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最早的日晷是哪个朝代发明的
我国早在公元前一干年左右的西周初期,就已经发明了最原始的计时器“土圭” ,后来发展为“圭表”。“日晷”大约发明于汉代以前,是观测阳光投影方向的计时器。
B.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谁发明的哪个朝代
1、指南针: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
2、造纸术:东汉的蔡伦,但在蔡伦之前中国人就已经发明了造纸术,20世纪在中国各地出土的许多西汉时期的古纸片,可以证明这一点。
3、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于隋唐时期,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炼丹术的目的和动机都是超前的,但它的实验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
4、印刷术:根据历史学家邓广铭考证,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元代,著名道家学者、农学家与机械学家王祯发明了木活字,并创造出比较简捷的适于汉字复杂特点的转盘排字方法。
(2)检测是哪个朝代发明的扩展阅读:
中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入西方,对西方科技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火药和火器的采用摧毁了欧洲中世纪天主教的思想枷锁。指南针传到欧洲航海家的手里,使他们有可能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西方奠定了世界贸易和工场手工业发展的基础。
而李约瑟对这四大发明的赞美和强调,使得这一说法获得了中国的很大认同,并被写进了教科书。
恩格斯在1857年发表的《炮兵》中写道:“在中国,还在很早的时期就用硝石和其他引火剂混合制成了烟火药,并把它使用在军事上和盛大典礼中”。
火药最早在公元9世纪晚唐时期的炼丹书籍中就有记载。
公元904年,杨行密军围攻豫章(今江西南昌),部将郑璠命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率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这是火药最早使用于军事记载,最早的火药武器则出现在五代时期的敦煌壁画。
十世纪五代时期的敦煌(时属归义军)壁画,目前所知最早的关于火枪和手榴弹的描绘。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火铳出土于中国黑龙江,制作年代为1288年,现藏黑龙江省博物馆。
C. 浙锦是哪个朝代发明的
嗯,这仅是哪个朝代发明的?大概是在离我们最近的清朝
D. 谁发明的地动仪他是哪个朝代(年代)的
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创造了地动仪。
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内比较频繁。容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经过多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动仪。地动仪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每条龙头的下方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龙珠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4)检测是哪个朝代发明的扩展阅读: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意思是,地动仪用尚好的铜建铸而成,盖好上面的盖子顶部隆起,像极了酒杯,用山龟鸟兽的形象装饰,中间有柱子,旁边有8个通道,用来发射机关。
在《后汉书·张衡列传》中,流传下来的虽只有零星的文字记录,但直到现在,其和制造人张衡一同,仍被视为中国古代伟大科技发明的典范,并且进入教科书之中,成为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据史料记载,候风地动仪早在公元200年左右就消失殆尽。而现在出现在教科书中的图片,实际上是上世纪50年代一位叫王振铎的古代科技史学家根据史籍复原而出的概念模型。
E. 四大发明分别是哪个朝代发明的
一:指南针(司南),最早有记载的司南源于战国时期,其实际年代应记载不足而不可考。其发明者也难以查寻(可能来源于百姓生活所发现)。东汉时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明确的记录(应当算是最早的比较完整的记录了),宋朝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有人造磁的方法(较接近现代的指南针了)。
二:火药,火药是中国汉族发明于隋唐时期,源于炼丹术(带有相当的偶然性),其发明者也同样不可考(不知道是那个道士无意中炼丹练出来的)最早也比较完整的记载来源于孙思邈的“丹经内伏硫磺法”。
三:造纸术 时期:东汉(公元102年到105年间),发明者:蔡伦,发明地点:洛阳。
四:活字印刷术: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
F. 地动仪是谁发明的,发明于哪个朝代
地动仪是东汉时期张衡所发明的,此项发明对后世地震测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古至今,人类最大的敌人便是大自然,它们不可预料,又具有强悍的杀伤力,随时都可能会对人类造成伤害,后来古人通过观测星象预计风雨雷电的发生,但对于破坏力极大的地震一直束手无策,直到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发明了地动仪,人类才第一次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
地动仪采用精铜铸造而成,成圆形,直径八尺,顶端微微凸起,形状类似古代的酒樽,外面刻满了鸟兽等装饰花纹,地动仪内部有一根大柱位于中心位置,外分出八根小型支柱,意味着八个方位,每个方位的顶端都有一条口含铜珠的龙,底部对应着八只蟾蜍,地震发生时,龙口内的铜珠会掉落到蟾蜍嘴中,由此判断地震发生的方位,可以及时展开救治。
