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昆仑山的植被每年所创造的生

昆仑山的植被每年所创造的生

发布时间:2021-06-28 10:14:02

A. 昆仑山的自然环境

青藏铁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高原地理位置独特,自然条件、地质条件极其复杂,修建铁路面临诸多全新的技术难题,因而制定施工组织方案亦是新的课题。我集团公司承建的第5标段北起昆仑山北麓的西大滩,南至不冻泉,全长47.91 km.在该段施工组织方案制定时,面临两大技术难题:一是线路经过地段均为高海拔地带,海拔高程大于4500 m的地段有近40 km,最高为昆仑山垭口4776 m.低含氧、低气温、低气压及大风速、强辐射、强雷暴的恶劣自然条件使工程施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尤其是严寒缺氧所造成的人机工作效率下降。二是线路全部位于多年冻土区地段,且穿越冻土区边缘的高温冻土地带及融区。该地区多年冻土的退化和融蚀、季节融化层的冻结和融化、不良冻土物理地质现象等均对铁路工程建筑物产生非常大的危害,使得多年冻土区工程建设不仅在设计原则上有别于一般地区,而且对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机具配置及检测手段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施工中除采取有效技术措施控制和消除这些危害外,制定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亦是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本文着重阐述五标段的施工组织方案的制定。

1 工程概况

本标段线路穿越西大滩断陷盆地、乱石沟峡谷区、昆仑山垭口、昆仑山垭口盆地及不冻泉河谷地带,地质、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独特,工程量大。

西大滩断陷盆地:地形平坦,地势开阔,植被不发育,其间小冲沟较发育,第四系地层较厚,多以冲、洪积圆砾土及卵石土为主,为岛状、片状多年冻土区,多年冻土上限2.8 m-3.5 m,厚度5 m-20 m,冻土平均地温高于-0.5℃,以少冰、多冰冻土为主。

昆仑山区:属中支低丘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形起伏大,植被稀少,海拔4500 m-4800 m,以古冰川、现代冰川作用及寒冻风化地貌形态为主,石海、石冰川、冻胀丘、冰椎、融冻泥流、滑坍等不良冻土现象发育,多年冻土上限1.5 m-2.8 m,厚度60 m-120 m,年平均地温-0.5 C°-2.6 C°,属于稳定和基本稳定多年冻土区,高寒冰凉冻土所占比重较大,约48%,且含冰量分布不均匀,冻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该标段主要工程量大:路基土方在531.40万断面方以上(内多年冻土50.43万断面方);道碴为13.26万m3;各种桥梁32座10764延长米,其中大桥、特大桥为18座,1万延米以上;隧道一座1686延米;涵洞83座,近2000横延米。

本标段工程集中,工程量大,工期紧,于2001年7月1日开工,所有主体工程2002年12月20日达到铺轨条件。

2 施工组织原则

针对本标段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下施工原则:“抢隧道,抓路基,保桥涵”“多机械,少人工”。

根据总的工期要求,本标段控制工期的工程是昆仑山隧道。在昆仑山隧道施工安排上,要突出一个“抢”字。同时,利用有利季节,抓好路基的填筑和路堑开挖施工,促进桥涵施工。

针对高原特点,特别是缺氧对人的生存构成威胁,人员要精干,多使用机械,少用人工。机械能做的事情坚决不用人工做;内地能做的事情,坚决不到现场做;山下能做的事情,坚决不到山上做。

3 施工组织方案

3.1 组织机构

组建高效精干的指挥机构。设中铁五局(集团)青藏铁路工程指挥部,正副指挥长和总工程师之下设各子公司项目部和各职能部门,组成配置装备精良,技术熟练,敢打硬仗,不怕吃苦的专业队伍。

3.2 施工目标

3.2.1 工期目标

①冻土北界至望昆站 开工日期:2001的7月1日,线下主体工程竣工日期:2002年6月30日。

②望昆站至隧道进口处 开工日期:2001年7月1日,线下主体工程完工日期:2002年10月30日。

③隧道 开工日期:2001年7月1日,主体工程2002年11月完工,2002年12月31日达到铺轨条件。

④隧道出口至不冻泉 开工日期:2002年3月1日,线下主体工程完工日期:2002年10月30日。

⑤全标段竣工日期 全标段竣工日期为2003年7月1日。

3.2.2 质量目标

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以及青藏铁路验收的有关规定。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站前工程优良率达到90%以上,房建工程优良率达到50%以上,四电工程优良率达到95%以上,全标段创部级优质工程,满足全线创优规划要求,争创国家优质工程。

3.2.3 安全目标

1)杜绝重大伤亡事故;2)控制年负伤率在2‰以下;3)消灭违章指挥、消灭违章操作,消灭惯性事故。

3.3 资源配置

1.人力资源

针对青藏铁路特殊的自然环境,考虑轮换休养等因素,劳动力用工计划按所需劳动力1.3倍系数配置。配足技术管理、科技攻关、医疗保障等人员。

2.机械配置

由于高寒缺氧的不利环境,内燃机械的功率降低现象非常严重,因此应尽量采用电动机械。但目前土石方施工的挖、装、运、碾压机械仅有内燃型,选型时应选用带涡轮增压装置的机型,并配有足够的机械储备能力。由于本标段无电网电源可用,全部采用自发电形式,所以发电机为关键设备之一,在配备和布置上需认真研究解决。

3.生活后勤

制定了《高原施工人员营养指导书》,在格尔木设生活采购站和食品加工食堂,尽量将各种食品生料加工为成品或半成品,减少施工现场烹饪作业程序。严格按人体所需营养进行配餐。各种食品每天由专用冷藏车送往各工点。

4.医疗卫生及防疫

在格尔木设医疗康复中心,负责伤病人员的治疗休养。在昆仑山隧道进口四项目部设医疗急救中心,负责作业人员现场急救工作。并设防疫站负责全体参建人员的防疫及监护工作。

医疗卫生防疫工作的主要措施及工作目标为:

对参建职工进场前进行全面体检和进场后作定期体检;提前进行工地环境交底和医疗保健卫生教育。除在昆仑山隧道进口设医疗急救中心外,分散营地设医疗保健站。以预防和自我保健为主,医疗护理为辅,增强全员抗病保健意识。要对每个职工身体状况跟踪观察记录,医护人员和领导者要掌握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同时按规定缩短工时,尽量以机代人,减轻劳动强度,保护体能。按规定进行劳动保护,科学配制营养膳食,注意防寒保暖,防疫防病,必要时进行补氧和服用增氧药物,要备足急救用品,熟练掌握急救技术。为了维持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队伍实行部份轮换和短期休息,保证不发生冻伤和病亡。尽一切努力把急性高原病控制在3%以下。

3.4 施工方案

3.4.1 昆仑山隧道

根据昆仑山隧道多年冻土及高寒缺氧等特殊环境,特别确定以下施工原则:一是“多打眼,少装药,弱爆破”,二是“短进尺,强支护,紧衬砌”,三是“多机械,少人工”。

昆仑山隧道按四个口五个工作面组织施工,即进口工作面,1#横洞工作面,出口工作面,2#号横洞工作面(含2个工作面)。各工作面的具体计划施工长度如下:

进口工作面:进口里程为DK976+250,计划施工到DK976+940,计划施工690 m.

