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他发明了什么课文

他发明了什么课文

发布时间:2021-06-29 11:01:18

⑴ 五年级课文《他发明了什么》启发了我们什么

课文讲述的是二百年前美国独立不久,为了捍卫主权与外国作战,急需定制4万多支毛瑟枪,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挺身而出,发明了“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在当时有限的制造工艺下,与总统签定了生产合同。简单介绍了标准化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意义。揭示了“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的深刻道理。
全文共12个自然段。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列举瓦特发明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电灯泡,贝尔发明电话,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话锋一转,提出有一个人发明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巧设开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一定很想了解这个人是谁,发明了什么“东西”,为什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讲述的是二百年前美国独立不久,为了捍卫主权与外国作战,急需定制4万多支毛瑟枪,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挺身而出,发明了“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在当时有限的制造工艺下,与总统签定了生产合同。“话还得从二百年前说起”是过渡句,作者从两方面指出了定制4万多支毛瑟枪所面临的棘手问题。一是18世纪以前,毛瑟枪算一种十分复杂的机械装置,每支毛瑟枪都是铁匠师傅自己一件件打制零件,自己安装的,每一个零件的大小尺寸并不完全一样。如果哪一个零件坏了,只能请铁匠师傅再按原来零件的大小打制一个。二是政府需要定制4万多支毛瑟枪,是个不小的数字。时间紧迫,找不到那么多的铁匠。这样紧急的关头,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挺身而出,说他可以制造出来,遭到了许多人的怀疑。情急之下,他请大家到工厂参观,展示他的办法――制造标准件。这样的做法有三个好处,一是制造简便;二是可以批量生产,组装简便;三是修理简便。
第三部分(第10、11自然段)简单介绍了标准化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做法――成批生产同一标准的零件,然后统一组装成成品,使原本只能一个个生产的物品,变成批量化生产,和意义――只有标准化的产品,才能快速大量生产,广泛使用。
第四部分(第12自然段)揭示了“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的深刻道理。

〖要点提示〗
1.这篇课文是具有故事性的说明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文中的惠特尼发明的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2.深入研究课文。思考标准化的具体做法。
3.可以将惠特尼的标准化做法和铁匠师傅自己一件件打制零件,自己安装的做法的不同结果进行对比,深刻感受到标准化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意义。
4.引导学生认识到分号对帮助我们掌握要点很有帮助。比如说惠特尼制造标准件的好处,用两个分号表明有三条好处。

⑵ 五年级上册北师大语文他发明了什么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惠特尼发明轧棉机的故事

我们知道,宋末元初时期,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纺织技术革新家黄道婆,把崖州黎族妇女轧棉籽的轧车传到了内地,大大推动了内地纺织技术的更新,也促进了棉花种植的发展。

无独有偶。1793年,美国的伊莱·惠特尼也在他自己的国土上,发明了将棉花纤维从棉籽上剥离开来的机器——轧棉机。

伊莱·惠特尼出身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他自幼跟随父亲学机械,对机械制造颇有天赋。少年时代的经历,为他日后发明轧棉机奠定了基础。

当惠特尼到了十八九岁时,几年的机械制造实践使他日益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日子一天天过去,惠特尼发现自己学的知识不够用,越来越想念书了。

“不行。我必须到大学里学些真东西,单靠自己小打小闹永远不会有什么大长进。”

就这样,惠特尼靠着自己微薄的积蓄,进入了美国康乃狄格州的耶鲁大学。3年后,惠特尼毕业了。他离开了耶鲁,在一所中学执教。

有一年暑假,惠特尼从纽约港搭上了驶向萨凡纳的轮船,外出作短途旅行。在这艘船上,他认识了一位名叫凯瑟琳。格林的富孀。这位格林夫人是个种植园主,她的种植园就在距萨凡纳城几英里的地方。

在闲聊中,格林夫人对惠特尼产生了好感。得知他是中学教师时,她高兴地邀请他作她的孩子们的家庭教师。惠特尼接受了格林夫人的聘请。他辞去了中学教师的工作,到格林夫人的种植园辅导她的孩子。

当时,美国南方的经济开始走向种植园发展的道路。庄园主们在这块尚未被前人开垦的土地上,大量使用从非洲大陆非法贩运来的黑人奴隶,为他们种植棉花等各种农作物。其中,棉花是庄园主们最重要的经济作物。 ’

在种植园住的时间一长,惠特尼注意到,每到棉花收成时,黑人奴隶们显得特别疲惫,尤其是他们的双手红肿欲裂,酸痛难当。惠特尼觉得有些奇怪:为什么棉花收割时这一双双劳动的手会红肿异常,甚至指甲剥落呢?

