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发明流传

发明流传

发布时间:2021-06-26 11:30:48

❶ 诸葛亮不仅用兵如神,还有哪六大发明流传至今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那个时代,无数枭雄趁势而起,咸多良将应运而生。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了诸多谋士。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这些谋臣的才能,还是经常被后人拿来比较,例如当今社会,便流传着一句“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传言。意思是说,郭嘉的才能,让诸葛亮忌惮不已。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其实不然,诸葛亮是一个全才,他不但有理民之干,有大局观,还能够单独统兵出战,除此之外,他还有一点,是郭嘉无法相比的,那就是“长于巧思”——诸葛亮一生中,共有六大发明,造福了无数后人,其中四项直到如今,依旧在使用。他的六大发明,分别是什么呢?

诸葛亮是一个非常仁慈的人,他不像其他上位者一样,视人命如草莽。因此当他平定南蛮之后,得知蛮人用人头祭祀,于是命人用面捏成人头的形象,并将这种食物称之为“蛮头”,后来讹传成了馒头。清朝的《谈征》中记载:“盖蛮地人头祭神,武侯以面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如今馒头早已不再是祭祀的专用品,而是成为了北方人的主食。

❷ 文字发明前,人类历史依靠什么方式流传下来

靠人们口耳相传,通过传说的形式流传下来。

❸ 诸葛亮都有哪些发明流传至今

孔明棋 早在隆中时,诸葛亮就打算发明一种棋。公元228年,蜀国南方暴乱。诸葛亮作为一国之相,决定亲自率兵前往征讨。然而,情况并没那麼好:南方的气候令士兵难以适应。加之军中无趣,南王孟获久久不肯归服。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发明了孔明棋来活跃士兵烦闷的心。孔明棋规则简单,是一种智力游戏。

