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枪发明好不好

枪发明好不好

发布时间:2021-06-26 05:05:16

A. 枪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发明

枪一般是用来保护自己和狩猎,但是被政治家,军事家用来侵略或保卫。至于为什么发明枪,主要还是用于自保,狩猎

B. 枪是什么时候发明的,这在当时的社会上造成了什么影响

一、枪的演变
古往今来,「枪」始终是「兵」手中最基本的战斗武器。沿着它们产生、发展、演化的足迹,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战争一幕幕悲壮的发展历史。
枪的老祖宗是火门枪,步枪的变更:火门枪、火绳枪、转轮打火枪、燧发枪、击发枪、转管枪-连珠枪、栓式步枪、机枪、半自动步枪、冲锋枪、自动步枪(突击步枪),而未来则可能最终被理想单兵战斗武器所取代。
1、早期火器
1)后装枪出世前的火器
公元1132年,中国南宋的军事家陈规发明了一种火枪,这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称为现代管形火器的鼻祖。到了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寿春府人创造了一种突火枪,该枪用巨竹做枪筒,发射子窠(内装黑火药、瓷片、碎铁、石子等)。燃放时,膛口喷火焰,子窠飞出散开杀伤对阵的敌人,这是现代霰弹枪的真正起源。
火绳枪公元13世纪,中国的火药和金属管形火器传入欧洲,火枪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5世纪初,西班牙人研制出了火绳枪。后来,被明王朝仿制,称之为鸟铳,直到公元1525年,意大利人达芬奇发明了燧发枪,将火绳点火改为燧石点火,才逐渐克服了气候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简化了射击操作程序,提高了射击精度,最最重要的是做到了随时瞬间发射,也为枪械的改进奠定了基础。
后装枪的发明是19世纪枪械的一次重大变革,它结束了步枪出世500年都是从膛口用探条把弹丸装进枪膛内的历史,被有些史书称之为"开辟了轻武器和步兵战术的新纪元"。
2、自动机枪
2)自动原理发明前的枪
自动原理发明前的枪都是单发枪。1860年,美国首先开创了转管枪的先河。该枪也是一种单发枪,但采用多只枪管,每只枪管事先装入子弹,发射时无需再从外部一发发地装弹,而是依靠枪管存贮弹药,在发射时依次将数只枪管中的子弹发射出去。在转管枪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发明了转镗枪-只用一支枪管,用手扳动枪机即可推动枪膛旋转并对准枪管,能接连射击若干次,射击速度比手动单发枪快得多。在1877年的俄、土大战中,土耳其军队用3万支转镗枪快速射击,使俄军阵亡逾3万人。
转镗枪不会有因哑火、卡壳等中断射击的优势,但是也存在膛压低、初速低、射程近和发射时火光、声音都比较大的劣势。
转镗枪和转管枪至今依然在生产和使用,就是现在的转轮手枪和多管转管机枪。
然而在枪械中独领风骚数十年的是德国人保罗·毛瑟。他发明了第一支枪机直动-后座式枪,为枪械自动原理另辟蹊径,成为现代自动枪械的基础。毛瑟枪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中国也是最早采用和仿制毛瑟步枪的国家之一。
马克沁被称为自动机枪鼻祖,在轻武器领域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在索姆河战役中,德军运用马克泌机枪的密集火力,一天内歼灭英军6万余人。马克沁自动原理的发明,为其它自动武器的研究扩展了思路。
汤姆逊冲锋枪也是自动步枪的老祖宗了,在马克沁成功研制后很多人开始选择了单兵化更轻便的自动火器,汤姆逊创造了这一二战期间汤姆逊冲锋枪的伟大奇迹,至今也是威力十足,难怪银行大盗和黑帮这么喜欢用它。
