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洪成的“水变油”的真相是什么
这是最典型的伪科学,是绝对不可信的。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为H2O
不管什么油中都必然含有碳元素,所以水是不可能变成油的
如果真有这么好的事,石油不就是废物啦?
如今的能源问题也不用这么紧张了
2. 水基燃料是什么
水基燃料是骗局。
1984年3月,哈尔滨普通司机王洪成宣布发明“水变油”,在四分之三的水中加进四分之一的汽油,再加进少量配置的“洪成基液”(或称“水基燃料膨化剂”)就可以变成“水基燃料”,一点即燃,热值高于普通汽油、柴油,且无污染,成本极低。这项“发明”受到不少权威人士肯定,被全国几十家新闻媒体的炒得火热。
1995年全国政协八届会议上,何祚庥、郭正谊等4位科技界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呼吁调查“水变油”的投资及对经济建设的破坏后果。1996年1月1日,王洪成被收容审查;1997年11月14日,被哈尔滨中级法院判处10年徒刑。而这幕闹剧此时已给人民群众造成了数以亿计钱财损失。
(2)水基燃料谁发明的扩展阅读:
王洪成的点水成油仅仅是一个表演的骗局,王洪成的另一个更大的骗局则是他“发明”的所谓“膨化燃料”,有“膨化汽油”。“膨化柴油”,还有“膨化重油”等。说穿了就是把各种油和水掺在一起,再加一些肥皂类物质把油和水搅成乳化液,用来作燃料或开车。
这根本不是什么发明创造,早就被试验过多次,而且实践早就证明用这种乳化剂开车不但省不了油反而会腐蚀发动机。但王洪成打出新型膨化燃料的旗号,加上各种表演和伪证,居然骗了不少单位和个人在全国各地建厂,而王及其同伙向他们以几万甚至几十万元一吨的高价出售他们生产的“膨化剂”(其原料是肥皂、表面活性剂OP-10,再加上一些高锰酸钾或菠菜水),大发其财。
3. 纪春生发明那东西叫什么来着
水基燃料母液
4. 中国台卅王以才发明代替汽油的水燃料是真的吗
水变油事件是一个曾经在中国名躁一时的骗局,此技术的发明者王洪成是一名哈尔滨的司机,他在1984年3月声称其原理是在水中加入极少量的“可燃炔”制剂,充分溶解,成为“水基燃料”,之后水就可以作为燃料,成本极其低廉[1]。此技术及相关文章一度刊载在各种媒体上,1985年冬天,王洪成从大庆到北京、河北、浙江、上海等地表演。
1987年中国国家计委拨款60万元人民币给王洪成在河北省定州胜利客车厂生产燃料。不久王洪成拿走了钱,在哈尔滨买了两套住宅[2]。1992年11月22日,“洪成新能源澎化剂有限公司”成立,1993年1月28日,《经济日报》发表《水真能变成油吗?》的文章,称此是继传统四大发明以来的中国第五大发明。后来水变油技术被认为是骗局和伪科学,1998年王洪成因为利用水变油技术和其他一些犯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
2005年浙江金义集团董事长陈金义带来了“水变油”的新版本,他对媒体扬言,金义集团总工程师王先伦开发的一种名叫“金伦油”新型高能燃料,真正实现了“水变油”。后证实为乳化燃油。金义集团投资一亿元研发乳化燃油,有媒体称:陈金义进一步是“油神”,退一步是骗子。
2006年2月20日,东北人王承东号称研发“合成环保植物液体燃料油”,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事到如今,水变油是化学课的考题之一,旨在考察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的理解。
望采纳!
5. 水代替汽油的说法是真的吗
这是不现实的,水是无法代替汽油的。汽油的主要成分为脂肪烃和环烷烃类等。燃烧主要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还有少量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微粒PM等污染物,并释放热量 。按照能量守恒定律,水不能产生热量,所以并不刻意代替汽油。
汽油在常温下为无色至淡黄色的易流动液体,很难溶解于水,易燃,馏程为30℃至220℃,空气中含量为74~123克/立方米时遇火爆炸。汽油的热值约为44000kJ/kg(燃料的热值是指1kg燃料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 物化性质具体如下:
【化学式】五碳至十二碳烃类(碳氢化合物)混合物
【水溶性】不溶于水
【密度】0.70-0.78 g/cm^3
【外观】透明
【气味】芳香味
【安全性描述】易燃
【热值】44000 kJ/kg
(5)水基燃料谁发明的扩展阅读:
水(化学式:H₂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水,包括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气水、海水、地下水等){含杂质},蒸馏水是纯净水,人工制水(通过化学反应使氢氧原子结合得到的水)。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一种狭义不可再生,广义可再生资源。
纯水可以导电,但十分微弱(导电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忽略),属于极弱的电解质。日常生活中的水由于溶解了其他电解质而有较多的正负离子,导电性增强。
6. 这水基燃料,这是骗局,加盟后什么都不提供
水其上那肯定是假的。这个就不用用考虑
7. 水基燃料是真的吗
20世纪80年代,有人曾制造了一个水变油的骗局:(1)骗局制造者称,只要在一盆清水中加入一些“神秘”的液体做催化剂,清水就可以变成能燃烧的汽油。(2)骗局制造者的手段是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汽油,再加入辅料黑色黑色肥皂,使原本不相溶的水和汽油混合在一起,好像是变成了黑乎乎的油,并称之为“水基燃料”。(3)在进行水基燃料燃烧演示时,由于燃烧后没有水留下,所以许多人认为其中的水已全部转化为能燃烧的汽油,从而受到蒙蔽。水基燃料是骗人的,呵呵~
8. 83年的水变油的故事···
王洪成
1992年,哈尔滨的一个司机王洪成声称发明一种能将水变油的“水基燃料”。短短几年,先后有300多家企业介入这一项目,而这个名叫王洪成的人也因此先后大赚3亿元。1998年,王洪成的骗局被揭穿,入狱十年。
9. 氢碳油骗局
氢碳油骗局其实就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水变油骗局。1980年,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程度的王洪成自称发明了水变油,即在水中放入少于水基燃料即可变成汽油,还欺骗了哈工大专家,当时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1993年被证明是骗局,其实王洪成只是把1/4的汽油和3/4的水混合,加入一些肥皂液等东西就从外观上貌似变成了黑乎乎的油。最终,1996年,王洪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10. 水为什么能变成油
1997年11月份,在中国科技界和新闻界的一些报刊上报道了一条消息:14日,哈尔滨中级人民法院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王洪成10年有期徒刑。
王洪成是什么人?他的判刑为什么会成为新闻?他的判刑为什么会引起中国科技界的注目?