从来没有干过农活的惠特尼,受好奇心的驱使,来到田间询问这里的黑人奴隶。原来,棉花收割后,要把棉花纤维和棉籽剥离开来,而这些工作都必须由奴隶的双手来完成。而且,这里的土地上只生长一种短纤维、有着绿色棉籽的棉花,坚硬的棉籽牢牢地粘在棉桃里。为了剥离这小小的棉籽,一个黑人奴隶连续干上10个小时,也只能从3磅棉桃中剥出一磅棉花。

少年时代精于机械制造的惠特尼开始思考:为什么不设计出一种机械,使棉籽能从棉桃中自动快速地脱落呢?

格林夫人听了惠特尼的这个想法,非常高兴:“是啊,如果谁能发明出这种快速剥离棉籽的机械,那可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可是。谁来发明呢?”

“我来试试!”惠特尼答道。

“你?”格林夫人有些意外。

“是的,我在上大学之前就从事过机械制造,我相信自己能行。不过,这需要夫人您的支持。”

“我完全支持!”格林夫人高兴地说。

于是,在给孩子们上课之余,惠特尼抽出不少时间来考虑这件事。为了了解剥离棉籽的具体过程,他亲自来到棉田里仔细观察黑人奴隶的劳动,并动手体验这一技巧。

在不断的摸索中,惠特尼熟练地掌握了剥离棉籽的方法。可是,怎样模拟手的剥离动作呢?这种机械该怎么设计呢?他一边比划着剥离的动作,一边想着该用什么样的机械装置来完成手的工作。

几番挫折之后,惠特尼终于在格林夫人的种植园里发明了这种机械。这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装置,它利用带细钩齿的圆筒,和一对滚动的齿轴,在滚动中通过筛闯将棉花抽出来。同时,有一把刷子不断地清扫滚动的圆筒。它装在一个大木箱里,箱子上方有一个进料口,底部有一个出棉籽的地方,在箱子的外侧装有一个用手操作的摇把。

惠特尼和格林夫人立刻在种植园里进行了试用。结果显示,这架简单的机械装置竟然可以提高50倍的工效。而且,从此黑人奴隶们不必用手直接剥落棉籽了——他们只要把棉桃放入进料口,摇动箱外的摇把,就可以轻松简便地完成这道加工工序。惠特尼把它命名为“轧棉机”。

随后,惠特尼的这项发明获得了专利权。他与人合伙,开始制造更多的轧棉机。后来,他又设计了一种以水力为动力舶机械,每天可轧棉300-1000磅。

惠特尼的这项发明,大大推动了种植业在美国南方的发展,在后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棉花成为庄园中最重要的经济作物。

⑶ 五年级课文:他发明了什么

你知道于连吗?他不是科学家,他不是文学家,他甚至连个大人也不是,他是一个小孩子。

⑷ 他发明了什么的课文的背景资料

惠特尼什么也没发明,只是发明了“标准化”

⑸ 课文是 他发明了什么

四一世
十三一云Q

⑹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他发明了什么】主要讲什么吗。急!!

惠特尼发明轧棉机的故事 我们知道,宋末元初时期,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纺织技术革新家黄道婆,把崖州黎族妇女轧棉籽的轧车传到了内地,大大推动了内地纺织技术的更新,也促进了棉花种植的发展。无独有偶。1793年,美国的伊莱·惠特尼也在他自己的国土上,发明了将棉花纤维从棉籽上剥离开来的机器——轧棉机。伊莱·惠特尼出身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他自幼跟随父亲学机械,对机械制造颇有天赋。少年时代的经历,为他日后发明轧棉机奠定了基础。
竭力为您解答,万水千山总是情,给个好评行不行!

