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上帝创造塔

上帝创造塔

发布时间:2021-06-27 12:43:04

1. 通天塔在哪里

2. 上帝创造语言的传说

【创11:1】 那时来,天下人的口自音,言语,都是一样。
【创11:2】 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
【创11:3】 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作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
【创11:4】 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
【创11:5】 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
【创11:6】 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
【创11:7】 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
【创11:8】 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
【创11:9】 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别(就是变乱的意思)。

3. 汉诺塔 就是汉诺威塔吗

好像没有汉诺威塔这东西。

汉诺塔:汉诺塔(又称河内塔)问题是源于印度一个古老传说的益智玩具。上帝创造世界的时候做了三根金刚石柱子,在一根柱子上从下往上安大小顺序摞着64片黄金圆盘。上帝命令婆罗门把圆盘从下面开始按大小顺序重新摆放在另一根柱子上。并且规定,在小圆盘上不能放大圆盘,在三根柱子之间一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

4. 游戏Hannoi塔的由来

几种大同小异的说法
1、<汉诺塔(Hannoi塔)的由来>

汉诺塔来自印度神话里的玩具。

上帝创造世界时作了三根金刚石柱子,在一根柱子上从下往上按大小顺序摞着64片黄金圆盘。

上帝命令婆罗门把圆盘从下面开始按大小顺序重新摆放在另一根柱子上。并且规定,在小圆盘上不能放大圆盘,在三根柱子之间一回只能移动一个圆盘。

有预言说,这件事完成时宇宙会在一瞬间闪电式毁灭。也有人相信婆罗门至今仍在一刻不停地搬动着圆盘。

http://yjrg.net/HT/bbsindex?b=con?B=334&F=M.1142862375.A

2、相传在印度的贝纳雷斯有座大寺庙,寺庙内有一块红木板,上面插着三根钻石棒,在盘古开天地,世界刚创造不久之时,神便在其中的一根钻石棒上放了64枚纯金的圆盘。有一个叫婆罗门的门徒,不分日夜地向这座寺庙赶路,抵达后,就尽力将64枚纯金的圆盘移到另一根钻石棒上。等到婆罗门完成这项工作,寺庙和婆罗门本身都崩溃了,世界在一声霹雳中也毁灭了。

喜欢玩具或者给孩子买过玩具的朋友,一定知道这个传说。这个传说是关于“汉诺塔”的,我们惯常见到的是大小不一的7枚圆盘或者8枚圆盘的汉诺塔,相对于婆罗门的繁琐和疲惫来讲,我们接触到的是非常简单的了,即就是这样,完全移动7枚圆盘的汉诺塔最少也需要63步,而8枚圆盘的最少需要255步,那可想而知,移动64块圆盘需要多少步。

汉诺塔的基本玩法是这样的:每次只能移动一块圆盘,而且大的不能移到小的上面。

http://www.gansudaily.com.cn/20030105/162/2003105A00462014.htm

3、很早以前,三位得道的高僧逝世后被埋葬在三座“金塔”之下,并立下重誓,称任何移动金塔的行为都将得到报应,除非:一是每次只移动一层,二是直径大的层不可以压住直径小的层。

传说二:在印度的贝纳雷斯,有座大寺庙,寺庙?有一块红木板,上面插着三根钻石棒,在盘古开天地,世界刚创造不久之时,神便在其中的一根钻石棒上,放了64枚纯金的圆盘。有一个叫婆罗门的门徒,不分日夜的向这座寺庙赶路,抵达后,就尽力将64枚纯金的圆盘移到另一根钻石棒上。等到婆罗门完成这项工作,寺庙和婆罗门本身都崩溃了,世界在一声霹雳中也毁灭了。

http://www.ec.com.cn/pubnews/2006_07_26/103285/1191737.jsp

4、http://qzc.zgz.cn/hanno1.htm

5. 为什么上帝要取消通天塔

“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不背着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得着生命。”——耶稣

耶和华所喜悦的人

分散无组织

想蒙耶和华上帝的喜悦,承受上帝的恩爱,除了自认无知,或智慧服从信仰而外,分散而没有组织,也是绝对必要的。这可从上帝的作为中看出来,如说:
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他们彼此商量说:“来罢!我们要作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说:“来罢!我们要建一座城,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人于上”(创一一·1-4)
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了。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止不造那城了(创一一·6-8)