MP44式突击步枪是德国二战期间的先进装备,起初被希特勒否认。但是此武器却秘密生产。一次希特勒考察时问战士们需要什么,战士们都答道:需要MP43。希特勒叫人带来这个他自己都不知道的东西一看,竟然是当初不可以生产的MP43。后来希特勒经过测试,MP43的确很不错,后改为MP44式突击步枪。那时候是唯一的发射栓式步枪子弹的自动武器(当时枪栓式步枪的口径比自动武器(除机枪外)口径算大的了)
3)不断更新的自动步枪
第一支半自动步枪是蒙德拉贡(墨西哥的一位将军)设计的。而真正标志着枪机直动式步枪时代的结束和自动步枪时代到来的半自动步枪,是美国人约翰·坎特厄斯·加兰德研制的M1加兰德步枪。该枪经历了30个春秋才被美军方承认而列装,成为第一支被列装的步枪,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卡宾枪,实际上也属于步枪系列。它的枪管较短,重量较轻,可以说是因骑兵的需要而诞生,所以有人又叫它骑枪或马枪。手枪
俄国的 M1916费德洛夫自动步枪,据资料介绍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自动步枪之一。而美国勃朗宁自动步枪的一大功劳,就是在半个世纪后,它启发了人们发明一种符合现代战争要求的单兵轻机枪或班用自动武器。
StG44,1944年命名为突击步枪,这是世界上第一支真正的突击步枪。之后,苏联AK47卡拉什尼科夫突击步枪也脱颖而出,而AK47步枪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德国的StG44。
4)形形色色的突击步枪
突击步枪以其火力猛、重量轻、体积小等特点备受世界各国青睐。世界上采用小口径突击步枪的国家已达到90多个,其中各具特色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突击步枪有:美国的柯尔特 M16A2型突击步枪、俄罗斯的 AN-94突击步枪、以色列的 TAR-21突击步枪、比利时的 F2000突击步枪和南非的 CR21无托突击步枪等。其中 M16A2型突击步枪以火力密度大、精确度高闻名遐迩,在确定北约标准弹的武器对比评审中大出风头,它除装备美国军队外,现已销往世界50多个国家。俄式 AN-94突击步枪外表采用了引人注目的含玻璃纤维的后托,使用双排可卸式30发盒式弹匣,能实现2发点射,有效地增强了弹药的利用率,且在立姿实施2 发点射时,其射击精度比AK74突击步枪高13倍。以色列TAR-21突击步枪采用无托的总体布局,而且可以灵活地更换各种不同长度的枪管,实现不同需求,从而自成枪族。 F2000突击步枪具有单独的火控系统,据称它甚至能与美国的理想单兵作战武器(OICW)一比高低。
总之,步枪的演变从来没有停止,突击步枪的接班武器是理想单兵战斗武器,但理想单兵战斗武器欲完全取代突击步枪还尚需时日,因有许多关键技术要突破。
武器的样式也是越来越多。
3、枪栓式步枪/单发式步枪(代表:雷明顿700):指必须需要手动抛壳的步枪,或者是枪栓式抛壳/手动旋转后拉式抛壳等方式抛壳的步枪称之:枪栓式步枪/单发式步枪(需要手动填装子弹,只能装填一发,巴雷特M99为单发式)
4、半自动步枪(代表:巴雷特M99):绝大多数手枪为半自动,步枪也有半自动。半自动指抛壳和上膛自动完成而无需手动操作的步枪/手枪称之为半自动步枪/手枪(用土话讲,就是一扣扳机打一发,一扣扳机打一发不用拉栓的枪,因为在子弹发射后,枪的自动机构利用火药气体做到了抛弹和子弹上膛,但这是需要一次一次的控制的。因此称之半自动,当然,如果一直扣着扳机打出去的就只是一发啦)
二、枪
全自动步枪/冲锋手枪(代表:AK47/格洛克18):全自动指完全可以自动进行抛壳和上弹,并且只需要一次控制(即扣下扳机)持续下去便可连续射击的武器称之为全自动。绝大多数突击步枪,步枪都是全自动。手枪如:glock18也是全自动。(就是一直按扳机就可以一直打下去,半自动是一次一次扣扳机一发一发的打)
狙击步枪:(代表:Cheytac M200干预狙击步枪):狙击步枪指在步枪(半自动/栓式/单发式)上加装了特定用途的远望镜(即狙击镜)可以打击远距离目标的特定用途武器称之为狙击步枪。狙击步枪分为:一般、反人员、反器材、反坦克/防空、干预几类 突击枪一般型指口径适中不超过一般步枪最大口径的子弹的狙击步枪,差不多规划为7.62MM