G. 印刷是哪个朝代发明的
印刷是唐朝初期(公元600年)发明的,现存最早文献和最早的中国雕版印刷实物是在公元600年,即唐朝初期。
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9),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这是有记载的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元代科学家王祯(1260-1330)发明木活字版(亦有人支持宋代就有木活字本,而且提出了几种版本加以证明。其中常被人们提到的是被称为宋本活字本的《毛诗》。由于该书的《唐风·山有枢》篇内的一版中“自”字横排著,完全可以证明是活字版。
元朝(1271-1368年)已有双色红、黑套印之书籍。明朝时期(1368-1644年),出现了双色、四色套印的印刷品,能印出多层次的彩色印刷品。
15世纪中叶,约翰·谷登堡(1397-1468)从1436年开始研究活字印刷,1440年制成螺旋式手板木质印书机,1445年开始设厂印书。直到1477年几乎传遍了欧洲并在欧洲流行开来,成为现代印刷术的起源。
1589年,西方的铅活字和印刷机传入中国,中国出版业开始以铅活字印刷出版图书。1590年用西方活字印行最早的图书——《日本派赴罗马之使节》(拉丁文),1819年印行了铅活字本的《新旧约圣经》(汉字)1838年英国人台约尔在新加坡制成一套汉文铅字,1842年被报到香港1844年美国人谷玄在澳门设花华圣经书房,利用台约尔的这套铅字经营铅印业务。
清世宗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诏令制木刻活字。253500个木刻活字,在一年内全部完成,排印了2300卷《武英殿聚珍版丛书》。金简在图文并茂的《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中记述造木活字的程序。
(7)检测是哪个朝代发明的扩展阅读
1845年.德国又生产了第一台快速印刷机。1860年,美国生产出第一批轮转机。以后德国又相继生产了双色快速印刷机、印报纸用的轮转机,以及双色轮转机,到1900年又制成了六色轮转机。从1845年起,大约经过一个世纪的时间,各工业发达国家都相继实现了印刷工业的机械化。
1859年美华书馆迁往上海,在这一年由该馆技师美国人姜别利改进了汉文活字规格,定出了37种标准,奠定了汉文铅字制度的基础。他又创造了电镀字模,发明了元宝式排字架。他还把中文铅字分成常用、备用和罕用三类,每类都以《康熙字典》部首检字法排列。
该印刷法提高了铅印书的生产效率。从此中国开始创办活字印刷机构,印刷业逐步走上了机械化的道路。与此同时,西方石印术也传入中国并得到相当的发展。凹版印刷术世纪末期也开始在中国使用,图书产品的形式也发生变化——精装与平装开始出现。
H. 四大发明分别是哪个朝代发明的
1.造纸术 据考古发现,我国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就已经有了纸,不过这时的纸只是纺织业漂絮沤麻的副产品,产量很低,质量也差,还不能用于书写。到东汉时期,蔡伦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造纸术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除了用麻作原料之外,还采用树皮等一些含纤维的东西。并采用石灰碱液蒸煮的加工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此后纸张开始代替竹帛,在全国推广。公元6世纪后,我国的造纸术不断外传。使朝鲜、日本、阿拉伯、欧洲等地先后学会了造纸术。纸从此成为传播文化、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2. 印刷术 我国造纸发明以后,由于出版书籍的需要,印刷术也随之产生。公元6世纪初的隋、唐之际,出现了最早的雕版印刷术。这种印刷术一般用木材为原料,先在木板上刻反字,再给字板涂上墨,印在纸上。由于节工省时。很快盛行起来。宋代雕版印刷达到鼎盛时期,宋太祖开宝四年 (971年)于成都板印《大藏经》,共印5048卷,雕版达13万块,用了12年的时间才雕印完工。如此浩大规模的印刷,足以表明雕版印刷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1041--1048年间,雕刻工毕?又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即用胶泥做成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用这些活字排版,既节省费用,又大大缩短了时间,十分经济方便。活字印刷的出现是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元代王祯又将胶泥活字改为木活字,创造了转轮排字架。此后还出现了锡、铜、铅等金属材料制成的活字。活字印刷术从13世纪后传到朝鲜、日本,到15世纪中叶,欧洲才掌握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我国人民为人类做出的又一项重大贡献。
3. 火药 火药是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公元8~9世纪,炼丹家已经知道硫磺、硝石与木炭混合燃烧时,会发生剧烈的反应。这样,在唐代就发明了以这三种物质为原料的黑色火药。到宋元时期,各种药物成分有了较合理的定量配比,并且先在军事上得到使用,出现了最早的火炮、火枪、火箭、地雷、炸弹等火药武器。现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铜火镜,制造于元年顺三年(1332年)。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铜炮,由于靠火药作为推动力,其威力较大,称它为“铜将军”。火药在13世纪时传到阿拉伯持国,阿拉伯和波斯把制造火药的硝称为“中国雪”。14世纪以后,我国制造火药武器的技术经阿拉伯传到欧洲。
4. 指南针 最早的指南针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是天然磁石磨成勺形,把它放在特别光滑的地盘上,用以指南,称为司南。到宋代后期,人们又发现钢铁在磁石上磨过后,也会产生磁性。于是又出现了以此为原料的指南针。由于航海事业发展的需要,人们又开始使用了以此为原料水浮式指南针在阴雨天辨别方向。到元代时,航海已完全靠罗盘指南针指引航向。随着对外贸易和海上交通的发展,指南针及应用技术先后传到阿拉伯地区,并很快传到了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