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对货币总量有何不同影响
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对货币总量的影响区别:
1、由于原始存款是基础货币的一个转化形态,而派生存款则是超过基 础货币的一个增量,因此原始存款的增加,不会导致货币存量的变化,只会引起 结构变动,而派生存款增加,货币存量也随之增加;
2、原始存款的增加会直接引起银行体系准备金的增加,而派生存款并不能增加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准备金的变化是制约派生存款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原始存款是决定派生存款 得以产生及其数量界限的基础,而派生存款则处于被决定的地位;
3.、派生存款的形成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特殊机能,某一个别商业银行本身是不能创造 派生存款的,而原始存款是任何一个银行都能形成的,原始存款的增加是先增加负债业务,后形成资产业务,即先存后贷,而派生存款的增加是先增加资产业务,后形成负债业务,即先贷后存;
4、由于原始存款的增加并不改变货币存量的总额,因此,一般不会引致信用膨胀,而派生存款的增加,会增加社会货币供应量,若控制失当,就有可能导致信用膨胀。
派生存款和原始存款共同构成了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总额,通过存款的创造,增加了货币供给量。原始存款的形成并不增加货币供应总量,派生存款的形成则要增加货币供应总量。
商业银行获得原始存款后,除按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保留一部分作为法定准备金以外,其余部分可用于放款或购买证券。通过对原始存款的吸收和放贷,商业银行系统又可创造出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过程。
⑵ 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是怎样的
银行为工商业者开立活期存款账户,存户可依据存款向银行签发支付命令书——支票,或通过其他方式将存款转到收款人账户上,这些方式代替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因此被称为存款货币或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以货币发行人信用为担保的货币,而存款货币是以发行该存款的储蓄机构的信用状况作为担保的信用货币。
(2)原始存款算不算创造的货币扩展阅读:
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从商业银行总体而言,活期存款余额应视同货币,通常被视为“存款货币”。
存款货币主要体现在单位、个人在银行账户上的活期存款,主要流转于银行体系内,可用于转账结算。存款货币来源于现金货币的存入和银行贷款派生机制。
⑶ 什么是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和存款货币
原始存款是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从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获得再贷款、再贴现而形成的存款
派生存款 ,是商业银行将其原始存款运用于资产业务后所形成的存款。
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是货币供给过程中的一对互动变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联系是:①原始存款数量变动是派生存款数量变动的唯一动因,派生存款数量变动要由原始存款数量增减来解释;②原始存款数量变动在先,派生存款数量变动在后,没有原始存款数量的张缩,便没有派生存款数量的增减。区别是:①原始存款系由商业银行被动收受,派生存款则由商业银行主动创造;②原始存款能够充当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派生存款则不能;③原始存款的形成并不增加货币供应总量,派生存款的形成则要增加货币供应总
直接借鉴的哈
⑷ 普通商业银行可以创造货币吗
我们经常说,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就是说我们手中的现钞是我们的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而我们的存款货币是商业银行创造的。商业银行创造的货币我们称为派生存款。其理论上的最大值是:
派生存款=原始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原始存款
例:如果你把100万元现金存入银行,假设我国现在的法定存款准备率是15%,那么根据这笔原始存款,商业银行能够创造的派生存款的最大数额为100/15%-100=566.7万元,社会存款总额就是666.7万元。
因此,可以说普通商业银行可以创造货币。
⑸ 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存款货币的含义和关系
银行的存款来源不外乎两种:一是原始存款,二是派生存款。所谓原始存款,是指客户以现金形式存入银行的直接存款。但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只须保留一小部分现金作为付现准备,可以将大部分现金用于放款。客户在取得银行贷款后,一般并不立即提取现金,而转入其在银行的活期存款帐户。这时,银行一方面增加了放款,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活期存款。这种通过银行转帐方式发放贷款而创造的存款,就称为派生存款。派生存款的创造过程在广泛采用非现金结算的情况下,银行将吸收的原始存款除了法定准备金外全部用于放款,客户取得贷款后,不提取现金,全部转入另一一企业的银行存款帐户。接这笔新存款的银行,除保留一部分法定准备金外,又将其余部分用于放款,这样,又会出现另一笔存款。如此不断延续下去,即可创造出大量存款。
派生存款 又称转来存款,是商业银行将其原始存款运用于资产业务后所形成的存款。菲利普斯指出,派生存款是接受银行放款和票据贴现的顾客将其资金转入自己的存折上,或是转入新开立的存折上的存款。与原始存款概念一样,这一理论为后来的经济学家用以说明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和供给存款货币过程。派生存款是商业银行创造信用、供给存款货币的结果,凡是能够影响商业银行信用、供给存款货币能力的因素,都是派生存款的决定因素。归纳起来有:①通货比率的高低。通货比率越高,由非银行部门流入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越少,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越低,所能形成的派生存款数量越少;反之,所能形成的派生存款数量越多。②法定准备率的高低。法定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所能运用于资产业务的原始存款数量越少,信用创造能力越低,所能形成的派生存款数量越少;反之,所能形成的派生存款数量越多。③超额准备比率的高低。超额准备比率越高,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规模越小,信用创造能力越低,所能形成的派生存款数量越少;反之,所能形成的派生存款数量越多。