❹ 中国古人没有流传下来的发明有什么

地动仪 唐刀工艺 指南车

❺ 巧克力的最早是怎么发明和流传起来的

巧克力发展编年史公元前四世纪,玛雅人开始种植可可树。
公元前十世纪,阿兹特克人在墨西哥南部到危地马拉的广大区域种植可可树,由于产量小,可可豆在当时作为货币在阿兹特克王国流通。
1502年,克里斯托夫·哥伦布(Christopher-Columbus)乘"圣玛丽雅号"第四次登陆美洲,将巧克力第一次带回欧洲。
1527年,赫尔南·科尔特斯爵士正式将巧克力推荐给西班牙宫廷,使之成为宫廷豪华宴会的奢侈品。
1585年,第一批可可豆从维拉克鲁斯(Veracruz 今墨西哥港)远洋运输到塞维利亚(Seville 西班牙港口),拉开了欧洲巧克力贸易的序幕。
1606年,西班牙人安东尼奥·克来提(Antonio Carletti)从美洲贸易返回,路过意大利,将巧克力引入都灵、佩鲁贾、威尼斯,威尼斯成为巧克力的"圣地"。
1609年,在黑暗的宗教裁判厅时期,西班牙、葡萄牙的犹太人避难进入法、西边境的巴约纳,巧克力进入法国民间。
公元1660年,西班牙公主玛丽雅.特蕾莎与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缔结婚约,女王将一盒装帧精美的巧克力作为定情礼物赠送给太阳王。从此,巧克力迅速征服了巴黎和其他欧洲城市,成为欧洲人最喜爱的食品及饮料。
1671年,巴黎巧克力商大卫·凯卢(David Caillou)在干树街(Rue of L'Arbre-Sec)开设了法国第一家巧克力商店。
1657年,法国巧克力商抵达伦敦,在主教门大街(Bishopsgate)和皇后巷小径(Queen's Head Alley)的一间屋子出售巧克力饮料,由此一种新型的俱乐部诞生了,他们被称为"巧克力屋"和"咖啡屋"。其中最著名的"White's"后来成为著名的绅士俱乐部。
1674年,一家名为"咖啡磨坊和烟卷"的伦敦商店出售一种叫"西班牙糕饼"的固体巧克力。这种产品的吸引力太大了,使得欧洲的巧克力商竟相模仿。
1765年,约翰·韩农(John Hannon)詹姆斯·贝克博士(Dr.JaBakermes)在麻省的杜尔切斯特(Dorchester)创立美国第一家巧克力工厂。
1819年,让.路易斯·凯勒(Jean-Louis Cailler)在意大利学成巧克力制作工艺返回瑞士,在日内瓦湖畔的Vevey建立了巧克力工厂,并于1830年推出"pure caracas"和"medium sweet"巧克力品种,奠定了瑞士"巧克力王国"的基石。
1824年,约翰·吉百利(John Gadbry)在伯明翰开了一间食品店,出售巧克力饮料和可可;
1831年,阿隆索·纳赫尔(Alonso Nagel)在西班牙第一大港口城市毕尔巴鄂(Bilbo)的阿特苏里区(Atxuri)开设了第一家"蒂奥莎"巧克力商店。170多年来,"蒂奥莎"球状、三角填芯巧克力块及巧克力糕点、饮料作为巴斯克文化的一种象征延续至今。
1831年,吉百利创立了自己的工厂;1854年,鉴于尊贵品质,吉百利获得英国皇家的委任状-维多利亚女皇的可可和巧克力特别供货商。吉百利从此名扬天下。
1866年,亨利·雀巢(Henri Nestlé)配制成功干奶粉,结合同期美国发明的炼乳,诞生了被称为"华贵的彼德"(Gala-Peter)的牛奶巧克力块。1878年,"雀巢"牛奶巧克力块获巴黎国际展览会金奖,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1912年,比利时人简·努哈斯(Jean Neuhans)发明了带有多种软芯(杏仁、牛轧糖和水果味奶油)的巧克力。1925年,皮雷斯特·玛氏(Forrest Mars)用不同方法在美国发明了夹心巧克力条,这两种发明产生了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庞大的巧克力糖果点心系列。……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的清朝档案记载,300年前(康熙四十四年),巧克力进入中国。那么第一块巧克力是让谁吃了呢?
1705年,罗马教皇十一世派遣使节多罗到中国传教。第二年,多罗到了北京,住进故宫。康熙皇帝对西方文化非常感兴趣,每有洋人来华,都要接见盘桓一番,了解西方的政治和科学技术。多罗这次到北京,自然少不了接见与攀谈。七月二日,负责接待照料多罗起居的武英殿总监赫世亨,向多罗转告了康熙皇帝的"意思"。多罗马上"遵旨",向康熙皇帝献上一些西方的奇珍,其中一个精美的小锡盒里面,装着150块巧克力。武英殿总监赫世亨模仿西方人的吃法,让工匠打制了一套白银器皿,还用黄杨木特制了用于搅拌的签子。他从150块巧克力中,精选了50块,放入特种的柳条匣,连同自己的奏折一同呈上。康熙皇帝将呈上的用具、巧克力和奏折一一看过之后,即命下人当即调制。只见下人小心翼翼地夹出两块巧克力,放入银罐子里,倒入烧开的玉泉水,加上糖,稍适搅拌,又倒进一个双耳玉龙杯。顿时,一股奇异的香味儿弥漫了整个房间,连门外的小太监都不住地咽口水。康熙皇帝拿起杯子看到里面的黑汤,不觉皱起眉头。闻了闻,拿到嘴边抿了一小口:苦中带涩,涩中带甜,这算是什么味道?周围的人看到康熙皇帝皱起眉头,都不免有些紧张。待看到他又喝了两口,若有所若思地点点头,嘴角显出一丝笑意,才如释重负。"原来洋人每天就喝这东西,哪里有我们的龙井茶好喝!啊——哈哈"康熙皇帝爽朗地大笑起来。周围的人也跟着附和、跟着笑。"不过,洋人喝这东西必有道理……"康熙皇帝拿起赫世亨的奏折看了看,随即提笔批示道"言味甜苦属热,但未写有何效益,治何病,殊未尽善,着再询问"。

❻ 古人发明而且流传至今的东西都有哪些急!!!!

