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古代四大发明传播

古代四大发明传播

发布时间:2021-06-29 04:37:42

Ⅰ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哪个最先向外传播

四大发明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最先传到外国的是火药。

造纸术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发明人为东汉时代的宦官蔡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今天,造纸术已经变得非常成熟,人类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材料造出不同材质、不同用途的纸张。

指南针
指南针是一种用于指示方向的工具。
前身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广泛应用于航海、野外探险等领域

活字印刷术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同样雕版印刷术也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关于谁是世界雕版印刷术的先驱,由于1968年在韩国庆州发现唐代武周时期印刷的《无垢金刚经》,曾经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争论,我国著名科技史家潘吉星证实该印刷品印自中国长安,而且中国还有比此更早的印刷品,从而结束了这场历时30余年的大争论,王渝生说,中国成为世界雕版印刷术当之无愧的先驱。

火药是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顾名思义就是(着火的药)。它的起源与炼丹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古代炼丹士在炼丹时无意中配制出来。左图为元代铜火铳。
它是硫黄,硝石,炭的混合物,而前两项在汉代成书的中国第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里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就是火药本身也被归入药类,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说,火药能治疮癣,杀虫,辟湿气和瘟疫。火药的发明是人们长期炼丹,制药实践结果,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Ⅱ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传播有何意义

中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入西方,对西方科技发展产回生一定影响。答
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出现改变了只有贵族和教士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便利了文化的传播。
火药和火器的采用摧毁了欧洲中世纪骑士阶层。
指南针传到欧洲航海家的手里,使他们有可能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西方奠定了世界贸易和工场手工业发展的基础。

Ⅲ 古代四大发明的故事

【1】指南针

在发明指南针之前人类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常常会迷失方向,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是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使人类航行有了方向。

中国在北宋时期就发明了人工磁化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沈括所说的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的方法,另一种是利用地球磁场的作用使钢铁磁化。

人们把经过磁化的钢针,穿过几根灯草,放在一个乘满水的碗里,它就能浮在水上为航船指明方向,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用来指示方向的仪器——指南针。

【2】火药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因为是用硝石、硫黄和木炭这三种物质混和制成的,而当时人们都把这三种东西作为治病的药物,所以取名“火药”,意思是“着火的药”。

三国时有个聪明的技师马钧,用纸包火药的方法做出了娱乐用的“爆仗”,开创了火药应用的先河。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到军事上。人们利用抛射石头的抛石机,把火药包点着以后,抛射出去,烧伤敌人,这是最原始的火炮。后来人们将球状火药包扎在箭杆头附近,点着引线以以后,用弓箭将火药射出去烧伤敌人。还有把火药、毒药,再加上一些沥清、桐油等,捣在一起做成毒球,点着以后,用弓箭射出,杀伤敌人是后来的“万人敌”。到了宋朝,人们将火药装填在竹筒里,火药背后扎有细小的“定向棒”,点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里的火药迅速燃烧,产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飞向敌阵爆炸,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火药火箭。

【3】造纸术

造纸技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出贡献之一。

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到了春秋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甲骨和简牍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讲学,带的书简就装了五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西汉时在宫廷贵族中又用缣帛或绵纸写字。缣是细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吏一方缣帛上写字时,便于书写,不但比简牍写得多,而且还可以在上面作画,但是价格昂贵,只能供少数王宫贵族使用。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造纸术在7世纪经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传到日本。8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到12世纪,欧洲才仿效中国的方法开始设厂造纸。

【4】印刷术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块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字,然后再上墨,印到纸上。每印一种新书,木板就得从头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错,又要重新刻起,劳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北宋刻字工人毕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间,用质细且带有粘性的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印,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然后按文章内容,将字依顺序排好,放在一个个铁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热压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再用。
这种印刷方法虽然原始简单,却与现代铅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后来,元代著名农学家与机械学家王桢发明了木活字,并创造出比较简捷的适于汉字复杂特点的转盘排字方法,后来又发明了金属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进。唐代的雕刻印本传到日本,8世纪后期日本完成了木板《陀罗尼经》o以后又传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带和东欧。15世纪,德国人学会了用合金铸宇,从此毕升首创的活字印刷在欧洲各地推广开来。

Ⅳ 我们能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出现及传播历程中得到哪些认知

1,许多重大发明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要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为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2,社会实践的需要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
3,和平交往有利于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造福于各国人民。
4,发进文明的相互交流,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

Ⅳ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2007年,英国《独立报》评出了改变世界的101个发明。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及另一发明算盘赫然在列。本文着重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造纸术
西汉初年我国发明了造纸术。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汉景帝时的纸,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纸。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称“蔡侯纸”。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蔡伦传》

印刷术

隋唐时出现了雕版印刷。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11世纪初,北宋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发明早四个多世纪。东传朝鲜、日本,西传埃及、欧洲,印刷术的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保存,是一个重大贡献。

宋元时期,我国已有套色印刷技术。山西应县木塔内,发现了辽代的红、黄、蓝三色佛像版画,这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雕版彩色套印印刷品。