1#横洞工作面:1#横洞与正洞交叉里程为DK876+940,计划施工DK976+940—DK977+200,施工长度260 m.

2#横洞工作面:2#横洞与正洞交叉里程为DK977+500,计划施工从DK977+200—DK977+786,施工长度586 m,设两个工作面。

出口工作面:出口里程为DK977+936,计划施工到DK977+786,计划施工150 m.如某个工作面施工进度比计划快,可继续向前施工,直至贯通。

具体施工方法:

在未形成有轨运输之前,采用人工钻眼,光面爆破,分断面台阶开挖,轮式机械出碴及运输。形成有轨运输后,采用三臂台车钻眼,光面爆破,全断面开挖,立爪装碴机、电瓶车、梭矿出碴。衬砌均采用泵送混凝土,液压式衬砌台车施工。对于软弱破碎地质或浅埋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并遵循超前支护及短进尺的原则。

防排水结构和隔热保温层施工:防排水结构和隔热保温层是昆仑山隧道特殊和关键的结构组成部分,其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对保证昆仑山隧道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由于目前国内外对高密冻土地带隧道防水、隔热保温层的施工还没有成熟的经验,需进行大量调研和性能比较,试验选定合适的防水、保温材料,并完成现场防水、隔热保温层的工艺试验,从而制订出隧道防水、保温层施工方法和工艺,以及防水板接缝处理方法和接缝质量检测方法,为昆仑山隧道防排水、隔热保温层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和科学的施工工艺,确保防水、隔热保温层的施工质量。

3.4.2 桥梁工程

根据工程特点,尤其是在多年冻土区施工桥涵的特殊要求,施工中应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结合试验采用各种新的监测手段。在施工过程中充分注意冻土环境保护,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及水土保持工作,施工完毕后将地表复原。

1.桩基础施工

根据青藏线的地质特点,基本上可不用护壁。成孔机械主要为旋挖钻机,可备部分冲击钻,尽量采用干法成孔,以处理钻进过程中遇到的孤石和较硬岩石。

对于按冻结力设计的桩,承台施工前通过监测桩周地基土的地温,待桩周地基土充分回冻后,方进行承台施工。或采用人工降温方法加速回冻,满足工期要求。

承台及桩基在季节融化层范围内部分需进行特殊处理,以减少冻融对桥基产生的力学作用。

2.桥梁墩台施工

采用低温早强耐久砼,对墩台另外露面必须设置保温保湿系统,保证墩台身砼强度在高寒干燥的环境下仍能正常发展。

3.4.3 涵洞工程

本合同段涵洞大多为矩形涵,应采用集中预制、汽车吊拼装的方法,以达到集约化生产和保证质量的目的。

3.4.4 混凝土工程

1.主要技术要求及难点

由于5标段低含氧、低气温、低气压及大风速、强辐射的恶劣自然条件,必须采用特殊砼,才能满足结构设计的要求。主要技术要求及技术难点有:

①保证混凝土浇筑后,在周围介质为负温条件下(不同施工时间,其负温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应达到设计要求。

②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耐侵蚀性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③必须保证混凝土浇筑后,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抗冻临界强度(≥4 MPa)及拆模强度,以满足进度要求。

④要求混凝土拌和物应具备良好的耐低温性、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易密性和可泵性。

2.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由于施工量大、要求特殊,从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外加剂的优选、复配,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到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注、振捣、养护、质量的检验与控制等整个工艺过程,均需制定一系列有效技术措施,并对现场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制定施工作业指导书,确保本标段内混凝土施工质量。

外加剂的选用是在昆仑山区这种特殊自然环境下保证砼获得设计所需特殊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研究,本标段选用外加剂如下:

①昆仑山垭口以北桥涵基桩选用低温早强耐久混凝土防冻剂,墩台身选用低温早强耐久混凝土防冻剂和早强剂复合使用。

②昆仑山垭口以南桥涵基桩选用低温早强耐久耐侵蚀混凝土适用的早强、防冻、耐侵蚀外加剂。

3.4.5 路基工程

1.工程概况

本标段区间路基填方382万m3,挖方102万m3.站场土石方47.4万m3,填渗水土5.7万m3,路基加固及防护土方24.8万m3,铺设复合土工膜2.96万m2,土工格栅54.7万m2,PVC管(Φ30)16.3万m,聚胺脂板12.8万m2,浆砌石5.5万m3,C20钢筋混凝土3.1万m3,C25钢筋混凝土2.4万m3.

2.施工方法

本标段路基工程采用平行流水作业,主要采用机械施工,机械不能施工的边角地段,采用人工和小型机械相结合的方法施工。

凡影响正线施工的改路、改移光缆、改移输油管道工程先行施工。挡护工程配合路基土石方,采取连续作业、快速施工;排水工程随土石方的进展及时安排施工,路堑顶挡水埝先修筑。

有基底处理和片石通风环境的地段先行开工,为路基填筑创造条件。高含冰量冻土段的路堑施工期应尽量选在寒季,若受客观因素制约必须在暖季施工时,应组织快速施工,并有隔热遮阳措施,确保路堑边坡和基底的冻土融化前将隔热层修筑完毕,避免产生热融滑坍和热融泥流的病害

