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文字创造史

文字创造史

发布时间:2021-06-29 11:29:48

① 文字的发展历史有多少年

(一)为中国书法奠定基础的先秦书法
甲骨文发现于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是殷商时期刻写在龟骨,兽骨,人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严格地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而此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这三种要素。

金文指古代铜器上铸的或刻的文字(又称铭文),主要代表是西周 《毛公鼎铭文》,其结构匀称准确,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贴,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境地。
(二)开创先河的秦代书法
秦始皇兼并天下,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使之整齐划一,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
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
(三)隶书大盛的汉代

这一时期主要代表作品有《马王堆帛书》,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它是研究西汉书法的第一手资料,使前人争论不休的西汉有无隶书的问题迎刃而解。《马王堆帛书》用笔沉着、遒健,给人以含蕴、圆厚之感。它的章法也独具特色,既不同于简书,也不同于石刻,纵有行、横无格,长度非常自由。有强烈的跳跃节奏感。总体反映了由篆至隶的隶变阶段的文字特征。

(四)完成书体演变的魏晋书法

这一书法史上了不起的时代,造就了两个承前启后,巍然绰立的大书法革新家—钟繇、王羲之。

(五)民间书家大显身手的南北朝书法

智永(南朝-隋唐)是这一时期主要书法家,他是王羲之的七代孙子,其主要作品有:《千字文》。

(六)书学鼎盛的唐代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初唐书家有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此后有创造性的还有李邕、张旭、颜真卿、柳公权、释怀素。唐太宗李世民和诗人李白也是值得一提的大书家。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七)存唐遗风的五代书法
五代之际,在书法上值得称道的,当推杨凝式。他的书法在书道衰微的五代,可谓中流砥柱。杨少师之外,还有李煜、彦修等有成就的书家。至此,唐代平正严谨的书风已告消歇,渐变入欹侧纵肆,以后北宋“四家”继之而起,又掀起了新的时代波澜。
(八)帖学大行的宋代书法
宋代为后世所推崇者有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四大家。四家之外,宋徽宗赵佶独树一帜,亦堪称道

(九)宗唐宗晋的元代书法
(十)由宋元上追晋唐的明代书法

以上是我国古代书法发展的简史,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都应对我国这门独特的艺术门类有所了解。 答案补充 《中国通史》
《甲骨学100年》
《古文字类编》
《说文解字》
《熹平石经》
《干禄字书》
《古史新证》答案补充 依次是,范文澜,宋振豪,高明,许慎(汉),(三国)[集先贤文],(唐)颜元孙,王国维
附加一本《广艺舟双楫》(清)康有为 页数自己编 出版社可以写中华书局之类的
说那么多了,该给点分了吧?!答案补充 晕……看在你追加分的份上,再补充两句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献给汉安帝)。《说文解字》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是我国第一部字典
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540部又据形系联归并为14大类。字典正文就按这14大类分为14篇,卷末叙目别为一篇,全书共有15篇。《说文解字》共15卷,其中包括序目1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
《说文解字》的体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则在后面列出。然后解释这个字的本义,再结实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间的关系。《说文解字》中的部首排列是按照形体相似或者意义相近的原则排列的。
《说文解字》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个方式。段玉裁称这部书“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
造字法上提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谓“六书”学说。并在《说文解字.叙》里对“六书”做了全面的、权威性的解释。从此,“六书”成为专门之学。

② 文字创立的历史及来源

文字不是一下字就创立的
而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逐渐被发明和创造出来的
中国的汉字
据说是仓颉造的

http://zhjyx.hfjy.net.cn/resource/cz/czls/new3/chuyishdsdjs/unit05/19/jxfz0139zw_001_0007.htm

文字演变·课文注释·仓颉造字的传说

仓颉(也作苍颉)是古代传说中创造汉字的人物。早在战国末年,已盛传“仓颉作书”的故事,《吕氏春秋·审分览·君守》称:“奚仲作车,苍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西汉初又将仓颉说成黄帝的史官。《淮南子·修务训》记载:“史皇产而能书。”高诱注:“史皇仓颉,生而见鸟迹,知著书,故曰史皇,或曰颉皇。”许慎《说文解字·叙》也称:“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在纬书《春秋元命苞》中,仓颉又被神化成一位超凡入圣的人物,他“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仓颉奇异的容貌和才能,以及造字时引起的异常天象,皆给文字的诞生笼罩上神圣而奇妙的光环,这也反映出古人对于文字及其功用的敬畏与崇拜。其实,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任何民族的文字都和语言一样,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不断尝试到约定俗成,逐步孕育、挑选、发掘出来的;文字的产生和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决不可能是一人一时的创造。

