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船的发展历史
经历了四个时代: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和柴油机船时代。
1、舟筏时代→独木舟→筏→木板船→桨、篙和橹→帆船时代→地中海的古帆船→北欧和西欧帆船→飞剪式帆船→中国帆船→蒸汽机船时代→早期的蒸汽机船→“大东方”号蒸汽机船→蒸汽机船的完善→汽轮机船、柴油机船的问世→油船和散货船的出现→大型远洋客船的兴起→柴油机船时代
2、船舶大型化→船舶专业化→船舶高速化→船舶自动化→船舶内燃机化
部分船介绍:
1、舟筏时代
人类以舟筏作为运输、狩猎和捕鱼的工具,至少起源于石器时代。中国1956年在浙江出土的古代木桨,据鉴定是四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遗物。说明舟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年代。
2、帆船时代
据记载,远在公元前四千年,古埃及就有了帆船。中国使用帆船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公元以前。从15世纪到19世纪中叶,是帆船发展的鼎盛时期。15世纪初中国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15世纪末C.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他们的船队都是由帆船组成的。
在帆船发展史中,地中海沿岸地区、北欧西欧地区和中国都曾作出重大贡献。19世纪中叶美国的飞剪式快速帆船,则是帆船发展史上的最后一个高潮。不同地区的帆船,在结构、形式和帆具等方面各有特色。
3、蒸汽机船时代
18世纪蒸汽机发明后,许多人都试图将蒸汽机用于船上。1807年,美国人R.富尔顿首次在“克莱蒙脱”号船上用蒸汽机驱动装在两舷的明轮,在哈德逊河上航行成功。从此机械力开始代替自然力,船舶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4、柴油机船时代
柴油机船问世后,发展很快,逐渐取代了蒸汽机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工业化国家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国际贸易的空前兴旺,中东等地石油的大量开发,促使运输船舶迅速发展。
② 船的发展史
在中国,商代已造出有舱的木板船,汉代的造船技术更为进步,船上除版桨外,还有锚、舵。
唐代权,李皋发明了利用车轮代替橹、桨划行的车船、桨划行的车船。
宋代,船普遍使用罗盘针(指南针),并有了避免触礁沉没的隔水舱。同时,还出现了10桅10帆的大型船舶。15世纪,中国的帆船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牢固、适航性最优越的船舶。中国古代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船,指的是:利用水的浮力,依靠人力、风帆、发动机(如蒸气机、燃气涡轮、柴油引擎、核子动力机组)等动力,牵、拉、推、划、或推动螺旋桨、高压喷嘴,使能在水上移动的交通运输工具。
另外,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古称舳舻)、轮(船)、舫,军用船称为舰(古称艨艟)、艇,小型船称为舢舨、艇、筏或舟,其总称为舰船、船舶或船艇。
船的起源国尚无定论,早在公元前6000年,人类已在水上活动。世界上最早的船可能就是一根木头,人们试着骑到水中漂浮的较大的木头上,从而想到了造船。
③ 车船的发明者究竟是谁
在《中兴小记》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其制如大桅,长十余丈,上置巨石,遇官军船近,即倒拍竿击碎之。农民军谓之‘车船’。”那么,这种车船是由谁发明的呢?
一、唐代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皋发明的。据《旧唐书·李皋传》载:“(李皋)尝运心巧思,为战舰,挟二轮蹈之,翔风鼓浪,疾若挂帆席,所造省易而久固。”这里所说的二轮战船就是车船,这里认为车船就是李皋造的了。南宋绍兴三年李纲奏折道:“余得唐嗣王皋遗制,创造战船数十艘,上下三层,挟以车轮,鼓蹈而前,观者如堵。”这里虽不是明确地说李皋造车船,然而非唐人造无疑了。同时史载李皋曾经在江南生活过,这就不能排除江南水乡的生活经历使其会造此船成为可能。