食物只有罐头,整年都是春天

B. 昆仑山自然环境

昆仑山峰峦起伏,林深古幽,景色秀丽,每逢春夏之交,满山碧树吐翠,鲜花争奇斗艳,使昆嵛山更具风韵,成为半岛著名的风景游览区之一。
1.昆仑泉
位于昆仑河北岸著名的小镇纳赤台正中,海拔3700米,,是一泓优良的天然矿泉,被视为昆仑奇观。纳赤喷泉,一大一小,相距50米,大泉在青藏公路路边,泉眼周围用块石砌成外圆内八角形、高一米的泉台,泉口直径1.6米,泉眼水深1米,旁边有一出口。昆仑泉泉水很旺,日夜不停地向外喷涌,不时翻起层层小浪花,并发出响声,全年水温恒定为20℃。泉池四周由花岗石板砌成的多边形图案,中央一股清泉从池地蓦然喷涌而出,形成一个晶莹透明的蘑菇状,将无数片碧玉般的花瓣抛向四周,似一朵盛开的莲花,又似无声四溅的碎玉落入一泓清池,然后奔向滔滔的昆仑河。
至今在纳赤喷泉还流传着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时在此歇息的传说。相传,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时,随身抬了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像。当公主一行来到昆仑山下的纳赤台时,由于山高路遥,人马累得精疲力竭。于是,公主命令大队人马就地歇息。当夜做饭时,才发现附近没有水,大家只好啃完干粮,和衣而睡。第二天早上,人们醒来时,发现昨晚放释迦佛像的山头被压成了一块平台,离平台不远的地方,一眼晶莹的泉水喷涌而出,淙淙流淌。人们一下子明白,这是释迦佛把山中的泉水压了出来。虔诚信佛的公主为了表达对佛祖的敬意,把自己身上的一串珍珠抛在泉眼里,泉水变得更加清凉甘甜。由此,人们把纳赤台称为“佛台”,把昆仑泉称之为“珍珠泉”。还有一个传说是创造神凡摩赴昆仑山瑶池之畔的西王母寿宴后归途中,饮兴未艾,信手把樽畅饮西王母馈赠的瑶池琼浆,金樽掷地,琼浆四溢。其乘坐的莲花神龛化为赤台群山,溢出琼浆化为昆仑泉。
昆仑泉是昆仑山中最大的不冻泉,泉水是昆仑山冰雪融化后渗入地下流动喷涌出来的,不仅澄澈清冽,晶莹透明,甘甜醇美,洁净卫生,加上这里海拔高,没有污染,被誉为“冰山甘露”。该泉水属低矿化度重碳酸氯化物、钙镁型矿泉水。它喷出地层前,在地下蕴藏潜流达20余年,从周围环境中溶解锶,钙、钾、碳酸氢根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化学元素。其中锶含量达0.7毫克/升,对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为优质、天然饮用矿泉水。现建有昆仑泉亭,亭内立有昆仑泉碑,是世界屋脊汽车探险线的必经之地,昆仑山道教圣境寻祖游的重要景点之一。
2.昆仑山口
昆仑山口地处昆仑山中段,格尔木市区南160公里处,海拔4772米,相对高度80-100米,亦称“昆仑山垭口”,是青海、甘肃两省通往西藏的必经之地,也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关隘。昆仑山口地势高耸,气候寒冷潮湿,空气稀薄,生态环境独特,自然景象壮观。这里群山连绵起伏,雪峰突兀林立,草原草甸广袤。尤其令人感到奇特的是,这里到处是突兀嶙峋的冰丘和变幻莫测的冰锥,以及终年不化的高原冻土层。冰丘有的高几米,有的高十几米,冰丘下面是永不枯竭的涓涓潜流。一旦冰层揭开,地下水常常喷涌而出,形成喷泉。而冰锥有的高一二米,有的高七八米。这种冰锥不断生长,不断爆裂。爆烈时,有的喷浆高达二三十米,并发出巨大的响声。昆仑山口的大片高原冻土层, 虽终年不化,但冻土层表面的草甸上却生长着青青的牧草。每到盛夏季节,草丛中盛开着各种鲜艳夺目的野花,煞是好看。
昆仑山山口是青藏公路穿越昆仑山脉的必经之地,咽喉之所,是世界屋脊汽车探险线的必经之地,昆仑六月雪观光的重要景点。许多过往行人来到这里后,都要在此驻足观赏一番。1956年4月,陈毅副总理在前往西藏途中路过昆仑山时,激情满怀,诗兴大发,当即写了一首《昆仑山颂》。诗中写道:峰外多峰峰不存,岭外有岭岭难寻。地大势高无险阻,到处川原一线平。目极雪线连天际,望中牛马漫逡巡。漠漠荒野人迹少,间有水草便是客。粒粒砂石是何物,辨别留待勘探群。我车日行三百里,七天驰骋不曾停。昆仑魄力何伟大,不以丘壑博盛名。驱遣江河东入海,控制五岳断山横。
昆仑山口标记碑分为主碑、副碑、陪碑、雕塑、底盘五部分,材质为汉白玉。主碑高4.767米,是昆仑山口海拔高度的千分之一,碑底座用花岗岩块石砌成9.6平方米基础,象征她屹立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坚实土地上。昆仑山口碑南侧立有昆仑山口纪念碑及杰桑?索南达杰纪念碑,纪念这位为保护可可西里野生动物而捐躯的藏族优秀儿子。
离昆仑山口不远的东西两侧,海拔6000米以上的玉虚峰和玉仙峰亭亭玉立,终年银装素裹,云雾缭绕,形成闻名遐迩的昆仑六月雪奇观。玉虚峰,位于昆仑山口东面。这是一座海拔6500多米的雪山冰峰,峰顶高耸巍峨,山体通坡冻封雪裹,山腰白云缭绕,看上去犹如一位银装素裹,亭亭玉立的女子,昂然挺立在群山之上。玉虚峰相传为玉皇大帝的妹妹玉虚神女居住的地方。传说,当年玉皇大帝见昆仑山雄伟高大,气势轩昂,景象万千,且离天庭很近,便在昆仑山顶修建了一座轩辕行宫。玉帝的妹妹玉虚得知后,很不服气,说玉帝霸占的地方太多了 ,不仅占了天上,还要把地上的好地方也据为已有。玉帝没有办法,只好把其中的一座山峰让给了玉虚。玉虚便在这座山峰上为自己修筑一座冰清玉洁、俏丽奇美的行宫,而且经常带着众姐妹到此游玩,所以,这座山峰就叫玉虚峰。
3.昆仑桥
昆仑桥又称一步天险桥。位于格尔木南部的昆仑山下,距格尔木市约50公里,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险关。昆仑桥飞架于一步天险之上,全长只有4米多,是一钢筋水泥大桥。昆仑桥之壮观不在大桥本身,而在于桥下的?f岩绝壁和万丈深涧。发源于昆仑山中的由雪水和泉水汇合而成的格尔木河,从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峡谷奔流而下,滔滔的河水将河谷的千板岩长期冲刷穿凿成了一条深40多米、宽数米的石峡险谷,其中最窄处只有4米左右。昆仑桥两岸,绝壁相对,怪岩嶙峋,谷顶平坦,谷底幽深,形势极为险峻。人们站在桥上俯身鸟瞰,但见湍流不息的河水,在深邃险峻的幽谷中急湍喧泻,喷涌咆哮,不断地激起层层雪白的浪花,发出阵阵犹如雷鸣般的轰鸣,真是令人望之目眩,闻之丧胆。