反人员即特定用途阻拦人员,这个和一般型没有多大区别,不过是口径大了一些,AWM(L115A3不是AWP)为.338英寸(越8.6MM)的子弹。M200为.408英寸(10.36MM)的特制子弹,威力在2000米外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介乎于.338和.50之间。
反器材用于摧毁有价值事务或轻装甲的大口径武器,都在.50英寸(12.7MM)如巴雷特M107和M82A1
反坦克/防空这类狙击步枪的口径较大,因为20MM以上归为炮弹,很多子弹都超过了20MM,模糊了很多人的观念。克罗地亚的RT 20采用20MM口径的子弹,可以用于防空。XM109采用25MM的子弹,改自阿帕奇直升机的30MM高爆弹,对付装甲绝对有备无患。当然25MM也模糊了不知道多少人的观念,这个可以说是一个射程远高精度的榴弹发射器了。
三、战争作用
枪炮革新对十九世纪陆军发展的作用
枪支武器十九世纪,影响陆战很有意义的最早的技术改革是发明和应用火帽。几世纪以来,在战场上使用手中火器时的射击动作本身,是所有动作中最不可靠的。火帽出现后,就消灭了这种现象。燧发枪大约每射击七发子弹,要瞎火一发。火帽的应用,就使瞎火子弹降为低于每两百发出现一发。
然而,更为革命性的改进是圆柱锥形子弹,这使高度精确的远射程来福枪最终替代了精度差、射程近的滑堂枪,成为基本的步兵武器。在发明新子弹之前,来福枪的射击速度比滑膛枪慢,因为装弹很困难。由于火药气体对铅弹弹底凹部发生作用,使弹丸具有膨胀的特性。子弹形体小,便于装填,但射击后体积膨胀,紧嵌入枪管来福线中,获得最大转速以提高精度和增大射程。
如要使滑膛枪与来福枪射击效果相当,在200步距离处射击,前者需费相当于后者二倍的子弹,300步处五倍,400步处至少十倍。超过400步射击距离,滑膛枪已完全失效,而来福枪在800码处还可射击军队队形等大目标。在1000码处,弹丸还具有足够的末端能量,可穿透四英寸厚的软质松木板。
在1850-1860年之间发明的来福枪和圆锥形子弹与任何先后的新武器技术发展相比,都具有最深刻的直接革命性影响,即使20世纪出现的高爆弹、飞机、坦克对当代产生的影响都比不上当时的来福枪。主要理由是:因为轻武器与火炮和冷兵器相比,它的杀伤力突然提高了,除了山头或者山瘠挡住视线是个限制外,等于每个握有来福枪的步兵有了一门具有同样有效射程和最大威力的火炮。况且,炮兵人员更易受步兵火力杀伤。
早期火器的另一特点是后膛装填,此法当时久已废弃,19世纪的科学技术让它在古时无所作为的困境中解脱了出来。传统上,后膛武器的困难在于金属部分装填接合不严密,燃烧火药产生气体和火焰从后膛的缝隙中喷射出来。为了与19世纪后膛武器的发展相适应,终于发明了金属弹药筒,它连结弹丸、火药和火帽于一体。这种子弹用特制铜和其它软金属制成,爆炸受热后就会膨胀,能有效封闭向后逃逸的气体。后膛装填法使步枪手能够快速装弹,免得在敌火力下站立或暴露。
19世纪的新冶金学、化学和弹道学,是在火炮、尤其在重武器的发展中最终获得了辉煌效果的,至于要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那是20世纪的事了。意大利的卡韦利于1846年制造第一门「线膛炮」,也是后膛装填,用的是盘旋的六角炮膛以代替旋转的来福线。
1859年的意大利战争中,证明拿破仑三世的线膛炮在射程和精度方面绝对优于奥地利的滑膛炮,但多数军队直到该世纪70年代才不再依赖滑膛炮。主要因为滑膛炮比试验中的火炮造价便宜,更加可靠。实际上,由于战场上新炮的有效射程受炮手视力限制,制造这种新炮并不真正合算,除非观察距离能大幅度增加。在美国内战中,线膛炮、滑膛炮,南北双方都用过,双方都同样喜好前装滑青铜"拿破仑"炮。这种便于使用的火炮,实际上是在欧洲早已过时,在美国寿命也不长的12磅级榴炮。青铜性质较软,这一直是个严重缺点。人们将新的冶金技术结合膛内弹道学进行研究,才有可能利用了钢的坚硬和耐久的优越性。
