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iphonesx怎么拍摄表情包
说起互联网对话聊天,表情包已成为人人必备的神器,“一天不斗图,浑身不舒坦!”或许你熟知所有最流行的表情包,但你一定不知道表(G)情(I)包(F)已经存在30年了!多种多样的表情包,其实都属于Gif图,早在1987年就诞生了。 在这个7x24小时的信息时代,生活压力尤为突出,人们的闲暇时间完全碎片化,对于新鲜事物与各型各色的新闻,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去阅读长篇阔论,如何简明扼要地表达意思,同时易于传播扩散,甚至充满趣味性?为此我们用上了Gif图片。 Gif图在现代媒体中无处不在而且形式多样,比方说华丽的品牌logo和电子节日贺卡。最重要的,Gif图现在是动图的同义词:一小段有趣的动画剪辑,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这些Gif图可能剪辑于电影片段、音乐明星、动画片甚至是一只猫,而且由于社交媒体的普及,他们中很多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表达的一部分:翻白眼、捂脸、黑人问号脸。这些就像有趣的情景剧,而Gif图就是它的大本营。Gif图看上去就像00后一样光鲜明亮,所以当你得知Gif图已经30岁时是不是很吃惊?! 时光回到1987年6月,Gif图最初是由美国软件工程师Steve Wilhite率领的CompuServe团队发明的。该格式使用Lempel-Ziv-Welch无损数据压缩技术,这意味着图片文件(尤其是色彩)在尺寸上减小而质量并不降低。在网速很慢的时代,这是一项重大变革;早期的网站设计都喜欢用Gif图,尤其是“开发中”的网站。随着数字文化的蓬勃发展,便携设备越来越流行,Gif图的个性化发展也随之起飞。虽然如今网速飞快,但是相信大家依然是“勒紧流量过日子“,Gif图相比普通图片视频耗费更少的流量,也让我们可以尽情地斗图。 Gif图拥有跨越不同时代的主题(例如白兰度、梦露、碧昂丝的经典剪辑,或者80年代风格的动图)和不同的用户群体。一位4岁的小女孩可能还没法给她60多岁的奶奶写信,但是她们却可以通过Gif图自由沟通。 Gif有助于提高聊天对话参与度和娱乐性。同一个笑话,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Gif图降低了聊天的门槛,所有人都能参与进来,并且推动对话进行下去。Gif图的直白、有趣和耐人寻味,帮助我们在聊天中直截了当地表达。使用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Gif图,能够让其他人更快的找到与我们的身份认同。 燃鹅,在大多数人还在收集表情包时,高端玩家已经开始使用专属的私人订制表情包了,有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甚至是这样的: 竟然还有这种操作?自拍常见,Gif动图也很常见,但是Gif自拍动图可从没见过!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华为全景相机 原来,这是使用了华为全景相机拍摄的360全景照片,并使用其APP编辑生成的Gif动图。我们可能经常遇到一些尴尬的时候,外出旅游想来张全景照片,拍摄麻烦而且自己无法入镜;聚会来张合影,拼命挤进屏幕还看不到环境背景;纪念珍贵时刻,画面里却总是少了拿手机拍照的那个人…有了华为全景相机,所有这些烦恼都能迎刃而解,一键拍摄360°全景照片和视频,人、景、物完美自然的结合,不再纠结取景问题,就算是摄影小白,也能瞬间变身创意达人。 华为全景相机怎么玩?很简单,你可以把它直接插在华为nova 2系列的Type-C接口上。搭配华为nova 2系列的华为全景相机,以前后双1300万像素的全景摄像头,录制FHD全高清视频,支持30帧拍摄;更有多种预览模式:透视、鱼眼、小行星、水晶球、全景、Gif一键生成,一键分享至社交网络,让你变身朋友圈摄影大师!独有的Gif动图生成功能,将每张全景照片一键转化为Gif图,用户可以尽情地定制自己专属的表情包,在聊天斗图中技高一筹,独树一帜! 机身小巧便携,操作即插即用,这样一款小而全的华为全景相机,却拥有亲民的价格。它的官方售价是899元,在华为商城上即可购得此款强大的全景相机。再搭配热门新机“高颜值爱自拍”的华为nova 2系列,便成了一款“全能拍照神器”。想成为高端Gif玩家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了!