C. 求几道关于昆仑山植被(植物)的问答题

热带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植物类型,不同气候类型区,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植物。
雨林热带雨林与
大草原与
的热带稀树草原沙漠对应对应与
热带沙漠热带季风季节对应对应热带雨林带

D. 昆仑上北坡的植被种类有哪些

昆仑山西始乌鲁乌斯河,东迄安迪河,东西迤逦600余公里,平均海拔高度6000m。该区有野生种子植物52科,211属,398种。植物区系以种类成份单纯、地理成份复杂为特征。北坡中山带和高山带下部年降水量300—500mm,草原带发育完整,尤以中段的策勒山地草原发育最好。草原带以上高寒荒漠不存在,高寒草甸则有一定发育。中昆仑山北坡植被类型的垂直带谱是:1)山地荒漠,自山麓线多在2200—2500m,个别在3000m;2)山地荒漠草原在3000—3200m;3)山地真草原在3200—3600m;4)高寒草原在3600—3800m(阳坡上升到4200m以上);5)高寒草甸在3800—4200m;6)高山垫状植被仅见于东段山地和高寒草甸复合分布;7)高山流石坡稀疏植被在4200—5000m。中昆仑山内部山原极端寒冷干旱,多为砾漠所占据,高寒荒漠和高寒荒漠草原呈片状星散分布。

E. 昆仑山的简介

昆仑山口位于青海西南部,昆仑山中段,格尔木市区南160公里处,是青海、甘肃两省通往西藏的必经之地,也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关隘,因山谷隘口而得名,亦称“昆仑山垭口”,海拔4767米,相对高度80-100米,寒冻风化剥蚀作用强烈。
昆仑山口地势高耸,气候寒冷潮湿,空气稀薄,生态环境独特,自然景色壮观。这里群山连绵起伏,雪峰突兀林立,草原草甸广袤。尤其令人感到奇特的是,这里到处是突兀嶙峋的冰丘和变幻莫测的冰锥,以及终年不化的高原冻土层。冰丘有的高几米,有的高十几米,冰丘下面是永不枯竭的涓涓潜流。一旦冰层揭开,地下水常常喷涌而出,形成喷泉。而冰锥有的高一二米,有的高七八米。这种冰锥不断生长,不断爆裂。爆裂时,有的喷浆高达二三十米,并发出巨大的响声。昆仑山口的大片高原冻土层虽终年不化,但冻土层表面的草甸上却生长着青青的牧草。每到盛夏季节,草丛盛开着各种鲜艳夺目的野花,煞是好看。
昆仑山山口是青藏公路穿越昆仑山脉的必经之地,咽喉之所,是世界屋脊汽车探险线的必经之地,昆仑六月雪观光的重要景点。许多过往行人来到这里后,都要在此驻足观赏一番。1956年4月,陈毅副总理在前往西藏途中路过昆仑山时,激情满怀,诗兴大发,当即写了一首《昆仑山颂》。诗中写道:峰外多峰峰不存,岭外有岭岭难寻。

地大势高无险阻,到处川原一线平。

目极雪线连天际,望中牛马漫逡巡。

漠漠荒野人迹少,间有水草便是客。

粒粒砂石是何物,辨别留待勘探群。

我车日行三百里,七天驰骋不曾停。

昆仑魄力何伟大,不以丘壑博盛名。

驱遣江河东入海,控制五岳断山横。

F. 昆仑山的恶劣.自然环境

青藏铁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高原地理位置独特,自然条件、地质条件极其复杂,修建铁路面临诸多全新的技术难题,因而制定施工组织方案亦是新的课题。我集团公司承建的第5标段北起昆仑山北麓的西大滩,南至不冻泉,全长47.91 km.在该段施工组织方案制定时,面临两大技术难题:一是线路经过地段均为高海拔地带,海拔高程大于4500 m的地段有近40 km,最高为昆仑山垭口4776 m.低含氧、低气温、低气压及大风速、强辐射、强雷暴的恶劣自然条件使工程施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尤其是严寒缺氧所造成的人机工作效率下降。二是线路全部位于多年冻土区地段,且穿越冻土区边缘的高温冻土地带及融区。该地区多年冻土的退化和融蚀、季节融化层的冻结和融化、不良冻土物理地质现象等均对铁路工程建筑物产生非常大的危害,使得多年冻土区工程建设不仅在设计原则上有别于一般地区,而且对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机具配置及检测手段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施工中除采取有效技术措施控制和消除这些危害外,制定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亦是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本文着重阐述五标段的施工组织方案的制定。

1 工程概况

本标段线路穿越西大滩断陷盆地、乱石沟峡谷区、昆仑山垭口、昆仑山垭口盆地及不冻泉河谷地带,地质、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独特,工程量大。

西大滩断陷盆地:地形平坦,地势开阔,植被不发育,其间小冲沟较发育,第四系地层较厚,多以冲、洪积圆砾土及卵石土为主,为岛状、片状多年冻土区,多年冻土上限2.8 m-3.5 m,厚度5 m-20 m,冻土平均地温高于-0.5℃,以少冰、多冰冻土为主。

昆仑山区:属中支低丘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形起伏大,植被稀少,海拔4500 m-4800 m,以古冰川、现代冰川作用及寒冻风化地貌形态为主,石海、石冰川、冻胀丘、冰椎、融冻泥流、滑坍等不良冻土现象发育,多年冻土上限1.5 m-2.8 m,厚度60 m-120 m,年平均地温-0.5 C°-2.6 C°,属于稳定和基本稳定多年冻土区,高寒冰凉冻土所占比重较大,约48%,且含冰量分布不均匀,冻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该标段主要工程量大:路基土方在531.40万断面方以上(内多年冻土50.43万断面方);道碴为13.26万m3;各种桥梁32座10764延长米,其中大桥、特大桥为18座,1万延米以上;隧道一座1686延米;涵洞83座,近2000横延米。

本标段工程集中,工程量大,工期紧,于2001年7月1日开工,所有主体工程2002年12月20日达到铺轨条件。

2 施工组织原则

针对本标段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下施工原则:“抢隧道,抓路基,保桥涵”“多机械,少人工”。

根据总的工期要求,本标段控制工期的工程是昆仑山隧道。在昆仑山隧道施工安排上,要突出一个“抢”字。同时,利用有利季节,抓好路基的填筑和路堑开挖施工,促进桥涵施工。

针对高原特点,特别是缺氧对人的生存构成威胁,人员要精干,多使用机械,少用人工。机械能做的事情坚决不用人工做;内地能做的事情,坚决不到现场做;山下能做的事情,坚决不到山上做。