这一变乱口音的《经》文,神父、牧师、神学家,怕从来都读不通,测不透上帝的意思,让我来把读《经》的心得,向大家报告。人自从吃了禁果,有了分别的智慧,耶和华就非常的担心。“耶和华神说:那人已经和我们相似,能知道善恶,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创三·22)。依耶和华的意思,人不是上帝,就不能与上帝一样的有分别善恶的智慧;人应该盲目无知的,永作造物主耶和华的忠实仆人。现在有了分别的智慧,如再像上帝那样的永远活下去,经验而智慧一天天大起来,那简直要与耶和华称兄道弟或取而代之了。那还了得!不如趁人没有吃下生命树果以前,赶出伊甸园去,让人接受残废的命运。然而,死亡并不能阻碍人类智慧的增高;人类一代代的延续,不但承受前人的经验,而且又不断的进步。到上帝要变乱口音的时候,人已经从农耕而进步到工业;会造砖,会造城,还想造塔顶通天的高塔。造城与造塔,是“为要传扬我们(人类)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地上”。这是人类要过更有组织的集体生活;团结就是力量,从而显扬人类自己,人类文化的光荣。这确是使耶和华担心的事。人类散居,还那样一天天聪明,如再过城市生活,有组织的集体生活,那“如今既然作这(建城建塔的)事业,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如升空、如入水、如征服太空等),就没有不成就的了”。人类什么事都能作,那还有谁将荣耀归于上帝呢?耶和华上帝的智慧,到底是伟大的!他作成了有效的对策——变乱人的语言。人与人间,为了语言不通,而形成种族的不同。这不但造成了种族的、区域的不同生活文化,而互相对立;由于语言隔碍,更不断引起了矛盾、冲突、斗争,而对消了人类团结进步的力量。所以,耶和华变乱人类的语音,目的在要人类分散。只要彼此间多分散,多斗争,耶和华的大能,就会到处显扬出来。因此,“耶和华使他们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止不造那城(与塔)了”。由于人类不能团结,分散力量,就无法完成这伟大的工程。人类做不到,耶和华就得到了辉煌的胜利。人类分散了,就不免削弱了人类的智慧与力量(其实还在进步之中);斗争多、苦难多,耶和华就可以振振有辞的责备那些傲慢的人类,应受打击与毁灭的惩处;人类也会痛悔自己的罪恶,承认自己的渺小,而回归于主耶和华的名下,接受耶和华上帝的领导。耶和华叫人类分散对立,就是达成上帝爱世人的办法。

耶和华使人分散,是怕人“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了”;不再愿意作耶和华上帝的奴隶。所以,人类的分散,等于接受耶和华上帝的领导(其实也不一定)。耶和华害怕人类的智慧、团结、能干,只是为了要由耶和华自己来领导一切。变乱口音一举,上帝似乎是胜利了,但并非决定性的胜利,人类还是向智慧、团结、能力而迈进。耶和华也就不断的愤怒、抗争,而企图确保宇宙王国的统治。这是有“上帝说”为证的(神父牧师们就是相信这样的话)试举两例。

一、“众人彼此说:我们不如立一个首领,回埃及去罢”(民一四·4)
“耶和华对摩西说:这百姓藐视我要到几时呢?”(民一四·11)

二、“以色列的长老,都聚集来到拉玛,见撒母耳,对他说:……现在求你为我们立一个王,治理我们,像列国一样。”(撒上八·4-5)
“耶和华对撒母耳说:百姓向你说的一切话,你只管依从。因为他们不是厌弃你,而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撒上八·7)
“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你们今日却厌弃了救你们脱离一切灾难的神,说:求你立一个王,治理我们”(撒上八·18-19)

