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王桢的发明

王桢的发明

发布时间:2021-06-28 16:23:08

1. 王祯的生平和成就都有哪些

王祯(公元1271~1330年),字伯善,中国山东东平人。元代农业科学家。王祯曾先后在宣州旌德县(今安徽旌德)和信州永丰县(今江西广丰)担任过县尹。他在任期间,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从没有搜刮过民财。不仅如此,他还用自己的不少俸禄办学、建庙、修桥,另外他还经常救助穷苦有病的百姓,着实办了不少造福于民的好事,深受当地人民的称赞和爱戴。王祯不仅是一位廉洁奉公的好官,而且还是一位精通农业科学、积极发展农业生产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他与汉代的氾胜之、后魏的贾思勰、明代的徐光启一起同被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农学家。王祯于公元1313年写成了他的农学巨著《王祯农书》,这部大型农书是综合了黄河流域旱田耕作和江南水田耕作两方面的生产实际写成的。内容分为三部分:一、农桑通诀,总论农业的各个方面;二、农器图谱,罗列各种与农业有关的工具,分别附图说明,图达300多幅,这些图谱无论从数量和质量来说都是空前的,它开创了我国农器图谱的先声;三、名谱,包括农作物、果、蔬、竹、木的栽培各论。书中还提出了水的综合利用,把灌溉和航运、水利利用,水产等结合起来统筹安排。还设计了兴修水利的条件和远景规划的蓝图。《王祯农书》是我国一部承前启后的农学专著。《王祯农书》规模宏大,范围广博,内容丰富。是我国古代一部农业网络全书。另外要提到的是,王祯在任旌德县尹时,曾创制了一套木活字,共3万多字。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印成了他自己纂修的6万多字的《旌德县志》600部。王祯还规定了排木活字的规格,发明了轮盘拣字盘。排字时以字就人,减轻排字者的劳动,提高了排字的效率。他把制造木活字的方法和拣字、排版、印刷的全部过程系统地记载下来,题名为《造活字印书法》,附刊于他的《农书》中。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活字印刷书的文献。木活字印刷发明后,比原来的活字印刷法更为方便,于是各地逐渐流行。

2. 元代农学家王祯对印刷技术做出了什么贡献

王祯在印刷技术上的另一个贡献是发明了转轮排字盘。由于在原有印刷的拣字工序中,几万个活字一字排开,工人穿梭取字很不方便。于是他设计出转轮排字盘,从而为提高拣字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创造了条件。王祯用轻质木材做成一个大轮盘,直径约7尺,轮轴高3尺,轮盘装在轮轴上可以自由转动。字盘为圆盘状,分为若干格。下有立轴支承,立轴固定在底座上。把木活字按古代韵书的分类法,分别放入盘内的一个个格子里。

排版时两人合作,一人读稿,一人则转动字盘,方便地取出所需要的字模排入版内。印刷完毕后,将字模逐个还原在格内。这就是王祯所说的"以字就人,按韵取字"。这样既提高了排字效率,又减轻了排字工的体力劳动,是排字技术上的一个创举。

3. 王祯曾取得的成就是怎样的

王祯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不但是一位出色的农学家,而且还是位机械设计师和印刷技术革新家。他不但设计、绘制了大量的农机具图,而且还复原了一些早已失传的机械。东汉时杜诗发明的水排鼓风技术,到元代已经失传,王祯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弄清了水排的构造,恢复了水排鼓风技术。在恢复过程中,王祯将原来的皮囊鼓风,改成了木扇鼓风,这样既节省了费用,又减轻了劳动强度。

4. 王祯是哪个朝代的

王祯字伯善,山东东平人,我国元代著名的农业科学家,曾任宣州旌德县县尹、信州永丰县县尹等职务。他的科学成就,主要体现在《王祯农书》一书中。这是中国古代一部对农业生产作出完整系统论述的著作。书中王祯对包括农、林、牧、副、渔及水利在内的农业科学作了综合性的总结,并阐述了各种农作物的品种、特性、栽培、种植、收获、贮藏、利用等技术知识,并将农作物分为谷、缫丝图蔬、果、杂等6个大类,这已经具备了农作物分类学的初步萌芽。书中还分门别类地介绍了257种农业机械工具,并绘有图谱306幅。正是靠着这些图谱,我国古代的许多农业机械器具才得以保存下来。王祯的《农书》显然是中国古代农器图谱的公认“鼻祖”,而这也正是王祯机械制造大家的标志与象征之一。王祯还是个农业机械的发明家,他创新发明的“水轮三事”和“水转连磨”显示出了很高的机械设计水平。