3 施工组织方案

3.1 组织机构

组建高效精干的指挥机构。设中铁五局(集团)青藏铁路工程指挥部,正副指挥长和总工程师之下设各子公司项目部和各职能部门,组成配置装备精良,技术熟练,敢打硬仗,不怕吃苦的专业队伍。

3.2 施工目标

3.2.1 工期目标

①冻土北界至望昆站 开工日期:2001的7月1日,线下主体工程竣工日期:2002年6月30日。

②望昆站至隧道进口处 开工日期:2001年7月1日,线下主体工程完工日期:2002年10月30日。

③隧道 开工日期:2001年7月1日,主体工程2002年11月完工,2002年12月31日达到铺轨条件。

④隧道出口至不冻泉 开工日期:2002年3月1日,线下主体工程完工日期:2002年10月30日。

⑤全标段竣工日期 全标段竣工日期为2003年7月1日。

3.2.2 质量目标

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以及青藏铁路验收的有关规定。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站前工程优良率达到90%以上,房建工程优良率达到50%以上,四电工程优良率达到95%以上,全标段创部级优质工程,满足全线创优规划要求,争创国家优质工程。

G. 昆仑山的主要特点

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山脉全长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最高峰在于青、新交界处,名为新青峰——布格达板峰,海拔6860米,是青海省最高点。是高原地貌的基本骨架,是青海省重要的自然区划界线。相传昆仑山的仙主是西王母,在众多古书中记载的“瑶池”,便是昆仑河源头的黑海,这里海拔4300米,湖水清瀛,鸟禽成群,野生动物出没,气象万千,在昆仑河中穿过的野牛沟,有珍贵的野牛沟岩画,距黑海不远处是传说中的姜太公修炼五行大道四十载之地。玉虚峰、玉珠峰经年银装素裹,山间云雾缭绕,位于昆仑河北岸的昆仑泉,是昆仑山中最大的不冻泉。形成昆仑六月雪奇观,水量大而稳定,传说是西王母用来酿制琼浆玉液的泉水,为优质矿泉水。发源于昆仑山的格尔木河中游,长期侵蚀千板岩,形成了峡谷绝壁相对,深几十米的一步天险奇观。

奇峰婷婷玉立,传说是玉帝两个妹妹的化身。昆仑山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是明末道教混元派(昆仑派)道场所在地。是中国第一神山。玉珠峰、玉墟峰均为青海省对外开放的山峰,是朝圣和修炼的圣地,1990年推出昆仑山道教寻祖旅游线路。1992年以后,来自世界各地登昆仑、寻根问祖、顶礼膜拜的炎黄子孙组成的寻根团多达上百个,有的台湾同胞连年在昆仑山修炼,每年达数月之久。后又带家人进山朝拜,并投资兴建祭坛,十分虔诚。

昆仑山峰峦起伏,林深古幽,景色秀丽,每逢春夏之交,满山碧树吐翠,鲜花争奇斗艳,使昆嵛山更具风韵,成为半岛著名的风景游览区之一。北魏史学家崔鸿在《十六国春秋》中,称之为“海上之诸山之祖”、“天下名山僧占多”。

昆仑山自古以来就吸引佛界道家在这里建寺筑观,养性修身,传经布道。远在汉唐之际这里就寺院林立,香火不断。至金元,盛极一时的中国道教全真派开山祖师王重阳同他的七弟子,把这里选为创教立派的“洞天福地”,留下了诸多另人神往的道教遗迹。

地质地貌

(1)地质
昆仑山脉与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间均以深大断裂相隔。昆仑山地区以前震旦系为基底;古生代时为强烈下沉的海域并伴有火山活动,古生代末期经华力西运动褶皱上升,构成昆仑中轴和山脉的中脊;中生代产生拗陷,经燕山运动构成主脊两侧4000米以上的山体。昆仑山脉与构成分隔中国南部与北部的纬向山脉。
昆仑山脉的新构造运动极其强烈,晚第三纪以来上升大约4000~5000米;叶尔羌拗陷中的砾石层厚度2500余米,河谷高阶地上则分布有第四纪火山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克里雅河与安迪尔河的上游均保存有中更新世玄武岩流与火山口,1951年在于田县境昆仑山中的卡尔达西火山群的一号火山曾爆发,并伴有现代火山泥石流。东部昆仑山第四纪以来上升了2800余米,其相关沉积物在柴达木盆地中的埋藏深度达2800米。昆仑山的新构造运动具间歇性,叶尔羌河、喀拉喀什河、尼雅河均形成4~5级阶地;各河出山口形成4~5级叠置的洪积扇。