第一例,是以色列民族,从埃及出来的时候。当时的领导者——摩西,利用以色列上帝(保护神)耶和华的名义,鼓舞同族,而进行脱离埃及统治的斗争。在进入祖宗的故乡——迦南以前,居留旷野的艰苦生活,是可以想见的。每日吃吗哪(大概是野菌)而生活,受到生活的熬炼,也就不免有了怨言!“巴不得我们早死在埃及地耶和华的手下。那时,我们坐在肉锅旁边,吃得饱足。你们将我们领出来,到这旷野,是要叫这全会众都饿死啊!”(出一六·3)“谁给我们肉吃呢?我们记得在埃及的时候,不花钱就吃鱼”(民一一·4-5)。民族的独立固然重要,肚子吃饱也非常要紧。这些牢骚,以人的立场来说,是人情之常;以耶和华来说,就显得不够信心,不够服从,免不得要发怒了。后来,以色列人听到迦南地方的人民,强壮有力,就失望的哀哭起来:“巴不得我们早死在埃及地,或是死在这旷野。耶和华为什么(要)把我们领到那(迦南)地,使我们倒在刀下呢?我们的妻子和孩子,必被掳掠。我们回埃及去,岂不好吗?”众人彼此说:“我们不如立一个首领,回埃及去罢”(民一四·2-3-4)。另立一个领袖,不只是不要摩西,而就是不信任耶和华上帝的领导,嫌耶和华的领导无方,使大众面临绝地。嫌耶和华领导无方,不再要耶和华领导;对于耶和华上帝的藐视,严重到什么程度?所以这一次,上帝生的气可大了!准备用瘟疫来击杀他们——耶和华最心爱的以色列人。后来,虽答应了摩西的恳求:“求你照你的大慈爱,赦免这百姓的罪孽”(民一四·19),而还是给了“你们的尸首,必倒在旷野”(在进迦南以前就死了)的惩罚。耶和华上帝的法律是:谁不受耶和华的领导,谁就该死。上帝的大慈悲、爱世人,是不能与统治人类分离的。因为,耶和华的身分,是宇宙的大统治者(主宰)。在上帝,非统治人类,就无法爱人类。所以人类也就非服从主,作忠实的仆人,不能获得上帝的爱。耶和华与耶稣先生的信徒啊!你们要记着:统治你就是爱你。

第二例,在以色列民族,进入了迦南,由祭师撒母耳领导的时候。那时,以色列还是部落(十二支族)时代,士师(祭师)治理——耶和华神权统治的时代。当时的列国,都有了国家组织,有国王治理。以色列人也就向撒母耳要求,为他们立一个王。从祭师治理到国王治理,本是人类历史的一定演进。从人本的文化来说,这是可喜的进步。但从耶和华的神权统治,神人间的主奴关系来说,那等于叛逆,不要耶和华作他们的王了。所以,耶和华对撒母耳说:“他们不是厌弃你,而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人类由于眼睛明亮,人类文明进展到了这一阶段,任凭耶和华怎样的全知全能,也无法扭转这一历史的要求。虽然耶和华还是努力作最后的说服:“告诉他们,那王将来怎样管辖他们”(撒上八·9):服劳役、纳赋税,还要夺取他们的财产。然而人类有了国家组织的坚决要求,也就不听耶和华的说话。耶和华到底是聪明的,见事已如此,反对无效,也就顺水推舟,给他们立一个王了。

耶和华不愿意以色列人成立国家,还是为了不愿意人类的团结。人类集合于国家的组织之下,至少是以政统教(怕还要政教分离,……),人类再也不会无组织的,受耶和华神权政治的直接领导了。国家制度,是人类进一步的社会组织;在国家的统一组织下,营为群体的活动。文化、事业、公共福利,一切都更迅速的进步。在这大地上,人类要显扬自己的名字,不再将荣耀归于上帝。企图反对国家,诽毁国家为管辖人类,虐待人类的力量,耶和华上帝早在马列主义以前,吐露这种高见了。其实,他们也不一定讨厌国家,只是国家制的存在,使他们统治世界的雄才大略,无法实现罢了!

人类既有了分别善恶的智力,那惟有使人类分散、对立、斗争,才能信受耶和华上帝的领导。这一政略,到耶稣先生宣扬福音的时代,虽因人智进步,而大大修正(不,这叫做成全)了耶和华的意思。但以促使人类分散、对立,为达成信仰上帝的有效方法,还是一样。如耶稣先生说:
“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乃是叫地上动刀兵。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太十·34-35)
“你们以为我来,是叫地上太平吗?我告诉你们:不是,乃是叫人分争。从今以后,一家五个人将要分争:三个人和两个人相争,两个人和三个人相争。父亲和儿子相争,儿子和父亲相争;母亲和女儿相争,女儿和母亲相争;婆婆和媳妇相争,媳妇和婆婆相争。”(路十二·51-53)

