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韩国文字的造字原理
至1443—1446年,朝鲜第4代国王世宗召集著名学者创制出一种拼音文字——韩格尔,逐渐发展成今日的韩文。韩文作为书面符号大规模取代汉字是20世纪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以后的事,韩语中70%词汇来自汉语,有时不用汉字难以读解。韩国为淡化中国文化的影响,大力宣扬韩文是最科学的文字,说“该文字的24个记号能表示出所有的发音”,“对其他文字的解读率几乎达到100%的水平”,实则大谬不然,造成学生不认真掌握外语发音,喜以韩文标记,结果不论学习汉语、英语、日语、法语,皆造成平卷不分、尖团不分、儿音与儿化不分、有入声与无入声不分等根本性发音缺陷,令我等经验丰富之外教亦倍感头疼。
韩国古代历史皆以汉字写成,且中古以上历史皆存于中国史书。今后青年若不写汉字,必导致历史断裂。又韩文每字皆由两个以上字母构成,间架呆板,搭配生硬,如残条断枝两相拼凑,望之颇有不祥之气。初见韩文,疑为取自残龟断甲之原始符号也。
古代朝鲜几乎所有的历史、典章、文艺、科技书籍都使用汉字记载。新罗神文王时代的薛聪发明了古代的朝鲜文字“吏读”,这是汉字以新罗语音标表记,汉文以新罗语判读的方法。吏读的创始,使得会解读中国九经的朝鲜学者出现了。公元1443年,朝鲜国王世宗李祹命集贤殿学士创立了由11个元音和14个辅音组成的朝鲜表音文字,这种钦定文字于1446年颁布之时,称为“训民正音”。然而,儒家学者大为反对,认为朝文字母会妨碍儒学研究,统治阶级仍然只限使用汉字。妇女、儿童使用拼音字,用拼音字书写的文章叫“谚文”,受人歧视。官方书面语言仍然是中文,就像拉丁文写自己语言的手段,创作了讴歌王朝建立的用朝中两种语言写成的颂诗《龙飞御天歌》,并把《释谱详节》(佛祖生平片断)一书译成朝文。这两本著作为朝鲜文字的实际使用奠定了基础。训民正音的颁布并未明显弱化汉字在朝鲜文化中的地位,直到近代,朝鲜仍是一个以使用汉字为主的国家。不仅公文如此,日常生活中的文字亦复如此。朝鲜的统治阶级、两班使用汉字写信、创作,派到日本的朝鲜通信使,选用汉语造诣高的官员担任。他们与日本的儒学家、僧侣之间用汉字笔谈,并即席创作汉语诗词。
B. 韩文的创制背景、原理以及韩文的结构特点
印刷电路板
C. 韩语是什么时候产生的韩文又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二者怎么产生的
韩语起源
一般认为是在公元6-9世纪左右高丽语开始大量使用汉字标记(之前无法记录语言),由于长期和中国文化的接触,汉字长期为朝鲜民族唯一官方文字。直到20世纪初朝鲜谚文才开始在朝鲜王国的官方民间大量使用。
由于汉字是为标记汉语而创造的文字体系,要标记和汉语完全不同的朝鲜语/韩语则非常不适应。因此从6世纪开始就不断有人尝试用汉字来标记韩语。
最后发现用两种方法来标记。一种方法是抛弃汉字的表意功能,使用汉字的表音功能。比如借用"古"字,不管字的本身意义,来标记韩语发音"고"。
第二种方法是抛弃汉字的表音功能,只使用汉字的表意功能,利用汉字的表意特点来书写韩语单词。如在新罗时代,使用"水"字来表示韩语单词"물"。同样用该方法可标记人名和地名。
用汉字标记韩文的研究工作努力没有停下来,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誓记体表记法和吏读,乡札。誓记体表记法是把汉字的排列结合到新罗语的语顺。吏读则是对誓记体表记法进行语法补充,让文脉更加清楚。
推测吏读大约在公元7世纪左右形成完整的体系,从高丽开始,朝鲜民族一直使用到19世纪末。但是吏读主要是吏胥专用的特殊书面语,还用于汉文书籍的翻译。
韩文起源
朝鲜王国的世宗大王于1443年(世宗25年)12月创建训民正音(即朝鲜谚文),在全国广泛发布是1446年(世宗28年),在标记韩语方面有着独创性和科学性。
字母和音素上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如字母“ㄴ”表示舌头接触口腔上壁。字母“ㄷ"和字母”ㄴ“都是舌音,但发音更强,所以在”ㄴ“上面加画构成字母“ㄷ"。其他字母‘ㄱ .ㅋ’, ‘ㅁ .ㅂ .ㅍ’, ‘ㅅ .ㅈ’, ‘ㅇ .ㆆ .ㅎ’ 也是根据这样的语音原理创制。
