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地图是谁发明制作的
地图的起源,有人推测比文字的起源还要早。因为原始地图跟图画一样,把山川、道路、树木如实地画进地图里,是外出狩猎和出门劳作或旅行的指南。 千百年来,在我国民间就广泛流传着《河伯献图》的神话故事。传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感动了河伯。河伯是黄河的水神,禹为治水踏遍山川、沼泽,忽一天看见河伯从黄河中走来,献出一块大青石,禹仔细一看,原来是治水用的地图。禹借助地图,因势利导,治水取得了成功。“传说”虽然不能证实地图起源的具体时代,但从侧面说明,约在四千年以前,我国先民已经使用地图了。 据史籍记载,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以前,我国就诞生了地图。《汉书.郊毅志》中有:“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像九州”的记载。《左传》中有:“惜夏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像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意思是说,在夏朝极盛时期,远方的人把地貌、地物以及禽兽画成图,而九州的长官把图和一些金属当作礼品献给夏禹,禹收下“九牧之金”铸成鼎,并把远方人画的画铸在鼎上,以便百姓从这些图画中辨别各种事物。文中的“百物而为之备”,很明显说明是供牧人、旅行者使用的图。可惜,原物流传至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因战乱被毁而失传。 据宋代思想家朱熹推断,后来的《山海经图》是从夏代九鼎图像演变而来的,也是一种原始地图。在《山海经图》的“五藏三经图”上,画着山、水、动物、植物、矿物等,而且注记着道里的方位,是较规范的地图形式。由此可以说,中国在夏代已经有了原始的地图。
采纳哦
2. 中国地图是谁发明的张衡吗
从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的7幅地图,成图年代日前得到确定。专家证实,这些地图为迄今中国最早的实物地图。 这7幅地图是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1986年发现的。该所研究员何双全考证后确定,其成图年代为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国家测绘局考证后认为,它们比中国经实测保存至今的最早的传世地图———西安碑林中的《华夷图》和《禹迹图》早1300多年,比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图约早300年。作者不详。 何双全说,这些地图均是用黑线绘制在4块大小基本相同的松木板上,图形比较清晰、完整。该地图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所属的行政区域、地理概貌和经济概况。地图中有关地名、河流、山脉及森林资源的注记有82条之多。令人惊叹的是,今天渭水支流以及该地区的许多峡谷在木板地图上仍可以找到,并与《水经注》一书的记载相符。 有关考古专家和历史专家认为,这批秦代木板地图为研究中国先秦发达的地图学文献资料提供了实物佐证,把中国地图绘制史又提前了几百年,是研究中国地图绘制技术的珍贵资料。
3. 地图是哪个朝代发明的
夏商时期就有了,那时叫舆图。舆图是一种地图,舆的意思是车的底座,用来承载物体的,因为地图上载有山川、城镇、四方地物,所以古人就把地图叫作舆图,把地理学叫作舆地学,甚至把看风水叫作勘舆学。
公元3世纪西晋裴秀用“制图六体”绘成的《禹贡地域图》,是见于记载的最早的中国历史地图。它是一部普通历史地图集,表示从传说中的大禹时代至西晋初年的历史地理概貌。成图略晚的杜预《春秋盟会图》,则是最早的古今对照的专门历史地图。唐贞元十七年 (801)贾耽制成的《海内华夷图》广三丈、高三丈三尺,内容上溯《尚书·禹贡》、下及当代,范围包括唐朝版图及其邻国。它是首创“古墨今朱”双色注记法的历史地图。上述地图惜已失传。
北宋税安礼绘成的《历代地理指掌图》44幅,始于帝喾,迄于北宋,至今尚有宋、明刊本流传。这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历史地图集。
20世纪初杨守敬在其门人协助下编绘刊行的《历代舆地图》,44组、34册,以《大清一统舆图》为底图,收录了自春秋至明的重要地名,全部朱墨套印、古今对照,比以往的图集要精确、详细、实用。杨守敬的《水经注图》(刊于1905年)是中国专门历史地图中最重要的一种。
至少已流传1700多年的中国历史地图,其数量要比其他国家多,水平要比同时代其他国家的同类地图高,但有如下不足:①缺乏较精确的地理图为底图;②只包括中原王朝的政区范围,边疆地区极其简略或空白;③除个别图外,比例尺都太小,容量有限;④内容以疆域政区沿革为主,自然地理和其他人文地理内容很少;⑤据文献编绘,实际调查测绘极少。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A.赫尔曼编绘的《中国的历史地图集》除历代政区外,还包括有先史时期的遗址分布图和一些重要城市图。80年代出版的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不仅弥补了过去各图的缺陷,而且在内容上也远较旧图丰富。同时,台湾省出版有程光裕、徐圣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1980、1984)。