(2)地貌
昆仑山北坡濒临最干旱的亚洲大陆中心,属暖温带塔里木荒漠和柴达木荒漠,山前年降水量小于100毫米,西部60毫米,东部20毫米,若羌仅为15~20毫米。年降水量随山地海拔增高而略增,暖温带荒漠被高山荒漠所取代,由特有的垫状驼绒藜与西藏亚菊组成。源于昆仑山脉北坡诸河流,源远流长,汇流于塔里木盆地与柴达木盆地内流水系。
昆仑山脉西高东低,按地势分西、中、东3段:
①西段。从喀拉喀什河上游的赛图拉与叶尔羌河上游的麻扎通过的新藏公路,构成昆仑山脉西、中段的分水界。西段主要山口有乌孜别里山口、明铁盖山口、红其拉甫达坂及康西瓦等,为通往阿富汗及巴基斯坦的交通要道。位于西昆仑山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山峰有 3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座,平均海拔为5500~6000米。受重重山体阻挡,使喀拉喀什河谷中的年降水量仅为25~30毫米,雪线附近的降水量则达300毫米左右;北坡降水量大于南坡,主峰形成现代高山冰川作用中心,年均温0℃等温线大致沿4000米等高线通过,最高山带的年均温为-15~-7.5℃。
公格尔山海拔7719米,慕士塔格山7546米。前者的冰川面积为300平方公里,有20余条冰舌向下散射:北坡冰舌最长为23公里,东坡和西坡20公里;冰舌下达的海拔高度为3900~4900米。后者的冰川面积275平方公里,有16条冰舌下溢,东坡最长21公里,冰舌下达高度5300米。西坡冰舌的长度20公里,下达高度4000~4500米。雪线高度北坡5500米,南坡5800米,慕士塔格一带雪线为4800~5000米。
塔什库尔干谷地的海拔3100~3900米,年均温3℃,年降水量70余毫米;谷地以东山地的现代雪线,北坡为5000~5200米。
发源于西段的主要河流有叶尔羌河,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在盆地北部汇流成。
西段山地的北坡为山地荒漠和高寒荒漠景观。低于2700米的前山及中山带下部为红沙与合头草荒漠,砾-石质的山地棕漠土, 上部为昆仑蒿为主的草原化荒漠,棕钙-淡栗钙土2700~3000米的下部沙土地带合头草荒漠,上部为紫花针茅、银穗羊茅占优势的山地草原,阴坡出现小片雪岭云杉林,与山地草原构成山地森林草原。在3000米的塔什库尔干宽谷中为高位沼泽化草甸。3100~3900米干旱冰碛丘陵与冰水冲积扇分布着雌雄麻黄为主的灌木荒漠。谷地两侧4000米以上为以粉花蒿和垫状驼绒藜占优势的高寒荒漠。4500~5500米的高山为刺矶松、高寒棘豆高寒半灌木荒漠。海拔5500~6500米的高山下部为高寒稀疏植被,上部为寒冻风化带。6500米以上为高山冰雪带。
②中段。位于新藏公路与车尔臣河九个大坂山即东经77°~86°,主脉向南略呈弧形;克里雅山口和喀拉米兰山口是该段联系新疆―西藏通道。
中昆仑山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 8座,如乌孜塔格(6250米)、慕士山(7282米)、琼木孜塔格(6920米),平均海拔5000~5500米,北坡雪线5100~5800米。主要河流有喀拉喀什河、玉龙喀什河、克里雅河、尼雅河及安迪尔河,除和田河上源喀拉喀什河和玉龙喀什河水量较大,有利灌溉外,其他河流出山后很快没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中。
山地下部为合头草、红沙半灌木荒漠,棕漠土;上部为沙生针茅、短花针茅为主的草原化荒漠,棕钙土;向上过渡为针茅、昆生葱、昆仑蒿为主的高寒荒源草原;在海拔4500米山地内部坡麓及岩屑坡上,垫状驼绒藜、糙点地梅组成稀疏的高寒荒漠;在海拔4500~5500米的下部为稀疏植被,上部为寒冻风化带,更高山峰则为冰雪带。
③东段。向东略呈扇形展开,分为3支:北支祁漫塔格山,其南隔以阿牙克库木盆地,东延为唐松乌拉山、布尔汗布达山;中支阿尔格山,东延为博卡雷克塔格、唐格乌拉山与布青山,地形上与阿尼玛卿山相接;南支为构成青南高原上的主体山脉,东延与相接。昆仑山垭口是青藏公路必经之道。
东昆仑山海拔 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座,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 8座,平均海拔4500~5000米,积雪分布在5800米以上的山峰。昆仑山垭口一带的雪线高度,北坡5200米,南坡5400米。雪线附近的年均温-9~-8℃,山间谷地西大滩(4200米)一带的年均温低于-3℃,年降水量350毫米左右。山地顶部年降水量略有增加,青藏高原北坡现代多年冻土的下界在4200米左右。
主要河流有流入塔里木盆地中的车尔臣河;流入柴达木盆地的有那仁郭勒河、乌图美仁河、及柴达木河,前者由冰雪融水补给,属于塔里木内流水系;后四者由降水与湖水补给,属于柴达木内流水系。
山地北坡为荒漠化草原,在海拔3600米以下为干燥剥蚀的基岩山地,几无植物生长,沟坡及岩屑上堆散生有垫状驼绒藜,红沙、合头草荒漠;3600~3800米过渡为紫花针茅亚高山草原;3800~4500米的山地下部是以小嵩草为主的草原化高山草甸,上部为垫状植被;4500~5000米以上过渡为稀疏的高寒植丛和寒冻风化带;5500米以上为高山冰雪带。

气候物产

(1)气候
昆仑山北坡属暖温带塔里木荒漠和柴达木荒漠,降水量小;随着海拔的增高,暖温带荒漠过渡为高山荒漠,降水量随之增加。雪线在海拔5600米至5900米,雪线以上为终年不化的冰川,冰川面积达到3000平方公里以上,是中国的大冰川区之一,冰川融水是中国几条主要大河的源头,包括长江、黄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和塔里木河。
(2)物产
昆仑山区有100多种高等植物,但一般都是低矮的灌木类。野生动物都是高原特有的如藏羚羊、野牦牛、野驴等。新疆和田的昆仑山麓出产最高质量的美玉,从古代起就是中原地区玉石的主要来源,因此《千字文》提到“玉出昆岗”。

人文历史

《史记·大宛传》中记载:“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寘,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昆仑山在历史上曾是一座名山。中国古老的地理著作《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对它都不只一次提到,其中大多记述都带有神奇的色彩。如说它是“天帝的下都”,方圆八百里,高七万尺。又说这里有西王母的瑶池,到处长着结有珍珠和美玉的仙树。有的书籍还说它是黄河的发源地,黄河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摇篮,因此昆仑山在古人的心目中一向被视为了不起的大山,起初人们并不知道它的确切位置,后来通过与西域交往,在新疆于田一带发现了玉石。皇帝根据古代的图书,错误地认为黄河发源于美玉产地昆仑山北麓,于是便把河源所出的山叫做昆仑山。
古人尊昆仑山为“万山之宗”、“龙脉之祖”、“龙山”,因而编织出了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妇孺皆知的“嫦娥奔月”、“《西游记》”、“《白蛇传》”等都与昆仑山有关,是产生中华民族神话传说的摇篮。

相传昆仑山的仙主是西王母,在众多古书中记载的“瑶池”,便是昆仑河源头的黑海,这里海拔4300米,湖水清瀛,鸟禽成群,野生动物出没,气象万千,在昆仑河中穿过的野牛沟,有珍贵的野牛沟岩画,距黑海不远处是传说中的姜太公修炼五行大道四十载之地。玉虚峰、玉珠峰经年银装素裹,山间云雾缭绕,位于昆仑河北岸的昆仑泉,是昆仑山中最大的不冻泉。形成昆仑六月雪奇观,水量大而稳定,传说是西王母用来酿制琼浆玉液的泉水,为优质矿泉水。发源于昆仑山的格尔木河中游,长期侵蚀千板岩,形成了峡谷绝壁相对,深几十米的一步天险奇观。奇峰婷婷玉立,传说是玉帝两个妹妹的化身。昆仑山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是明末道教混元派(昆仑派)道场所在地。是中国第一神山。

玉珠峰、玉墟峰均为青海省对外开放的山峰,是朝圣和修炼的圣地,1990年推出昆仑山道教寻祖旅游线。1992年以后,来自世界各地登昆仑、寻根问祖、顶礼膜拜的炎黄子孙组成的寻根团多达上百个,有的台湾同胞连年在昆仑修炼,每年达数月之久。后又带家人进山朝拜,并投资兴建祭坛,十分虔诚。

