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伞是哪国人发明的
是谁发明的雨伞?对这个问题一直众说纷芸。有的说,埃及人最早使用雨伞,早在公元前1200年,埃及(Egypt)的贵族们外出旅游时常常要奴隶(slave)为他们撑太阳伞(parasol)。罗马人用伞遮挡地中海地区的阳光。在中国,伞是公元前1000年由鲁班的妻子发明的,伞被称作“能移动的房屋”。
在英国,在18世纪才开始使用雨伞。佰纳斯 伞一度是女性的专用品,表示女人对爱情的态度。把伞竖起来,表示对爱情遥坚贞不渝;左手拿着撑开的伞,表示“我现在没有空闲时间”。把伞慢慢晃动,表示没有信心或不信任;把伞靠在右肩,表示不想再见到你。
到了19世纪男人开始使用伞。
由于英国多雨伞是英国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传统的英国生活方式的象征,成为伦敦商人和官员必之物,英国人的象征——约翰牛就手中拿着雨伞。在文学作品、电影中也是不可缺少之物。英国于1969年建立伞博物馆。伞还有多种用途。伞有时被当作武器。1978年,一们被流放的保加利亚(Bulgaria)人在滑铁卢大桥上被刺客用伞尖刺伤,中毒身亡。有的伞柄可以喷洒胡椒粉,用来制止恶狗追咬。有的伞柄里有灯光可照明探路。
英国有一种催泪伞,若遇到歹徒,一按伞柄即可喷出催泪瓦斯(tear gas),把歹徒驱跑。伞也能预示人的运气。如果伞掉在地上,不要自己拣起来,否则坏运气就会到来。如果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打开伞,那就意味你把雨带来。不要在屋里撑开伞,也不要把伞放在床上。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411636.html
2. 世界上最早的雨伞是古打的哪个国家发明的
中国.
传说鲁班妻子云氏也是一位巧匠。《玉屑》上还记述,她是雨伞的发明者,第一把雨伞就是她送给丈夫出门给人家盖房屋时用的。
“伞字早有出现,她大概是造出了能撑合的伞。是谁发明的雨伞?对这个问题一直众说纷纭。有的说,埃及人最早使用雨伞,早在公元前1200年,埃及的贵族们外出旅游时常常要奴隶为他们撑太阳伞。罗马人用伞遮挡地中海地区的阳光。
在中国,伞是公元前1000年由鲁班的妻子发明的,伞被称作“能移动的房屋”。在英国,在18世纪才开始使用雨伞。伞一度是女性的专用品,表示女人对爱情的态度。把伞竖起 雨伞图片[3]来,表示对爱情坚贞不渝;左手拿着撑开的伞,表示“我现在没有空闲时间”。把伞慢慢晃动,表示没有信心或不信任;把伞靠在右肩,表示不想再见到你。 到了19世纪男人开始使用伞。 由于英国多雨,伞是英国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传统的英国生活方式的象征,成为伦敦商人和官员必备之物,英国人的象征——约翰牛就手中拿着雨伞。在文学作品、电影中也是不可缺少之物。英国于1969年建立伞博物馆。伞还有多种用途。伞有时被当做武器。1978年,一群被流放的保加利亚人在滑铁卢大桥上被刺客用伞尖刺伤,中毒身亡。有的伞柄可以喷洒胡椒粉,用来制止恶狗追咬。有的伞柄里有灯光可照明探路.
