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4个重要特征分别是什么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4个重要特征分别是什么
独创性,指创造力;
联想性,指想象能力;
求异性,指创新力;
灵活性,指变通能力。
创造性思维的四个重要特征是什么?
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判断推理敏捷、概括综合准确、分析思考深刻、联想想象新奇的高级思维智能。其特征有四:
一、新颖性。即,思维的目标、方法、过程等方面都比较新颖;
二、多向性。即,从纵、横、逆三方面来思考问题;
三、多元性。即,善于从事物的多侧、多环节、多因素、多层次、多角度来进行思考;
四、开放性。即,全息动态思维过程,它善于大量地、广泛地吸收外界各种信息,在与外界各种信息的交换和反馈中不断吸收新东西,以建立自已的思维模式,调整自己的思维方法,整合自己的思维成果。
请问教育心理学中所说“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一项创造性思维成果的取得,往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甚至多次的挫折之后才能取得,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素质磨砺才能具备,至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则离不开繁多的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性,它贵在创新,或者在思路的选择上、或者在思考的技巧上、或者在思维的结论上,具有着前无古人的独到之处,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从而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首创性、开拓性。
创造性思维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它无现成的思维方法、程序可循,人可以自由地海阔天空地发挥想象力。
创造性思维具有艺术性和非拟化的特点,它的对象多属“自在之物”,而不是“为我之物”,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存在着两种可能性。
创造性思维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增加人类知识的总量;其次,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再次,创造性思维可以为实践活动开辟新的局面。此外,创造性思维的成功,又可以反馈激励人们去进一步进行创造性思维。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
心理学中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是什么?
创造性思维的定义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的最高级的产生创新性、独特性和有价值的成果的思维。这种思维是创造性人才心理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教育、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研究表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精心培养的过程。只有创造性教育教学,才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相反,注入式、填鸭式教学阻碍和压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对此,托兰斯曾调查分析了142项有关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他把这些研究分为9大类,发现绝大多数研究取得了成功,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起到了促进或提高的作用(详见右表)。
此外,曼斯菲尔德、布塞和克里普拉等(R.S.Mansfield,T.V.Busse&E.J.Krepelka)曾将近20年来有关长时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报告加以整理,也发现创造性思维培养有很高的成效。而一些著名的研究者,如吉尔福特、大卫(B.David)等,更是深信创造性思维是由科学的、艺术的教育教学所培养的,而这样的教育教学实质上就是创造性教育教学程序,从而促进了创造性教育教学的发展。
在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设计出了一种“创造性思维与个性教学模式”,主要用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精密性和独创性品质,以及创造性个性的好奇性、想像性、挑战性和冒险性品质。该模式由10种相互独立而又密切关联的教学策略构成:
①发散与集中教学策略:就是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发散思维,提出多种解决方法,再进行比较鉴别,集中选优的教学策略;
②定势打破教学策略:就是对不同问题提供同一思路来解决,之后提供特殊的变异,既可用前面的思路解,也可用更好的新思路解,关键在于打破前面形成的定势,使思维变得灵活、变通的教学策略;
③反思教学策略:就是抛开所提供的条件和思路导向,进行反向思维,培养学生逆向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策略;
④创造过程教学策略:就是在教学创造性作品或定理、公式时,不仅讲其知识内容,也要讲其创造产生的过程,以使学生从中悟出创造奥妙的教学策略;
