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创造社三诗人

创造社三诗人

发布时间:2021-06-26 14:46:53

Ⅰ 中国古代有很多诗人,谁成为中国新诗的前三名诗人

先说结论,我认为现代最好的的三名诗人分别是:胡适、戴望舒、穆旦。参考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

当代最好的的三名诗人分别是:贺敬之、顾城、西川。参考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徐敬亚《现代主义诗群大观》

首先,诗歌这个文体,历来因为欣赏水平、鉴赏方式、个人喜好而评论不一,甚至有些会出现明显的两极化倾向,就古人的诗而言,存有量灿若星子,然而被人公认为好诗的大抵可数,而被公认并不代表被个人所欣赏,这也与诗歌自身的表现方式以及个人欣赏有关了。中国新诗问世百余年,历经众多政治文化考验,得存名姓者也不过凡几,是以大多都算是经得住考验的,从这么多人中拎出来三个,未免勉强。

其次,排名一事,难免带有主观色彩,就算是按照对于诗歌做出的贡献等方面来说,也难免会有所偏颇。那么按照诗歌的发展以及文学史的意义来理清脉络的话,我们按照以下方面来进行一个简单的评判,还算勉强可以得出个结论:

1、 对于诗歌发展的促进作用

2、 能够被当做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

3、 具有公认的文学史地位

4、 其作品对于研究当时的诗歌语言发展有重要的文献意义

另外,我们还需要将现当代分开,按照现代的三个十年,当代的三个十年来进行划分,更容易得出结论。

1、 胡适(1891 -1962)

《古墙》

一团灰沙卷起一阵秋风,

奔旋地泻下了剥落的古墙,

一道晚霞斜挂在西天上,

古墙的高处映满了残红。

古墙寂静地弓着残老的腰,

驼着悠久的岁月望着前面。

……

同时期七月派的胡风、艾青等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至于当代最好的三位诗人:一、贺敬之(1924- )


建国后一直到朦胧诗派之前,政治抒情诗——中国历史的产物,算是诗歌的一个主要方向,其中以贺敬之的作品更具有代表意义,他的《放声歌唱》,《回延安》等,以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现了时代的磅礴生机与强烈的力量蕴含,表现出了美好的前景。

《回延安》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

同时代可参照归来诗人艾青等。

二、顾城(1956—1993)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作者,被称为当代仅有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顾城诗集》、等。顾城被称为 "童话诗人"。质朴纯真作为他的诗歌的最主要的特征,他的意象充满了生命力的表现,细腻、准确,极富韵味和感染力。他的纯真的诗中,却也有着成年人的忧伤,这是使人敏感心灵所必然会表现出来的。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同时期可参照朦胧诗派舒婷、北岛、海子、江河等人。

三、西川(1963- )作为第三代诗人,西川被学界认为是中国先锋诗歌中"知识分子"写作的主要倡导者和集大成者,出版诗集有《虚构的家族》、《大意如此》、《西川的诗》。作为学院诗人,他的诗不太注重体制,有散文化倾向,他的诗歌思考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现状,关于灵与肉的冲突,让平常生活陌生化,去寻找诗歌的本质。

《虚构的家谱》

……

我虚构出众多祖先的名字,逐一呼喊

总能听到一些声音在应答;但我

看不见他们,就像我看不见自己的面孔

以上所选人物只是凭着一己想法所写,这个排名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可以参照《百年中国新诗史略》、《中国新诗总系》、《中国诗学》等书来进行一个自我感知。

Ⅱ 中国现代诗的流派及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1、尝试派

1917年2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白话诗八首》,它是新诗最初的尝试之作。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推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三人的白话新诗,被称为 “现代新诗的第一次出现”。

俞平伯、康白情等人也发表了白话新诗。胡适在1920年3月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此后,更多的诗人开始尝试白话诗的创作,现代新诗的诗体范式开始形成。

代表作家:胡适、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刘半农、刘大白

2、人生派

“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最早成立的文学社团,1921年成立,代表诗人主要有鲁迅、冰心、朱自清、周作人等。文学态度和创作实践均倾向于现实主义。主张“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

文学研究会的主要成员朱自清、叶绍钧、刘延陵、俞平伯等之后在上海成立了现代文坛上第一个新诗社团──中国新诗社,并于次年1月创办了第一个新诗专刊《诗》。文学研究会的诗人以“为人生”为核心的诗歌价值观念,因此常被称为“人生派”或“为人生”派。

代表作家:王统照、周作人、冰心、鲁迅、朱自清、刘延陵

3、创造

1921年7月由郭沫若等人组成。1921年秋在上海出版发行《创造社丛书》,1922年5月起在上海出版《创造》季刊,1923年5月起出版《创造周报》。同年7月在《中华新报》编辑文学副刊《创造日》)。