当然,透过“仓颉造字”虚幻的一面,我们还是可以从传说中了解某些历史的真相。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已揭示出,上古时代的“巫”原先专掌占卜,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逐渐参与了多项文化活动,成为中华民族的第一代文化人。除从事卜筮、祭祀以及星历、教育、医药等活动外,他们的一项重要职责是记史,即《周礼·天官》所说的:“掌官书以赞治。”当时,巫与史通常是一身而二任的,因此后世习称他们为“巫史”。被说成黄帝史宫的仓颉应该就是“巫史”中的一员,或者是他们的群体性代表。“巫史”从事记史、教育等活动,必然经常与语言文字打交道,因此说“巫史”这一群体或他们中的某些人,对原始文字作过搜集、整理、传播等工作,从而促进了文字的发展,应该是可信的。至于仓颉是否真有其人,是否黄帝时的人,则不能当作信史去深究

③ 简述文字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汉字有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大致是:商代之前为起源史,殷商甲骨文为成熟期。此后出现一系列演化,特别是到了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中国文字发展历史就脱离古文字阶段进入隶楷阶段;楷书到隋唐基本定型,在宋朝刻印的书籍中被美术化成为「宋体字」,后有模仿宋体字而来的仿宋体,大体就是今天所用字体。
汉字源于图画,由原始的图画演变而成。其似画非画,似字非字,我们称为图画文字。图画文字经过了三千多年的逐渐演变,由象形文字→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到楷书,以至于现代的电脑字体。图画文字已成为笔划省简、具规模的汉字了。
汉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汉字在世界文字体系中有着独特而又崇高的地位。首先,汉字是世界上通行面最广的文字。一种文字通行面的广狭,是要由它通行地区的大小和其使用人数的多少来共同决定的,我国领土面积世界第三,人口也有十亿多,而其中使用汉语的又占百分之八十以上,这是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所不能比的。
其次,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历史学家告诉我们,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两种,一种是楔形文字,距今5500多年,又一是埃及的象形文字,大约距今4100多年。而我们的汉字呢,从当今的考古资料可以看出,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而且汉字的寿命是最长的,我们至今仍在使用它。
汉字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它是独立创造,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对照其他民族的拼音文字我们可以知道,它们大都是依傍着其他民族的文字改造的。而汉字则是由图画发展起来的象形文字,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跟埃及文走着不同的道路,埃及的象形文字最终变成了拼音字母,而发展成为一种拼音文字。汉字却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用一种独创的方法把音形义结合起来,成为一种丰富多彩的文字体系。
由于汉字的通行面特别广,历史特别长,我们民族的宝贵遗产靠它保存下来的也特别多。包括哲学的、科学的、历史的、文学的,代表着我们民族文化的全部结晶。通过汉字我们可以看到三千多年前的状况,听到两千多年前的百家争鸣。总之,汉字对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莫大的贡献。同时,汉字是唯一可以成为艺术品的文字。汉字是由图画发展而来的,成为一种线条文字,而线条结构是可以表现一种构图美的。所以,汉字除了可以记录汉语以外,还可以成为一种高级的艺术品。历代都出过以书法名家的人,如汉代蔡邕的八分书,晋代王羲之的行草,唐朝张旭的狂草。在我国历史上,书法与绘画齐名,不分轩轾。其他民族的文字虽也讲究书法的工拙,却没有哪个民族把书法列为艺术品。

④ 中国的文字流传至今,这些文字是谁创造的

关于汉字的产生,在我国流传着不少传说,而流传最广的就是“仓颉造字说”,这一传说在传世文献《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淮南子》等书里都有记载。

《淮南子本经训》里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意思是说从前仓颉造字时天上落下了米粟,鬼在夜里也感动的哭泣。秦朝李斯在统一文字时所用的识字课本中,第一句话就是“仓颉作书”,并且把识字课本也定名为《仓颉篇》。

