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的科技人员创造了哪些奇迹
1、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主体工程完工。
2016年,位于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成功吊装,这标志着FAST主体工程顺利完工。这只“观天巨眼”预计于今年9月全部竣工,开始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
FAST工程总工艺师王启明介绍,4450块反射面板单元是FAST望远镜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8月,FAST反射面单元吊装工程开始施工。经过11个月的艰苦奋斗,在克服了大尺度、高精度的拼装施工难点以及跨度大、位置高等吊装施工难题后,近30个足球场面积的反射面由一块块反射面单元逐渐铺设完成。
自2011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FAST工程已完成了圈梁钢结构安装、索网制造与安装、馈源塔制造与安装、馈源舱安装调试、综合布线工程等建设过程。
据介绍,FAST突破了射电望远镜的百米极限,它拥有30个足球场大的接收面积,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10倍。它将在未来10至2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郑晓年表示,FAST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天文学研究的“利器”。它将可能搜寻到更多的奇异天体,用来观测脉冲星,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星系与银河系的演化等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讯信号,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
2、中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这将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介绍,量子通信的安全性基于量子物理基本原理,单光子的不可分割性和量子态的不可复制性保证了信息的不可窃听和不可破解,从原理上确保身份认证、传输加密以及数字签名等的无条件安全,可从根本上、永久性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量子卫星2011年12月立项,是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之一。其主要科学目标一是进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广域量子密钥网络实验,以期在空间量子通信实用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二是在空间尺度进行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在空间尺度验证量子力学理论。
3、“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
2017年4月22日12时23分,中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
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于4月20日晚间19时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这是“天宫二号”自2016年9月15日发射入轨以来,首次与货运飞船进行交会对接。
在科技人员精确控制下,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经多次变轨,于22日10时02分转入自主控制状态,以自主导引控制方式向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逐步靠近。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就对接准备状态进行最终确认后,“天舟一号”开始向“天宫二号”缓缓靠拢。12时16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环接触,在按程序顺利完成一系列技术动作后,对接机构锁紧,两个飞行器建立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
随后,“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进入组合体飞行阶段,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空间应用和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多项实(试)验。
4、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首架机成功“远行”。
2017年11月10日,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首架机10日11时38分许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成功“远行”——经过2小时23分钟、1300千米左右的飞行,到达西安阎良试飞基地。
“这次转场,意味着C919的科研试飞、取证试飞和运行试飞拉开序幕,也意味着异地试飞、多地试飞的开始。”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C919大型客机项目总指挥贺东风说。
此次“远行”意味着C919首架机在上海地区的检查试飞工作告一段落,进入下一步的研发和适航取证工作。换句话说,大型客机项目实现了从初始检查试飞转入包线扩展试飞。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吴跃在受访时说,国产新支线客机ARJ21—700的试验试飞经验将有助于提高C919试验试飞工作的效率。前者曾在西安阎良试飞花了近6年时间,商飞方面对C919的预期是“3年之内拿下”。
5、中国首次成功试采海域可燃冰。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17年5月18日在南海宣布,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随后,新华社受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的贺电》。
此次可燃冰试采成功使我国勘察和开采的核心技术得到验证,也标志着中国在这领域的综合实力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B. 现代中国有哪些影响世界的发明创造
一、2010年代中国影响世界的六大发明第一项:杂交水稻
二、2010年代中国影响世界内的六大发明第二项容:激光照排机
三、2010年代中国影响世界的六大发明第三项:杂交谷子
四、2010年代中国影响世界的六大发明第四项:高速铁路
五、2010年代中国影响世界的六大发明第五项:电动自行车
六、2010年代中国影响世界的六大发明第六项:煤、气、电、热一体化开采煤矿技术
C. 如今中国的发明科技的成就
一、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上首颗量子实验卫星“墨子”号送上天空,这将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
二、歼20成功亮相珠海航展