来福枪本身既不是新冶金学又不是新弹道学的产物,因为靠来福线增加精度和射程的原理早已众所周知。但是十九世纪线膛武器的发展大大得益于上述两门知识的增长。随着技术的改进,又有了金属加工机械,就能空前提高镗孔精度,并在身管中刻划来福线。几世纪以来,制造手枪常常是熟练军械匠的任务,每一件武器他都是作为个人产品生产的,往往是一件艺术品。造枪的基本金属材料是锻铁,所用工艺通常是在芯管周围绑扎或焊接铁条。十九世纪,在纽约雷明顿枪炮厂,第一次用铸铁孔,制造出带来福线的身管。生产装备线也是雷明顿枪炮厂第一家发展的,它的基础是该世纪早期伊莱·惠特尼和其他人创导的零部件通用互换原则。人们运用弹道科学,设法对这个时期的新线膛武器进行了系统的试验,从而迅速积累并总结了对于弹丸性状等各方面的知识。
枪随着作战武器经历了深刻的技术革命,射程增加,精度提高,射速加快,显然在编制、战术和后勤支援方面也需要作相应改革。在拿破仑发展了军、师编制之后,在编制和战术方面,如果说不是倒退的话,起码经历了相当长的停滞时期。1815年至1845年之间著名的一场冲突--即俄土战争(1828-1829)中,所使用的陈旧步兵战术就是明显例子。俄国人放弃了拿破仑的集中兵力的战术和战略原则,同样,法国和英国部队仍然坚持阅兵的操练而损害了战斗训练。
编制和战术适应武器的变化较为缓慢,大部分原因在于新武器要求战场兵力配置分散,而职业军人却害怕一旦分散会失去控制,这是可以理解的。当然,问题在于如果士兵分散到让敌人难以发现,自己的司令自然也一样很难观察到他们。如果中层指挥官未能改变战术机动动作以适应清楚而容易识别的友军的部署,那么和友邻协同也非常困难甚至令人恼火。因此,要求战术跟上武器的发展,就要涉及到工业革命的另一个范畴,即电和电子。
在那时的军事专业文献里和各国军事指挥部门的上层圈子里,对于新武器发展的讨论相当透彻,有时甚至很激烈。但主要由于担心战场失去控制,该世纪中叶大部分职业军人不同意改变基本的编制和战术,骑兵的作用因此未受影响。
枪这时期,欧美作战各国的大多数军队,旅、团都不是战术基本单位,而师是便于管理和机动的标准建制。"师"这个词用得不严格,一般按中世纪习惯是指部分战线,或者指一支大于旅、然而在规模还是模糊的步兵或炮兵部队。
英国和美国有保持师一级的法律和条例。在战时,团或多或少还可任意编成旅或师,到战事结束,就又解散。和平时期的参谋人员,不能按扩编需要保留那么多,所以在战时,参谋军官担任严峻的任务往往缺少实践机会。
但在上述军队里,和平时期也有保持师和军的建制的,它们的编制和参谋人员从现代标准看还很幼稚。普鲁士虽然主要集中精力于军一级编制,但在参谋总部的建设方面也已跨出了很大的步子。其他各国军队和指挥作战,认为那是司令官和战争委员会的特权。司令官只要求下级指挥官提供建议,而不要求参谋人员提供意见。如普鲁士新任总参谋长赫穆特·冯·毛奇1864年所说,这种做法在普鲁士司令官中也无一例外。
从理论上讲,在一切现有或预期要建立的军队中,师是个合成军队单位,主要包括步兵、炮兵、骑兵,有时还有编制的或临时配属的工程兵支援部队。一般情况是一个师包括两个旅。战斗支援问题各国不一样,甚至各师之间也不一样。在法国和其他大多数欧洲国家,一个作战师的实力通常不多于5000人,不少于2500人。然而在俄国和普鲁士,师的实力达12000人,甚至更多。因此,实力数字不大可靠,就是在有些国家里勉力按文件或编制配足了兵员的部队,也会迅速减员,从而低于规定的编制数,原因是生病、开小差、掉队和战斗伤亡。这时期最重要的冲突对抗是美国、墨西哥战争(1846-1848),克里米亚战争(1854-1856),美国内战(1861-1865),奥普战争(1866)和普法战争(1870-1871)。
枪欧洲对墨西哥战争其实未加注意,它的主要军事意义在于当时人数不多的美国陆军军官具有罕见的高度军事素养,决定性地击败了一支规模大得多的墨西哥军队。
克里米亚战争的大部分经验教训都是反面的。在武器装备、编制和战术方面没有剧烈的变革,甚至连温和的变革也没有。事实上,双方的战术水平一般都很糟糕。当时几乎没有察觉到野战筑城对武器的防御还仍有成效,这一点在塞瓦斯托波尔包围战中表现了出来,该战役历时12个月,英、法用2587门炮共发射2381042发炮弹,消耗大,战果较小,与当时军事上的要求不相符合,只引起了内行人一阵短暂的兴趣。