耶稣先生的福音,强调信主得救——主要是信上帝的儿子,信上帝的化身,也就是信耶稣自己。他强调来世间宣扬福音的中心工作,是促使家庭内的自相斗争,就是动刀动枪,也在所不惜。有些读《经》而没有读通的好好先生,怀疑耶稣先生那样的爱人如己,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怎么会叫世人自相分争呢?不只说爱而又谈仇恨;不说和平而强调斗争呢?这怕不是耶稣先生的意见吧!这是不明白希伯来精神(也可说西方精神)的幼稚想法!如明白耶和华上帝的主宰人类,是从人的分散对立中而完成统治,就容易明白耶稣先生这一平常的道理了。不过,耶和华上帝的爱世人,着重于种族的,不脱氏族宗教的色彩。而耶稣先生的爱世人,着重于个人的,使每个人因信而得永生。耶和华上帝(圣父)的时代,是从严格统治人类,而逐渐失去控制的力量,所以用分散——种族分散、阶层对立,及无组织以维持统治。耶稣先生(圣子)的时代,是大大革新,从头收拾旧山河,这就非采用矛盾斗争的神圣策略不可。不着重家庭的斗争,怎能达成新王国的统治呢?

结说

上帝的恩情说不完!我已写得多了,还是留些在别的论题下说吧!

要通达“上帝爱世人”的“经”意,必须确认上帝与人的主奴关系。这才能确信“为了爱人,必须治人”的结论。有以为上帝与人是父子关系,有以为耶稣与门徒为师生关系,这都是不对的。老子中学毕业,儿子也是中学毕业,老子绝不会心里难过。儿子大学毕业,那老子一定是特别欢喜。又如老子官拜一品,儿子竟称孤道寡,不论老子的表情如何,心里总是不亦乐乎?父子的关系是这样的,而耶和华与人类呢?自己有智慧,却不许人吃分别善恶的果子。人有了智慧,上帝就不愿人类的团结,作成更大的事业。天下有这样的父子吗?这样的耶和华,能相信是你们的父吗?耶稣先生说:“学生不能高过先生,仆人不能高过主人”(太十·24)。仆人不能高过主人,以西方的奴隶社会来说,是对的;学生不能高过先生,或者也是西方文化吧!在东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受到人的称赞。正因为学生高过先生,人类的文化才有进步!所以,“上帝与人为主奴关系”,是读通《圣经》的总线索,也可说是《圣经》的一贯之道。确认了这,上帝爱世人的微言大意,才明白地显露在人的眼前。

我在读《经》的过程中,偶然悟得了一点,这虽然又是泄露天机,干犯天怒的。但这样奥妙的学问,我还是把他吐露出来吧。如中国有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传来的一贯的政治哲学一样,新旧约中,却有西方真传的一贯的统治哲学。扼要的说,盲目无知识,是愚民政策。蒙蔽人的眼目,管制人的思想,才能造成狂热的一致信仰。分散无组织——分争、对立、仇恨、斗争,是分化政策。运用这些才能分散他们,而集中到自己这边来。这些,中国的道家、法家,多少摸到边缘,但那里有耶和华上帝启示的博大精深呢?又如为了爱人,所以要治人;为了深切的爱人,所以非严格的治人不可——爱与治的矛盾统一,是怎样的奥妙?如应用这些而才成快要到来的天国蓝图,作成响亮的政治号召:为了救人类、解放人类,非经过专政,严格控制你,教育你不可。如宣传到使人信仰,大家跟着走,这就是应用耶和华上帝的统治学,到了炉火纯青了!我起初希奇,希伯来的伟大宗教,怎么也搞这一套?但不久就明白:耶和华上帝,是宇宙王国的大统治者,不搞这一套,又搞些什么呢?我是一位不想做奴隶,又不想做主人的人,所以对这样的高深学问,尽管欣赏他而并不想宣扬他。而且,不但与我的个性不合,也因为觉得:耶和华那样的极权大独裁者,他的宇宙王国,在旧约里清楚的显示出来,他不得不不断的向人类让步,向人类低头。在人类的知识进步,互相团结下,耶和华的宇宙王国,分崩离析到无可维持,不得不让位给他的儿子——耶稣先生,一新世人眼目,而谋王国的中兴。耶稣先生再建的王国,由祭师们(现在名为主教、神父等)代表执行。然自文艺复兴以来,不也在向人类让步低头吗?不也成为派别纷歧,自相争吵,封建割据,如战国时代吗?那样的极权独裁,也终于如此,何况那些法西斯的邪恶极权,人民的眼睛雪亮,又能维持几久呢?所以,我虽欣赏那西方一贯真传的统治学,而从无宣扬赞叹的信心。

末了,让我向耶和华上帝祷告吧!