前期的创造社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具有浓重的唯美抒情倾向。后期创造社有冯乃超等思想激进的年轻一代参加,其中,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后来加入了现代派阵营。

代表作家:郭沫若、宗白华、王独清、冯乃超、穆木天

4、湖畔诗人

1922年3月,应修人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四人在杭州结成湖畔诗社后,效仿英国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作家是湖畔派三诗人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的风格,以中国的湖畔派诗人自居,并于 1922年出版了第一本诗歌合集,书名为《湖畔》和《春的歌集》。

后有魏金枝、谢旦如(谵如)、楼建南(适夷)等人加入,编辑出版刊物《支那二月》。形成了湖畔诗派。以写作爱情诗而最为有名。

代表作家:应修人、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

5、新月派

1923年,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等人发起成立新月社,开始是个俱乐部性质的团体,共后,因提倡现代格律待而成为在诗坛上有影响的社团。1925年,闻一多回国,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并于1926年4月1日创办《诗刊》,团结了一大批后期"新月派"的新诗人。

新月派是中国新诗史上活动时间长并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成就的诗派。新月派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提倡格律诗,主张诗歌的色彩美和意境美,讲究文辞修饰,追求炼字炼意,其鲜明的艺术纲领和系统理论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进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代表作家:徐志摩、孙大雨、饶孟侃、林徽因、于赓虞、刘梦苇、闻一多、朱湘、邵洵美、卞之琳、方令孺、方玮德、陈梦家

6、象征诗派

以李金发为代表的早期象征诗派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他的作品主要出现在1925到1928这4年间。

中国的象征诗派创作理论和实践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摒弃客观性,偏爱主观性,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观念联络的奇特,通过多义的、但却是强有力的象征来暗示思想。这一诗派对后来的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歌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代表作家: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

7、现代派

现代主义(包括汉园三诗人):现代派由新月派和象征派演变而来,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等。1932年《现代》杂志在上海创刊,成为现代派诗人发表作品的重要阵地,最早提出“现代派” 概念的是当时的批评家孙作云,他于1935年发表了《论“现代派”诗》一文。

现代派一方面追求“纯诗”的艺术观,坚持表现自我,以个体生命和个人情感为中心,另一方面在内容上往往表现出悲观的虚无思想。在表现形式上,不追求严格的格律,诗的韵律靠诗情的抑扬顿挫来表达,多用象征、暗示构成诗的意境。

现代派诗人中,风格较为独特的是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1936年他们三人出版了合集《汉园集》,被称作“汉园三诗人”。

代表作家: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金克木、冯文炳、林庚、李白凤、苏金伞、冯至、纪弦、辛笛、徐迟、南星

8、七月派

由《七月》杂志得名,指在《七月》、《希望》等杂志以及《七月》丛书的出发表作品的诗人群。《七月》杂志于1937年9月在上海创刊,主编是胡风。诗人阵容强大、思想倾向鲜明,有已经成名的诗人如艾青、田间等,而更多的则是刚刚走上诗坛的青年诗人。

在他们的作品中,政治抒情诗占有较大比重,多着重对重压之下的生命、死亡与背叛等主题的思考。

代表作家:艾青、胡风、田间、彭燕、郊牛、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杜谷、邹荻帆

Ⅲ 请问新月社的代表人物,语丝社的代表人物,文学研究会的代表人物,创造社的代表人物各是谁,请详细列举。

1、新月社来:胡适、徐志摩自、闻一多、梁实秋

2、语丝社:孙伏园、周作人

3、文学研究会: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祖、瞿世英、蒋百里、孙伏园

4、创造社: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

(3)创造社三诗人扩展阅读

新月社于1923年成立于北京,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迁往上海,1933年结束。

文学研究会不但是成立最早的文学社团,而且因其成员多、影响大,在流派发展上具有鲜明突出的特色,成为新文学运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的小说创作占有重要比例,曾有沈雁冰、郑振铎先后主编了《小说月报》。

创作社以其独特的文学主张和锋芒毕露的文学活动,成为五四以后新文学一支生力军,特别在文学青年中激起强烈共鸣。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造社主要成员大部分倾向革命或从事革命实际工作。

随后,表现出“转换方向”的态势,并有新从日本回国的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等思想激进的年轻一代参加,遂发展而为后期创造社。后期创造社与太阳社一起大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Ⅳ 创造社的历史及其成员

又称“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的新文学团体

1921年1月4日,周作人、郑振铎、郭绍虞、朱希祖、瞿世瑛、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等十二人在北京成立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的文学研究会。