『贰』 关于手机传送GIF的问题
GIF(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的原义是“图像互换格式”,是CompuServe公司在 1987[1]年开发的图像文件格式。GIF文件的数据,是一种基于LZW算法的连续色调的无损压缩格式。其压缩率一般在50%左右,它不属于任何应用程序。GIF格式可以存多幅彩色图像,如果把存于一个文件中的多幅图像数据逐幅读出并显示到屏幕上,就可构成一种最简单的动画。
GIF格式自1987年由CompuServe公司引入后,因其体积小、成像相对清晰,特别适合于初期慢速的互联网,而大受欢迎。
中文名
图像互换格式
外文名
GIF
出品公司
CompuServe
开发时间
1987年
发明者
Steve Wilhite
━来源于网络
『叁』 是谁发明了移动电话,可视电话,互联网,微信。
发明移动电话的人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打了一通,引得过路人纷纷驻足侧目。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帕。
发明可视电话的人
可视电话技术最早可追溯到1956年,当时AT&T的工程师发明了最原始的可视电话,这种电话如同一个大盒子,里面有一个极小的显示屏幕,它每两秒钟传输一个图像。1964年,参观纽约世贸会的游客排起长队使用经过改进的可视电话,在皇后露天场所和迪斯尼娱乐城之间进行通话
发明互联网的人
史蒂夫·威尔海特(Steve Wilhite)
GIF的全称是“图形交换格式”(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长期以来一直是互联网的一种标准图片格式。我们怎能忘记网页上那些活灵活现的动态图片呢?这种图片格式是由威尔海特1987年发明的,他当时供职于Compuserve。尽管GIF已经基本被JPG和PNG代替,但仍有很多人认为,GIF或许还将复活。
发明微信的人
微信最早的提出者是腾讯公司的一个总裁,叫做张小龙,他是一个孤独者,从小的梦想就是一个孤独者站在地球上,所以这个是微信软件的开始图标。
微信是由QQ腾讯公司在2011年所推出的一款集语音、短信、适配、文章、图片于一体的网络沟通交流工具。微信的版本从最早的1.0演变为现今的6.1;微信从之前的简单聊天工具已经开始演变成为了营销人员严重的营销工具。
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肆』 互联网的关键发明和技术有哪些
1、GIF:史蒂夫·威尔海特(Steve Wilhite)
GIF的全称是“图形交换格式”(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长期以来一直是互联网的一种标准图片格式。我们怎能忘记网页上那些活灵活现的动态图片呢?这种图片格式是由威尔海特1987年发明的,他当时供职于Compuserve。尽管GIF已经基本被JPG和PNG代替,但仍有很多人认为,GIF或许还将复活。
2、RSS:戴夫·温纳(Dave Winer)
这个问题存在一些争议,所以我们斗胆自作主张。RSS也就是“简易信息聚合”(Real Simple Syndication)的简称,有一些资料显示,该技术源于RDF,而第一版RSS是由网景公司的丹·利比(Dan Libby)和拉玛那森·古哈(Ramanathan V. Guha)于1999年发明的。但我们认为,具体到RSS的普及,没有一个人的贡献比温纳更大,所以我们将他选作RSS的发明人。
3、Ping:麦克·穆斯(Mike Muuss)
Ping是穆斯1983年发明的一个非常简单的工具,仅包含1000行代码。但这个工具如今几乎被所有的操作系统采用,对于全世界所有的网络管理员而言,这都是一款非常有价值的工具。
4、IE1.0:托马斯·里尔登(Thomas Reardon)
与其他很多微软产品相同,IE的起源同样来自公司外部。IE1.0是对Spyglass Mosaic的改版,后者是微软1994年从Spyglass处授权而来的一款产品。当时就职于微软的里尔登利用Spyglass的代码开发了IE1.0,并于1995年推出了这款产品。尽管IE最近的市场份额有所下滑,但根据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Statcounter的数据,该产品仍然被全球40%以上的电脑使用。
5、@符号:雷·汤姆林森(Ray Tomlinson)
1971年,汤姆林森需要一个字符来区分电子邮件地址中的主机名和用户名。于是,他看了看键盘,发现了@符号,并将此作为“显而易见的”选择。如今,这个符号已经超出了电子邮件的范畴,而被广泛应用于社交网络和论坛等领域。
6、笑脸表情:斯科特·法尔曼(Scott Fahlman)
我们或许应当称之为“笑脸表情”,但只需要用“笑脸”两个字就足以表明它在我们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法尔曼1982年9月19日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留言板上建议,可以用“:-)”代表开玩笑,如果不是开玩笑则使用“:-(”。这一风潮随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如今的多数文本数字交流形式都会用到这些表情。
7、智能调制解调器:戴尔·海瑟灵顿(Dale Heatherington)
在很长时间内,智能调制解调器都是人们上网的必备设备。即使是在宽带已经普及的今天,仍有很多人需要通过拨号才能上网。第一台智能调制解调器诞生于1981年,处理速度为每秒1比特。他的发明人是当时供职于贺氏电脑制品公司(Hayes Microcomputer Procts)的海瑟灵顿。
8、BIND:特里、潘特、里格和周松年
BIND全称是“伯克利互联网域名”(Berkeley Internet Name Domain),它很可能是你每天都在使用,但却对其一无所知的、最重要的软件之一。这是一款被广泛应用的DNS服务器软件。在互联网性能检测公司The Measurement Factory 2010年8月的调查中,BIND在将近80万个受访的主机中占据34.2%的份额。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道格拉斯·特里(Douglas Terry)、马克·潘特(Mark Painter)、大卫·里格(David Riggle)和周松年(Songnian Zhou,音译)共同发明了BIND。
9、PHP:拉斯姆斯·勒多夫(Rasmus Lerdorf)
PHP如今在TIOBE Programming Community Index编程语言排行榜上位居第五,但无论排名如何,都不可否认这已经成为一种无比热门的脚本语言,被很多网站采用。勒多夫于1995年发明了最初的PHP,后来又编写了第二版。
10、英特尔4004:法金、霍夫、马泽尔和Masatoshi Shima
英特尔4004与互联网并没有直接关系,但却对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全球首个单芯片微处理器,我们如今在PC、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都可以找到它的直接和间接后裔。
这款芯片是由英特尔的费德里克·法金(Federico Fagin)、泰德·霍夫(Ted Hoff)和斯坦利·马泽尔(Stanley Mazor)以及Busicom的Masatoshi Shima共同设计的。4004于1971年推出,内置2300个晶体管。相比而言,英特尔将于2012年推出的Ivy Bridge处理器将内置14亿个晶体管。
致敬
过去40年来,很多全球最聪明的人一直都在从事炫酷而令人振奋的互联网技术。这些人或许并不像他们的同行一样频频见诸于报端,但我们却希望能够告诉你一些你或许并不知道的事情,让你对每天都在使用的这些技术有更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