虽然朝鲜国创建了自己的文字系统,但是在朝鲜国的统治阶层两班中仍然偏好使用汉字。训民正音的表音字母系统一直到20世纪才开始大量使用。
(3)韩语创造原理扩展阅读
韩国通用韩国语。
韩国在19世纪前借用汉字作为书写工具。15世纪李氏朝鲜世宗国王遣人完成《训民正音》,仿照汉字外型创造了全新的拼音文字谚文。由于当时朝鲜上层阶级的官员贵族们和正式书籍文本仍然使用汉文,谚文在数世纪间未能成为正式文字。
谚文因多在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朝鲜人群中使用,而被两班抵制。直到二十世纪初期朝鲜被日本吞并后,谚文方逐步成为主要书写工具。二战结束,朝韩分裂后,韩国一度废除汉字(国语纯化运动),但由于拼音文字所产生的诸多不便,后又恢复汉字基础教育以分辨同音词汇的不同意义。
韩国的语言中10%左右是朝鲜语固有词,69%左右是汉语的变音,还有10%是英语的变音,剩下的则是其他语言的变音。韩语与朝鲜语基本相同,但在发音和外来语以及部分语法及单词的用法上稍有不同,其中在发音和外来语上表现尤为突出。
因为政治原因,朝鲜半岛在内战后南北长期分裂,使得南北语言也出现差异,主要表现在口音和用词方面。
D. 韩语文字是怎么发明的
韩文字是在韩国世宗大王时期(十五世纪)所发明的,以前韩国是中国的籓属国,所以,在韩国还没发明韩文字前,虽然讲的话是用韩语,但是文字的书写,几乎是使用汉字。所以,就变成说的是一套,写的又是另外一套。
当时只有贵族和知识分子,有受教育的机会,认识汉字,平民几乎是不识字的。所以,贵族(韩国人称为两班)和庶民之间,可以用韩语做口语的沟通,但是若要用文字传递讯息,确有着一层隔阂。
在全国贵族和平民之间,产生文化断层的情况,世宗大王深深感受到拥有自己的文字的重要性,因为拥有属于他们的文字,韩国的文化才能广泛的延续下去。但是发明文字,可不是儿戏,是一件蛮浩大的工程。
结果有一天,世宗大王在千秋殿内沈思,看到阳光照射千秋殿门棂上的景象,一格格的门棂,激发了世宗大王创字的灵感,于是世宗大王立刻召集众多文官学者,一起研究发明出了韩文字,经过时代的演变,慢慢的发展成现在使用的韩文字。这就是为什么韩文字,会看起来正正方方的原因了。
在一格格四方形的门棂上,你是不是会找到韩文母音,如:ㅏ、ㅑ、ㅓ、ㅕ、ㅜ、ㅠ、ㅡ、ㅣ等的字型呢?
如果你觉得,这样发明出的文字,好像有点随便,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虽然创字的灵感来自于此,但是这些文字中,却隐藏着很深的含意。圈圈代表太阳、也就是天,横线代表地,直线则是人,韩文字形代表天、地、人等,宇宙的自然法则。
而且韩文基本字母,有十个元音、十四个子音,可说是最科学的语言之一,因为它用很少的音节,就能代表一套完整、复杂的语系。
E. 韩语是怎么产生的
韩文字是在韩国世宗大王时期(十五世纪)所发明的,以前韩国是中国的籓属国,所以,在韩国还没发明韩文字前,虽然讲的话是用韩语,但是文字的书写,几乎是使用汉字。所以,就变成说的是一套,写的又是另外一套。
当时只有贵族和知识分子,有受教育的机会,认识汉字,平民几乎是不识字的。所以,贵族(韩国人称为两班)和庶民之间,可以用韩语做口语的沟通,但是若要用文字传递讯息,确有着一层隔阂。
在全国贵族和平民之间,产生文化断层的情况,世宗大王深深感受到拥有自己的文字的重要性,因为拥有属于他们的文字,韩国的文化才能广泛的延续下去。但是发明文字,可不是儿戏,是一件蛮浩大的工程。
结果有一天,世宗大王在千秋殿内沈思,看到阳光照射千秋殿门棂上的景象,一格格的门棂,激发了世宗大王创字的灵感,于是世宗大王立刻召集众多文官学者,一起研究发明出了韩文字,经过时代的演变,慢慢的发展成现在使用的韩文字。这就是为什么韩文字,会看起来正正方方的原因了。
在一格格四方形的门棂上,你是不是会找到韩文母音,如:
F. 韩文是什么时候创造的