万王之王,以色列的上帝,耶和华啊!我赞美你,感谢你!你的大慈爱,使我这外邦人,通晓你的启示。不是你,有谁给我以智慧?谁能通晓你为了爱人,必须治人的真理!耶和华上帝啊!愿你的恩典,临到神父、牧师、传道——宣扬你与主耶稣名字的仆人,也像临到我一样!勿使他们误以撒但的知见,作为你的意思而到处宣扬!耶和华上帝啊!你是大慈爱者!你忍耐,你宽恕,赦免那些推重智慧,歌颂团结,不愿向你作奴隶的人们!阿门!

6. 【故事】通天塔为什么建不成的 寓意

不要怀疑自己的信仰,不要试探上帝

7. 通天塔的秘密是什么,上帝为何执意要毁灭通天塔

关于通天塔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了,它是否真的存在过,仍然是个未知的秘密。而且一直到现在,通天塔还存有争议。

但是后来,在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沿岸,竟然有人发现了通天塔的残骸,在挖掘过程中,人们发现了所谓的遗址。但与圣经中的描述极为不同,即便如此,人们还是将其称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在遗址中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发现了用来祭祀圣灵、讨好僧侣的建筑物,所以其实通天塔是一座宗教类型的建筑物,是用来维持国家安稳昌盛的建筑物。不过,对于这个遗址,有的人认为是假的,是为了拉动经济而编织的谎言。

8. 通天塔出自哪里

《圣经》(拉丁语:Biblia,希腊语:Β?βλο?,英语:Bible,本意为莎草纸,中文亦称耶经)可以

指犹太教和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的宗教经典。犹太教的宗教经典是指《塔纳赫》(

或称《希伯来圣经》),而基督宗教的则指《旧约圣经》(《旧约全书》)和《新约圣经》(《新约全书

》)两部分。

Bible(圣经)的希腊文biblion是「书」或「卷轴」的意思。这字是从byblos一字而来,byblos是指一种

生长于尼罗河畔,沼泽地带的纸草(papyrus)。将一英尺的纸草木髓切下,剥去树皮,让烈日把它晒干

,就能制成书写的材料。人要将横的木条放在直的木条上面,互相交迭,好像现代三夹板的制法。横的木

条表皮较为光滑,可用来书写;将多个断片的木条合起来,就可制成长达三十英尺的卷轴。 后来,说拉

丁语的基督徒,用biblia(biblion的众数)这字来称新旧约的书卷。

Scripture(经卷)的希腊文是graphe,意思是「著作」。在旧约,这种著作被确认为带有无上权威(比

较王下十四6;代下二十三18;拉三2;尼十34)。后来旧约的「著作」逐渐被收集,分成三类:称为律法

书(Laws)、先知书(Prophets)和圣卷「Writings,或称诗歌(Psalms)」。这些著作构成旧约的三十

九卷,就是现在的旧约正典了。
在新约希腊文圣经,grapho(当作动词使用)被解作「圣经」约有九十次;而以名词出现(graphe)也有

五十一次,差不多全部都用来指圣经。新约有几种对经卷不同的称呼:有指全本圣经(如太二十一42,二

十二29,二十六54;路二十四27、32、45;约五39;罗十五4;彼后三16),有指圣经中的个别部分(可

十二10,十五28;约十三18,十九24、36;徒一16,八35;罗十一2;提后三16),有用作「神的话语」

的同义词(如罗四3,九17,十11;加四30,提前五18)。它们也被称为「圣经」(Holy Scriptures)(

罗一2)。提摩太后书三章15节用了另一个希腊文hiera grammata(神圣的著作)。提摩太后书三章16节

强调,这些著作不是平凡的著作,而是「神的所呼气默示的」,这正是指它具有权威,在教训上没有错误

而说。
《塔纳赫》是犹太教的经典,记载关于上帝和古时犹太人的历史。《塔纳赫》亦同时是基督教圣经的《旧

约》部分。
《希伯来圣经》记载的是从上帝创造世界,人类犯罪,犹太人的历史及关于世界的预言。基督教的圣经由

《旧约》和《新约》两部分构成,而其《旧约圣经》与《希伯来圣经》内容大致相同,不过天主教版本就

多了数篇《塔纳赫》跟基督教新教《旧约》都没有的数篇经卷。《新约圣经》记载耶稣基督和其门徒的言

行与早期基督教的事件纪录,使徒书信及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
据统计现在共有大约一万四千多种不同语言版本的圣经,尤其是“希伯来圣经”部分,而基督教新约部分

