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有哪些
1、先秦文学的成就是巨大的,它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有史以前的口头文学,由于没有文字记载,流传下来的不多,但其中神话一部分却是相当丰富的。神话的产生远在阶级社会以前。
它在广大群众中口耳流传,经过不断的修改补充,越来越优美,越来越富于艺术想象,这是口头文学的发展规律。诗歌在其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一种口头创作,完全是属于全社会的文学艺术。继《诗经》三百篇之后,在我国文学史上放射出万丈光芒的诗歌就是“楚辞”。
2、两汉文学,赋和散文都很发达。东汉产生了文章的概念,主要指的就是赋和散文。但赋的成就实远在散文之下。汉初的赋,一般模拟屈原的作品,缺乏真实感、新鲜感,已不能引起读者多大的兴趣。两汉历史散文达到高度发展的阶段。
主要标志是司马迁的《史记》。作者利用先秦史学的一切成就,创造了一种规模巨大、组织完备的新制——纪传体,使我国史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在史学史上有不朽的功绩。作者那种“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是先秦史官“书法”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发扬光大。
他尊重客观事实,又有鲜明倾向,既敢于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也敢于歌颂农民起义的英雄,表现了唯物主义和人民性的思想。

3、唐代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光辉的时代,诗歌、散文、小说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诗歌的成就尤为突出。唐代诗人之众和作品之多都超过了已往各代。仅《全唐诗》所录就有二千三百多人,近五万首诗。唐诗内容的广泛也是空前的。
它反映了唐代历史发展的过程,也全面地反映了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从唐代一些诗歌与记载来看,唐代民歌是十分发达的。可惜流传下来的极少。但无疑它在当时对唐代文人诗歌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如刘禹锡的有名的《竹枝词》便是摹仿民歌之作。
唐代文学的辉煌成就,表现了我们民族高度的智慧与巨大的创造力。唐代文学不仅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在国外,对亚洲的日本、朝鲜、越南等许多毗邻国家文学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4、明代文学发展的轮廓是很清楚的。以中叶弘治、正德年间为界限,可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文学,除在元明之际出现的优秀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外,成就是不大的。中叶后,文坛上开始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这是与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思想上的种种变化分不开的,是和城市工商业的繁盛,资本主义的萌芽,市民群众的增加以及先进的哲学思潮及其对思想界的巨大影响紧密相关的。明代各种文学体裁所达到的成就是相当不平衡的。
概括地说,散文、诗词比起以往的各个时期来说是处在一种衰退的状态,而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思想而兴起的小说、戏曲和民间文学则有着巨大的成就,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成为明代文学的主流。
明代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等著名作品,是在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基础上经过作家加工再创造而成的。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在我国文学史上都有其重要的地位。
5、丝绣刺绣
在封建社会,美丽华贵的织绣品日益成为标志身份地位的象征。据记载,唐代玄宗年间的美人杨贵妃,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当时的宫廷中,仅仅为杨贵妃一人织造锦缎、刺绣衣裙的工人,就多达700人。
在当时的南海,也就是今天的广州,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一位奇女子卢眉娘刚出生时,眉如丝线纤长,所以才有了这个名字。
眉娘的手艺精巧无比,连皇帝都深为赞许,把卢眉娘称作“神姑”,要把她留在宫中,但是眉娘不愿意住在宫中,最终被度引成为道士。据说,后来眉娘得道成仙羽化归天时香气满室,众弟子将要为她安葬,抬起棺材觉得异常轻巧,大家打开棺盖,却只见到一缕丝绣。
B. 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它地域辽阔,文化多样。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东临世界上
(1)太平;苏伊士 (2)热;热带雨林;纬度 (3)黄;白 (4)①③ |
C. 亚洲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下列名胜古迹位于亚洲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
亚洲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图中名胜古迹位于亚洲的是①印度的泰姬陵和③中国的长城.根据题意.
故选:C.