联系与区别 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是货币供给过程中的一对互动变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联系是:①原始存款数量变动是派生存款数量变动的唯一动因,派生存款数量变动要由原始存款数量增减来解释;②原始存款数量变动在先,派生存款数量变动在后,没有原始存款数量的张缩,便没有派生存款数量的增减。区别是:①原始存款系由商业银行被动收受,派生存款则由商业银行主动创造;②原始存款能够充当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派生存款则不能;③原始存款的形成并不增加货币供应总量,派生存款的形成则要增加货币供应总量
⑹ 原始存款与基础货币的区别
一、定义:
1.原始存款:
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现金或中央银行签发支票所形成的存款。
2.基础货币:
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被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与商业银行体系持有的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
二、特点:
1.原始存款:
在原始存款量的变化中,商业银行处于被动地位;商业银行要开展资产业务,必须先吸收一定的原始存款,原始存款是商业银行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基础;吸收原始存款可增加商业银行的支付准备金,增强银行的清偿能力。
2.基础货币:
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借以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是整个商业银 行体系的存款得以倍数扩张的源泉。在实行准备金制度下,基础货币被整个银行体系运用的结果,能产生数倍于它自身的量,从来源上看,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业务供给出来的。
(6)原始存款算不算创造的货币扩展阅读
原始存款是与派生存款相对称的,是商业银行存款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始存款指客户以现金形式存入银行的直接存款。商业银行获得原始存款后,除按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保留一部分作为法定准备金以外,其余部分可用于放款或购买证券。
从用途上看,基础货币表现为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数量上看,基础货币由银行体系的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库存现金以及银行体系之外的社会公众的手持现金等四部分构成。
⑺ 存款乘数:( ) A. 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 B. 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 C. 是指
A正确, 存款乘数是指原始存款经过商业银行的辗转放贷形成于数倍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而B是货币乘数,他们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
⑻ 【政治经济学】10000万元原始存款最终可创造出50000元存款,为什么根据货币乘数
10000元原始存款最终可以创造出50000万元的存款,说明货币创造乘数回K=5。所谓货币创造乘数是指,在货币供答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供给与最终形成的社会货币流通量之间存在着倍数扩张或者收缩的关系。货币乘数是多种因素决定的,如果用K,D,R分别表示货币乘数,货币存量或者说最终创造的存款额度,基础货币存量即原始存款,那么有关系式K=D÷R,不过这个乘数只是理论上的,它要满足以下三个苛刻的条件才会有如上等量关系式,即:1,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为零;2,公众均利用过期存款签发的支票进行交易;3,商业银行只开设了活期存款的储蓄品种。就此题来说,是在满足以上假设前提之后,又假设了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为20%,这也是实际准备金率,这样一来,A银行吸纳了某人或企业10000元的原始存款,保留20%的存款准备金,将剩下的8000元贷放出去,获得8000元的企业或者个人又将此存入B银行,B银行保留这8000元的20%作为存款准备金,将剩下的80%即6400元贷出去,如此类推,每家银行的存款增加数就拍成了10000,8000,6400, ……
⑼ 举例说明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的区别
原始存款:是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
派生存款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是商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购买有价证券等方式创造的存款。商业银行吸收到原始存款后,只按规定留一部分作现金准备应付提存,其余部分则可用于放款和投资。在广泛使用非现金结算的条件下,取得银行贷款或投资款项的客户并不(或不全部)支取现金,而是转入其银行存款帐户。这就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形成一笔新的存款。接受这笔存款的银行,除保留一部分作准备金外,其余部分又可用于放款和投资,从而又派生出存款。这个过程继续下去,就可以创造出大量的派生存款。
但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不是无限的,它要受到两个限制:
(1)它要受存款准备金的限制。法定存款准备率越大,存款扩张倍数越小。中央银行把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作为紧缩或扩张信用的一个重要工具。可用公式表示:
派生存款=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备率-1)
(2)受客户提现率的限制。用公式表示:
派生存款=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备率+提现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