C. 谁发明的枪

公元1132年,中国抄南宋的军事家袭陈规发明了一种火枪,这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称为现代管形火器的鼻祖。1860年,美国首先开创了连珠枪的先河。该枪也是一种单发步枪,但无需从外部一发发地装弹,而是依靠弹仓存贮弹药,用手扳动枪机即可重新推弹入膛,能接连射击若干次,射击速度比手动单发步枪快得多。第一支半自动步枪是蒙德拉贡(墨西哥的一位将军)设计的。而真正标志着枪机直动式步枪时代的结束和自动步枪时代到来的半自动步枪,是美国人约翰· 坎特厄斯·加兰德研制的 M1加兰德步枪。发明它是为了作为战争的武器。摘自:网络

D. 中国发明的枪械怎么样

中国自己改进81杠比其他版本的AK枪族卖的更好,新闻里各国地方武装用的很多。目前性能最好的制式步枪就是95枪族,狙击枪有10式,很先进。95式在网上口碑不好,但在军队却很受欢迎,原先装备03式步枪的部队纷纷都换上95,甚至有些民兵都换了。这个,到底是网络专家聪明,还是部队战士军官傻呢……哈哈

E. 人类为什么要发明枪械

那些科学跟其他东西都连在一起的

如果有一个东西 就肯定还会有一个同级别内的出现

发明蒸汽容机 可以用在民用船上也能用来打仗 就是这个意思

然后接着还可以是电动机、活塞发动机、火箭、喷气发动机、然后还有离子发动机

喷气发动机最开始用来军用的 飞机,现在什么都是喷气的了

你说的枪是火药为基础的加农炮武器,最开始是想发明炼丹术

F. 枪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一、手枪发展史
手枪出现的时代,说法大相径庭。一种说法是手枪出现在1540年,由意大利人造出了皮斯托亚手枪。另一种说法是,1419年,胡斯信徒在反对两吉斯蒙德的战争中使用了一种哨声短枪,手枪因此而得名。
从火器史来看,手枪大致经历的发展过程是:火门手枪—火绳手枪—转轮发火手枪—燧发手枪—击发手枪—转轮手枪(又称左轮手枪)—自动手枪。但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现代手枪,实际上只包括击发手枪、左轮手枪和自动手枪。
手枪按使用对象可分为军用手枪、警用手枪和运动用手枪;按用途可分为自卫手枪、战斗手枪(大威力手枪和冲锋手枪)和特种手枪(包括微声手枪和各种隐形手枪);按结构可分为自动手枪、左轮手枪和气动手枪(如运动手枪)。
二、步枪发展史
1807年英国牧师A.J.福塞斯发明了使用雷汞击发药的击发点火装置,以后又有人发明了火貌。把火帽套在带火门的集砧上,打击火帽即可引燃膛内的火药,这就是击发机。具有这种击发机的枪叫做击发枪。
19世纪初在法国研制出了定装式枪弹。这种枪弹的纸弹壳装有带击发药 的金属基底,装好火药后,与弹头和成一体。定装式枪弹大大简化了从枪管为不填装弹药的操作,为从枪管尾部填装弹药的后装枪的普遍使用创造了条件。15世纪时,已经有人在前装枪的枪膛内刻上了直线行膛线,以便容纳火药残渣并且更容易的从枪口装入弹丸。到了16世纪,人们开始将枪管内的膛线改为螺旋形,以便射出的长形铅丸作旋转运动,保持飞行稳定,提高了射击精度,并且增大了射程,但由于具有螺旋膛线的枪,前装很费时间,因而直到发明了定装式枪弹,后装枪得到推广以后,线膛枪才被广泛采用。1828年,法国军官德尔文设计了一种枪管尾部带药室的不强,采用长弹丸,仍然是从枪管前面装火药,但膛线已成旋转型的。这种枪的射程和射击精度都明显提高。恩格斯称德尔文步枪为“现代步枪之父”。