这话,要从14年前说起。
14年前的王洪成是哈尔滨市公共汽车公司的一名普通司机,他养过猪,学过木匠。在1984年,他又成了科技发明家。那时的中国崇尚知识,尊重人才,全国上下都在热切地追求科技知识,也确有不少过去错过了学习机会、学历不高的人自学成才,做出了成绩。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学历不高的王洪成能成为一名发明家并不令人意外。令人意外的是,他的发明太伟大了,令许多亲眼目睹的人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只要在一盆清水里加入几滴神秘的液体,那盆清水居然就变成了可以熊熊燃烧的油,可以开动汽车在马路上飞跑!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许多人来到王洪成那里观看他的科技表演,带着疑问而来,带着惊奇而去。一开始是王洪成的同行——汽车司机,后来是企业干部、记者、科学家,几乎没有人对“水变油”奇迹有疑问,一些科研机构甚至还作出鉴定、予以肯定。一时间,人们奔走相告,传播奇迹;一些新闻媒体称之为“中国科技发明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大发明。
水为什么能变成油?对不起,“天机”不可泄露。王洪成绝不肯公开他的神秘配方,坚持“黑箱操作”,原因是“怕专利技术被人偷走”。王洪成说,只有见到某某级别的高官,他才肯公开这个可使人类彻底摆脱能源危机的大发明。
对此深信不疑的许多企业家跑到哈尔滨来,要求与王洪成合作开发“水变油”产业。先后有300多家企业为王洪成奉上了上亿元的开发资金,有一家部队企业还专门为此办了一个公司。数百家企业都将王洪成当做财神供奉起来,以为抱住了一棵摇钱树。后来,哈尔滨公共汽车公司也卷了进来,作为王洪成原来的工作单位,他们对他是非常了解的,但在众口一词的“水变油”神话前也昏了头,竟用王洪成变出的“油”——“水基燃料”将公共汽车开上了街头。
终于,有人出来说话了。“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事!”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等人向王洪成的现代神话发出了挑战——让他把“水变油”的科技成果拿到北京来进行科学鉴定。作为著名的现代物理学家,何祚庥在这则神话刚制作时就不屑一顾,他本以为在科学昌明的今天,这种神话不会有市场的。可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这神话竟越造越大了,这才使他感到事态的严重,不惜屈尊向神话制造者挑战。
不久,对王洪成的“水基燃料”,清华大学做了严谨的化学分析和燃烧实验,真相终于大白。
何祚庥向新闻媒体介绍:王洪成的骗术其实挺简单。他用四分之三的水加四分之一的汽油,再滴进一滴添加剂就成了所谓的“水基燃料”。水和油原本不相溶。但王洪成用“辅料”黑肥皂和“添加剂”高锰酸钾加进去搅拌,使水和油因大量的肥皂沫混在一起,看上去好像是变成黑乎乎的油,而且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对汽油的燃烧起促进作用。
王洪成按1∶3的比例混合汽油和水。汽油燃烧掉后,不仅可蒸发掉水,而且仍有水蒸发产生的热量。王洪成所用的骗术不过是偷龙换凤的障眼法而已。如果用他的“水基燃料”,结果是水变不成油,相反汽车发动机会因进水生锈而大大缩短寿命。哈尔滨公共汽车公司就吃了这个苦头,所有用过“水基燃料”的公交车都因发动机大量进水生锈而过早报废,损失惨重。
1998年4月8日,一批中国权威的科学家、法学家在北京召开“捍卫科学尊严,破除愚昧迷信”专题研讨会。会上发出了呼吁:科学发明是严肃的,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事,当“知识经济”成为当今最时髦的词藻时,科学文明应以法律为武器去击溃迷信愚昧的挑战!同时,会议还呼吁要加强科普宣传,努力提高我们民族的科学素养,使“水变油”之类的“科学发明”不再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