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直升机是根据什么发明的
竹蜻蜓为现代来直升机的发明源提供了启示,指出了正确的思维方向,它们被公认是直升机发展史的起点。
现代直升机尽管比竹蜻蜓复杂千万倍,但其飞行原理却与竹蜻蜓有相似之处。现代直升机的旋翼就好像竹蜻蜓的叶片,旋翼轴就像竹蜻蜓的那根细竹棍儿,带动旋翼的发动机就好像我们用力搓竹棍儿的双手。竹蜻蜓的叶片前面圆钝,后面尖锐,上表面比较圆拱,下表面比较平直。当气流经过圆拱的上表面时,其流速快而压力小;当气流经过平直的下表面时,其流速慢而压力大。于是上下表面之间形成了一个压力差,便产生了向上的升力。当升力大于它本身的重量时,竹蜻蜓就会腾空而起。直升机旋翼产生升力的道理与竹蜻蜓是相同的。
B. 直升机是哪一年发明的
1907年8月,法国人保罗?科尔尼研制出一架全尺寸载人直升机,并在同年11月13日试飞成功。这架直升回机被称为“人类第答一架直升机”。这架名为“飞行自行车”的直升机不仅靠自身动力离开地面0.3米,完成了垂直升空,而且还连续飞行了20秒钟,实现了自由飞行。
C. 科学家怎样从蜻蜓身上发明了直升机
蜻蜓通过翅膀振动可产生不同于周围大气的局部不稳定气流,并利用气流产生的涡流来使自己上升。蜻蜓能在很小的推力下翱翔,不但可向前飞行,还能向后和左右两侧飞行,其向前飞行速度可达72公里/小时。科学家据此结构基础研制成功了直升飞机。飞机在高速飞行时,常会引起剧烈振动,甚至有时会折断机翼而引起飞机失事。蜻蜓依靠加重的翅膀在高速飞行时安然无恙,于是人们效仿蜻蜓在飞机的两翼加上了平衡重锤,解决了因高速飞行而引起振动这个令人棘手的问题。
为了研究滑翔飞行和碰撞的空气动力学以及其飞行的效率,一个四叶驱动,用远程水平仪控制的机动机翼(翅膀)模型被研制,并第一次在风洞内测试了各项飞行参数。
第二个模型试图安装一个以更快频率飞行的翅膀,达到每秒18次震动的速度。有特色的是,这个模型采用了可变可调节前后两对机翼之间相差的装置。研究的中心和长远目标,是要研究使用“翅膀”驱动的飞机表现,以及与传统的螺旋推动器驱动的飞机效率的比较等等。
D. 直升机是如何发明的
竹青蜓的说法从来就是我们的YY,直升机的发明和我们的任何发明都没有任何关系。事实上直升机的发明还是缘于飞机的发明,从水平布置的螺旋桨有人就想到了把螺旋桨竖直安装提供垂直方向的升力从而实现垂直起飞,早就上个世纪20,30年代就已经有了早期的直升机,但是因为控制困难,和现在的直升机差别还是很大的,直到二战后美国大量装备的R4直升机才真正意义上具备了现代直升机的特征和能力。
E. 发明直升机的起源是什么
直升机的发展起源于中国的竹蜻蜓:两片削成厚薄不匀的竹片装在一根木棍上版,双手一搓,竹片利用惯权性和气压作动力便可飞上天空去。我们是把竹蜻蜓当玩具,并没有再往前跨一步。欧洲却在“竹蜻蜓原理”上摸索,造出了直升机。
德国人在1936年造出了用发动机驱动的直升机,可以持续航行2小时20分钟,高度可达三四百米,还能作悬停、360度转弯、前飞、后飞、侧飞等复杂动作。
1936年,美籍俄罗斯人研制成功了第一架军用直升机。3年后,成批在美国陆军中服役。
还是德国人首先在直升机上安装机枪,在1944年用于战斗。这就有了武装直升机。
现在军用直升机已经自成一个家族,它们有反坦克直升机、火力支援直升机、歼击直升机、反舰直升机、反潜直升机、海陆两用直升机等等,这是专用类型的。还有多用类型的,除去攻击,还可以作运输、空降、救护等用途。
F. 直升机是谁发明的
晴蜓是昆虫类的动物中,可说是飞行冠军。受它的启示,人们开始幻想造出一种不需跑道,直接从地面升起的飞机。
莱特兄弟第一个造出一种直升飞机模型。1907 年,世界上第一架像晴蜓一样的直升飞机由法国工种师伯雷格和黎歇才研制成功。这架直升飞机没有翅膀,机身两旁各有一条长长的机臂,每一机臂头上有两副能在水平方向上旋转的四叶螺旋桨;当四副螺旋桨转时,直升机就可从地面上垂直升起。在试飞时发现飞机振动厉害,安全性能差。人们通过试验后发现,直升机的关键是要设计出一种最理想的旋翼传动机构。
对此,发明家们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直到1930年,德国的福克教授经过反复试验,终于设计出了一种理想的旋翼和机械传动装置,试飞时驾驶员不用为自己的安全担心了,飞机平衡地在天空进行了飞行。2年后,美国工程师西柯斯基设计出一种更为实用的直升机,西柯斯基驾驶着它作了成功的表演。又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前苏联工程师布拉图欣也独自设计制造出一架名为“欧米加号”的直升机。从此,直升机成为空中交通的重要工具。它被广泛运用于军事、大地测量、森林防火,农业上施肥撒药、海上救援等许多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直升飞机也在不断改进,性能更好。
G. 直升机是从什么动物发明的
直升机是受到鸟儿的启发而发明的,直升机的原理是上方螺旋桨旋转带动空气流动,使得空气流速加快,大气压强减小,产生向上的升力。与鸟儿滑翔时翅膀上方与下方空气流速不同,从而产生升力的道理相同。
直升机发动机驱动旋翼提供升力,把直升机举托在空中,单旋翼直升机的主发动机同时也输出动力至尾部的小螺旋桨,机载陀螺仪能侦测直升机回转角度并反馈至尾桨。
通过调整小螺旋桨的螺距可以抵消大螺旋桨产生的不同转速下的反作用力。双旋翼直升机通常采用旋翼相对反转的方式来抵消旋翼产生的不平衡升力。
(7)发明了直升机扩展阅读:
相关原理
双旋翼直升机有两种,一种是共轴双旋翼,即两个旋翼同一个轴心,如俄国生产的卡-27直升机等;另一种是分轴双旋翼,即两个旋翼分开比较远,各有各自的轴,典型代表是美国的支奴干直升机。
双旋翼直升机还可以根据两根旋翼轴的相对位置分为纵列双旋翼直升机和横列双旋翼直升机以及横列交叉双旋翼直升机。
通过称为“倾斜盘”的机构可以改变直升机的旋翼的桨叶角,从而实现旋翼周期变距,以此改变旋翼旋转平面不同位置的升力来实现改变直升机的飞行姿态,再以升力方向变化改变飞行方向。
同时,直升机升空后发动机是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转速下,控制直升机的上升和下降是通过调整旋翼的总距来得到不同的总升力的,因此直升机实现了垂直起飞及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