作为响应,1921年6月上旬,留学日本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于日本东京成立创造社。

撰文

成仿吾痛斥“整理国故”

1923年11月18日,成仿吾在创造月刊第28期发表国学运动之我见,斥责整理国故是倒行逆施的狂妄。

早在论国故学一文中提出“整理国故”的主张,提倡从训诂、校勘、引导人们理头于故纸堆中,说“被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牵着鼻子走,也算不得好汉”,“我只希望尽我的微薄的能力,教我的少年朋友们学一点防身的本领,努力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

对此,成仿吾指出:国学运动的实质“只不过是要在死灰中寻出火烬来满足他们那‘美好的昔日’的情诸,他们是想利用盲目的爱国的心理实行他们倒行逆施的狂妄”。

成仿吾诗作

1927年9月,成仿吾于创造社该月版《流浪》发表诗作《静夜》,表达了诗人心中的苦闷,彷徨以及对理想的憧憬和向往。

一、死一般的静夜!我好像在空中浮起,渺渺茫茫的。

我全身的热血,不住地低声潜跃,我的四肢微微地战着。

二、我漂着,我听见大自然的音乐。

徐徐的,清清的,我跟着他的音波,我把他轻轻吻着,我也飞起轻轻的。

麦克昂作品

1928年5月1日,创造月刊第1卷第11期发表麦克昂的文章桌子的跳舞。文章指出:“没有时代精神的作品是没有伟大性的”。

作者认为:“我们的文学家假如有无产阶级的精神,那我们的文坛一定会有进步”。“我们的目的是要消灭布尔乔亚阶级,乃至消灭阶级的,这点便是普罗列塔利亚文艺的精神”。

彭康谈“健康”和“尊严”

1928年7月10日,在《创造月刊》第1卷第12期发表了创造社成员彭康的文章《什么是“健康”和“尊严” ——〈新月的态度〉底批评》。

彭康在文章中针对《新月》杂志的发发刊词,回击了新月派的挑战,他指出:“折辱了他们的‘尊严’,即是新兴阶级获得了尊严。‘妨碍’了他们的‘健康’,即是新兴阶级增进了健康”。

创造社要求战士社道歉

6月12日,就《青年战士》第4期复活号上,造谣说“创造社为共产党之爪牙,曾领受第三国际之宣传费”一事,创造社委托刘世芳律师致函青年战士社,要求该社登报更正道歉。

8月14日,青年战士社函复刘世芳律师,认为此事与法律问题无涉,系国民党与共产党言论政治之争,并继续造谣诬蔑,大肆攻击共产党。

1928年以后,郭沫若避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社会的研究和对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学的研究;成仿吾赴法留学,回国后到革命根据地从事教育工作;后期创造社的一部分成员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等先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其中专门从事理论活动的彭康、朱镜我等,以后都转入“中国社会科学联盟”工作。而曾作为创造社当年发起人之一的田汉,早已另组南国社从事戏剧活动,张资平则另开书店,无形中脱离了创造社,以诗人出名的王独清则被清除出社。

1929年2月创造社终于为国民党当局封闭。随后创造社、太阳社的成员与包括鲁迅在内的进步作家合作,于1930年初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从而在中国整个30年代兴起了影响深远的左翼文艺运动。

(4)创造社三诗人扩展阅读:

创造社的成果

创造社前期主办的刊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中华新报》副刊)、《洪水》半月刊;后期的刊物主要有《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半月刊、《思想》月刊、《新思潮》月刊等。

除文学外,后期创造社刊物更注意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和宣传。创造社成立后即编辑和出版创造社丛书,出版的主要是该社成员的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理论及译作,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共出版60余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创造社