纸、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
中医中药

王渝生介绍说,中医中药对世界最伟大的贡献是其防病治病的实践技术。中医中药建立起完整的医药体系,服务中华民族数千年,在西医传入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发扬光大,不仅在国内受到广大患者的信赖,而且在海外日益发展,现在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医中药,外国人也日益崇尚中医中药。中医中药当之无愧名列新四大发明之首。

十进位值制

中国是数学古国,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九章算术》、《数术九章》是古代数学名著。古代世界各国曾经有十、十二、二十、六十等多种进位值制,现在统一使用十进位值制。王渝生说,中国是世界最早采用十进位值制的国家,在世界数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出土的殷商甲骨文中已经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和百、千、万等字的合文来记数,最大的记数有二万多,记录了战争中歼敌、俘虏人数,以及牛羊头数。后来发展成筹算和珠算的逢十进一的十进位值制,是对记数和计算的革命性发明,其沿用至今。

赤道坐标系

中国还是天文学古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太阳黑子、哈雷彗星、超新星等天象的国家。王渝生说,中国古代天文计算采用的赤道坐标已经为现代天文学所采用,中国成为领先世界采用赤道坐标的国家。古代天文学家在进行天文计算时,分别依照地球自转的赤道平面和公转的黄道平面确定坐标系,中国古代天文计算采用的是赤道坐标,以赤道二十八宿为准研究日、月、五星的运动;西方则按黄道坐标,即所谓黄道十二宫,这是两种不同的坐标系。现代天文学研究证明,赤道坐标优于黄道坐标,现代天文学已经用赤道坐标系统替代黄道坐标系统。

雕版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同样雕版印刷术也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我国著名科技史家潘吉星证实,在韩国庆州发现的唐武周时期印刷的《无垢金刚经》印自中国长安,而且中国还有比此更早的印刷品。因此,中国成为世界雕版印刷术当之无愧的先驱。

❼ 毕昇发明了什么什么时候才开始流传

活字印刷术
北宋庆历间(1041-1048)中国的毕升(约970年-1051年)发明的泥活字标志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
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得到较多的应用。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
自从汉朝发明纸以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要轻便、经济多了,但是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工的,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至迟到东汉末年的熹平年间(公元172-178年),出现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的隋朝,人们从刻印章中得到启发,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❽ 直到什么的发明书籍才开始流传

我们的祖先从(结绳记事),到(口耳相传),传说中的(仓颉)造字,(商周)时出现了甲骨文,后来有了(竹木简)。(蔡伦)发明了造纸术、(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书籍才开始流传。

❾ 有关中国古代发明的故事

鲁班其人

鲁班,姓公输,名般,鲁国人,由于“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因此人们常称他为鲁班。鲁班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以后。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历史时期。当时,城邑建筑和水利工种都有了相当的规模,铁器已经逐步推广到各个社会生产领域,大大推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日趋没落,奴隶起义和暴动此起彼伏。奴隶主控制的官府手工业被冲破了,很多手工业奴隶获得了解放,于是独立的个体手工业者出现了。据说鲁班就是这个时期得到解放的奴隶工匠,并且因此有了游走各地、到处做工的自由。

锯的发明

大家可能还熟记着小学课本中的那篇关于鲁班发明锯的文章吧。传说,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很大的任务——建筑一座大宫殿。这需要很多木料,但是工程限期很紧。鲁班的徒弟们每天都上山砍伐木材,但是当时还没有锯子,只有用斧子砍,效率实在是太低了,而且徒弟们每天累得精疲力竭,可是木料还是远远不够,耽误了工程的进度。那个年代,完成不了奴隶主的任务是要受重罚的,鲁班心里非常着急,就亲自上山察看。上山的时候,他偶尔拉了一把长在山上的一种野草,一下子手就被划破了。鲁班很奇怪,小小的一根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他把草折下来细心观察,发现草的两边都长有许多小细齿,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既然小草的齿可以划破我的手,那带有很多小齿的铁条应该可以锯断大树吧。于是,在他的想法加上金属工匠的帮助下,鲁班做出了世界上的第一把锯——一把带有许多小齿的铁条。他用这个简陋的锯去锯树,果然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从这个故事都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启发:实践出真知,钻研出智慧。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有着内部和外部的影响的。鲁班工艺的不断进步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帮忙。鲁班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班母”与“班妻”

你知道吗:弹墨线用的小钩又被称为“班母”,刨木料时顶住木头的卡口又叫做“班妻”,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鲁班的母亲和妻子也都从事生产劳动,并对鲁班有很大的帮助。据说“班母”的由来是这样的:鲁班做木工活,用墨斗放线的时候,原来是由他母亲拉住墨线头的。后来经过多次实验,母子俩在墨线头上拴了一个小钩,放线的时候,用小钩钩住木料的一端,就可以代替用手拉线,一个人操作就行了。从此,弹墨线不用再请母亲帮忙了。后世木工便把这个小钩取名为“班母”,以纪念这个创造。“班妻”的由来传说是因为鲁班刨木料起初是由他的妻子扶着木料,后来才改用卡口的缘故。