.歼-20身披割裂迷彩涂装参加珠海航展并首次对外进行展示。
三、神州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
“天宫二号”成功发射升空。神州十一号飞船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并进行一系列的空间实验。
四、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
直径500米,全球最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也被称为“天眼”,在贵州喀斯特天坑中正式启用。FAST将在未来10年至2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成为中国和世界天文学研究的“利器”。
五、核聚变实验装置“人造太阳”
“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在电子温度超过5000万度,持续时间达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这一重大成果标志着中国在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方面继续走在国际前列。
六、绘制全新人类脑图谱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蒋田仔团队联合国内外其他团队,经过6年努力,成功绘制出全新的人类脑图谱。
七、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
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超算大会(ISC)公布了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由中国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以超第二名近三倍的运算速度夺得第一。
八、高铁总里程达两万公里
郑(州)徐(州)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中国不仅是高铁里程最长的国家,而且高铁的安全运输规模也是世界上最大的。
九、中国造出世界最大起重船
振华重工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12000吨起重船在上海长兴岛基地交付,并在现场命名为“振华30号”。这艘船一单臂架12000吨的吊重能力和7000吨360度全回转的吊重能力位居世界第一。
十、“高分”家族新丁雷达遥感卫星高分三号
D. 中国有哪些科技震惊了世界
中国有下列科技震惊世界激光技术。我国激光技术世界第一,领先全世界15年。2、超级稻及其他农作物杂交技术。超级稻被世界成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3、陶瓷技术。陶瓷技术是我国传统的领先技术。4、反卫星武器技术。我国已经发明寄生星多年。现在开始向菲律宾的一颗商业卫星部署寄生星。寄生星只有中国才有,世界任何国家都没有研制出来。是我国镇国之宝。5、建桥技术。我国是造桥王国,有“世界桥梁博物馆”的美称。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桥,也是世界跨度最大的桥。6、高原铁路建设技术。青藏铁路是世界高原铁路技术难度最大的技术。7、巨型水电站建设技术。我国建设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代表世界水电技术的最高水平。8、排灌机技术。安装在骆马湖的抽水机直径8米,计划再安装直径12米的机器。代表世界最高水平。9、智能机器人技术。我国的水下螃蟹系统,是世界独有的。10、汽垫船是我国发明的。当时为了保密,没有向全世界公布。11、打水井技术。我国在西北能打世界最深的水井。12、丝绸技术。丝绸是我国的传统技术。现在仍然世界领先。13、治理沙漠技术。我国治理沙漠技术世界领先。14、防治人畜瘟疫技术。我国在50--60年代已经基本消灭人畜瘟疫,当时和现在都是世界最高水平。
E. 列举中国古代所创造的世界科技之最不少于六个
1、《甘石星经》(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甘石星经》是一部天文学专著,甘经、石经各八卷,共十六卷,大致成书于战国时期。《甘石星经》是两书的合称,作者为当时的齐国人甘德和魏国人石申。
甘德著有《天文星占》八卷,石申著有《天文》八卷,两书合称《甘石星经》。
2、水运仪象台(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
水运仪象台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发明的一种大型天文仪器,由北宋天文学家苏颂等人创建。它是集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计量时间的漏刻和报告时刻的机械装置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仪器,实际上是一座小型的天文台。
这台仪器的制造水平堪称一绝,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富于创造的精神。
3、赵州桥(最早的石拱桥)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称做“大石桥”。
建于隋朝开皇十一年至开皇十九年(公元591年-599年)之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
赵州桥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
2015年荣获石家庄十大城市名片之一。它是中国第一石拱桥,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却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洨河之上。
4、故宫(最大的现存宫殿)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
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5、《敦煌星图》(世界上最古老的星图)
敦煌星图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是敦煌经卷中发现的一幅古星图。为世界现存古星图中星数较多而又较古老的一幅。是世界上最早的星图。约绘制于唐中宗时期(公元705-710年)。
6、浑天仪(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天文仪器)
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浑仪是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一种仪器,而浑象是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表。浑仪发明者是我国西汉的落下闳,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张衡进行改进。
中国现存最早的浑天仪制造于明朝,陈列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世界之最
F. 中国科技创新已经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中国科技创新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世界顶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