《梦溪笔谈》中关于毕升的记载

转轮排字(元朝科学家王桢发明转轮排字盘。排版时,只要转动放活字的轮盘,就可以拣出要用的字)
(毕升的活字印刷)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

火药

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唐中期书籍记载了制成火药的方法。唐末运用于军事。南宋时发明“突火枪”,13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火药的发明和传播,改变了中世纪的战争模式,是军事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

指南针
战国时人们制作出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用磁石指南原理制成指南针。北宋指南针运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为欧洲航海家探索新航路提供了重要条件。

Ⅵ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时,作出贡献最大的是什么人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

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

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

马克思评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虽然没有提到造纸术,但是正是它为印刷术的产生和推广提供了必要条件。

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之所以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古代,我国的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居于世界的前列。5世纪后的千余年里,欧洲处在封建社会之中。在这个漫长的时期里,我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在向前发展,而欧洲的科学技术却停滞不前。只是到了十五、六世纪,由于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制度的逐步形成,欧洲的近代自然科学才得以诞生。

我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入西方,成为“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为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提供了物质基础: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便利了文化的传播;火药和火器的采用摧毁了封建城堡,帮助了资产阶级去战胜封建贵族;指南针传到欧洲航海家的手里,使他们有可能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资产阶级奠定了世界贸易和工场手工业发展的基础。总之,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人类科学文化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这些伟大的发明曾经影响并造福于全世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地伟大贡献,四大发明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地进程。这些发明改变了世界地面貌和万事万物地原有状态,其波及范围不限于某一局部地区,而是整个世界;其影响所及不是一时一世,而是持续千百年之久。
四大发明给我们带来什么?

中国古代地科学技术,自然不能不说古代地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四大发明不仅仅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繁荣地标志和中国人民聪明智慧地体现,更重要地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近代文明地进程。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中国古代地四大文明,也许人类社会不是今天这个样子。这可不是中国人地自吹自擂,因为世界史学界一致认为,中国地四大发明,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欧洲之后,给欧洲人地社会产生巨大地影响,从而影响了人类地整个进程。对此,马克思曾经这样高度评价,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地三大发明,他少说了一项。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产生了殖民地,印刷术变成了宣扬新教地工具。总地说来,变成了科学复兴地手段。

一个是火药,火药是我们发明地。火药给我们带来什么东西呢?带来了我们地礼花,带来了我们地鞭炮。到今天为止火药在我们地历史上发挥过巨大地作用,通过阿拉伯传到欧洲之后,欧洲人利用火药技术制造了大炮,这就是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和1860年地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甲午战争和1900年地八国联军进北京,用中国地火药烧了中国地圆明园。帝国腐朽了,文明衰落了,五千年文明地中华民族发明了火药,却没有用自己地火药制造出强大威力地洋枪洋炮,只能用自己地血肉之躯抵抗洋人地进攻,任凭他们地铁蹄践踏中国地国土,我们不得不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指南针,我们地郑和用指南针七下西洋,开拓了中华民族文化进军世界地先河。他们是传教士,中国人历来是善良地,我们下西洋不是为了掠夺,不是为了抢劫。但是我们地发明一旦被他们所使用,他们就造出了新地、更加灵巧地指南针,闯入我们地领海,打开了我们地国门,把大批地鸦片潜入到我们地民族之中,使我们地民族成为“东亚病夫”。

我们地印刷术,印刷术和造纸术是中国伟大地发明。传到了欧洲以后,几百年以后才造福于社会,中华民族熊熊地火炬照亮了西方黑暗地中世纪,他们确实是受益匪浅地。他们地科技发达了,文艺复兴了,但是今天我们地造纸术又如何呢?我们地印刷术又如何呢?我们公司有一位对印刷比较精通地副总经理,他每天设计我们公司地产品,我国最好地印刷机叫“海德宝”,是我们发明地活字印刷术,但是现在最好地印刷机是“海德宝”,而四色彩印,精美印刷品,都是人家印地,最好地纸张是人家地,便宜、质量好。要什么纸?要二八铜版。要什么地?要进口地。纸张是我们发明地,但最好地机器都在人家手里,我们需要花多少钱?甚至现在连最好地油墨也是进口地,这应该引起我们地反思。

现在我们回顾一下四大发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确实给中华民族带来永久地载入史册地荣耀,除此以外今天真正由此得到实惠地又是谁呢?我们不得不承认,即使我们有了很多原始性地创新,也往往因为不能精益求精,发展迟缓,错过了时机,不能得到进一步地发展与大规模地产业化失之交臂。比如说中国人早就发明了阴阳八卦,但是没有由此引申发明出二进制技术法,计算机是由外国人发明地。郑和提出地“冷不自生”,这可谓是前无古人创造性地见解,非常了不起。但是由此导出地热力学第二定律却在1800年之后,由一个德国人正式提出来地。从冷地物体传入热地物体,不能无偿发生,我们没有得到规律性地经验

