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商务谈判的定义
商务谈判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科学,它集政策性、知识性、技巧性于一体。从理论上讲,它的综合性较强,涉及到经济学、市场学、营销学、管理学、心理学、行为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的内容,运用了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科研成果。从实践上讲,它是一门讲求实用,重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科学。商务谈判既有其规律性和原则性,更有其灵活性和创造性。本课程从谈判的基础理论入手,讲授了商务谈判的基本原则, 谈判组的构成与管理 ,商务谈判的准备与开局 、报价与议价、收尾与签约 、策略与技巧,谈判者的礼节与礼仪 以及各国商人谈判的特点 等
个人认为谈判是一个双赢的洽谈,双方的立场是不同的,但寻找的是共同的利益
Ⅱ 商务谈判的特殊能力有哪些答案
商务谈判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1)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的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观察力是能够随时而又敏锐地注意到有关事物的各种极不显著但却重要的细节或特征的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可以有助于很好地洞察事物的本来面貌,使得通过捕捉到与事物本质相联系的某些"蛛丝马迹",洞察人们的心理状态、意图。
作为一个谈判人员,在云谲波诡的商务谈判中,必须具备良好的观察力,才能在商务谈判的独立作战或群体作战中明察秋毫,审时度势,避开险难,探索行动的方向和路子,寻求突破。
(2)决断能力。
谈判是一项相当独立的现场工作。很多事务的决断需要在谈判现场做出,这就需要谈判人员具备良好的对事务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决断能力表现在谈判人员可以通过对事物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排除各种假象的干扰,了解事物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表现在能及早地洞察存在的问题或关键所在,准确地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和结果;表现在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对不同条件、不同形势下的问题能及时做出正确的行为反应和行动选择。谈判人员的决断能力与了解掌握科学的判断和决策的相关知识方法有关,与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的积累有关,谈判人员应注意在学习和实践这两个方面下工夫,提高自身的决断能力。
(3)语言表达能力。
谈判,主要借助语言形式进行。语言作为谈判和交际的手段,谈判人员必须熟练地掌握它,必须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有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都应该学好、用好。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要增强语言的逻辑性;二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必须语音纯正,措辞准确,言简意赅;三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表现在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创造性和情境适用性上。
语言是沟通的主要工具,要提高沟通的能力,就必须有效地克服语言沟通的障碍,提高语言表达技巧,要注重无声语言、暗示性语言、模糊语言、幽默语言、情感语言的运用。谈判人员不仅要熟练地运用本国语言(包括某些主要的方言),还应精通外语。除此以外,谈判人员还应善于运用和理解身体语言,以增强谈判的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
(4)应变能力。
商务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带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就要求从事商务活动的人员要有应付不确定性的准备和办法,要有临场应变能力。所谓应变能力,是指人对异常情况的适应和应付的能力。