近年来,我国地质工作者在昆仑山中发现了面积达一万平方公里的岩溶地貌。这片岩溶东起莫诺马哈雪峰,西止阿奇格库勒湖,长350公里,宽20~30公里,岩溶地带山势峥嵘,形态多奇,有的石峰像祭天神坛,有的似群象、苍龙、卧虎,还有的溶沟形如甬道、走廊、长亭。其景色大可与云南石林、广西岩溶媲美。

神话中的昆仑山

槐江山向西南四百里的地方是昆仑山,是黄帝在下界的都邑。昆仑山由神陆吾主管,他还管理着天上九域。陆吾人面虎身,虎爪,九条尾巴。山中的土蝼,喜欢吃人。土蝼生有四只角,安静时像只大山羊。山中还生长着一种叫做钦原的大鸟,形状像马蜂,大小类似鸳鸯,钦原如果螫了其他鸟兽,这些鸟兽就会死掉,如果螫了树木,这些树木也会枯死,人遇上它凶多吉少。还有一种鹑鸟,它管理黄帝的各种器具和服饰。山上有一种名叫沙棠的树,形状同棠树相似,黄色花朵,红色果实,果实的味道像李子,但没有核。沙棠可以用来防御水灾,如果人们吃了它的果实就不会淹死。山中的薲草形状像葵,味道像葱味,吃了它可以解除疲劳。河水发源于此,向南流去,然后再向东流入无达。赤水也发源于此,向东南流去入汜天之水。洋水也发源于昆仑山,向西南流入于丑涂之水。黑水也从昆仑山中流出,向西南流入大杅。这里生长着很多奇异鸟兽。〔神陆吾,据郭璞注释,就是肩吾,庄周曾说:"肩吾得之,以处大山。"形体象虎一样的陆吾神,说就是《海内西经》中的开明兽。鹑鸟,是凤凰之属的鸟类,《海内西经》中说,昆仑开明西北皆有凤凰,就是指的这种鹑鸟,《禽经》中说:“赤凤谓之鹑。”〕

旅游资源
1.昆仑泉
位于昆仑河北岸著名的小镇纳赤台正中,海拔3700米,,是一泓优良的天然矿泉,被视为昆仑奇观。纳赤喷泉,一大一小,相距50米,大泉在青藏公路路边,泉眼周围用块石砌成外圆内八角形、高一米的泉台,泉口直径1.6米,泉眼水深1米,旁边有一出口。昆仑泉泉水很旺,日夜不停地向外喷涌,不时翻起层层小浪花,并发出响声,全年水温恒定为20℃。泉池四周由花岗石板砌成的多边形图案,中央一股清泉从池地蓦然喷涌而出,形成一个晶莹透明的蘑菇状,将无数片碧玉般的花瓣抛向四周,似一朵盛开的莲花,又似无声四溅的碎玉落入一泓清池,然后奔向滔滔的昆仑河。
至今在纳赤喷泉还流传着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时在此歇息的传说。相传,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时,随身抬了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像。当公主一行来到昆仑山下的纳赤台时,由于山高路遥,人马累得精疲力竭。于是,公主命令大队人马就地歇息。当夜做饭时,才发现附近没有水,大家只好啃完干粮,和衣而睡。第二天早上,人们醒来时,发现昨晚放释迦佛像的山头被压成了一块平台,离平台不远的地方,一眼晶莹的泉水喷涌而出,淙淙流淌。人们一下子明白,这是释迦佛把山中的泉水压了出来。虔诚信佛的公主为了表达对佛祖的敬意,把自己身上的一串珍珠抛在泉眼里,泉水变得更加清凉甘甜。由此,人们把纳赤台称为“佛台”,把昆仑泉称之为“珍珠泉”。还有一个传说是创造神凡摩赴昆仑山瑶池之畔的西王母寿宴后归途中,饮兴未艾,信手把樽畅饮西王母馈赠的瑶池琼浆,金樽掷地,琼浆四溢。其乘坐的莲花神龛化为赤台群山,溢出琼浆化为昆仑泉。
昆仑泉是昆仑山中最大的不冻泉,泉水是昆仑山冰雪融化后渗入地下流动喷涌出来的,不仅澄澈清冽,晶莹透明,甘甜醇美,洁净卫生,加上这里海拔高,没有污染,被誉为“冰山甘露”。该泉水属低矿化度重碳酸氯化物、钙镁型矿泉水。它喷出地层前,在地下蕴藏潜流达20余年,从周围环境中溶解锶,钙、钾、碳酸氢根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化学元素。其中锶含量达0.7毫克/升,对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为优质、天然饮用矿泉水。现建有昆仑泉亭,亭内立有昆仑泉碑,是世界屋脊汽车探险线的必经之地,昆仑山道教圣境寻祖游的重要景点之一。

2.昆仑山口
昆仑山口地处昆仑山中段,格尔木市区南160公里处,海拔4772米,相对高度80-100米,亦称“昆仑山垭口”,是青海、甘肃两省通往西藏的必经之地,也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关隘。昆仑山口地势高耸,气候寒冷潮湿,空气稀薄,生态环境独特,自然景象壮观。这里群山连绵起伏,雪峰突兀林立,草原草甸广袤。尤其令人感到奇特的是,这里到处是突兀嶙峋的冰丘和变幻莫测的冰锥,以及终年不化的高原冻土层。冰丘有的高几米,有的高十几米,冰丘下面是永不枯竭的涓涓潜流。一旦冰层揭开,地下水常常喷涌而出,形成喷泉。而冰锥有的高一二米,有的高七八米。这种冰锥不断生长,不断爆裂。爆烈时,有的喷浆高达二三十米,并发出巨大的响声。昆仑山口的大片高原冻土层, 虽终年不化,但冻土层表面的草甸上却生长着青青的牧草。每到盛夏季节,草丛中盛开着各种鲜艳夺目的野花,煞是好看。
昆仑山山口是青藏公路穿越昆仑山脉的必经之地,咽喉之所,是世界屋脊汽车探险线的必经之地,昆仑六月雪观光的重要景点。许多过往行人来到这里后,都要在此驻足观赏一番。1956年4月,陈毅副总理在前往西藏途中路过昆仑山时,激情满怀,诗兴大发,当即写了一首《昆仑山颂》。诗中写道:峰外多峰峰不存,岭外有岭岭难寻。地大势高无险阻,到处川原一线平。目极雪线连天际,望中牛马漫逡巡。漠漠荒野人迹少,间有水草便是客。粒粒砂石是何物,辨别留待勘探群。我车日行三百里,七天驰骋不曾停。昆仑魄力何伟大,不以丘壑博盛名。驱遣江河东入海,控制五岳断山横。
昆仑山口标记碑分为主碑、副碑、陪碑、雕塑、底盘五部分,材质为汉白玉。主碑高4.767米,是昆仑山口海拔高度的千分之一,碑底座用花岗岩块石砌成9.6平方米基础,象征她屹立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坚实土地上。昆仑山口碑南侧立有昆仑山口纪念碑及杰桑?索南达杰纪念碑,纪念这位为保护可可西里野生动物而捐躯的藏族优秀儿子。
离昆仑山口不远的东西两侧,海拔6000米以上的玉虚峰和玉仙峰亭亭玉立,终年银装素裹,云雾缭绕,形成闻名遐迩的昆仑六月雪奇观。玉虚峰,位于昆仑山口东面。这是一座海拔6500多米的雪山冰峰,峰顶高耸巍峨,山体通坡冻封雪裹,山腰白云缭绕,看上去犹如一位银装素裹,婷婷玉立的女子,昂然挺立在群山之上。玉虚峰相传为玉皇大帝的妹妹玉虚神女居住的地方。传说,当年玉皇大帝见昆仑山雄伟高大,气势轩昂,景象万千,且离天庭很近,便在昆仑山顶修建了一座轩辕行宫。玉帝的妹妹玉虚得知后,很不服气,说玉帝霸占的地方太多了 ,不仅占了天上,还要把地上的好地方也据为已有。玉帝没有办法,只好把其中的一座山峰让给了玉虚。玉虚便在这座山峰上为自己修筑一座冰清玉洁、俏丽奇美的行宫,而且经常带着众姐妹到此游玩,所以,这座山峰就叫玉虚峰。