⑤创造主体教学策略:就是在讲创造性作品时,不仅讲其知识,也要讲其创造者(主体)其人其事,见物见人,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的教学策略;
⑥容忍教学策略:就是容忍、甚至支持学生提出令人尴尬、甚至错误的问题,以创造民主宽松教学气氛的教学策略;
⑦辩论教学策略:就是通过正、反方进行辩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个性的教学策略;
⑧科际整合教学策略:就是将不同的学科整合在一堂课中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教学策略;
⑨类比教学策略:就是通过类比方法,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策略;
⑩角色扮演教学策略:就是组织学生扮演所讲知识内容中的各种角色,通过身临其境、身为其人的活动,来提高学生创造力水平的教学策略。
这一创造性教学模式经过在天津、河北、山东、上海、四川等地数百所学校的多年实验,证明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着突出的效力。
『贰』 罗杰斯心里的安全和心理自由是促进创造性的两个条件
《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
附:我检索的结果:书名: 心理学系列 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
作者:[美]卡尔·R·罗杰斯(Carl R.R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
...呢? 我的心理治疗经验使我相信 通过建立能带来心理安全和 心理自由的条件, 一 . 。 a......第349页 第408页
『叁』 心理学创造性学习的三个规律有哪些
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是教育心理学部分问题解决与创造性这一章节中的内容,是福建教师招聘考试中的常考考点,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形式是给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你匹配相关的类型,进行反选。
人们倾向于用发散思维的特征来代表创造性的主要特征。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与发散思维相对,聚合思维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研究者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个: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1.流畅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思维的速度是因人而异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面对同一个难题,一个思维流畅的人,总能周密思考,滔滔不绝,头头是道,口若悬河,并能迅速推理和当机立断;凡是遇事惶感,优柔寡断,张口结舌,期期艾艾的人,都是缺乏思维流畅性的表现。我们常用“思潮如涌”来形容才思敏捷的科学家的思维风格和特色,又用“一气呵成”来描述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工作状态和时效,还用“对答如流”来形容一个人的思维敏捷程度。这三个成语都很好的说明和解释了思维的流畅性,单位时间内反映出来的数量比较多。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畅性越高。
2.变通性
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随机应变。与此相对立的思维功能的“固着性”,明知客观情况已经变化,仍要固执已见,“一条道走到黑”,明知某种办法行不通,还要反复地加以尝试,撞了南墙不回头。一个具有思维变通能力的人,在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呆板,不僵化,能审时度势,机智灵活,摆脱老框框,能“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能随机纠正错误,不重蹈覆辙,常会出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出人意外的效果。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
3.独创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其思维路径、实践方式和思维成果能标新立异、离凡脱俗、独树一帜,能冲破已有的结构框架和专家权威传统观念的束缚,刻意求新,另辟蹊径。创造思维的独特性同我国古代兵法中所强调的“出奇制胜”的原则不谋而合。“牛”本来是用来耕地的,古代齐国的田单却大摆“火牛阵”,于是大破燕军于即墨城下;“船”本来是用以渡人载货的,诸葛亮却在船上扎满草人乘雾徉攻,终于一举借得十万支利箭,为大获全胜奠定了物质基础,所以思维的独创性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愈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
创造性的三个特征各有自己的强调点,流畅性侧重的是数量比较多,但是仅仅在某个区域以内;变通性侧重类型比较多;独创性强调的是想别人所不想,比较的新奇。
