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拜占庭帝国以及拜占庭建筑经历了哪些发展历程
拜占庭帝国虽然被视作罗马帝国在地中海东岸的继续,其实它更像是亚历山大皇帝建立的希腊帝国的再现。它在成为罗马帝国一部分的时候吸收了罗马文化的一些内容,经过长时期的融合。到公元5世纪末6世纪初,它即以被称为“拜占庭文化”的特征逐渐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是一种富丽堂皇并充满生气的“文化”表现,是有着深厚根底的文化的“解放”。在建筑领域,西里尔·曼戈认为,“在早期(4~6世纪),尽管处于转变过程中,基本上还属于古罗马式建筑”。“6世纪拜占庭建筑(被认为是‘宇宙’帝国的建筑)代表着古代建筑长期发展的一个终结。”“有人可能倾向于说在第7世纪后,或肯定在第9世纪后拜占庭建筑的确有了一种特殊的外观并一直保持到帝国的消亡”。
B. 拜占庭建筑艺术为后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拜占廷建筑艺术影响极大,在欧、亚地区广泛分布着拜占廷式建筑,其中现存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教堂是拜占廷建筑的杰作。这座教堂堪称中古世界的一大奇观,也是其他民族刻意模仿的榜样。在巴尔干半岛、意大利、俄罗斯、中欧,甚至在英、法等西欧国家均保留多座拜占廷式教堂。拜占廷建筑特点一方面体现在设计布局和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建筑物的内外装修上。拜占廷建筑的精巧特点与古典建筑的质朴宏大成鲜明的对比,构成独具特色的拜占廷建筑风格。
现存意大利帕瓦的9-10世纪拜占廷工艺品——银质镀金墨盒。
C. 拜占庭建筑的发展变化有什么
拜占庭帝国虽然被视作罗马帝国在地中海东岸的继续,其实它更像是亚历山大皇帝建立的希腊帝国的再现。它在成为罗马帝国一部分的时候吸收了罗马文化的一些内容,经过长时期的融合。到公元5世纪末6世纪初,它即以被称为“拜占庭文化”的特征逐渐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是一种富丽堂皇并充满生气的“文化”表现,是有着深厚根底的文化的“解放”。在建筑领域,西里尔·曼戈认为,“在早期(4~6世纪),尽管处于转变过程中,基本上还属于古罗马式建筑”。“6世纪拜占庭建筑(被认为是‘宇宙’帝国的建筑)代表着古代建筑长期发展的一个终结。”“有人可能倾向于说在第7世纪后,或肯定在第9世纪后拜占庭建筑的确有了一种特殊的外观并一直保持到帝国的消亡”。拜占庭建筑就是拜占庭文化的形象体现,而且集中体现在君士坦丁堡。
D. 拜占庭建筑的结构成就
将从西亚学来的圆拱型穹顶发挥到了极致。参见索菲亚大教堂。
E. 建筑结构设计:拜占庭建筑有哪些特点
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
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第四个特点是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F. 请列举拜占庭在法律和建筑上的突出成就各一例
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第一部完整的法律汇编
建筑就是索菲亚大教堂了
G. 拜占庭帝国在建筑艺术上取得过哪些成就
建筑和艺术也在古希腊化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出现了新的风格和形式。如圣·索非亚大教堂就是拜占庭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圆屋顶,广泛采用壁画等),绘画艺术也在“拜占庭文艺复兴”时期达到全盛。
H. 哥特式建筑,拜占庭是建筑,巴洛克式建筑,古罗马式建筑最大区别是什么
哥特式建筑,拜占庭式建筑,巴洛克式建筑,古罗马式建筑最大区别是特色不同。
一、特色不同
1、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
2、拜占庭式建筑
拜占庭式建筑的特点是十字架横向与竖向长度差异较小,其交点上为一大型圆穹顶。穹顶在方形的平面上,建立覆盖穹顶,并把重量落在四个独立的支柱上,这对欧洲建筑发展是一大贡献。
3、巴洛克式建筑
巴洛克时代代表了17世纪的建筑风格.在意大利语中,巴洛克意指“畸形珍珠”。这种建筑的特点是重于内部的装饰.其全体多取曲线,常常穿插曲面与椭圆空间。企图以丰富多变的风格炫耀人们的视觉,并用夸张的纹样形式。
4、古罗马式建筑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 ,以及巴尔贝克(在今黎巴嫩)太阳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
二、起源不同
1、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在12—15世纪,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争胜来表现自己的城市。
2、拜占庭式建筑
公元395年,以基督教为国教的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史称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庭帝国,其统治延续到15世纪,1453年被土耳其人灭亡。东罗马帝国的版图以巴尔干半岛为中心,包括小亚细亚、地中海东岸和北非、叙利亚、巴勒斯坦、两河流域等,建都君士坦丁堡。
3、巴洛克式建筑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巴洛克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它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罗马是当时教会势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罗马兴起就不足为奇了。
可以说,巴洛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
4、古罗马式建筑
古罗马在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地区强国,与此同时罗马人也开始了罗马的建设工程。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建立时,罗马城已成为与东方长安城齐名的世界性城市。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相对完善,城市逐步向艺术化方向发展。
三、发展不同
1、哥特式建筑
第一座哥特式教堂是1143年在法国巴黎建成的圣丹尼教堂,其四尖券巧妙地解决了各拱间的肋架拱顶结构问题,有大面积的花窗玻璃,为以后许多教堂所效法。
2、拜占庭式建筑
(13-15世纪),十字军的数次东征使拜占庭帝国大受损失,这个时期的建筑既不多,也没有什么新的创造,后来在土耳其入主后大多破损无存了。
3、巴洛克式建筑
巴洛克建筑风格也在中欧一些国家流行,尤其是德国和奥地利。17世纪下半叶,德国不少建筑师留学意大利归来后,把意大利巴洛克建筑风格同德国的民族建筑风格结合起来。到18世纪上半叶,德国巴洛克建筑艺术成为欧洲建筑史上一朵奇花。
4、古罗马式建筑
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30年-公元476年),公元前30年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奥古斯都称帝。
从帝国成立到公元后180年左右是帝国的兴盛时期,这时,歌颂权力、炫耀财富,表彰功绩成为建筑的重要任务,建造了不少雄伟壮丽的凯旋门,纪功柱和以皇帝名字命名的广场、神庙等等。
I. 以下哪座中世纪教堂是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
君土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结构关系明确、清晰,建筑空间即集中统一又曲折多变。内部采用玻璃马赛克和彩色大理石等装饰,色彩丰富。它是东正教的中心教堂和东罗马皇帝举行重要仪典之处,是拜占廷建筑最光辉的代表,对当时和后来的建筑发展影响巨大。
J. 拜占庭建筑的特点
建筑特点:
1、第一个特点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2、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
3、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 式建筑形制。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4、第四个特点是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艺术简介:
公元395年,以基督教为国教的罗马帝国东西分治,德国史学家称帝国东部(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庭帝国,其统治延续到15世纪,1453年被土耳其人灭亡。东罗马帝国的版图以巴尔干半岛为中心,包括小亚细亚、地中海东岸和北非、叙利亚、巴勒斯坦、两河流域等,建都君士坦丁堡。
东罗马帝国以古罗马的贵族生活方式和文化为基础。由于贸易往来,使之融合了东方阿拉伯、波斯文化色彩,形成独自的拜占庭艺术。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拜占庭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