韩国、朝鲜人使用中国汉字有1000多年的历史,绝对是中华文化的后裔,可是为什么后来废除了中国汉字呢?首先因为朝鲜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与中国的汉藏语系不太一样,但是古代朝鲜文化落后,一直没有发明自己的文字,所以只能沿用中国汉字。但是汉字还是无法充分的表现韩语的发音和朝鲜民众的思想感情,普通朝鲜平民根本不识汉字,只有朝鲜贵族、官员会使用汉字,称为“吏读文字”,而普通朝鲜平民只能以口头方式进行文化交流,他们的生活知识和年积月累的农业耕种经验和农耕方法也都无法长久的流传下去。
到了1446年的朝鲜世宗大王时期,就是中国的明朝时期,作为中国附庸国的朝鲜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上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因而朝鲜民众对拥有自己民族文字的愿望比较强烈了,世宗非常同情国民的处境,作为一个想要发展民族文化,推进国家独立的朝鲜君王,世宗开始苦思冥想,梦想创造出一种独特而易学易懂的朝鲜本土文字,让普通的朝鲜庶民也可以轻松驾驭朝鲜的语言。
世宗在发明朝鲜文字时,受到音乐和北方游牧民族拼音文字的启发,了解到简单的音乐符号(1 2 3 4 5 6 7)就能够记录世界上所有的音乐,那么,相对简单的拼音字符也应该可以记录全部的朝鲜语音,从而拼写出朝鲜的文字。所以世宗组织起当时包括他本人在内的许多朝鲜“集贤殿”的优秀学者,还特意派遣一位朝鲜知名学者,前后十几次到中国来学习、研究汉字精髓,历时达三十年之久,才最终在1446年发明创造了朝鲜文字,于是朝鲜在使用了近千年的中国汉字以后,终于有了自己的民族文字。
世宗大王(1418-1450年),他精通儒家学问,极力提倡儒学价值观念以外的哲学观念,博学多闻,政治手段高明,能够对付朝鲜的两班学者(两班:指的是集‘贵族’与‘官吏’于一身的朝鲜学者们,他们享有极高的政治文化权利,甚至可以藐视朝鲜国王)。他在统治期间,对国家管理、语音学、民族文字、经济学、科学、音乐、医学和人文学研究方面都表现出积极的思想。他建立了集贤殿,以促进传统和政治经济方面的研究,最著名的成就之一是创立了韩文字母。
G. 韩文是怎么形成的
韩文文字的历史背景
韩国人使用同一种语言和文字,这是形成他们强烈的民族共性中至关重要因素。韩语,包括汉城地区使用的标准话在内,有好几种不同的方言,但除济州道地区使用的方言外,各地方言都比较相似,将起来彼此都能听懂。
语言学和人口学的研究表明,韩语属于中亚的乌拉尔-阿尔泰语系。同属这一语系的还有土耳其语、匈牙利语、芬兰语、蒙古语、藏语和日本语。
韩语字母,是15世纪在朝鲜王朝(1392~1910年)第四代君主世宗大王(1418~1450年)倡导下,由一些学者创造的。它既简单又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被公认为世界最科学的文字之一。韩语字母易于学习和书写,对韩国文盲少,出版业发达做出了巨大贡献
H. 韩文怎么发明出来的
日文是偏旁部首,韩文是拉门,类似于电子表的格子在阳光下显的总是在变化,灵感来源于此。当有了口语,其实创造一种文字并不是难得事儿,难的是创造简而易学,符合规律的文字,便于记忆,便于学习,便于传播。
I. 韩文是怎么来的
朝鲜文字创制前的文字使用状况
朝鲜文字创制以前,朝鲜人使用汉字纪录书写他们的语言。他们纪录语言的手法有两种:一种是口说朝鲜语手写文言文,这种纪录手法跟古时的日本与越南一样。由于古时的朝鲜人“崇汉”、“崇儒”的思想浓厚,所以这种纪录语言的方法在上层社会成了主流。而另一种虽然也是用汉字来书写,但是书写的秩序与规则必须依照朝鲜语的句法。这种纪录手法又分做“书记式纪录法”跟“吏读式纪录法”两大类。
“书记式纪录法”是将话语中的辞汇用对应的汉字写出来,并且根据朝鲜语的词汇顺序排列这些汉字。以1940年出土的“金石文”(一块用书记式纪录法书写的朝鲜文石碑)里面的文句为例:
原文:二人幷誓记 天前誓 今自三年以后 忠道执持 过失无誓
现代朝鲜语转写: 두 사람이 하께 盟誓하여 记录한다. 하느님 앞에 盟誓한다. 只今으로부터 三年以后에 忠道를 执持하고 过实이 없도록 盟誓한다.
