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马镫是什么时侯发明的
人类训化马的历史非常悠久了,后来发明了马拉战车。直到公元前四世纪,骑兵才登上历史舞台。骑兵的快速机动能力,冲击力往往左右战争的胜负。中原王朝缺少骑兵,同游牧骑兵作战时常处于劣势。骑兵装备包括马镫,马鞍,马甲,马掌等都不是和骑兵这个兵种同步出现的,定经过数千年战争实践逐步完善的,出土实物证明,世界上最早的马镫出现在公元三至四世纪的中国北方。
马掌,也叫马蹄铁,最早出现在公元前一世纪的古罗马帝国时期,中国史书中,直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晋才有记载,直到元朝时期,成吉思汗西征,中国北方才开始流行。这样经过上千年演变,五胡十六国时期,中国鲜卑人发明了双马镫,古罗马人发明了马掌,经过东西方军事文化交流,骑兵装具才完备,骑兵部队一直服役到二战时期,如今只有些国家少量服役。
⑵ 马镫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马在我国被驯养,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马以其快捷健走、力大温良的优点,很早就被人类所认识。早期马多被用来驾车,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军队最初都是以步兵和兵车混合为主,动辄都是几十万,而骑兵最多不过五六千骑。直至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才为赵国训练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改变了原来的军队装备,这是军事史上一项伟大的变革。此后,各诸侯国都非常重视发展骑兵。
但是,在当时骑马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因为还没有发明马镫。在公元前亚历山大率军东征,横扫中亚大地时,他的将士们的双腿是在马腹的两边空荡荡地悬垂着,没有任何支撑。他们靠着大腿的力量,用力夹住猛烈颠跛的马以保持自身的稳定。这种艰辛可以料想。而马镫是骑马时踏脚的装置,没有它,当马飞奔或腾越时,骑士们只能用双腿夹紧马身,同时用手紧抓马鬃才能避免摔下马来。陕西临潼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是我国考古的重大发现。在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中出土了许多与真马大小相似的陶马。马身上马具齐备,但就是没有发现马镫。
马镫虽然很小,作用却很大,它可以使骑士和战马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把人和马的力量合在一起,发挥出最大效力。马镫最早是由中国人发明的,但准确的时间目前学界尚无定论。
最早的马镫实物,发现于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中国东北的鲜卑人活动的区域,出土地点在辽宁省西部与内蒙古赤峰相接的北票市。1965年,考古人员在北票县(今北票市)北燕贵族冯素弗墓中,出土了一对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马镫。这对马镫长24.5厘米,宽16.8厘米,是国际上现存时代最早的马镫实物。
吉林市郊帽儿山墓地是20世纪八十年代发现的,其年代大致相当于西汉中晚期至南北朝。1993年在帽儿山墓地18号墓中出土了一副马镫,用铜片夹裹木芯,以铆钉缀合加固。这是我国出土年代较早的马镫。北燕是慕容鲜卑所创建的王朝,当时在东北地区与高句丽互相争夺地盘,双方都很重视发展骑兵。由于慕容鲜卑与北方草原游牧地区关系更为密切,便率先发明了马镫,从而使其骑兵的战斗力猛增。
1965年至1970年,南京象山发掘了东晋琅琊王氏族墓群,7号墓中出土了一件装双镫的陶马,墓葬年代为东晋永昌元年(322)或稍后。这件陶马的双镫是已知马镫的较早实例。
1965年在辽宁北票西官营子发掘了北燕冯素弗墓。北燕是公元四世纪初迁至辽西的汉族统治者冯氏在前燕、后燕基础上建立的鲜卑族国家,冯素弗是北燕王冯跋的弟弟。这是一座时代明确的北燕墓葬。墓中出土了一副马镫,形状近似三角形,角部浑圆,在木芯外面包镶着鎏金的铜片。
⑶ 马镫什么时候发明的