Ⅳ 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戴望舒属于创造社吗

现在没有是著名的诗人戴望舒处于唱

Ⅵ 创造社的代表作家,有哪些

创造社在“五四”时代是狂飙突进的浪漫派,这一派的作家侧重自我表现,较少客观描绘。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戏剧,都带有浓重的主观抒情的色彩。在他们的作品里,对于当时黑暗污浊社会所怀的不满,主要不是渗透于现实本身的细密描绘和深入剖析之中,而是直接发为大胆的诅咒和强烈的抗议。因此,热烈的直抒胸臆,坦率的自我暴露,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创造社作家表示内心激愤和反抗的必要方式。作为艺术上的特点,这些又是形成他们创作的浪漫主义倾向的因素。
除新诗的开拓者郭沫若而外,创造社在小说、散文方面的代表作家是郁达夫。
郁达夫(1896—1945)除了中国古典诗文等传统教育里必修书之外,少年时代就爱读小说戏曲作品;留学日本期间,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爱国热忱,也养成了忧伤、愤世、过敏而近于病态的心理。他从研究经济学转到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最初曾发表过一些旧诗,一九二一年参加发起创造社的前后他开始了小说的创作。早年作品如《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怀乡病者》、《风铃》等,均写留日学生的生活片断,着重表现其内心的悒郁、苦闷,体现着他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注:郁达夫:《过去集·五六年来创作生活的回顾》)的主张;即如《采石矶》中所写的清代诗人黄仲则,实际上也都含有作者自我寄托的成分。在表达个人对社会的愤懑方面,郁达夫这些作品具有自己的特色:不同于郭沫若的强烈反抗,而是一种带点灰色、感伤的调子,——仿佛是一些不甘沉沦却又无力挣扎者发出的呼喊,或者是一些究愁潦倒、孤独愤世者的颂诉和叹息。郁达夫作品的这种特色,正代表了创造社一部分成员的倾向。

Ⅶ 从胡适到穆旦中国新诗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并指出各个阶段主要代表诗人、流派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贡献

中国现代诗发展史上出现的最重要的诗歌流派有:

* 20世纪初至1920年代: 尝试派、文学研究会(人生派)、创造社(早期浪漫主义)、湖畔诗派、新格律诗派(新月派)、中国早期象征诗派

* 1930年代: 中国现代派诗群、七月派、汉园三诗人

* 1940年代: 中国新诗流派、九叶诗派

* 1950年代: 中国现实主义、新现代主义(现代派诗群)、蓝星诗群(蓝星诗社)、创世纪诗群(创世纪诗社)

* 1970年代: 朦胧派(今天派)、白洋淀诗群、中国新现实主义

* 1980年代: 新边塞诗派、大学生诗派、第三代诗群(新生代诗群、新世代)、莽汉主义、整体主义、海上诗派、圆明园诗派、撒娇派、他们诗群、丑石诗群、非非主义(红色写作)、神性写作、新乡土诗派、知识分子写作诗群

* 1990年代: 网络诗歌(网络诗人)、民间写作、第三条道路写作、中间代、信息主义、70后诗人

* 21世纪初:灵性诗歌、新江西诗派、80后诗人

Ⅷ “创造社”是郭沫若和谁一起发起组织的

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

1921年6月8日,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专、田汉、郑属伯奇等赴日留学的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健将,多次在上海和日本协商,并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第二改盛馆的郁达夫寓所中,利用上海泰东图书局的一些条件,成立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早期的文学团体——创造社。

(8)创造社三诗人扩展阅读

成员介绍

1、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曾留学日本,毕业于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

2、张资平(1893—1959),广东梅县人,出身破落世家。1922年4月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院地质系。

3、田汉(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本名田寿昌,乳名和儿,笔名有田汉、陈瑜、伯鸿、汉儿倚声、首甲、绍伯、漱人、陈哲生、明高、嘉陵、张坤等。男,汉族,湖南省长沙县人。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编剧、小说家、词作家、诗人、文艺批评家、文艺活动家,中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创造社

Ⅸ 创造社的撰文

1927年9月,成仿吾于创造社该月版《流浪》发表诗作《静夜》,表达了诗人心中的苦闷,彷徨以及对理想的憧憬和向往。
一、死一般的静夜!我好像在空中浮起,渺渺茫茫的。
我全身的热血,不住地低声潜跃,我的四肢微微地战着。
二、我漂着,我听见大自然的音乐。
徐徐的,清清的,我跟着他的音波,我把他轻轻吻着,我也飞起轻轻的。 6月12日,就《青年战士》第4期复活号上,造谣说创造社为共产党之爪牙,曾领受第三国际之宣传费一事,创造社委托刘世芳律师致函青年战士社,要求该社登报更正道歉。8月14日,青年战士社函复刘世芳律师,认为此事与法律问题无涉,系国民党与共产党言论政治之争,并继续造谣诬蔑,大肆攻击共产党。
1928年以后,郭沫若避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社会的研究和对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学的研究;成仿吾赴法留学,回国后到革命根据地从事教育工作;后期创造社的一部分成员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等先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其中专门从事理论活动的彭康、朱镜我等,以后都转入“中国社会科学联盟”工作。而曾作为创造社当年发起人之一的田汉,早已另组南国社从事戏剧活动,张资平则另开书店,无形中脱离了创造社,以诗人出名的王独清则被清除出社。
1929年 2月创造社终于为国民党当局封闭。随后创造社、太阳社的成员与包括鲁迅在内的进步作家合作,于1930年初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从而在中国整个30年代兴起了影响深远的左翼文艺运动。

阅读全文

与创造社三诗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