商务谈判中,经常会发生各种令人意想不到的异常情况。当这些异常事件、情况出现时,一旦谈判人员缺乏处理异常情况的临场应变能力,就有可能使谈判招致失败或不利的后果。处变不惊,应是一个优秀的谈判人员具备的品质。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谈判者要善于根据谈判情势的变化修订自己的目标和策略,冷静而沉着地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
应变能力需要创造力的配合。如购货方担心采用信用证方式交易会让售货方取得货款而货不对使自己遭受损失,售货方为使生意可以谈成,可以创造性地提出一些可以预防以上问题发生的办法促成交易,提出由购货方指定一个中立的第三者作为检查员,在货物即将发运之前于售货人的工厂对货物进行检查,货物合格后,才能按照信用证规定付款的做法而使购货方得到保护。
Ⅲ 什么是谈判者个性
按照个性分类,可把谈判者分为四种类型
一、执行型谈判对手
特点:
1、对上级的命令和指示,以及事先定好的计划坚决执行,全力以赴,但是拿不出自己的主张和见解,缺乏创造性,维护现状是最大的愿望;
2、喜欢安全、有秩序、没有太大波折的谈判。这种性格的人喜欢照章办事,适应能力差。他们需要不断被上级认可、指示。特别是在比较复杂的环境中,面对各种挑战,他们往往不知所措,很难评价对方提出新建议的价值。
弱点:
1、他们讨厌挑战、冲突,不喜欢新提议、新花样;
2、没有能力把握大的问题,不习惯、也不善于从全局考虑问题;
3、不愿意很快决策,也尽量避免决策;
4、不适应单独谈判,需要得到同伴的支持;
5、适应能力差,有时无法应付复杂的、多种方案的局面。
策略:
1、努力造成一对一谈判的格局,把谈判分解为有明确目标的各个阶段,这样,容易获得对方的配合,使谈判更有效率。
2、争取缩短谈判的每一个具体过程,这类人反应迟缓,谈判时间越长,他们的防御性也越强,所以,从某种角度讲,达成协议的速度是成功的关键。
3、准备详细的资料支持自己的观点。执行者常会要求回答一些详细和具体的问题,因此,必须有足够的准备来应付。但不要提出新建议或主张,这会引来他们的反感或防卫。实在必要时,要加以巧妙的掩饰或一步步提出,如果能让他们认识到新建议对他有多大益处,则是最大成功。
4、讲话的态度、措辞也很重要,冷静、耐心是不可缺少的。
二、权力型谈判对手
特点:
1、对权利、成绩有狂热的追求,为了取得最大的权利和成绩往往会不惜一切代价。在多数谈判场合中,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是自己成为权利的中心,我心我素,不给对方留下任何余地。一旦他们控制谈判,就会充分运用手中的权力,向对方讨价还价,甚至不择手段,逼迫对手接受条件。
2、他们时常抱怨权力有限,束缚了他们谈判能力的发挥,更有甚者,为了体现他们是权力的拥有者,他们追求豪华的谈判场所、舒适的谈判环境、精美的宴席、隆重的场面。
3、他们敢于冒险,喜欢挑战,只有通过接收挑战和战胜困难才能显示出他们的能力和树立起自我形象。一帆风顺的谈判会使他们觉得没劲。
4、他们急于建树、决策果断,求胜心切,不喜欢、也不容忍拖沓、延误。他们总是迅速处理手头的工作,然后着手下一步的行动。
弱点:
1、不顾及冒险代价,一意孤行;
2、缺乏必要的警惕性;
3、没有耐心,讨厌拖沓;
4、对细节不感兴趣,不愿陷入琐事;
5、希望统治他人,包括自己的同事;
6、必须是谈判的主导者,不能当配角;
7、易于冲动,有时控制不住自己。
策略:
1、在谈判中表现出极大的耐心,靠韧性取胜,以柔克刚。即使对方发火,甚至暴跳如雷,也要保持冷静,耐心倾听,不要反驳、反击。如果冷眼旁观,无动于衷,效果会更好。
2、努力创造一种直率、能让对手接受的气氛。在个人谈判中,面对面直接冲突应加以避免,这不是惧怕对方,而是因为这样不能解决问题,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引起对手的兴趣和欲望上。
3、尽可能利用文件、资料来证明自己观点的可靠性,必要时,提供大量的、有创造性的情报,促使对方铤而走险。
三、说服型谈判对手
特点:
1、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需要别人的欢迎,受到社会的承认对他们来说特别重要。
2、处理问题不草率盲目,他们绝不轻易做伤害对方感情的事情。
3、更加现实,不认为权利是能力的象征,希望获得更多报酬、更多利益、更多赞赏。
4、善于把自己掩藏在外表之下,处事精明,工于心计,说话谨慎,不露锋芒,外表和蔼,充满魅力。
5、他们随和,善于发现和迎合对手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说服对手。
弱点:
1、过分热心与对方搞好关系,忽略了必要的进攻和反击;
2、对细节问题不感兴趣,不愿进行数字研究;