考古发现表明:中国东北方的草原地区,约在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十六国时期,就可能已开始出现马镫。这种马镫是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挂式马镫。
在中国南方地区,约在公元4世纪也已出现了马镫。总之,木芯长直柄马镫是东西方各类马镫的源头。最早的马镫实物,发现于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中国东北的鲜卑人活动的区域,出土地点在辽宁省西部与内蒙古赤峰相接的北票县。1965年,考古人员在北票县北燕贵族冯素弗墓中,出土了一对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马镫。这对马镫长24.5厘米,宽16.8厘米,是国际上现存时代最早的马镫实物。
南北朝以后,马镫的形制逐渐变化,最后形成更便于蹬踏的马镫。这时的马镫,镫柄减短,镫体上部圆弧,踏脚从形成微有弧曲的宽平沿。
⑷ 中国最早是什么时候有人开始使用马镫
马镫是人类历史上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正如英国科技史学家怀特指出的:“很少有发明像马镫那样简单,而又很少有发明具有如此重大的历史意义。马镫把畜力应用在短兵相接之中,让骑兵与马结为一体”。 确实,马镫发明以后,使战马更容易驾驭,使人与马连接为一体,使骑在马背上的人解放了双手,骑兵们可以在飞驰的战马上且骑且射,也可以在马背上左右大幅度摆动,完成左劈右砍的军事动作。因此,马镫在由蒙古古代北方地区游牧的鲜卑人使用后,便在亚洲大草原上迅速流传,使骑兵的战略地位大大提高,也使世界战争史大为改观。而在此之前,骑兵骑在马背上飞驰射箭时,必须减速或者下马拉弓射箭;交战双方在马背上的格斗中,也不能竭尽全力大幅度摆动,否则会失去平衡而落马。马镫的发明,就使骑兵的双脚有了强劲的支撑之点。
最早的马镫实物,发现于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亚洲东北的鲜卑人活动的区域,出土地点在辽宁省西部与内蒙古赤峰相接的北票县。
所以我们看到三国时期及其以前比如秦皇汉武的影视剧里,出现演员用马镫,就是属于典型的穿帮镜头。
⑸ 马蹬是什么朝代发明的
马蹬
马蹬是现代骑马必备的一种工具,使用时拴于马上,骑马者的脚部悬挂处。马蹬大多使用铁制成,为的是使马蹬更牢固,不被脱落。据漠北出土壁画等文物,匈奴人可能为最早使用马蹬的民族;西欧则至8世纪时法兰克墨洛温王朝灭亡时才有。马蹬最大功能是可以解放双手,骑兵始可以靠双脚控制平衡在马上冲、刺、劈、击,大大提升了骑兵战斗力,并可能依此击败欧洲人。西晋时有单蹬,东晋16国时有双蹬。
网上资料实在太少,但实际上马蹬确实应当成为匈奴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这之前,人对于马的操纵十分不便,一旦山路难走,双脚很难发力。在马蹬发明之前,骑手必须至少一手扶鞍鞯,即使发箭也只能一发,很难换剪枝,只能使用单手兵刃和轻型兵刃,双手刀、锤、斧等兵刃根本不能使用,这一时期骑兵除速度占优外,其战斗力是远不如脚踏实地的步兵的,所以在骑兵到达目的地后,往往下马作战。
。马蹬发明之后,加上长筒靴的普及,让骑手可以摆脱马匹对手的限制,大大增加了双手在骑行中的作用,可以双手持兵器弓箭,战斗力大大增强,而在同时,中原地区却没有普及马蹬,因此匈奴骑兵战斗力十分惊人,对中原地区造成巨大的威胁。
除开作战之外,马蹬的作用也很明显。在没有鞍镫的时代,人们需要骑跨于裸马的背上,仅靠抓住缰绳或马鬃并用腿夹紧马腹使自己在马匹飞驰的时候不致摔落。但这种方式是很不可靠的,危险且极容易疲劳。
相关资料:中国出土马蹬最早的是东晋, 制式已相当完备.。孙恭恂教授认为三国时期的曹军已经装备了马蹬,考虑到西晋仅延续了28年,虽然没有有力的出土文物,三国时期已经使用马蹬似乎是可以商榷的。但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事实,既曹军曾一日一夜追击败军500里,如果没有马蹬,大概骑兵们半路上就全都掉下来,也不用追赶了。别小瞧马镫这个小玩意儿,西方的骑兵哪个时期可都是骑在光背马上的,稍微一撞就会掉下来,而并非像电影里描述的那样具有做为主力使用。所以中国历史上对马的使用并不落后,马蹬的使用就使骑兵控马和战斗能力大幅提高。
⑹ 马镫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我在看【探索发现】,秦始皇的陵墓的时候,好像那时候的马匹还没有马镫,所以应该发明在西汉,欢迎采纳。
⑺ 马鞍和马镫是什么时期发明的
汉代。