讲述一个小插曲,根据《玉屑》上的记述:鲁班成年累月在外给人盖房,雨淋日晒,十分辛苦。他的妻子云氏就动脑筋做了一把伞,让鲁班出门做工的时候带上,可以遮日避雨。直到今天,伞仍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可见,鲁班家庭还是对鲁班有很大的影响的。

鲁班的其他发明

鲁班一生的发明创造很多。在《事物绀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都有所记载。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发明的。象木工使用的曲尺(也叫矩),是鲁班创造的,所以又名鲁班尺。又如墨斗、刨子、钻子,以及凿子、铲子等工具,传说也都是鲁班发明的。

据《世本》上记载,石磨也是鲁班发明的。磨,最初叫石岂(wei),汉代才叫做磨,是把米、麦、豆等加工成面的机械。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以来,去掉谷物壳皮、破碎豆麦就成为人们日常的烦琐劳作。早期采用的方法是用石头把谷物压碎或者碾碎,后来人们又把谷物放在石臼里面用杵来春捣。这虽然是古代粮食加工工具的一大进步,但是仍然比较费时费力。接着,人们又发现与捣碎相比,研碎效果又好又省力。传说鲁班在劳动人民智慧的启示下,用两块比较坚硬的圆石,各凿成密布的浅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转动,就把米面磨成粉了。这就是两千多年以来我国各地广泛使用的磨。磨的发明把杵臼的上下运动改变做旋转运动,使杵臼的间歇工作变成连续工作,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鲁班究竟怎样发明磨的真实情况已经无从查考,但是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距今六千到六千五百年前后的仰韶文化时期,已经有石辗棒和石制研磨盘。龙山文化时期(距今四千年左右)已经有了杵臼。因此,到鲁班的时代发明磨,是有可能的。

鲁班不只是土木工匠的“祖师”,还是一个很高明的机械发明家。他制造的锁,外面不露痕迹,机关设在里面,必须借助配合好的钥匙才能打开。在《墨子.鲁问篇》还有这样的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就是说鲁班制作的木鸟能乘风力飞上高空,三天不降落。据传说,鲁班还改进过车辆的构造,制成了机动的木车马。这种木车马由木人驾御,装有机关,能够自动行走。后世有不少科技发明家,如三国时候的马钧、晋朝的区纯、北齐的灵昭、唐朝的马待封、清朝的黄履庄等,都受这个传说的影响,相继朝这个方向探索过。现在看来,说木鸟可以飞三天,木车木马可以自动跑得不见踪影,未免过于夸张,带有神话色彩。但是这也说明鲁班的技巧在当时确是相当杰出的。作为我们后人,在要实现前人的美好梦想时,也要考虑当时的科技水平和自身的实际能力,避免受一些虚无飘渺的传说所误导,耽误自己的大好前程。

据说,鲁班在兵器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据《墨子.公输篇》记述,鲁班曾经为楚国制造攻城用的“去梯”和水战用的“钩强”(又名“钩拒”),在战争中都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后来他受了墨子的影响,不再制作这类战争的工具,专门从事生产和生活上的创造发明,造福于人民。

出身于世代工匠家庭的鲁班在建筑和雕刻方面的贡献也很多。《述异记》上说,鲁班刻制过立体的石质九州地图。《列子.新论.知人篇》中关于鲁班雕刻凤凰的故事,更表现了他不怕讥讽、刻苦钻研的精神。故事说,鲁班想雕刻一只凤凰,还没有雕成,就受到别人的讥笑,但是他没有因此而停止工作,反而更加努力,终于刻出了神态逼真、栩栩如生的凤凰。那些曾经讥笑过他的人,终于不得不佩服鲁班的高超技艺和顽强努力的精神。

二千四百多年来,人们世世代代传颂着鲁班发明创造的故事。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热爱和敬仰,把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也都集中到鲁班的身上。因此,有关他的发明和创造的故事,事实上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故事。他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象征

❿ 十大发明有什么

改变世界的十大科技发明:蒸汽机、火车、电话、X光、汽车、盘尼西林、火箭、计算机、DNA、宇宙飞船。
中国只有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阅读全文

与发明流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