1884年在法国研制成功了无烟火药,1886年法国首先研制了发射无烟火 药枪弹的勒贝尔步枪。而德国发射无烟火药枪弹的1888年式7.92毫米毛瑟步枪,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次真正的近代步枪。
在枪械发展史上,真正的自动枪是英籍美国工程师H.S.马克沁完成的。他采用枪管短后坐原理,于1883年设计试验成功了第一支自动机枪,使枪的理论射速达到每分钟600发,1884年取得了机枪的发明专利权。该枪一膛内火药燃气作为机构运动的动力,通过曲轴式机构完成开闭锁和待击,用布料弹带供弹,水冷枪管,能长时间连续射击,枪身重27.2千克,夹在专用枪架或炮架上射击。根据马克沁机枪的原理,自动枪,自动步枪,冲锋枪,轻机枪等相继问世。枪的大家族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冲锋枪发展史
1915年,为了适应阵地战的需要,意大利人B·A·列维里设计了一种发射9mm手枪弹的双管连发枪,从而奠定了现代冲锋枪的基础。1918年,德国人H·斯迈塞尔设计的第一支适于单兵使用的伯格曼MP18式9mm冲锋枪问世,同年,其改进型MP18I式冲锋枪正式装备德国陆军使用。
20~30年代是冲锋枪初步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许多国家对冲锋枪的战术作用认识不足,因而产品型号不多。有代表性的冲锋枪包括意大利的维拉· 佩罗萨和伯莱塔M1938A式,德国的伯格曼MP18I式和MP38式,西班牙的MX1935式和T·N·35系列,瑞士的MKMO,美国的汤普森M1928A1式及苏联的ППД1934/38式。这些冲锋枪因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体积、质量较大,安全性、可靠性差,使生产的数量和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40年代是冲锋枪发展的全盛时期,包括品种、性能、数量和装备范围都有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0年代出现了结构新颖的冲锋枪,性能也不断改善。如捷克斯洛伐克的ZK476式,不仅首先采用包络式枪机,而且是第一支将弹匣装在握把内的冲锋枪。又如,以色列的乌齐冲锋枪为了增强安全性,采用了双保险或三重保险;为减小枪的质量,发射机座、护木和握把等开始采用高强度塑料件。
60年代,为了满足特种部队和保安部队在特殊环境下作战需要,发展了短小轻便,且可单手射击的轻型、微型冲锋枪。有的冲锋枪还装有可分离的消声器,或与冲锋枪固接的消声器,前者如英国的英格拉姆M10式和德国的MP5SD式,后者如英国的L34A1式微声冲锋枪。
70年代,一些国家在武器系列化、弹药通用化和小口径化的思想指导下,开始以小的短枪管自动步枪作为冲锋枪,如美国斯通纳枪族中63式、柯尔特CAR-15式(其改进型为XM177E2式)、德国HK53式、苏联AKCУ-74式等,以更好地完成常规冲锋枪的战斗使命。
80年代至今,使用手枪弹的常规冲锋枪进一步向多功能化、系列化的方向发展。
四、机枪发展史
19世纪80年代前,为提高枪械的发射速度,许多国家都研制过连发枪械,英国人J.帕克尔发明的单管手摇式枪械,1718年在英国取得专利,由于枪身太重,且装弹困难,未引起普遍重视。
世界上第一挺机枪由一名比利时工程师于1851年设计。由于这挺枪是在蒙蒂尼工厂监制的,被定名为“蒙蒂尼”机枪。此种机枪当时还属手动机枪,该枪发明之后不久,法军又把它改为手动曲柄操纵、由25个击发装置进行击发的第一挺机枪。该枪曾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使用过,因故障太多被淘汰。 美国人理查德·杰丹·加特林 发明手摇式机枪,于1862年取得专利,首次使用于1861~1865年美国内战。