5. 为什么说王祯还是一位发明家

王祯不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而且也是一位发明家。我们知道,我国在唐朝就开始采用雕板印书,但是雕刻木板是一件非常繁杂的工作。为了改进印书技术,在十一世纪的时候,杰出的发明家毕A曾经发明了胶泥活字排印法。但是这一方法并未广泛推广使用,所以宋、元时代的书籍,大部分还是用雕板印刷。王祯在编写《农书》的时候,很想让自己的书早日出版,因此就创造了木活字。

此外,他还设计和绘制了许多生产工具的图样。例如他在江西看到有一种茶磨,就根据这个茶磨的原理,设计绘制成“水转连磨”图。水转连磨是利用水力发动的机械,可以大大节省人力。这种机械性能很好,每具可以灌溉农田100亩。

在他的《农书》里,还有着许多各式各样的工具图谱。这些都充分显示了他杰出的创造才能。

6. 木活字是王祯发明早还是西夏人发明早

(中国青来年报 )本报北自京11月14日电(记者桂杰)明日起将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西夏文物精品展上,一份比元代科学家王祯的木活字印刷早132年的西夏佛经木活字印刷版本,引起了一些专家的关注和兴趣,它的亮相使历史教科书上所写的木活字印刷的首创人是王祯的说法受到了质疑。

据此次文物展的主办方之一宁夏博物
馆宣教部副主任刘红英介绍,王祯,字伯善,山东东平人,于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用木活字印刷了他所编纂的《旌德县志》。遗憾的是,这部古代有明确记载的木活字印本,早已经失传了。虽然韩国也曾考证认为木活字印刷最早出现于他们国家,但由于没有明确的实物而无法佐证。

而此次亮相的佛经是至今世界上最早的木活字印刷实物。这部于1991年出土于宁夏拜寺沟方塔的佛经名曰《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出土的时候保存完好,佛经内容尚未完全破译。本次展出的是原件中的两页,字与字之间有隔片,书名外环有竹制框,完全符合木活字印刷规则。这套印刷工艺由谁发明,至今仍是一大谜团。

7. 为什么说王祯也是发明家他当时有什么发明

王祯不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而且也是一位发明家。我们知道,我国在唐朝就开始采用雕版印书,但是雕刻木板是一件异常费事的工作。为了改进印书技术,在十一世纪的时候,杰出的发明家毕A曾经发明了胶泥活字排印法。但是这一方法并未得到广泛的运用,所以宋、元时代的书籍,大部分还是用雕版印刷。王祯在编写《农书》的时候,很想让自己的书早日出版,因此就创造了木活字。

8. 王祯为什么创造木活字

王祯不仅是我国来古代著名的源农学家,而且也是一位发明家。我们知道,我国在唐朝就开始采用雕版印书,但是雕刻木板是一件异常费事的工作。为了改进印书技术,在十一世纪的时候,杰出的发明家毕A曾经发明了胶泥活字排印法。但是这一方法并未得到广泛的运用,所以宋、元时代的书籍,大部分还是用雕版印刷。王祯在编写《农书》的时候,很想让自己的书早日出版,因此就创造了木活字。

9. 元朝的发明有哪些

元朝的发明创造:

彩色套印。一九四一年,我国发现了一部元朝至元六年(公元一三四零年)刻印的《金刚经》。这部《金刚经》是两色套印的。这是现在所知道的最早的木刻彩色套印本。它比欧洲第一本带色印的《梅周兹圣诗篇》要早一百十七年。