⑺ 他发明了什么的课文

发明~~~~~~~~~~~~~~~无语O__O"…

⑻ 五年级课文,《他发明了什么》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的是二百年前美国独立不久,为了捍卫主权与外国作战,急需定制4万多支毛瑟枪,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挺身而出,发明了“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在当时有限的制造工艺下,与总统签定了生产合同。简单介绍了标准化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意义。揭示了“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的深刻道理。
全文共12个自然段。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列举瓦特发明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电灯泡,贝尔发明电话,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话锋一转,提出有一个人发明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巧设开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一定很想了解这个人是谁,发明了什么“东西”,为什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讲述的是二百年前美国独立不久,为了捍卫主权与外国作战,急需定制4万多支毛瑟枪,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挺身而出,发明了“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在当时有限的制造工艺下,与总统签定了生产合同。“话还得从二百年前说起”是过渡句,作者从两方面指出了定制4万多支毛瑟枪所面临的棘手问题。一是18世纪以前,毛瑟枪算一种十分复杂的机械装置,每支毛瑟枪都是铁匠师傅自己一件件打制零件,自己安装的,每一个零件的大小尺寸并不完全一样。如果哪一个零件坏了,只能请铁匠师傅再按原来零件的大小打制一个。二是政府需要定制4万多支毛瑟枪,是个不小的数字。时间紧迫,找不到那么多的铁匠。这样紧急的关头,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挺身而出,说他可以制造出来,遭到了许多人的怀疑。情急之下,他请大家到工厂参观,展示他的办法――制造标准件。这样的做法有三个好处,一是制造简便;二是可以批量生产,组装简便;三是修理简便。
第三部分(第10、11自然段)简单介绍了标准化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做法――成批生产同一标准的零件,然后统一组装成成品,使原本只能一个个生产的物品,变成批量化生产,和意义――只有标准化的产品,才能快速大量生产,广泛使用。
第四部分(第12自然段)揭示了“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的深刻道理。

〖要点提示〗
1.这篇课文是具有故事性的说明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文中的惠特尼发明的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2.深入研究课文。思考标准化的具体做法。
3.可以将惠特尼的标准化做法和铁匠师傅自己一件件打制零件,自己安装的做法的不同结果进行对比,深刻感受到标准化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意义。
4.引导学生认识到分号对帮助我们掌握要点很有帮助。比如说惠特尼制造标准件的好处,用两个分号表明有三条好处。

〖教学建议〗
1.课前可布置学生查找一些重大的发明人和相关的发明。教学时,通过介绍,汇报相关资料,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教学时,紧紧围绕“他发明了什么”这一问题深入读书,有的放矢,明确阅读的目的。
3.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可以通过填写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将惠特尼做法的三种好处选择重点词语填写下来。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结合语言文字比较一下惠特尼的标准化做法和铁匠师傅自己一件件打制零件,自己安装的做法的不同结果,总结惠特尼做法的三种好处。
4.课文的第三部分简单介绍了标准化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做法――成批生产同一标准的零件,然后统一组装成成品,使原本只能一个个生产的物品,变成批量化生产,和意义――只有标准化的产品,才能快速大量生产,广泛使用。学生理解起来也许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多搜集相关资料将标准化做法深入浅出的讲解给学生。
5.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创设情境,假设自己是200年前的惠特尼,会怎样对总统和参观的人们进行演说。假设自己是总统和参观的人又会问些什么。这样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复述课文的兴致,又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习生字5个〗
注意“械”字的读音。字形“械”的第二笔为撇不要丢掉。
思考交流
瓦特发明了电灯泡,贝尔发明了电话,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他们发明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惠特尼发明的是一种方法――标准化:成批生产同一标准的零件,然后统一组装成成品,使原本只能一个个生产的物品,变成批量化生产了。
对你有什么启发?应让学生理解到: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还可让学生任意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习小提示〗
教师可以在讲完学习小提示后给学生几句带分号的句子,以便学生加深对分号的理解。

⑼ 他发明了什么课文阅读

1.原来做法 标准做法
修理 一件件打制零件 ,精心安装 批量生产
制造 一件件打制零件 批量生产
组装 精心组装 从各种零件中随便抽取
2.惠特尔发明的是快速组装毛瑟枪,启发是:发明不只表现在有型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

⑽ 《他发明了什么》(五年级课文)

他发明了方法——标准化
从意义上用科学发明了方法,虽然是一种无形的发明,可是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文中最后一句点名了中心。

阅读全文

与他发明了什么课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