D. 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它地域辽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作为世界第一大洲,亚洲有着很多世
(1)青藏阿拉伯 (2)纬度 (3)A(4)C
E. 亚洲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请列举两例:_。
古代中国,古印度,两河文明
F. 亚洲人民创造了那些古代文明
古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
G. 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它地域辽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作为世界第一大洲,亚洲有着很多世界之最:
(1)作为世界第一大洲,亚洲有着很多世界之最:①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②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阿拉伯半岛; (2)亚洲气候复杂多样,③地气候终年严寒,④地终年高温多雨,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 (3)印度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蒙古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有大面积的草原;死海是世界上含盐度很高的湖泊,该湖泊的浮力是很大的;沙特阿拉伯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其屋顶是平的,在沙特阿拉伯,旅店可以安排在屋顶上; (4)亚洲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如图2所示的古迹位于印度的是C图即泰姬陵. 故答案为: (1)青藏;阿拉伯; (2)纬度; (3)A; (4)C.
H.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古代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通过和平友好的交往方式不断地传播到周边
(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域诸国正 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中原同西域乃至更远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促成当时世界上的几大文明在西域地区汇聚;开拓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 (2)发展:到达的范围更广,可以穿过北非到达西欧;交往的程度更深,许多外 国人来到中国经商、定居、任官,和中国人通婚;传播的文明更丰富,同时广泛地吸收西方文明。物质文明:丝绸;生产技术:桑蚕技术;科技:四大 发明。(其它的符合史实均可) (3)唐朝。原因:唐朝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对外交通发达,政策开放;积极与 邻国及欧非国家交往,传播先进文化;邻国努力向中国学习。 (4)原则: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意义和影响:符合海外各国 人民的利益,加强了中国人民与亚非人民的友好关系;为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5)角度:反对神权;强调理性。特点:充分肯定和赞扬。 原因:①法国当时处于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下,特权等级与第三等级间矛盾 尖锐,启蒙思想家渴望用理性的武器批判教权主义、专制主义;中国当时正处于康乾盛世,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引起启蒙思想家的向往;中欧缺乏密切联系,西方对中国了解不充分。
I. 世界上还有哪些灿烂的古代文明成就
1.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主要包括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外传,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建筑、医学、数学成就及著名的科技著作等。 商文化、秦汉文化、隋唐文化和宋元文化是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对世界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典型。商有独特风格的青铜制造艺术及先进的历法。秦汉时期的突出表现是中国文明开始源源不断走向西方、走向世界,包括丝绸、冶炼铸造、水利技术等都远播到中亚、罗马和欧洲地区。隋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几乎在所有领域都有突出成就。由于唐朝时期中外交流空前繁盛,被世界学者公认的“中华文化圈”既影响了亚洲文明的发展,也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宋元文化是在隋唐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的,印刷术、指南针及火药技术的对外传播,这对其后整个世界面貌的改变起了巨大的作用。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文化落后于西方。 认识:中国古代的科技在16世纪以前(明代以前)一直领先于世界,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古代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确立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这为科技的进步创造了条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与发展为科技发展连续性与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我国古代科技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通过各民族集体的智慧得到了不断地进步;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的重视与支持也使中国古代科技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发展也使中国古代科技能吸收其他国家地区人民的智慧,得以进一步发展;我国古代人民在与自然界长期斗争中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了古代科技发展的源泉;而中国古代一些著名科学家们的个人努力与不懈的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观因素。这些既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也同时为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 中国古代科技从16世纪以后不可逆转地走向衰落的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与越来越残酷的文化专制统治使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足够的人才。归根结底是由于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 2.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成就:古代文学成就包括诗词、散文、赋、小说、戏曲等形式多样,作品繁富;古代艺术主要包括书法艺术、绘画艺术、音乐舞蹈艺术和雕塑艺术等的发展。认识: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学艺术成就凝结了中国古代各族人民的智慧,是古代文学家与艺术家在前人成就基础上不断创新的结果,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经济与政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它不仅丰富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为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对东亚地区文明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与亚洲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谁发明的糍粑
发布:2025-09-15 05:27:43
浏览:430
广告词版权登记
发布:2025-09-13 16:49:23
浏览:796
投诉华尔街英语
发布:2025-09-06 10:22:27
浏览:2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