3.昆仑桥
昆仑桥又称一步天险桥。位于格尔木南部的昆仑山下,距格尔木市约50公里,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险关。昆仑桥飞架于一步天险之上,全长只有4米多,是一钢筋水泥大桥。昆仑桥之壮观不在大桥本身,而在于桥下的?f岩绝壁和万丈深涧。发源于昆仑山中的由雪水和泉水汇合而成的格尔木河,从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峡谷奔流而下,滔滔的河水将河谷的千板岩长期冲刷穿凿成了一条深40多米、宽数米的石峡险谷,其中最窄处只有4米左右。昆仑桥两岸,绝壁相对,怪岩嶙峋,谷顶平坦,谷底幽深,形势极为险峻。人们站在桥上俯身鸟瞰,但见湍流不息的河水,在深邃险峻的幽谷中急湍喧泻,喷涌咆哮,不断地激起层层雪白的浪花,发出阵阵犹如雷鸣般的轰鸣,真是令人望之目眩,闻之丧胆。

H. 昆仑山的传说

昆仑之丘,也称昆仑之墟,墟者,被毁之故都也。

距今12000前,昆仑山为人神共居之地,共有神灵近百,族人近万,与外界鲜有往来,被后世称为天都。

昆仑之名,也称混沌,是距今6300年左右,后世族人聚在一起,回想起当初的盛况,才给它起的名字,为浑然一体,未曾分离之意,是为强调以前人与神都居天都之中,不曾有天地之分。

距今9800年时,极地之冰消融,昆仑山中连续降雨90余日,地震频发,水有中出,天地昏暗,难分昼夜,灵兽鸱鴞口中喷火,四周皆明,众族人得以外逃。而搬开巨石,负责开路的,为昆仑至尊的贴身护卫,混沌氏,也称盘古氏。

众神离开昆仑山后,迁到了青海湖边、倒淌河旁、日月山下,再未能举族回迁,那座当初被毁的故地天都,被称为昆仑之墟(丘)。

I. 昆仑山的地理位置,历史以及其它任何关于昆仑山的信息~

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从东向西绵亘2,000公里(1,250哩),西起塔吉克的帕米尔,东至昆仑山口和毗邻的青藏诸山脉——布尔汗布达山脉、巴颜喀拉山与阿尼玛卿山。昆仑山宽度变化相当大,很少超过201公里(125哩)。在西部边际,该山形成中国西部西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之间的一个内亚壁垒。北部支脉阿尔金山继续延伸这一山脉组合。
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山脉全长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昆仑山和帕米尔地图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最高峰在于青、新交界处,名为新青峰——布格达板峰,海拔6860米,是青海省最高点。是高原地貌的基本骨架,是青海省重要的自然区划界线。相传昆仑山的仙主是西王母,在众多古书中记载的“瑶池”,便是昆仑河源头的黑海,这里海拔4300米,湖水清瀛,鸟禽成群,野生动物出没,气象万千,在昆仑河中穿过的野牛沟,有珍贵的野牛沟岩画,距黑海不远处是传说中的姜太公修炼五行大道四十载之地。玉虚峰、玉珠峰经年银装素裹,山间云雾缭绕,位于昆仑河北岸的昆仑泉,是昆仑山中最大的不冻泉。形成昆仑六月雪奇观,水量大而稳定,传说是西王母用来酿制琼浆玉液的泉水,为优质矿泉水。发源于昆仑山的格尔木河中游,长期侵蚀千板岩,形成了峡谷绝壁相对,深几十米的一步天险奇观。
奇峰亭亭玉立,传说是玉帝两个妹妹的化身。昆仑山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是明末道教混元派(昆仑派)道场所在地。是中国第一神山。玉珠峰、玉虚峰均为青海省对外开放的山峰,是朝圣和修炼的圣地,1990年推出昆仑山道教寻祖旅游线路。1992年以后,来自世界各地登昆仑、寻根问祖、顶礼膜拜的炎黄子孙组成的寻根团多达上百个,有的台湾同胞连年在昆仑山修炼,每年达数月之久。后又带家人进山朝拜,并投资兴建祭坛,十分虔诚。
昆仑山峰峦起伏,林深古幽,景色秀丽,每逢春夏之交,满山碧树吐翠,鲜花争奇斗艳,使昆嵛山更具风韵,成为半岛著名的风景游览区之一。北魏史学家崔鸿在《十六国春秋》中,称之为“海上之诸山之祖”、“天下名山僧占多”。
昆仑山自古以来就吸引佛界道家在这里建寺筑观,养性修身,传经布道。远在汉唐之际这里就寺院林立,香火不断。至金元,盛极一时的中国道教全真派开山祖师王重阳同他的七弟子,把这里选为创教立派的“洞天福地”,留下了诸多另人神往的道教遗迹。

J. 昆仑山上有什么植物

嘛,昆仑山是座石头山啊………食物多半是灌木,或者就是后期人工栽培的杨树

阅读全文

与昆仑山的植被每年所创造的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