,就有大约五千三百种不同语言版本。在众古书中可说是现在世界上最多不同语言翻译版本的书。

9. 阿瓦塔的由来

美赫巴巴论阿瓦塔
阿瓦塔
每一个生灵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寻求着某样东西。对于低级生命形式和不太开化的人类,这种追求是无意识的;对于先进的人类,这种追求则是有意识的。追求的目标有多种称谓:幸福,和平,自由,真理,爱,完美,圆满,证悟自性,觉悟大我,成道,与神合一。在本质上,它是对所有这一切的追求,只不过是以特殊的方式而已。每个人都有过幸福的时刻,对真理的瞥见和与神结合的瞬间体验;他们想要的是使之永久。他们想在无常中建立永恒。
这是很自然的愿望,它在根本上建立在灵魂对自己与神本质合一的某种记忆之上——记忆因个体灵魂进化的高低而呈清晰或模糊。这是因为每个生物都是上帝的部分显现,只是因缺乏对自身真性的认识而受到限制。事实上,整个进化过程乃是从无意识神性到有意识神性的进化,其间,本质上永恒不变的上帝呈现出无限个形式,经历无限种体验,并且超越他强加给自己的无限种局限。从造物主的角度看,进化乃是神的游戏,其中无条件者在各种条件下检验自己的绝对知识、能力和喜乐的无限性。但从被造物的角度看,由于其有限的知识、有限的能力和享受喜乐的有限能力,进化则是一部史诗,充满安定与斗争、欢乐与悲伤、爱与恨的交替,直到在达到完美者那里,上帝才能平衡并超越二元对立。
这时被造物和造物主认识到他们是一体;不变被确立于变化中;永恒在时间里被体验。上帝知道自己是上帝,具有不变的本质和无限的显现,在自己对自己的常新觉知中,永恒地体验着大我觉悟的无上喜乐。这种证悟必须也只有在生命中完成;因为只有在生命中才能体验和超越局限性,才能享受无限制的自由。无局限的自由有三个形式。
大多数已成道的灵魂立刻永远离开肉身,并永远融入上帝的非显现方面。他们仅仅意识到结合的极乐。造物界对于他们已不复存在,不断的生死循环就此结束。这叫做“莫克希”(Moksha,普通的Mukti),或者说“解脱”。
有些灵魂在成道之后,其肉身保留一段时间;但他们的意识已完全融入上帝的非显现方面,因此他们既意识不到自身的存在,也意识不到造物界的存在。他们持续地体验着上帝的无限喜乐、能力和知识;但他们却不能有意识地在造物界使用它们或者帮助其他人获得解脱。尽管如此,他们在地球上的存在就像是上帝的无限能力、知识和喜乐的集中与辐射焦点;那些亲近他们、服侍他们和膜拜他们的人,能够从同他们的接触中获得灵性上的好处。这些灵魂叫做“玛居卜-埃-卡弥尔”(Majzoob-e-Kamil);这个具体的解脱类型叫做“未狄莫克提”(Videh Mukti),或者说“带肉身解脱”。
少数已成道的灵魂保留着肉身,同时意识到自己是非显现和显现两方面的上帝。他们知道自己既是不变的神圣本质,又是其无限的各种显现。他们体验到自己是独立于造物界的上帝;是作为整个宇宙的创造者、维持者与毁灭者的上帝;是接受并超越了造物界局限的上帝。这些灵魂不断地体验着上帝的绝对和平,无限知识、能力和喜乐。他们充分享受着神的创世游戏。他们知道自己是万有里的上帝;因此他们能够在灵性上帮助万有,并帮助其他灵魂成道,成为玛居卜-埃-卡弥尔”(Majzoob-e-Kamil),帕若姆罕撒(Paramhansa),吉万莫克塔(Jivanmukta),甚至像他们一样,成为赛古鲁(Sadguru)。

10. 关于上帝的故事

圣迹

1、天子降生

公元1年,耶稣降世,出生在具有良好教育的木匠家庭,其祖上是显赫的以色列国君主大卫后裔,《弥迦书》5章2节:伯利恒、以法他啊,你在犹大诸城中为小,将来必有一位从你那里出来,在以色列中为我作掌权的;他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