各国编绘历史地图的起点和发展不同,至今已有很大进展。
世界历史地图
① 普通历史地图。有英国的 《缪尔历史地图集》(1956)和《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1978)、法国的《拉露斯世界历史地图集》(1978)、苏联的《苏联历史教学地图集》(第1册,1948;第2册,1949;第3册,1950)、美国的《世界历史地图集》(1976)、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世界历史地图集》(第1册,1976;第2册,1978)、意大利的《世界历史地图集》(1981),以及《非洲历史地图集》(1985)、《南亚历史地图集》(1978)、《日本历史地图》(1982)、《伊朗历史地图集》(1971)和《加拿大历史地图集》(第1卷,1987)等。其中以英国的《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影响较大,已译有10多种文本,中文本于1982年出版(见图)。它是一部自古至今的大型世界历史地图集,有论文、图片、表格与地图配合,论文不仅是对图幅的说明,也是对历史的高度概括。图集的详度不够,中国部分有不少需修订完善之处。
② 专门历史地图。有《世界考古地图集》(1975)、《苏共党史地图集》(1976)、《第一次世界大战地图集》(1970)等。
4. 在中国地图史上,元明地图的发展创造出多少个第一
罗洪先曾在石莲洞辟洞讲学
另外,他又在地图上增加了明代九边、黄河、漕运,以及外围的朝鲜、安南、西域与漠北等四图。罗洪先编的内容,兼顾了边防、水系、航运与当时藩属等地的情况。其资料不但继承了朱思本地图的制图思想,还在后者基础上实现增补与完善。
5. 地图是什么时候被谁发明出来的
地图是复4500年前古巴比伦王国居民发制明出来的。
人们能找到的最早的地图实物是刻在陶片上的古巴比伦地图,据考这是4500多年前的古巴比伦城及其周围环境的地图,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发源于北方山地,流向南方的沼泽,古巴比伦城位于两条山脉之间。
而中国关于地图的记载和传说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左传》上就记载有夏代的《九鼎图》。古经《周易》有“河图”的记载,还有“洛书图”,表明中国图书之起源。
(5)中国地图的发明扩展阅读
地图的分类有:
1、按区域范围分:
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大海图、国家(地区)图、省区图、市县图等。
2、按专题学科分:
自然地图、人口图、经济图、政治图、文化图、历史图。
3、按应用分:
参考图、教学图、地形图、航空图、海图、海岸图、天文图、交通图、旅游图等。
4、按使用形式分:
挂图、桌面图、地图集(册)、野外用图等。
5、按表现形式分:
缩微地图、数字地图、电子地图、影像地图等。
6、按印刷开本分:
16开、8开、4开,对开,全张、两全张、三全张、四全张,九全张。
6. 古代人是怎么发明地图
在史前抄时代,古人就知道用符号来记载或说明自己生活的环境、走过的路线等。现在人们能找到的最早的地图实物是刻在陶片上的古巴比伦地图(如图01-01) 据考这是4500多年前的古巴比伦城及其周围环境的地图,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发源于北方山地,流向南方的沼泽,古巴比伦城位于两条山脉之间。
留存至今的古地图还有公元前1500年绘制的《尼普尔城邑图》,它存于由美国宾州大学于19世纪末在尼普尔遗址(今伊拉克的尼法尔)发掘出土的泥片中(如图01-02)。图的中心是用苏 美尔文标注的尼普尔城的名称,西南部有幼发拉底河,西北为嫩比尔杜渠,城中渠将尼普尔 分成东西两半,三面都有城墙,东面由于泥板缺损不可知。城墙上都绘有城门并有名称注记 ,城墙外北面和南面均有护城壕沟并有名称标注,西面有幼发拉底河作为屏障。城中绘有神 庙、公园,但对居住区没有表示。该图比例尺大约为1∶12万。
留存有实物的还有古埃及人于公元前1330~前1317年在芦苇上绘制的金矿山图。
7. 谁发明了地图中国地图或世界地图
[dì tú]
地图
(空间分布特性图纸)
编辑
[1]地图(dì tú),就是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使用制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在一定的载体上,表达地球(或其他天体)上各种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及时间中的发展变化状态绘制的图形。随着科技的进步,地图的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将地图看成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形象、符号模型”,地图是“空间信息的载体”、“空间信息的传递通道”等。传统地图的载体多为纸张,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电子地图等多种载体。