3. 求关于油纸伞的历史和故事
油纸伞的起源和故事
油纸伞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日用雨伞,使用历史已有1000多年。以手工削制的竹条做伞架,以涂刷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纸做伞面。油纸伞是世界上最早的雨伞,纯手工制成,全部取材于天然,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
经常使用的尼龙钢架伞是19世纪英国人根据中国油纸伞的开合原理,使用现代材料,工业化生产改进而来,虽然方便携带、价格低廉,但却是毫无生命的工业品,传统油纸伞那种雅致天成的美感,是尼龙钢架伞永远无法比拟的。
客家方言中,“油纸”与“有子”谐音,故客家女性婚嫁时,女方通常会以两把纸伞为嫁妆,含“早生贵子”的意思;“伞”的正体字“伞”字里有五个人字,象征着多子多孙,伞面张开后形成圆形,为祝福新人生活美满圆满的意思。男子16岁成年礼时,父母会赠予一把油纸伞,希冀支撑门户之意。
道教庆典中,也常看到将油纸伞作为遮蔽物撑在神轿上,是因为油纸伞有趋吉避秽的功效。
(3)油纸伞是谁发明的哪个国家扩展阅读:
油纸伞的传播
中国制伞历史悠久,最早的伞由鲁班的妻子云氏发明。
春秋末年,中国古代著名木工师傅鲁班常在野外作业,若遇下雨,常被淋湿。鲁班的妻子想做一种能遮雨的东西,她就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条上蒙上兽皮,样子像“亭子”,收拢如棍,张开如盖。这就是最早的雨伞。
东汉蔡伦发明纸以后,出现了在伞纸上刷桐油用来防水的油纸伞,文人雅士亦会在上油前在伞面上题诗作画,以遣情怀。宋时称绿油纸伞。以后历代均有改进,有纸伞,油伞、蝙式伞,最后形成今天的大众用品,使用至今已1000多年。
油纸伞在唐朝传至日本、朝鲜,日本早期将油纸伞称为“唐伞”。油纸伞传至亚洲其他地区如越南、泰国、老挝等地后,又结合了当地的文化,有了各自的风格和名称。
4. 福州油纸伞由来、历史
油纸伞是“福州三宝”之一(另两种是脱胎漆器和牛角梳),在从前福建福州人的生活当中有重要的地位,当地有句俗语叫“包袱伞”,意思是出门人所带包袱中都有伞。福州的油纸伞可以追溯至五代十国时期,王审知率兵南下入闽建立闽国,来自中原和江浙一带的人把造伞工艺带到福州。清朝进入了繁荣期,清末民初时全市雨伞店号最多时达300多家,辛亥革命后的抵制日货运动中,福州市民把传统的福州油纸伞称为“国伞”,大力提倡使用。
福州油纸伞用料必选当地或附近地区出产的优质材料,伞骨必用闽北五年以上,弹力强、韧性大的的青山老竹,一把伞必须经八十三道工序才算完成。以中亭街上的杨常利伞店最为著名,有“选料精,上油腻,绘花雅”的特点,所用之竹材必须为青山老竹,伞面的纸必须为福建省特制的棉纸。1915年在巴拿马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评委们检测杨常利出产的“双喜牌”纸伞,发觉它可承受1170次的反复收撑不起顶、不断线、不裂槽,以五级逆风吹20分钟伞柄不折、伞骨完好,长时间泡在沸水中,不脱骨、纸不烂,因而获得优胜奖殊荣。1933年在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上也获得奖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多次获福州市人民委员会授予名牌产品称号。
福州油纸伞的寓意
中国的油纸伞图案以传统国画常见题材为主,如花鸟、山水等,也有以古典文学名著内容如《红楼梦》、《西厢记》的情节为题材,伞柄和伞骨均保留素材原来的颜色,带有古朴的韵味。主要用于收藏纪念、文化礼品、装饰装修、伞舞道具等方面。油纸伞因其历史悠久,古典怀旧,内涵丰富,寓意吉祥,深受各类人们的热爱,中国油纸伞文化主要表现在:
1、代表多子、多福。油纸与“有子”音近;伞架为“人”字形(由几十个人字形状组成);伞字繁体是“伞”,从繁体字角度看,是人字头下面四个小“人”字,自古寓意为五子登科。2、伞骨为竹,代表长寿,寓意节节高升。3、伞形为圆,寓意美满、团圆、平安。4、代表恩爱百年。自古油纸伞下演绎了多少经典爱情:《白蛇传》中,许仙与白蛇在西湖断桥以红伞为媒,结下千古奇缘的佳话;“才子+佳人”是中国自古的美满爱情的象征。5、寓意大红大贵。红色是我国的传统色调,寓意大红大贵,这正是大红伞流传百年不衰的重要原因。6、消灾辟邪、平安吉祥。在中国民间,传说红色与桐油可以消灾、辟邪、驱鬼,有红色的桐油的纸伞放在家中,当然可以平安吉祥了。7、代表怀旧与浪漫。油纸伞,是怀旧文化的代表。戴望舒《雨巷》,描绘了“古镇+雨巷+油纸伞+美女”美好浪漫的景象,直到今天这一画景依然是年轻人心中美好浪漫的经典印象。8、高贵典雅。油纸伞本身文化内涵丰富,文化气息浓厚。用油纸伞装饰装修,在灯光照射下,古典浪漫、高贵典雅。汉服+油纸伞,更是中国古典高雅美的标志。9、在很多地方,有用油纸伞祭祀祖辈先灵的习俗。习俗来源于中国古代皇帝打着黄盖伞,表示至尊无上。用油纸伞祭祀祖辈或亡灵,显示其在是阴间地位显赫,不受苦受难,可早日投胎转世。10、预祝金榜题名。在中国古代,有一个习俗,就是赴京赶考或做官上任,背上行囊里除书本外,一定会带一把红油纸伞,预祝路途平安、高中状元。现在很多地方,亲朋、家长、同学买一把油纸伞,预祝高考成功。11、喜庆。红色油纸伞代表着喜庆,现在我国家很多地方,做寿、结婚、生子、乔迁、高升等依然保持送油纸伞的习俗。
5. 中国油纸伞是谁传到西方的
中国的油纸伞不能说是传到西方,只是在外贸交易,丝绸之路等贸易时带过去的,因为其美观,优雅的特点,受到西方的好评,以改希望笨重的金属伞、木质伞和华而不实的吸水布的布伞
6. 油纸伞是谁发明的啊
传说鲁班妻子云氏也是一位巧匠。《玉屑》上还记述,她是雨伞的发明者,第一把雨伞就是她送给丈夫出门给人家盖房屋时用的。"伞"字早有出现,她大概是造出了能撑合的伞.是谁发明的雨伞?对这个问题一直众说纷芸。有的说,埃及人最早使用雨伞,早在公元前1200年,埃及(Egypt)的贵族们外出旅游时常常要奴隶(slave)为他们太阳伞(parasol)。罗马人用伞遮挡地中海地区的阳光。在中国,伞是公元前1000年由鲁班的妻子发明的,伞被称作“能移动的房屋”。在英国,在18世纪才开始使用雨伞。佰纳斯伞一度是女性的专用品,表示女人对爱情的态度。把伞竖起来,表示对爱情遥坚贞不渝;左手拿着撑开的伞,表示“我现在没有空闲时间”。把伞慢慢晃动,表示没有信心或不信任;把伞靠在右肩,表示不想再见到你。到了19世纪男人开始使用伞。由于英国多雨伞是英国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传统的英国生活方式的象征,成为伦敦商人和官员必之物,英国人的象征——约翰牛就手中拿着雨伞。在文学作品、影视中也是不可缺少之铩S⒐
7. 最早发明“伞”的国家是
400O年前,一个偶然的发现启发中国人发明了伞。在倾盆大雨中,有个孩子顶着一张荷叶挡雨。可是,凹面向上的荷叶积了不少雨水,渐渐顶不住了。孩子灵机一动,把荷叶翻过来扣在头上。一顶凸面朝上的伞形帽出现了。人们发现,伞形的东西有挡雨的作用,于是伞便应运而生。
早期的伞是用树叶或草编织成的,后来出现了用油纸和竹片做的伞,用丝绸做的伞。20O0年前,又出现了有完整骨架、能开能合的伞。
另一种说法是:鲁班发明了伞