《以赛亚书》7章14节:因此,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意思是“神与我们同在”),《罗马书》1章2~4节:这福音是神从前借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

论到他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

2、天使报喜讯

《路加福音》2章10~14节:那天使对他们说:“不要惧怕!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于万民的。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孩,包着布,卧在马槽里,那就是记号了。”

忽然,有一大队天兵同那天使赞美神说:“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有古卷作“喜悦归与人”)。”

3、埃及避难

约瑟和马利亚得天使警告带着耶稣去埃及避难,后来回到老家拿撒勒定居。《马太福音》2章15节:住在那里,直到希律死了。这是要应验主借先知所说的话,说:“我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

4、少年耶稣

耶稣从小就知道自己的使命,曾于12岁时随约瑟和马利亚去耶路撒冷圣殿。《路加福音》2章49节:耶稣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

5、受洗

耶稣30岁左右时,于约旦河谦卑地在施洗约翰处受洗。《马太福音》3章16-17节:耶稣受了洗,随即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他开了,他就看见神的灵仿佛鸽子降下,落在他身上。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6、战胜试探

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战胜魔鬼的试探。《马太福音》4章4节: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马太福音》4章7节:不可试探主你的神。《马太福音》4章10节: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他。

7、召门徒传道

耶稣呼召门徒传扬福音并从门徒中选立12人作使徒。《马太福音》4章17节:从那时候,耶稣就传起道来,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8、神迹

耶稣除传道外,还行了许多神迹,福音书中记载耶稣所行的神迹很多,例如:

(1)、在婚宴上将水变成好酒——显示耶稣超越物质的能力,基督是我们的满足。

(2)、在异地将病危的大臣儿子治愈——显示耶稣超越空间的能力,基督是我们的医治,是我们的健康。

(3)、使瘫痪三十八年的瘫子痊愈——显示耶稣超越时间的能力,基督是我们的能力。

(4)、用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显示耶稣超越数量的能力,基督是我们生命之粮。

(5)、在海面上行走,平息风浪——显示耶稣超越自然的能力,基督是我们的帮助,是我们的倚靠。

(6)、使天生瞎眼的看见光明——显示耶稣超越命运的能力,基督是世界的光,也是我们的生命之光。

(7)、让死了四天的拉撒路复活——显示耶稣超越死亡的能力,基督是我们的生命,是我们的复活。

(9)、让门徒打到极多鱼(153条)——基督是万有的主,一切都在他的手中,生活和传福音都要信靠基督。

9、大诫命

《马太福音》22章37~40节: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当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 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10、教导

耶稣亲自给了世人很多充满慈爱和恩典的伟大教导。

《约翰福音》14章6节: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约翰福音》8章12节: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

《马太福音》11章28节: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马太福音》6章14~15节: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

《约翰福音》6章35节: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

《约翰福音》10章11节: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

《约翰福音》10章30节:我与父原为一。

11、香膏浇耶稣的头

逾越节前两天在伯大尼,一个女人拿着一玉瓶至贵的真哪哒香膏来,打破玉瓶,把膏浇在耶稣的头上。《马可福音》14章6~9节:耶稣说:“由她吧!为什么难为她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要向他们行善随时都可以;只是你们不常有我。

她所做的,是尽她所能的;她是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预先浇在我身上。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做的,以为记念。”

12、最后的晚餐

《路加福音》22章19~20节:又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擘开,递给他们,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也应当如此行,为的是纪念我。”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出来的。”

13、受难

耶稣的一个门徒加略人犹大以三十块银币将耶稣出卖,在逾越节前夜,耶稣在耶路撒冷城郊橄榄山上的客西马尼园被非法逮捕,随后遭到非法刑讯和非法审判,被交给罗马帝国犹大省总督本丢.彼拉多;彼拉多迫于压力,释放了强盗巴拿巴,而将耶稣押到城郊名叫各各他的地方,钉死在十字架上。

《以赛亚书》53章4~6节: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

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约翰福音》19章30节:耶稣尝了那醋,就说:“成了!”,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神了。

14、复活

当天耶稣的门徒财主约瑟将耶稣埋葬于磐石里的新坟墓中,次日犹大省总督本丢.彼拉多应犹太大祭司要求,派兵把守耶稣的坟墓。耶稣死后第三日清晨,几位门徒发现耶稣的坟墓空了,随后身体复活的耶稣基督多次向他的众门徒显现。

《约翰福音》20章27~29节:就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信!”多马说:“我的主,我的神!”耶稣对他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

