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货币供给的创造过程

货币供给的创造过程

发布时间:2021-06-26 02:39:44

1. 请问什么是货币创造,举例说明派生的创造过程

通俗讲就是你用十万买了房子,这货币你已经用了,没钱了,但是你又抵押贷款十万,相当于你有二十万,只是其中十万是实物形式,另外十万派生的,还有公司用票据做贴息贷款等等,这社会货币创造的人是富人,呵呵,普通百姓懂得少,用的更少.经济学讲这个,不是学者的话,知道个大概就行原始存款:商业银行吸收的,能增加银行体系准备金的存款。一般为现金。派生存款:由原始存款派生出来的,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所创造的存款。(一般不增加银行体系的准备金)。1.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过程。2.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过程一般涉及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借款者四个行为主体。其中在货币供给过程起决定作用的是银行体系。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银行供给的,货币供给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活动密切相关。3.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金融体制下,货币供应量是通过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和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而注入流通的。这一供应过程具有三个特点:①货币供给形成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②两个主体各自创造相应的货币。即中央银行创造现金通货,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③非银行金融机构对货币供给有重要影响。4.银行系统供给货币的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①实行完全的信用货币流通;②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③广泛采用非现金结算方式。5.货币供给的过程可分为两个环节:①由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供给;②商业银行进行的存款货币创造。6.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是通过其资产业务出去的,一般通过三条渠道:①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黄金,变动储备资产;②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变动对政府债权;③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或发放再贷款,变动对金融机构债权。7.基础货币是指处于流通领域由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银行体系准备金的总和。作为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基础货币=现金+银行体系存款准备金。8.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债权的增加,意味着中央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资产的增加,说明通过商业银行注入流通的基础货币增加,并将导致货币供给量多倍扩张。相反,如果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减少,意味着中央银行减少了再贴现或再贷款资产,货币供应量必将大幅收缩。9.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客观存在着数倍扩张(或收缩)的效果或反应,这即所谓的乘数效应。10.货币乘数主要由通货存款比率和准备存款比率决定。通货存款比率是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它的变化反向作用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通货存款比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通货存款比率越低,货币乘数越大。准备存款比率是商业银行持有的总准备金与存款之比,准备存款比率也与货币乘数有反方向变动的关系。11.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而是由经济体系内部各经济主体共同决定。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可以由经济体系以外的中央银行直接控制。12.我国目前的货币供给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转型经济的特点,使货币供给在外生性与内生性并存。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仍然有着很强的控制力,但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也在不断增强。.高手啊,帮帮忙吧!

2. 货币创造到货币供给的过程

例子A有1000元,存到甲银行,存款准备金是百分之二十也就是两百必须放在银行里,剩下的八百可以贷出去,贷给了乙。乙又把这八百块钱还给丙,丙把钱存到B银行,B银行可以贷出去800-800*20%=640,640存到C银行,可以放贷出去512,依此类推,最先向市场投放了1000元,市场上最后多的货币会是1000+800+640+512+...,最后存款总量是5000,其实就是1000*(1/0.2)=5000
库存的是200+160+128+.....,等于1000,放贷出去的是4000,货币增量是4000。公式你都知道,还可以参考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第五版469页,黄达的金融学第二版精编版(货币银行学第四版)第197页

3. 现代货币的创造原理是什么

两个层次,一是存款货币的创造,二是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一)存款货币的创造(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银行资产负债表,存款货币创造乘数)
·银行,在其调剂货币资金余缺和组织客户相互结算的基础上,发展了发行银行券和创造存款货币的功能。
·铸币的需要,相对于存款额来说,只是其一部分,而且比例关系相对稳定。只要按存款的一定百分比保持铸币库存即可应付顾客对于铸币的需要。
·存款货币创造的两个必要的前提条件:
1.各个银行对于自己所吸收的存款只需保留一定比例的准备金;2.银行清算体系的形成。
存款货币创造的乘数
·1. 银行存款货币创造机制所决定的存款总额,其最大扩张倍数称为派生倍数,也称为派生乘数。它是法定准备率的倒数。若以K代表;则如下式:

2.这里的 K 值只是原始存款 能够扩大的最大倍数,
实际过程的扩张倍数往往达不到这个值。
(二)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1、派生存款的紧缩过程2、现金进入流通3、现金增发与准备存款的补充
备存款的补充必须有中央银行的支持
(1. )要使存款货币银行整体的准备存款总额增加,必须有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增加。
(2. )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补充准备存款的途径: ⑴向中央银行再贴现和直接取得贷款; ⑵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债券;⑶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外汇……
(3. )在这个连续的过程中,中央银行一方面积累了自己的资产;而另方面则形成两大负债项目: ⑴不断补充、不断提取现金的准备存款余额; ⑵由一笔笔现金漏损所累积形成的流通中现金。
(4.)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表现:

4. 简述货币供给的创造

货币创造:在现代的货币体系中,一般由中央银行发行货币,但是商业银行负责吸收存款和发放内贷款。商业容银行在向中央银行缴纳一定的准备金后,可以将剩余资金贷给企业部门。企业得到贷款后又会将其中一部分存入这家商业银行或者其它商业银行。接着,商业银行可以再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贷款发放取出。如此反复,最终社会中形成的购买力将是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若干倍。这个过程,称之为货币创造。

5. 货币供应量的形成过程

货币供给量(money aggregate): 一国经济中被个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持有的可用于各种交易的货币总量。货币供给量是货币供给过程的结果,其源头是中央银行初始供给的基础货币,经过存款货币银行的业务活动可以出现数倍的货币扩张.
(1)货币供给形成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包括接受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即存款货币银行系统。
(2)两个主体各自创造相应的货币:中央银行创造现金,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
3)银行系统供给货币的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实行完全的信用货币流通;二是实行比例存款准备金制度;三是广泛采用非现金货币结算方式。
在这三个条件下,货币供给的过程可分为两个环节:
一是由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
二是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
在这两个环节中,银行存款是货币供给量中最大的组成部分,但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是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并且在创造过程中始终受制于中央银行,因此,中央银行在整个货币供给过程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

6. 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是怎样的

银行为工商业者开立活期存款账户,存户可依据存款向银行签发支付命令书——支票,或通过其他方式将存款转到收款人账户上,这些方式代替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因此被称为存款货币或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以货币发行人信用为担保的货币,而存款货币是以发行该存款的储蓄机构的信用状况作为担保的信用货币。

(6)货币供给的创造过程扩展阅读:

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从商业银行总体而言,活期存款余额应视同货币,通常被视为“存款货币”。

存款货币主要体现在单位、个人在银行账户上的活期存款,主要流转于银行体系内,可用于转账结算。存款货币来源于现金货币的存入和银行贷款派生机制。

7. 货币供给的口径是什么和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货币供给
(1)货币供给形成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包括接受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即存款货币银行系统。
(2)两个主体各自创造相应的货币:中央银行创造现金,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
(3)银行系统供给货币的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实行完全的信用货币流通;二是实行比例存款准备金制度;三是广泛采用非现金货币结算方式。
在这三个条件下,货币供给的过程可分为两个环节:
一是由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
二是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
在这两个环节中,银行存款是货币供给量中最大的组成部分,但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是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并且在创造过程中始终受制于中央银行,因此,中央银行在整个货币供给过程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
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
国外资产业务:主要是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黄金,变动国外资产。
对政府债权: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向财政透支或直接贷款,变动对政府债权。
对金融机构债权: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或发放再贷款,变动对金融机构债权。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各级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转帐结算,不断地在各银行存款户之间转移,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系列过程

8. 货币供应量是如何形成的

(1)货币供给形成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包括接受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即存款货币银行系统。
(2)两个主体各自创造相应的货币:中央银行创造现金,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
在这两个环节中,银行存款是货币供给量中最大的组成部分,但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是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并且在创造过程中始终受制于中央银行,因此,中央银行在整个货币供给过程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
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1)国外资产业务:主要是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黄金,变动国外资产。(2)对政府债权: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向财政透支或直接贷款,变动对政府债权。(3)对金融机构债权: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或发放再贷款,变动对金融机构债权。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各级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转帐结算,不断地在各银行存款户之间转移,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系列过程

9. 试述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试述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1) 银行在货币供给中居于决定性地位。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一是通过再贴现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原始贷款,扩大其派生能力。二是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量,以增强其派生能力。三是中央银行增加货币发行,企业单位、居民把现金存入商业银行,直接增加商业银行的原始贷款,亦可扩大其派生能力。 (2) 商业银行信用货币创造的条件:一是部分准备金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商业银行不必对所有的存款保留100%的准备金,而只要按存款总额的一定比例来保留准备金即可,其余的可以用来发放贷款,也可以用来进行证券投资。 二是非现金结算制度。当存款人将10000元现金存入某商业银行,若法定准备金率比率为10%,则该商业银行就可以把其中的9000元贷放出去。如果借款人在获得这笔贷款之后,立即以现金的形式将其全部从银行提走,而且在贷款归还之前这笔现金始终在公众手中流通,而不被存入银行,此时就不会有存款创造。因此非现金结算制度是商业银行信用货币创造的必要提案件。 (3) 货币乘数:是货币供给的扩张系数,是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值。货币乘数是影响货币供给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甚至是比基础货币更重要的一个因素。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正相关,即货币乘数越大,基础货币所支撑的货币供给量也就越多;反之,货币供给量也就越少。(币供给量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以及非银行社会公众这三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共同决定。)

阅读全文

与货币供给的创造过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