3、不能长时间专注于单一的具体工作,希望考虑重大问题;
4、不适应冲突气氛,不喜欢单独工作等。
策略:
1、要在维持礼节的前提下,保持进攻的态度,并注意双方感情的距离,不与对手交往过于亲密,必要时,保持态度上的进攻性引起一些争论,使对方感到紧张不适。
2、可准备大量细节问题,使对方感觉厌烦,产生尽快大成协议的想法。
3、在可能的条件下,努力造成一对一的谈判局面。说服者群体意识强,他们善于利用他人造成有利于自己的环境氛围,不喜欢单独工作,因为这使他们的优势发挥不出来。
4、准备一些奉承话,必要时给对方戴高帽子,这很有效,但必须恭维的恰到好处。
四、疑虑性谈判对手
特点:
1、对任何事情都持怀疑、批评态度。
2、犹豫不定,难于决策;对问题考虑慎重,不轻易下结论。在关键时刻,如拍板、签合同、选择方案等问题上,不能当机立断。
3、对细节观察仔细,注意较多,而且设想具体,常常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
4、这种人不喜欢矛盾冲突,虽然他们怀疑一切,经常批评、抱怨别人,但是很少会弄得冲突激化的程度;如果冲突发生,也很少固执己见。
策略:
1、提出的方案、建议一定要详细、具体、准确,避免使用“大概”“差不多”等词语,要论点清楚,论据充分。
2、谈判中耐心、细心十分重要,不要催促、逼迫对方,免得加重他的疑心。
3、在陈述问题的同时,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对方思考,并提出详细的数据、说明。
4、在谈判中要尽量襟怀坦荡、诚实、热情。如果他发现一次欺骗了他,要想再获得他的信任是不可能的。
5、不能过多地利用冲突,否则会使他更多的防卫、封闭自己,来躲避你的进攻。
上述都是谈判者个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Ⅳ 制定商务谈判有哪些灵活性
制定商务谈判应该有时间地点灵活性。
Ⅳ 做事有灵活性。什么叫灵活性随时创造性。即兴的创造
灵活性和随时创造性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工作中做事会变通,并且时常有和别人不同的想法或点子。望采纳
Ⅵ 制定谈判有哪些弹性与灵活性
在制定谈判的时候,多准备几个谈判方案,这样在和对方谈判的过程当中,对于谈判的条件就会有一个比较有弹性的空间,变动也比较灵活。
Ⅶ 一个好的谈判者的基本素质是什么
1、知识素质了解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财务学、政治学等。
2、心理素质有时候谈判是一场马拉松式的工作,需要谈判人员在长时间的谈判中始终如一的保持镇静、信心与机敏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做到不喜形于色也不愤懑不平。
3、谈判技能素质知识广博是一个谈判人员素质构成中的基本因素,而技能则是知识的外在表现与具体应用。如运筹和计划能力、语言驾驭能力、洞察能力以及创造性和灵活性。
4、文化与礼仪素质了解各国各地的社会历史和风俗习惯。如美国人开朗自信,办事干脆,注重现实和功利,因此我们与其谈判时,要直接,避免转弯抹角的表达方式。而日本人工作认真,注重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与日本人谈判时就要彬彬有礼,循序渐进。
5、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保持谈判人员精力充沛和敏捷思维的物质基础。
Ⅷ 商务谈判的艺术性主要包括哪些
商务谈判的艺术性主要包括:
1.说服的艺术
谈判者说服对方,是依靠理性的和情感的力量而使对方心悦诚服地转变态度。说服注重地是心灵的呼应,它与法律仲裁、强权、舆论压力等强制性的手段或欺骗性的手段根本不同。说服对方时,态度要平等温和,保持理智,这是说服对方的基础。说服既是一种艺术,又是一种心理作战技巧。让对方心悦诚服而又无压抑感和威逼感,必须讲究策略。
(1)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说服对方使之改变初衷,要寻求语言的共同点,形成彼此心理相容的沟通气氛。当一个人考虑是否接受说服之前,一般是先衡量与说服者熟悉程度和亲善程度,即信任度。如果对方在情绪上对立,则不可能被说服。
(2)把握说服的时机
在对方情绪激动或不稳定或对方敬重的人在场或对方的思维方式极端定势时,暂时不要说服。这时,首先应设法稳定对方的情绪,避免让对方有失体面。要在对方遇到感奋的事情发生前,及时捕捉并充分利用这一时机。同时,还要使说服语言尽量适应对方的心理坐标,以便发掘对方被抑制了的内心世界。
(3)说服言语要诚挚
在谈判中进行说服,应努力寻求并强调与对方立场一致的地方。对于立场上的分歧,可以提出一个美好的设想来提高对方接受劝说的可能性,并诚挚地向对方说明,如能接受,对双方将会有什么样的利弊得失。这样做,会使其感觉到对方的意见客观,合乎情理,而且易于接受。
2.表达的艺术