世界上第一支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机枪,是英籍美国人H.S.马克沁发明的,1883年他试验成功了枪管短后坐自动原理,1884年应用这种原理的机枪取得了专利。这是枪械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这种机枪的理论射速约为600发/分,枪身重量27.2千克,后人称为马克沁重机枪。它在英国对南非的殖民战争(1893~1894)中被首次使用。此后,其他国家也相继研制成了各种重机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索姆河会战中,1916年7月1日英军向德军发起进攻,德军用马克沁重机枪等武器,向密集队形的英军进行了猛烈持续的射击,使英军一天之中伤亡近6万人。这个战例足以说明重机枪的密集火力对集团有生目标的杀伤作用。为了使机枪能紧密伴随步兵作战,1902年丹麦人W.O.H.麦德森设计了一种有两脚架带枪托可抵肩发射的机枪,全枪重量9.98千克,称为轻机枪。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军用飞机和坦克问世,要求步兵有相应的防空和反装甲的能力,为了提高机枪威力,出现了大口径机枪。1918年德军首先装备了大口径机枪,随后法国、英国、美国也陆续装备了大口径机枪。军用飞机和坦克也装备了航空机枪和坦克机枪。军舰则在机枪刚出现时就装备了舰用机枪。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设计了MG34通用机枪,枪身带两脚架全重12千克,1934年装备部队,配备弹鼓和两脚架可作轻机枪用,配备弹链和三脚架可作重机枪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研制的新型通用机枪相继出现,如美国的M60机枪,苏联的ПΚΜ/ПΚΜС机枪,中国的67-2式机枪等。

G. 发明枪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报应

南无阿弥陀佛


发明枪的人在地狱,和发明核弹的人一样。



净空法师---他不知道他发现原子,把它搞成毁灭性的武器,这个罪比什么都重,所以他死后下最痛苦的地狱——核爆地狱。



爱因斯坦在地狱里头天天受核爆之苦,全身每一个细胞都受摄氏几千度的高温来烧烤,没有停止的。这个弹爆发之后,他被炸死了;死了之后,地狱的风一吹,又活过来了,又一个弹炸下来了,永远没有间断,那个痛苦没完没了!

H. 枪械的发明有什么意义,谢谢就

火绳枪的发明标志着人类战争形态由冷兵器时代跨入热兵器时代,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推回动着答战争形态的发展和改变,而后膛(装弹)枪的发明和速射武器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近代战争的形态,高效的杀人武器使战争伤亡急速扩大,进而也推动了与战争相关的一切人类科技与活动的发展。

I. 枪时候发明的

最早的枪是中国宋朝陈规于1132年发明的。

J. 老板姓发明枪可以吗

不可以,私自制造枪支是犯法的

阅读全文

与枪发明好不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