地图是按照一定法则,有选择地以二维(2D)或多维形式(3D)与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Earth)(或其它星球)若干现象的图形或图像,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现阶段地图的定义是:以一定的数学(Math)法则(即模式化)、符号化、抽象化反映客观实际的形象符号模型或者称为图形数学模型。
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8. 中国地图是谁发明的
地图的起源,有人推测比文字的起源还要早。因为原始地图跟图画一样,把山川、道路、树木如实地画进地图里,是外出狩猎和出门劳作或旅行的指南。
千百年来,在我国民间就广泛流传着《河伯献图》的神话故事。传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感动了河伯。河伯是黄河的水神,禹为治水踏遍山川、沼泽,忽一天看见河伯从黄河中走来,献出一块大青石,禹仔细一看,原来是治水用的地图。禹借助地图,因势利导,治水取得了成功。“传说”虽然不能证实地图起源的具体时代,但从侧面说明,约在四千年以前,我国先民已经使用地图了。
9. 中国地图是谁发明的,那个时代
地图,在现代人们日常生活中已十分普及了,甚至到了出门必带地图的地步。那么,中国何时开始有了地图呢? 地图的起源,有人推测比文字的起源还要早。因为原始地图跟图画一样,把山川、道路、树木如实地画进地图里,是外出狩猎和出门劳作或旅行的指南。 千百年来,在我国民间就广泛流传着《河伯献图》的神话故事。传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感动了河伯。河伯是黄河的水神,禹为治水踏遍山川、沼泽,忽一天看见河伯从黄河中走来,献出一块大青石,禹仔细一看,原来是治水用的地图。禹借助地图,因势利导,治水取得了成功。“传说”虽然不能证实地图起源的具体时代,但从侧面说明,约在四千年以前,我国先民已经使用地图了。 据史籍记载,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以前,我国就诞生了地图。《汉书.郊毅志》中有:“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像九州”的记载。《左传》中有:“惜夏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像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意思是说,在夏朝极盛时期,远方的人把地貌、地物以及禽兽画成图,而九州的长官把图和一些金属当作礼品献给夏禹,禹收下“九牧之金”铸成鼎,并把远方人画的画铸在鼎上,以便百姓从这些图画中辨别各种事物。文中的“百物而为之备”,很明显说明是供牧人、旅行者使用的图。可惜,原物流传至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因战乱被毁而失传。 据宋代思想家朱熹推断,后来的《山海经图》是从夏代九鼎图像演变而来的,也是一种原始地图。在《山海经图》的“五藏三经图”上,画着山、水、动物、植物、矿物等,而且注记着道里的方位,是较规范的地图形式。由此可以说,中国在夏代已经有了原始的地图。
10. 中国地图是谁发明的
从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的7幅地图,成图年代日前得到确定。专家证实,这些地图为迄今中国最早的实物地图。
这7幅地图是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1986年发现的。该所研究员何双全考证后确定,其成图年代为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国家测绘局考证后认为,它们比中国经实测保存至今的最早的传世地图———西安碑林中的《华夷图》和《禹迹图》早1300多年,比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图约早300年。作者不详。
何双全说,这些地图均是用黑线绘制在4块大小基本相同的松木板上,图形比较清晰、完整。该地图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所属的行政区域、地理概貌和经济概况。地图中有关地名、河流、山脉及森林资源的注记有82条之多。令人惊叹的是,今天渭水支流以及该地区的许多峡谷在木板地图上仍可以找到,并与《水经注》一书的记载相符。
有关考古专家和历史专家认为,这批秦代木板地图为研究中国先秦发达的地图学文献资料提供了实物佐证,把中国地图绘制史又提前了几百年,是研究中国地图绘制技术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