(1)针对性强
在商务谈判中,双方各自的语言,都是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的,因此谈判语言的针对性要强,做到有的放矢。模糊、罗嗦的语言,会使对方疑惑、反感,降低己方威信,成为谈判的障碍。针对不同的商品、谈判内容、谈判场合、谈判对手,要有针对性地使用语言,才能保证谈判的成功。
(2)表达方式婉转
谈判中应当尽量使用委婉语言,这样易于被对方接受。比如,在否决对方要求时,可以这样说:“您说的有一定道理,但实际情况稍微有些出入。”然后再不露痕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让对方心平气和地认真倾听自己的意见。要善于把自己的意见用委婉的方式伪装成对方的见解,在自己的意见提出之前,先问对手如何解决问题。当对方提出以后,若和自己的意见一致,要让对方相信这是他自己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谈判对手有被尊重的感觉,他就会认为反对这个方案就是反对他自己。
(3)灵活应变
谈判形势的变化是难以预料的,往往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尴尬事情,要求谈判者具有灵活的语言应变能力与应急手段,巧妙地摆脱困境。当遇到对手逼你立即作出选择时,你可以有礼貌地告诉对方你要与一个约定的朋友通电话等,得体地赢得几分钟的思考时间。
(4)语言幽默
在谈判中,幽默的谈吐,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能使严肃、紧张的气氛变得活泼、轻松,而且能让人感受到说话人的温厚和善意,使其观点变得易于接受。幽默不仅能反映一个人对生活积极
乐观的态度、同情心和爱意,同时还反映着一个人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知识修养。因此,在谈判中适当的幽默语言,能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5)恰当地使用无声语言
商务谈判中,谈判者通过姿势、手势、眼神、表情等非发音器官来表达的无声语言,往往在谈判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有些特殊环境里,有时需要沉默,恰到好处的沉默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3.让步的艺术
让步是谈判中常用的技巧,但要做到有理、有利、有礼、有度。让步的幅度要对等,要同步,来而不往非礼也。让步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己方的最终利益,足够的让步能使对方深受鼓舞,增强成交的信心。但在让步时,要注意速度适当,不可一让到底,让得太快、太多反而会影响谈判结果。
坚持自己的谈判条件并不等于无礼。在没有得到对方的交换条件时,不要轻易让步。对于轻率的、无代价的让步,不但不会使对方满足,反而会刺激对方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因此,在谈判桌上,礼节是一层温情的面纱,遮盖着彼此的唇枪舌剑。
如果对方做出了让步,不必感到内疚、失礼。接受让步时,要先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冲动或喜形于色,应了解对方让步的用意并称赞对方的让步是明智之举,让对方感到让步给对方带来了极大的利益。
4.拒绝的艺术
在谈判中,对对方提出的有损于己方利益的要求必须拒绝。在拒绝时,要讲究艺术,采用巧妙而委婉的拒绝方式,使对方乐于接受。拒绝的艺术有以下两种:
(1)诱导否定
在对方提出问题之后,不马上正面回答,而是先讲一点理由条件或反问一个问题,诱使对方自我否定、自动放弃提出的问题。
(2)肯定后否定
先肯定对方的说法,再转折一下,最后予以否定。肯定是手段,转折否定是目的。先予肯定,可使对方在轻松的心理感受中,继续接受信息。尽管最终是否定,但柔和地叙述反对意见,对方较易接受。在谈判中,拒绝是一种逆势状态,它必然会在对方心理上造成失望与不快。拒绝的艺术,就是把拒绝造成的失望与不快降到最小限度。这样,既能使自己从无法回答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又能使对方在和谐的气氛中接受。
Ⅸ 你如何理解教学方法运用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
教学环境、教师特点等因素的制约。
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地、具体地、
综合地考虑各种有关因素,进行权衡取舍
运用教学方法时应注意:教学方法运用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