自然界中只有游离态而没有化合态的金单质。古代只要将金单质上的杂质洗净就可以了。

9. 中国古代真有那么多黄金吗

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中国古代确实存在大量的黄金,但是在东汉以后就突然消失了。可能随着战乱遗失了,或者是被帝王贵族大量用来随葬,所以后世出现了黄金不足。这也就是现在流传甚广的“东汉巨量黄金失踪之谜”。但是中国自古以来就不是一个富金矿国家,考虑到古代落后的开采、冶炼技术,黄金产量会更低。这种说法的前提—巨量黄金是否确实存在值得怀疑。
还有一种说法是古代的所谓黄金,很多时候是指黄铜。众做周知古代汉语中,黄金的“金”与金属的“金”含义在很多时候无法区分。而中国作为最早冶炼出青铜的几个国家之一,对于铜的提炼和精炼还是完全可以胜任。而铜作为铸币的原料和珍贵的金属原料,也确实可以充当部分储存贵金属的作用。因此很多认支持古代的金就是黄铜的说法。

阅读全文

与古代发明黄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