民间有种种传说。流传较广而又有文字记载的还是那位神通广大的"鲁班先师"。据说鲁班在乡间为百姓做活,媳妇云氏每天往返送饭,遇上雨季,常常挨淋。鲁班在沿途设计建造了一些亭子,遇上下雨,便可在亭内暂避一阵。亭子虽好,总不便多设,而且春天孩儿脸,一日变三变,夏季雷阵雨,说来就来,以至"迅雷不及掩耳"。云氏突发奇想,"要是随身有个小亭子就好了"。鲁班听了媳妇的话,茅塞顿开。这位本领高强、无所不能的中国发明大王依照亭子的样子,裁了一块布,安上活动骨架,装上把儿。于是世界上第一把"伞"就这样问世了。而据《玉屑》记载,伞是鲁班的媳妇为关心终日在外劳作的丈夫而发明的。看来,若要申请专利,还是鲁班夫妇俩人共享比较合理,这伞的发明,是他们夫妻恩爱、相互关心的产物,用一时髦的话说,这是爱的结晶。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雨伞的国家,从发明之日到现在至少也有 3500 多年的历史,当时被人们称之为“簦”。到了后魏时期,伞被用于官仪,老百姓将其称为“罗伞”。官阶大小高低不同,罗伞的大小和颜色也有所不同。皇帝出行要用黄色罗伞,以表示“荫庇百姓”,其实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遮阳、挡风、避雨。 伞在中国诞生之后,随着对外开放和交流的日益扩大,也就逐渐传到了国外。日本在唐朝时先后向中国派出了 19 批“遣唐使”,多 500 余人,其中有医师、画师、音乐家及各方面的学者,他们到中国专门观摩和学习中国文化,不仅把中国的历法,天文、音乐、美术等文化带到了日本,也包括制伞工艺在内的多种生产技术、制造工艺带到了日本。 1747 年,英国一位叫祖纳斯的商人到中国旅行,发现中国人打着油纸伞在雨中行走,雨停后把伞一收,随身携带,甚为方便,回国时便买了一把。回去后不久,正逢一个雨天,他便撑开带回去的那把雨伞在伦敦街头行走。按当时英国的宗教传统认为:天上下雨是上帝的旨意,用伞遮住雨就是违反天意,是大逆不道的。汉努威因此受到嘲骂和诅咒,甚至有些人向他投掷鸡蛋。但是,雨伞的好处却人人可见,终于在一片反对声中逐渐盛行起来。到 19 世纪中叶,雨伞成了英国人的生活必备品,而且用伞也成了英国人的一种荣耀.
8. 油纸伞的发明故事
1、伞相传由鲁班之妻云氏发明。据传,早在春秋末年,我国古代著名木工师傅鲁班常在野外作业,若遇下雨,常被淋湿。鲁班妻子云氏想做一种能遮雨的东西,她就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条上蒙上兽皮,样子象“亭子”,收拢如棍,张开如盖。实际上,这就是后来的桑“劈竹为条,蒙以兽皮,收拢如棍,张开如盖”,但初期的伞多以羽毛、丝绸等物料制作。发明纸后,丝由纸代替,制成纸桑宋时称绿油纸桑以后历代均有改进,油纸伞,油散蝙式伞,最后形成今天的大众用品。
2、油纸伞实际出现的时间不明,约于唐朝传至日本、朝鲜。明朝开始于民间普及,《天工开物》提到:“凡糊雨伞与油扇,皆用小皮纸。”,沈括《梦溪笔谈》也提到:“以新赤油伞,日中覆之。”江南地区由于气候潮湿多雨,当时制伞业十分蓬勃。在一些文学作品如《白蛇传》等也可以看到油纸伞的踪影。
油纸伞后来传至亚洲其他地区如日本、朝鲜、越南、泰国、老挝等地。油纸伞除了是挡阳遮雨的日常用品外,也是嫁娶婚俗礼仪一项不可或缺的物品,中国传统婚礼上,新娘出嫁下轿时,喜娘会用红色油纸伞遮著新娘以作避邪。日本传统婚礼上,新娘也会被红色油纸伞遮著,老人喜好像徵长寿的紫色伞,送葬时则要用白色桑日本传统舞蹈也会以油纸伞作道具,茶道表演时用的要用“番杀。
9. 油纸伞的发明故事
在古时候,雨天和炙热的夏天困扰着人们,人们不得不躲避到小亭子的下面而不能外出。有这样一个传说,鲁班围绕着他的四邻建造了许多小亭子供大家使用,但仍然不能让人们在狂风暴雨的季节自由地外出活动。鲁班的妻子这时照着她丈夫所建亭子的样式,制成了一个重量轻的竹亭子且带油纸--这当然就是雨伞。他的妻子对鲁班说:“你建造的房子不能搬起移动。我的伞,能带它到处走动并可以在各种季节里提供防护。”
当然了,各地说法不一样,也有说阿拉伯人发明的,传到中国的。
10. 伞是谁发明的
伞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史记·王帝记》中就有关于伞的记载。
唐宋时,油纸伞开始普及于民间。到清代,出现了精工彩绘的花伞。17世纪,有一位叫德热那斯·海努艾的旅行家把伞带回了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