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心理学名词解释创造性

心理学名词解释创造性

发布时间:2021-06-29 05:38:07

『壹』 心理学的名词解释

心理发展的内化说维果茨基指出,人的心理发展的第一条客观规律是:人所特有被中介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它们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与此相关的第二条客观规律是: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过程结构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随后才可能转移至内部,成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据此,维果茨基阐明了儿童文化发展的一般发生法则:“在儿童的发展中,所有的高级心理机能都两次登台:第一次是作为集体活动、社会活动,即作为心理间的机能,第二次是作为个体活动,作为儿童的内部思维方式,作为内部心理机能”(维果茨基,1994,p.403)。显然,这种从社会的、集体的、合作的活动向个体的、独立的活动形式的转换,从外部的、心理间的活动形式向内部的心理过程的转化,就其实质而言就是人的心理发展的一般机制枣“内化”机制。同时,这也表明内化的过程是一种转化的过程,而不是传授的过程(VeraJohn?/FONT>Steiner&HolbrookMahn)。

『贰』 心理学名词解释 迁移与定势

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定势: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影响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通常是意识不到的。区别:一直在做区间估计题时,看到一道假设检验题,用区间估计的思路去想就是定势。一直在看区间估计题,看到假设检验题时,把这两个概念混淆了就是负迁移。一直在区间估计题,看到假设检验题时针对两题进行对比,清楚地分辨出两者的不同就是顺迁移。

『叁』 心理学名词解释

注意的分配:指一定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力分配到不同的活动当中。
注意的转移:只当环境或任务发生变化时,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活动上。
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感觉阈限。
错觉:就是对事物的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
问题解决:
等等我补充

『肆』 应用心理学 名词解释。急求,大家帮帮忙

激励: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
从众是在群体影响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大家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行为。
沟通: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决策: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根据客观的可能性,在占有一定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工具、技巧和方法, 对影响目标实现的诸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和判断选优后, 对未来行动作出决定。
每个人在反应客观现实时,都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和方式,这些不同的特点和方式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差异,称为个性差异。
情景模拟:指根据对象可能担任的职务,编制一套与该职务实际情况相似的测试项目,将被测试者安排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中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用多种方法来测评其心理素质、潜在能力的一系列方法。
价值观: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
“霍桑效应”,就是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
团队凝聚力:指团队对成员的吸引力,成员对团队的向心力,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团队凝聚力不仅是维持团队存在的必要条件,而且对团队潜能的发挥有很重要的作用。一个团队如果失去了凝聚力,就不可能完成组织赋予的任务,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
回避冲突:当一个人面临需要同时回避的目标时所产生的冲突类型。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会设法摆脱这种困境。在许多情况下,客观条件却使人难以摆脱这种处境,因而陷入内心冲突状态;

『伍』 名词解释,心理学

1.自我:即ego,是人格结构中的现实部分,位于以生理需要基础的原始本能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二者内化的心理代表。
2.行为: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
3.印象: 接触过的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里留下的迹象
4.印象形成: 反映各种性格词的出现顺序是如何影响总体印象的概念
5.角色冲突: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处在角色网络包围之中,不容易满足各方对自己的角色期望,往往由此产生内心矛盾冲突。这种由角色引起的冲突叫角色冲突。
6.通过某一操作(呈现或撤销某一刺激)使先前出现的行为频率增加

『陆』 心理学名词解释 什么是 健全人格,它有哪些特点拜托各位了 3Q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通过对数千名大学生和数千名著名历史人物的具体研究,归纳出心理健康者或自我实现者的15个特征: 1、 对现实世界有敏锐的洞察力。 2、 能接受自己,他人和现实。 3、 言行坦率、自然、纯真。 4、 不过分关注自己。 5、 具有超然于世的品格和独处的需要。 6、 独立自主。 7、 时时常新的新鲜感。 8、 常常能体会到狂喜、惊异、崇高等等所谓“高峰体验”。 9、 对人类充满深厚的爱。 10、 具有民主的态度。 11、 具有很强的道德感。 12、 有幽默感。 13、 创造性。 14、 其亲密朋友不多,但感情深厚。 15、 不盲从。 诚然,这些心理特征具有一定的理想性,大多数人并不完全具备这些特征,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些特征作为心理教育的最高目标。

『柒』 急求心理学名词解释:(1)先行组织者2策略性知识3精致性复述4创造性问题解决

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是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avid Ausubel,1918年-)于1960年提出的一个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也是他在教学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之一。根据奥苏伯尔的解释,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如果原有认知结构中缺少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上位观念,或原有观念不够清晰或巩固,则有必要设计一个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引导性材料,可能是一个概念、一条定律或者一段说明文字,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直观形象的具体模型,但是在概括和包容的水平上高于要学习的材料(因此属于下位学习),构建一个使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桥梁。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在学生学习较陌生的新知识,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准备时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不熟悉的教材内容。
使用先行组织者,有助于促进学习的迁移,对于需要解决问题的迁移测验项目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如果学习材料只要求机械记忆,则效果不明显

策略性知识
用于调控自身认知过程的程序性知识称为策略性知识.

精致性复述
即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精细结构的编码,如联想编码、组织编码、心象编码等等,这种编码能在长时记忆中稳定地储存,并在日后被提取出来使用。

创造性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它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三个特点。

『捌』 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

阅读全文

与心理学名词解释创造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