二、车船是由南宋都水监水手木匠都料高宣发明的。《杨么事迹》说:“程吏部……偶得一随军人,原是都水监白波辇运司黄河扫岸水手木匠都料高宣者,献车船样……打造大车船一只,数日并工而成。”不难看出,该书作者认为车船是高宣献图并制造的,而农民军拥有的车船却是从官军手中夺来的。该书中写道:“程吏部班师,奈氵止江之水渐落,氵止江口滩浅,车船不能出,贼遂力争夺。覃统制烧之不迭,其船尽为贼有。”
车船的发明者究竟是谁,还有待于史学家们进一步考证研究得出确定的结论。
④ 汽车,轮船什么时候发明
希望对你有帮助:世界公认的汽车发明者是德国人卡尔·佛里特立奇·奔驰。他在1885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马车式三轮汽车,并于1886年1月29日获得世界第一项汽车发明专利,这一天被大多数人称为现代汽车诞生日,奔驰也被后人誉为“汽车之父”。 被人们称为“轮船之父” 的罗伯特富尔顿是美国机械工程师。1807年7月他设计出排水量为100吨、长45.72米、宽9.14米的汽轮船“克莱蒙特”号。船的动力是由72马力的瓦特蒸汽机带动车轮拨水。8月17日,载有40名乘客的“克莱蒙特号” 从纽约出发,沿着哈德逊河逆水而上,31小时后,驶进240公里以外的奥尔巴尼港,平均时速7.74公里,从此揭开了轮船时代的帷幕。此后它在哈德逊河上定期航行,成为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轮船,奠定了轮船不容摇撼的地位。
⑤ 船是谁发明的它的起源历史
舟船,是由原始的渡水浮具逐步演变而来的,具体的发明人目前尚未知道。人类的这一漫长历史过程却清楚地被记录在古文献中。《庄子•逍遥游》说:“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
我们从以上古文献的记载中可以看到:“以匏济水”、“始乘枰”、“变乘桴以造舟楫”,揭示的当是舟船最初发展的规律,即从“匏”到“桴”,再由“桴”到“舟”。任何事物的发展和演变,都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5)后世轮船之的车船发明于哪个时期扩展阅读:
船的起源: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发现过河困难的问题。若河浅和水流慢,人们就可以涉水渡河。但遇到河深和水流急的河流,人们就无法过河。后来,一些人发现抱着树枝或粗的树干,就可以浮渡过河。于是,人们就开始有意识地把树枝捆成一扎,做成木筏。或把粗树干挖空,使它成为独木舟就可以过河了。这就是船的雏形。
1、古代桨船
在后来,人们开始在船上装上许多船桨,以此来为船只提供动力,使其不用随波逐流,便于控制船只,使船只更安全。
2、古代远洋帆船
随着人们的科技发展和贪婪的欲望,使人们开始了远洋探险。在技术上,探险家们所使用的帆船比以前的人力多桨船先进多了。它装上了高大的桅杆,桅杆上挂着大面积的帆布,使它能尽最大限度地利用海上的风能。这比起以前的船,速度更快,船身更大,更坚固,住在上面更舒适。它上面放置了大量的大炮,使它的攻击力更强。
3、近代轮船
随着人们步入工业时代,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英国人瓦特经过多年研究,广泛吸取前人的经验,制成了使用可靠的蒸汽机,并投入使用。那时有一位叫富尔顿的美国人,觉得用桨划船会很累,而且效率不高,于是他就想用明轮来代替船桨。用蒸汽机驱动船只。并于1870年在哈德逊河上成功地进行试航。这就是轮船的雏形。
1835年,英国人史密斯造了一艘装有螺旋桨的船模型,引起了造船专家的注意。经研究发现,螺旋桨作为船的推进器比明轮力量大。于是装明轮的轮船逐渐退出使用。但为了称呼方便,装螺旋桨的船还是叫轮船。
4、现代轮船
随着人类的发展,现代的轮船已经不再用帆来辅助船航行,而且不再使用会严重污染环境而且效率低的蒸汽机,改用了柴油发动机。这是船的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现代的轮船不仅装上了高效的柴油发动机,而且还装上了雷达、声纳、无线电等先进设备,使船只远洋航行变得更加安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船
⑥ 轮船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人,已发明了轮船。以船侧轮子的转动代替划桨,以轮激水前进。古称为「车船」、「车轮轲」。在这里,轮成为以连续运动代替间歇运动的机械。 史载,祖冲之发明「千里船」,在建康 (南京) 新亭江试航,「日行百余里」。可惜,该记载未明确指出,祖冲之是否以轮代桨作为动力机械。 唐代李皋发明了“桨轮船”。他在船的舷侧或艉部装上带有桨叶的桨轮,靠人力踩动桨轮轴,使轮周上的桨叶拨水推动船体前进。因为这种船的桨轮下半部浸入水中,上半部露出水面,所以称为“明轮船”或“轮船”,以便和人工划桨的木船、风力推动的帆船相区别。 至宋代,火药与轮船,已成为两项最重要的军事武器。宋将韩世忠在 1129 年镇江黄天荡战役中「用飞轮八楫,踏车蹈回江面」,有力打击金人完颜亮;在采石矶战役中, 轮船