木活字转轮排字盘。元朝科学家王祯发明了活字转轮排字盘,活字印刷才得到迅速发展。并于1298年用木活字排印《旌德县志》;其《造活字印书法》(附于《农书》书末)是最早的系统地叙述活字排版印刷术的科技文献。 此前,捡字和排字时间太长一直是阻碍活字印刷术推广的障碍之一。

这位王祯还写了《农书》。这是一部植物和农业网络全书。全书约有13多万字与300多幅图画,全文分为《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大部分。 《农桑通诀》包括对农、林、牧、副、渔及水利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论述,提出“顺天之时、因地之宜、存乎其人”这一重要的农耕思想。《百谷谱》对各种农作物的品种、特性、栽培、种植、收获、贮藏和利用等知识加以介绍,尤其是王祯将农作物分为谷、蔬、果、杂等6大类,而对物种进行科学分类,对于植物性状进行描述,不但此前书籍不曾有过,西方也要到18世纪才由林奈构想出定义生物属种的原则,并创造出统一的生物命名系统。而《农器图谱》则是《农书》的重点部分,该部分就田制、仓廪、舟车、灌溉、蚕桑、织纤、麻芒等20门类,详细介绍了257种农业机械,而且配绘图谱306幅并加以文字说明,其价值超过以往所有农业机械书籍。

火铳。宋朝发明用竹管做的“突火枪”。但是发射一两次后就不能再使用。而且射程不远,又容易炸膛。元朝制出了大型的金属管形火器“火铳”。这才使火药枪进入实用阶段。

《授时历》。元朝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郭守敬制定。于1280年(至元十七年)颁布通行。《授时历》以365.2425日为一回归年,现代测定的一回归年为365.2419日,两者相差只有26秒。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格里高利历)也采用365.2425日为一年,但它于1582年才颁行,较《授时历》的颁行,已晚了300年。《授时历》共施行了364年,是我国古代最精密和使用时间最长的历法。郭守敬还设计、制造了简仪、仰仪和圭表等天文仪器,比丹麦人第谷的同样的仪器要早300年。同?r,他主张以实际观测为依据,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天文监测网。另外,郭守敬还设计、制造了大型计时仪器――七灯漏(大明殿灯漏),该仪器是反映中国古代计时机械制造技术水平的代表作。

棉纺技术的革新。黄道婆发明了新的扦、弹、纺、织工具(如搅车、椎弓、三锭脚踏纺车等),提高了纺纱效率。在织造方面,她用错纱、配色、综线、花工艺技术,织制出有名的乌泥泾被。中国的棉纺织品从此成为出口大宗,直到西方工业革命时期才被西方机织布打败。

地球仪。元朝天文学家札马剌丁自己制作的天文仪器有多环仪、方位仪、斜纬仪、平纬仪、天球仪、地球仪,观象仪等七种。这些仪器,当时在世界上是罕见的。研究科学史的英国李约瑟博士在谈及地球仪时说:“除公元前2世纪马洛斯的克拉特斯古地球仪(已失传)外,没有比马廷?贝海姆1492年的纪录更早的人。”可是札马剌丁的地球仪却诞生于1267年,比马廷?贝海姆的记录整整早了225年! 札马剌丁的地球仪是球状的,体现了寰球这一科学概念与设想。这无疑对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观念进行了勇敢的否定,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数学成就。1280年,元代数学家及天文学家王恂与郭守敬等制订《授时历》时,不但列出了三次内插公式(“招差法”),还使用“垛垒、招差、勾股、弧矢之法”进行缜密计算,其中将穆斯林发明的弧三角法应用于割圆术获得“弧矢割圆术”(即球面直角三角形解法)最为称奇。1303年,《四元玉鉴》问世。其作者数学家朱世杰将“天元术”推广为“四元术”(四元高次联立方程),并提出“消元”的解法;欧洲则在1775年由法国人别朱提出同样解法。朱世杰的另一项成就是对各有限项级数求和问题的研究,而且在此基础上得到高次差的内插公式;在欧洲1670年英国人格里高利、1676-1678年牛顿才提出内插法的一般公式。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制度,提倡理学,鄙薄数学,因此建立在筹算基础上的中国古代数学便衰落了。

阅读全文

与王桢的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