Ⅶ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产生朝代和传播出去的世纪






印刷术的发明给人类文化的传播开辟了极其广阔的道路,对于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起过极大的作用。正因为这样,印刷术和火药、指南针一起,被马克思称为“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马克思联系欧洲的历史发展阐述说:“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427页》。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
自从汉朝发明纸以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要轻便、经济多了,但是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工的,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至迟到东汉末年的熹平年间(公元172-178年),出现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的隋朝,人们从刻印章中得到启发,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划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 到了宋朝,雕版印刷事业发展到全盛时期。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显缺点。第一,刻版费时费工费料,第二,大批书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
北宋平民发明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改进雕版印刷这些缺点。毕升是北宋中期的一个普通平民知识分子,当时人称布衣。他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





毕升的方法是这样的: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象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备同一版内重复的时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没有准备,可以随制随用。为便于拣字,把胶泥活字按韵分类放在木格子里,贴上纸条标明。排字的时候,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拣出来一个个排进框内。排满一框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药剂稍微熔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印刷的时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纸,加一定的压力就行了。为了可以连续印刷,就用两块铁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两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后,用火把药剂烤化,用手轻轻一抖,活字就可以从铁板上脱落下来,再按韵放回原来木格里,以备下次再用。毕升还试验过木活字印刷,由于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木活字沾水后变形,以及和药剂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等原因,所以毕升没有采用。 毕升的胶泥活字版印书方法,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升份,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比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现代的凸版铅印,虽然在设备和技术条件上是宋朝毕升的活字印刷术所无法比拟的,但是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完全相同的。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人类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中间,我国的平民发明家毕升的功绩不可磨灭的。可是关于毕升的生平事迹,我们却一无所知,幸亏毕升创造活字印刷术的事迹,比较完整地记录在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的名著《梦溪笔谈》里。






首先,采用了多种植物原料,解决了造纸原料资源不足的问题。破布(当时是麻布)、麻头和破鱼网等废弃物资的利用,既增加了原料来源,又降低了纸的成本。尤其是用树皮做原料,更是重大的创造,可以说开创了近代木浆纸的先声,为造纸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其次,工艺上有比较大的进步。多种原料的利用,对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造纸技术的改革。由于史书缺乏具体的记载,对当时的实际操作难于详细了解。今天,手工造纸已经基本上被机器造纸所代替,但是造纸的原理和基本的生产工序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变化。
第三,造纸从此成为独立的行业。以前,纸只是纺织业漂絮沤麻的副产品,产量很低,技术上的改进也很受局限。新原料的开辟和新技术的采用,使造纸从纺织业中独立出来,这是造纸发展史上意义重大的转折点。从此,纸的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自公元二世纪蔡伦改进造纸技术,制出优良的纸张,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造纸术很快推广到全国各地,简牍和缣帛逐渐被历史所淘汰。公元三到四世纪,纸成了我国唯一的书写材料,同时造纸术也不断得到改进,日趋完善。
后来,我国发明的造纸术传遍了五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正如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评价包括造纸术在内的我国“四大发明”的时候所说:“它们改变了世界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状态,又从而产生了无数的变化;看来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没有一个显赫人物,对人类事业曾经比这些机械的发现施展过更大的威力和影响。”




蔡伦,字敬仲,桂阳(今湖南省耒阳县)人,东汉明帝永平末年(公元75年或以前),开始在京城洛阳皇宫里当差。章帝建初年间(公元76-84年),任小黄门(宦官中职务比较低的)。和帝即位(公元89年),升任中常侍,侍从皇帝,参预国家机密大事。后来,兼任尚方令,掌管宫廷御用手工作坊。
蔡伦总结西汉(西汉武帝时期)以来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改进造纸术,利用树皮、碎布、麻头、旧鱼网等原料,经过精工细作,制出优质纸张。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受到汉和帝的称赞,从此造纸术得到推广。因此后来他被封为“龙亭候”(封地在今陕西省洋县),所以他组织监制的纸被称为“蔡候纸”。 由于蔡伦对造纸术的贡献使我国到公元二世纪初的东汉时期,已经完成了具有重大意义的造纸技术改革。

Ⅷ 为古代四大发明传播做出最大贡献的是谁

阿拉伯人。是他们通过经商,往来欧亚之间,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西方的。

Ⅸ 在我国的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作出贡献最大的...

【答案】A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在我国的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作出贡献最大的是阿拉伯商人,四大发明基本上是他们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的,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Ⅹ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如何向西方传播的

指南针:大约在十二世纪末到十三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由阿拉伯传入欧内洲。

火药容:在12,13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希腊和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印刷术:欧洲人曾经把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归功于谷腾堡。谷腾堡是西德人。他发明铅活字印刷术,大约是公元1440-1448年间的事,比毕升发明陶活字印刷术整整晚了400年。 其实中国的印刷术已经在11世纪传到东南亚诸国。
造纸术:造纸术首先传入与我国毗邻的朝鲜和越南随后传到了日本,大概是在公元105年。

阅读全文

与古代四大发明传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