宋将虞允文的轮船战舰使金兵「相顾骇愕」等史事,都是明证。随轮船制造技术的提高,船中桨轮数量也从 2 轮发展到 4 轮、 8 轮、 20 轮,甚至 32 轮。 后来螺旋桨推进器取代了桨轮,“明轮船”被淘汰了。因为称呼上的通俗和习惯,用螺旋桨推进的船仍称为“轮船”,并沿袭至今。 公元782~785年,杭州知府李皋在船的舷侧或艉部装上带有桨叶的桨轮,靠人力踩动桨轮轴,使轮轴上的桨叶拨水推动船体前进。在19世纪以前,船舶主要靠人工摇橹和风帆推进。
⑦ 轮船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1752年,瑞士物理学家白努利第一次提出了螺旋桨比在它以前存在的各种推进器优越的报告,他设计了具有双导程螺旋的推进器,安装在船尾舵的前方。1764年,瑞士数学家欧拉研究了能代替帆的其它推进器,如桨轮(明轮)。喷水,也包括了螺旋桨。
潜水器和潜艇在水面下活动,传统的桨、帆无法应用,笨重庞大的明轮也难适应。于是第一个手动螺旋桨,不是用在船上,而是作为潜水器的推进工具。
蒸汽机问世,为船舶推进器提供了新的良好动力,推进器顺应蒸汽机的发展,成为船舶推进的最新课题。
第一个实验动力驱动螺旋桨的是美国人斯蒂芬,他在1804年建造了一艘7.6米长的小船,用蒸汽机直接驱动,在哈得逊河上做第一次实验航行,实验中发现发动机不行,于是换上瓦特蒸汽机,实验航速是4节,最高航速曾达到8节。
斯蒂芬螺旋桨有4个风车式桨叶,它锻制而成,和普通风车比较它增加了叶片的径向宽度,为在实验中能选择螺距与转速的较好配合,桨叶做成螺距可以调节的结构。在哈得逊河上两个星期的试验航行中,螺旋桨改变了几个螺距值,但是实验的结果都不理想,性能远不及明轮。这次实验使他明白,在蒸汽机这样低速的条件下,明轮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它的推进效率高于螺旋桨是必然的结论。
阿基米德螺旋的引入,最早见于1803年,1829年有英国的阿基米德螺旋桨的专利。并在此基础上于1840-
1841年建造了一些民用的螺旋桨。1843年,英国海军在“雷特勒”号舰上,第一次以螺旋桨代替明轮,随后由斯密士设计了20艘螺旋桨舰,参加了对俄战争,斯密士成为著名人物。
1843年,美国海军建造了第一艘螺旋桨船“浦林西登”号,它是由舰长爱列松设计,在爱列松的积极推广下,美国相续建造了41艘民用螺旋桨船,最大的排水量达2000吨。
⑧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轮船出现在什么时候
中国直到近代被迫打开大门,实行洋务运动之后,才出现了轮船。
黄鹄号长十七米,重二十五吨。因为当时还没有发明内燃机,所以世界上的所有轮船都是蒸汽船。所以黄鹄号也不例外,只是相比于外国的铁甲舰而言,黄鹄号除了内核用了蒸汽机,船体基本上还是木制的。但是航速已经能够赶上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
黄鹄号整个铸造过程中,只向欧洲购买过蒸汽内核和中轴,其余部分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和安装完成,并没有外国人参与,虽然比欧洲国家的火轮船晚了很多。但是他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轮船,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代表性作品,具有非凡的意义。
⑨ 轮船的简史
轮船
"轮船"一词始于我国唐代,它的出现与船的动力改革有关。
原来,我国唐代李皋发明了"桨轮船"。他在船的舷侧或艉部装上带有桨叶的桨轮,靠人力踩动桨轮轴,使轮周上的桨叶拨水推动船体前进。因为这种船的桨轮下半部浸入水中,上半部露出水面,所以称为"明轮船"或"轮船",以便和人工划桨的木船、风力推动的帆船相区别。
而最早建造蒸汽轮船的是法国发明家乔弗菜,他在1769年就建造了世界第一艘蒸汽轮船“皮罗斯卡菲”号,用蒸汽机启动。后来,英国人薛明敦在1802年也建成一艘蒸汽轮船。可惜它们均未得到实际应用。
直到1807年9月,美国人富尔敦设计、制造的蒸汽轮船“克莱蒙特”号试航成功,才使轮船开始真正成功为水上舞台的主角。“克莱蒙特”号,全长45.72米,宽9.14米,排水量100吨,船速每小时6.4公里。
蒸汽机船发明后,用蒸汽机为动力代替人力带动桨轮,沿用了100多年之久。
后来螺旋桨推进器取代了桨轮,这种“明轮船”被淘汰了。因为称呼上的通俗和习惯,用螺旋桨推进的船仍称为“轮船”,并沿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