『肆』 请问教育心理学中所说“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一项创造性思维成果的取得,往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甚至多次的挫折之后才能取得,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素质磨砺才能具备,至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则离不开繁多的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性,它贵在创新,或者在思路的选择上、或者在思考的技巧上、或者在思维的结论上,具有着前无古人的独到之处,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从而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首创性、开拓性。
创造性思维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它无现成的思维方法、程序可循,人可以自由地海阔天空地发挥想象力。
创造性思维具有艺术性和非拟化的特点,它的对象多属“自在之物”,而不是“为我之物”,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存在着两种可能性。
创造性思维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增加人类知识的总量;其次,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再次,创造性思维可以为实践活动开辟新的局面。此外,创造性思维的成功,又可以反馈激励人们去进一步进行创造性思维。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
『伍』 贾晓明的翻译图书
《心理治疗的创造性突破》
作者:(美)杰弗里·科特勒(Jeffrey A.Kottler)、乔恩·卡尔森(Jon Carlson)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2月
ISBN:978-7-111-37046-8 18个带来转变与惊喜的治疗故事
分享生命破茧而出的巅峰喜悦
一场与众多顶尖咨询师心灵交汇的盛宴
汲取使咨询取得创造性突破的经验 心理治疗是一个冒险的旅程,冒险意味着不确定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本书是目前世界上极具创造性的心理治疗师联袂奉献的杰作,他们真正实现和达到了心理治疗的最高境界,即把心理治疗当做一种助人的艺术,呈现了人与人之间所互动出来的艺术作品。读着这本书,会被全然地吸引并陶醉其中,作为同行充满了敬仰和钦佩,作为同道有着深深的理解和共鸣。
创造不是凭空的,这些治疗师所呈现的不同寻常的创造性均来自爱,对服务对象真正的爱、对治疗工作发自内心的爱。爱会启发人的智慧,会跨越不可能去行动。
这本书里,每位治疗师所展现的工作都基于不同的学派、治疗理念、治疗技术,他们有的是专门的临床医师,有的是督导师、专业学者、研究者、作者以及顾问。这群人具有不同的年龄特征、文化背景、性别、工作对象以及视角等,而他们的共同点则是愿意将工作做到极致,愿意设计很多新的环节,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这些治疗师有着对人类真正的悲悯和关怀,这是对人类的爱、对人性的关注。这使他们在面对一个又一个难以解决的治疗困境、一个又一个深陷困扰似乎毫无出路的来访者时,迸发出不同寻常的智慧及出乎意料的想法,而他们却又认为真正创造性的源泉来自来访者。 杰弗里·科特勒: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富勒顿分校心理咨询系的教授、系主任,曾发表《如何成为治疗师》与《餐桌旁的妈妈》等多部著作。他还建立了Madhav Ghimire基金,该基金通过从一些个人及组织处募集资金,为那些在尼泊尔被忽视的孩子提供受教育机会。
乔恩·卡尔森:心理学博士、教育学博士。他是州长州立大学(Governors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学及咨询系特聘教授,同时也是位于威斯康星州日内瓦湖的健康诊所的心理学专家。此外,他还是《家庭杂志》的长期编辑。他先后出版了包括《幸福婚姻的10堂必修课》等40多部著作。
媒体评论
在心理治疗领域,患者的那些症状,就是他自己无法完全到达、别人也无法完全到达的领地:无法被到达,所以无法被改变。它们独立的国土,有着自己的“制度”和“法律”。
按照常规的心理治疗原则和方法,可以治疗一些疾病。但是,只是按照这些方法,机械地去做,一定会有一些疾病无法被治愈。这些顽症的城墙,高大而坚固,对智力平平的方式不屑一顾,而对那种充满创造的新颖手段却“情有独钟”。
治疗的努力,就是寻求到达的过程。只要我们到达了那些症状的疆域,它们就已经被我们改变了。
——曾奇峰 武汉中德心理医院医生
『陆』 《诸病源候论》在病因学说方面,有哪些创造性见解
《诸病源候论》在病因学说方面,有不少创造性见解,对有些疾病,突破了笼统的“三因”传统说法,丰富了祖国医学的病因学说。例如书中确认了疥疮等病的病原体。巢元方等通过临证认真观察,在前人基础上确认疥疮是因疥虫所致。书中把疥疮分为马疥、水疥、干疥、湿疥等类,指出:“疥者,有数种。……并皆有虫。”在叙述羌虫病时说:“熟看见处,以竹簪挑拂去之,已深者,用针挑取虫子,正如疥虫,著爪上,映光易见行动也。挑不得,灸上三七壮,则虫死病除。”可见对疥疮病原体及其传染性、好发部位,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断要点、治愈标准等,都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这比欧洲Linne氏在公元1758年关于疥虫的报告要早1000多年。尤其可贵的是强调“虫死病除”,把消灭病原体作为疾病治愈的标准,这无疑是一种进步的认识。
『柒』 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和创造性的成果的数学家是�
哥德巴赫猜想——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中国的陈景润取得了突破性和创造性的成果!~~~
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