到了东汉晚期,在新隶体和草书的基础上形成了行书。大约在魏晋之际,又在行书的基础上形成了楷书。楷书出现之后,隶书和新隶体并没有很快就退出历史舞台,经过长达二百多年的魏晋时代,楷书才最终发展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主要字体。在汉字形体进入楷书阶段之后,虽然在笔画上还在继续简化,但从形体结构上就没有多大的变化了,一直延续到今天。

⑤ 文字的创造

汉字的起源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

⑥ 文字的创造者是谁

文字的创造者是仓颉。
据《河图玉版》、《禅通记》记载,仓颉曾经自立专为帝,号仓帝,是上古时期属的一部落首领。仓颉在位期间曾经于洛汭之水拜受洛书。
仓颉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据史书记载,仓颉有双瞳四个眼睛,天生睿德,观察星宿的运动趋势、鸟兽的足迹,依照其形象首创文字,革除当时结绳记事之陋,开创文明之基,因而被尊奉为“文祖仓颉”。

⑦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创造过文字

仓颉每天在沙地上涂涂写写,很是懊恼…,有一天,仓颉看到了挂在窗台上的一串鱼,突然心生灵感,咦!聪明的仓颉灵机一动,脑中渐渐浮现出类似『鱼』的象形文字,一连串的文字又一一浮现脑海中,才恍然大悟,原来太阳就是『日』字、田地就代表了『田』字,还有『口、目、耳』也是由图形转变而来的文字,他发现每个东西都有图形代表它的意义,由景物转变成的文字叫「象形」字,真是太妙了!

仓颉自言自语道:一棵树就是『木』、树木多了就是『林』;一个『石』代表石头、三个石头就代表很多石头,也就是『磊』字;人在树下歇著,就是『休』字;古时候的人,觉得女人留在家里最安心、就发明了『安』字,把两个字合起来,形成另一个意义的字,就叫做「会意」字,真是太有意思了!而「指事」原理造出的字,更能令你马上看出意思,像是上和下,两个人拿刀互斗就是『斗』字;因为后来文字不够用了,便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加上形或声的符号,成为「形声」字,像是鲤,把里字和鱼字合起来就是『鲤』;另外还有「转注」字,是把形声意义相近的字,互相转用,像是依和倚;而另一种「假借」字,是取同音的字,借作别的意思,像是考和老!仓颉拿起树枝在地上涂涂画画,也越来越有心得,终於发现了用文字记事的诀窍及要领,就是形成中国文字的六种原理,叫做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在一旁的大龙及小太极直呼中国字真伟大,开心地手舞足蹈起来!

仓颉会造字的消息传到宫中,有一天,黄帝召见仓颉进宫,仓颉便向皇上一一说明了文字的由来和代表的意义:「太阳刚刚升起,就是『旦』字;他又画了一个「手」字、加了一个「目」字,把手放在眼睛上,手加目,就可以变成『看』字」。黄帝听了哈哈大笑,便请仓颉以后专心的造字。之后的每一天,仓颉便更用心、也更积极的创造出更多的文字,以造福大众,这也就是我们中国文字的起源

⑧ 文字是谁创造的

仓颉顶多是个搜集整理的人,是象形字转变来的,由结绳记事而来。我要说是内蒙古陈召焕创造的,能信吗

⑨ 文字的发展史

新石器时代,远古人类已经在陶器上刻画一些符号,这是最早文字的起源

商代的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其出现标准中国汉字的成熟

商周时人们在青铜器上铸刻文字 称做”金文”

西周晚期的吏官对金文进行系统整理,形成标准字体”籀文”

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诸侯国并立,文字复杂多样,不利于政令施行\经济交往和生产进步,于是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字” 以秦国小篆统一天下文字.

后来隶书由于书写简便也得到推广.

此后汉字继续发展,丰富的字形,庞大的数量,文具的改进 以及社会危机促使一些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开始形成,汉字在魏晋南北朝时又自发的书写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比如著名的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

到唐代,书法艺术达到高峰,书法理论日趋成熟,注重法度的楷书与狂放不羁的行书并重

宋代重文轻武,书法又有了新的发展,汉字的书写提倡个性,更为注重书写的精神气度,代表人物有苏轼 米芾 黄庭坚 蔡襄四大家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社会更加平民化,世俗化,书法也更强调个性化,比如江南四大才子的作品.

大体这样.

阅读全文

与文字创造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