分析:두(二)사람(人)이 하께(幷,一齐) 盟誓하여 记录한다. 하느님(天,苍天) 앞(前)에 盟誓한다. 只今으로부터(自) 三年以后에 忠道를 执持하고 过失이 없도(无)록 盟誓한다.
中文翻译:纪录两人一起发誓。在苍天面前盟誓。发誓从今往后的三年,坚守忠诚之道,力求没有过失。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书记式纪录法”写出来的文章几乎就是汉文。
“吏读式纪录法”不仅用汉字纪录汉字词汇,而且还用汉字的音或意来表达朝鲜语的助词和语尾的发音。根据纪录这种纪录法是由新罗时期的薛聪首创的,后世的人们又不断的改善此种纪录法的汉字使用方式。这种纪录法一直延用到19世纪末。朝鲜被日本合并以后,基于民族情绪以及朝鲜民族主义的产生,这种纪录法被韩汉夹写文代替。
朝鲜文字的创制以及使用状况
1443年,李氏朝鲜的世宗大王召集了集贤殿郑麟趾等学士,根据朝鲜语的音韵结构以及中国音韵学创制了专门纪录朝鲜语音韵的文字。当时这种文字的名字叫做“谚文(或彦文)”,但是颁布这种文字的时候,却称之为“训民正音”,于是这个名称逐渐的普及开来。但是中国学术界一般用“彦文”而少用“训民正音”来称呼这种文字。到了二十世纪初,该文字的另一种名称“한글”(hangeul)开始出现。在朝鲜语里“한”是“大”的意思、“글”是“文”的意思,所以“한글”可以被理解为“大字”或“伟大的文字”。而在华语学术界,一般用音义结合的方式来翻译这个词。“한(han)”音译做“韩”,“글”则意译做“文”,“한글”就被翻译做“韩文”,而不翻译为“大字”或“伟大的文字”。
关于创制这种文字的动机,人们可以从《训民正音》序章上获得答案:“国之语音。异乎中国。与文字不相流通。故愚民。有所欲言。而终不得伸其情者多矣。予为此悯然。新制二十八字。欲使人人易习。便于日用耳。”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们国家的语言,和中国的不一样,用文字(跟中国)不能交流。因此一般未受教育的人民,想要说话、最终却不能表达意思的人很多,我对此很伤心,(所以)新创造了二十八个字,想让每个人都很容易地学习(它),以便于日常使用。”
虽然这种文字是当时上流社会人士创制的,但是它却遭到了上流社会人士的排斥。有的官员甚至要求世宗废除此种文字,他们怕这种文字流传入中国,被当时的中国人嘲笑为“夷字”,而将朝鲜看做是蛮夷之一。当然也有不少的官员在私人的环境里面用这种文字纪录朝鲜语,比如写家书就一般都用这种文字来写。需要说明的是,韩文在字型结构上利于跟汉字夹写,但是当时的朝鲜人是严格区分“韩”“汉”两种文字,在实际使用韩文的时候并没有夹写汉字。另一方面,由于妇女普遍较少机会接受教育,她们即使会书写,也大多只会韩文而不会汉字。所以,到了朝鲜中期,虽然官场上仍然使用汉字,但民间及妇女普遍都使用韩文来书写。而到了宣祖末年,当时的御医许浚更着手把汉文的医典用韩文编写解读,以使医术能在民间普及。这些都是韩文在民间流传的一些证据。
朝鲜文字在燕山君时期,曾一度被禁止使用。燕山君被推翻后,虽然禁令撤销,但使用朝鲜文字的人仍然不多。
朝鲜半岛被日本占领以后,朝鲜民族开始觉醒,他们开始将韩文看做是自己民族的文字,自己民族的骄傲,并开始提倡使用。这个时期受到日本语书写方式的影响,人们在书写韩文的时候,也夹用了汉字,形成了“韩汉夹写文(或韩汉混用文、国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