汉代是中国古代历史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其初步奠定了中国后世2000年的大致疆域,从此使“天下一统”的观念深入汉民族的内心深处,并且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对周边地区甚至远至中西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一次使中国作为一个稳固强大的帝国登上世界历史的一级竞争舞台。
汉朝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强有力的军事力量,这一力量的最重要来源就是它能征善战的骑兵部队。
(7)马蹬是什么朝代发明扩展阅读:
马鞍和马镫是全套马具中继马嚼和缰绳之后最重要的发明。在没有鞍镫的时代,人们需要骑跨于裸马的背上,仅靠抓住缰绳或马鬃并用腿夹紧马腹使自己在马匹飞驰的时候不致摔落。
但这种方式是很不可靠的,首先是长时间骑马容易疲劳,同时在奔跑的马背上也难以有效地使用弓箭,而在近战中,骑手无法随心所欲地使用刀剑和长矛,劈砍或刺杀落空、双方兵刃的撞击等都随时会令骑手从马上滑下。因此的训练难度极大,规模难以成型,战斗力也不及后世。
第一个革新(这只是一般性的看法,但其实际的发明顺序不一定是这样)是高桥马鞍的出现,马鞍两端从平坦转为高翘,限制了骑手身体的前后滑动趋势,提供了纵向的稳定性。
第二个则是马镫的使用,它通过固定双脚提供横向稳定性,同时在马鞍的协助下将人和马结为一个整体,使骑兵利用马匹的速度进行正面冲击成为可能。
⑻ 马镫是什么时期出现的
马镫在距今1500多年以前,由在中国古代北方地区游牧的鲜卑人发明。
马镫又被西方马文化研究界称为“中国靴子”,马镫包括两大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由骑者踏脚的部分,即镫环;二是将马镫悬挂在马鞍两侧的镫柄或镫穿。考古发现表明:中国东北方的草原地区,约在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十六国时期,就可能已开始出现马镫。这种马镫是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挂式马镫。其后,这种马镫通过高句丽向东传播,扩散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继而出现了窄踏板金属马镫在欧亚大草原上的广泛传播。在中国南方地区,约在公元4世纪也已出现了马镫。总之,木芯长直柄马镫是东西方各类马镫的源头。最早的马镫实物,发现于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中国东北的鲜卑人活动的区域,出土地点在辽宁省西部与内蒙古赤峰相接的北票县。1965年,考古人员在北票县北燕贵族冯素弗墓中,出土了一对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马镫。这对马镫长24.5厘米,宽16.8厘米,是国际上现存时代最早的马镫实物。
⑼ 马镫是啥年代发明的
马镫的发明没有确切的年代,而且因为是铁器,也不是贵重东西,陵墓中出土的基本没有,而且也没有什么人在马镫上刻年代的,目前对于马镫发明年代的考证主要来自于史书的记载以及壁画。
晋代发现的一座墓葬壁画中,马已经有马镫了,但当时马镫只有一个,只是上马时踏脚之用。这说明马镫的确切出现时代应该在晋代或者晋代之前。
而到了隋唐时期,史书中记载或者绘画中,双马镫已经是普遍的装备了,这说明双马蹬应该是在晋代到隋唐的时间内,逐步完善发明的。
⑽ 马镫究竟有多重要又是哪个朝代的谁发明的
马镫非常重要,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改变了历史。马镫是西汉前的匈奴人发明的。
骑过马的都知道,骑马必须有马鞍和马镫,如果没有这两样东西,那么骑马就会很不方便,容易从马背上掉下来。我们都知道马鞍是放在马背上用皮及木框做成的坐位,那么马镫呢,马镫是什么?
然而这么重要的马镫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又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根据考古发现,中国在西汉时期就已经使用了马镫了,在出土的壁画中可以发现,最早使用马镫的是匈奴人。在汉朝时期,马镫慢慢普及,很多战车已经被马取代,到了唐朝骑兵更是成为主战力,由骑兵击败了周边的游牧民族,因此可以发现马镫可能是匈奴人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