15、大使命

《马太福音》28章18~20节: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或作“给他们施洗,归于父、子、圣灵的名”)。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16、升天

复活后第40日,耶稣基督当众升天,天使预告众人耶稣将再来审判全地、审判世界、审判万民。《使徒行传》1章11节:“加利利人哪,你们为什么站着望天呢?这离开你们被接升天的耶稣,你们见他怎样往天上去,他还要怎样来。”

《使徒行传》2章1~4节:五旬节到了,门徒都聚集在一处。忽然,从天上有响声下来,好像一阵大风吹过,充满了他们所坐的屋子;又有舌头如火焰显现出来,分开落在他们各人头上。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

(10)上帝创造塔扩展阅读

基督教中的上帝

1、唐朝景教的唯一神译为真主阿罗诃。天主教利玛窦把唯一神翻译成“天主”。基督教(新教)在清朝末年将“雅威”由"天主"改译为“上帝”。

2、意为全知、全能、全智、全视、全权、全爱、全造的永远至高并永生者,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有。

3、是万有的创造者、宇宙的统管者、真理的启示者、选民的拯救者和罪恶的审判者。

而希伯来语“上帝”(Elohim伊洛伊)这个词是“神明”这个词的众数形式——希伯来语单词分单数、双数和众数三种形式——顾名思义,上帝是“创造诸神明的众多大神们”。

圣经认为,上帝是万有的创造者、宇宙的统管者、真理的启示者、选民的拯救者和罪恶的审判者。这也是《圣经》的解释,所以《圣经》不承认在万物创造以前,除了耶和华还有别的上帝存在。

上帝就是有能量有位格有灵魂的信息。根据《创世记》中的典故,上帝先在黑暗和混沌中创造了光,接着创造了天地、生物和人。《圣经》说上帝是独一无二的和全能以及世间万物的唯一创造者。

注:基督教的上帝被主要认为是西方宗教中上帝的代表,因为基督教中的上帝较比其他宗教中的上帝要更为完美。

伊斯兰教的安拉

安拉(真主)是伊斯兰教所信仰的创造宇宙万物的独一主宰的名称。音译安拉。通用汉语的穆斯林因其为唯一真实的主宰而称真主。通用突厥语,波斯语和乌尔都语的穆斯林称“胡达””(意为“自有者”)。

至于安拉一词的来源,一说是古代闪米特人对造物主的尊称;一说是由阿拉伯语中意为神的Ilah(拉胡)加冠词a1组合而成的。

表示专门受到崇拜的至尊的美名。根据《古兰经》记述,伊斯兰教兴起前,一部分阿拉伯人和“有经人”(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都用安拉一词称呼所信奉的最高神,他们相信安拉是“天地的创造者,日月星辰的支配者”,是“人类生计的赐予者,灾难的解救者”。

但他们在信仰和崇拜安拉的同时,还为安拉树立了名目不同的配神,并加以崇拜。 伊斯兰教认为:正确的宗教信仰来自于宇宙最高的实在--造物主(真主)的启示。所以摒弃众多芜杂无用的虚无神灵,独尊真主为天地间唯一的最高主宰。安拉有99个尊名。

《古兰经》简明概述是:真主是最高的实在,唯一的真宰,最高的养育者、盟誓和契约的监督者、万物的创造主,他自有自在,无始无终,永恒,无形无相,至仁至慈,赏善罚恶,本然自立,无所不能,超绝时空而又无所不在 ,绝对彻底独一,无偶,全知全能,同时又威严无比,善恶必报,清算神速。

伊斯兰教否定基督教对上帝三位一体和道成肉身的解释。 伊斯兰教承认基督教的先知,但以色列人和基督徒“篡改经文,并抛弃自己所受的一部分劝戒。”而《古兰经》则是从真主降临的“一部明确的经典”,因受真主的护佑而丝毫未被篡改。

“信我们所受的启示,与易卜拉欣、伊斯玛仪、伊斯哈格、叶尔孤白和各支派所受的启示,与穆萨和尔撒受赐的经典,与众先知受主所赐的经典;我们对他们中任何一个,都不加以歧视,我们只顺真主。”

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唯一神及其使者:

伊斯兰教承认所有基督教的先知,但认为穆罕默德是唯一神最后的先知。同时,认为耶稣不是神子,只是先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耶稣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上帝

阅读全文

与上帝创造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