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繁体字发明

繁体字发明

发布时间:2021-06-25 23:02:00

❶ 繁体字的来源还是谁发明的呢

其实在解放前我国的文字都是繁体字,汉字相传是黄帝的文官仓颉发明的。繁体字一直延用了五千多年,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改用简体字,因为蒋介石政权去了台湾,并采用中华民国年号,对于汉字并没有采取其他改革措施,因此台湾人至今运用文字一直都是繁体。

一位叫做“司空白”的网友在天涯“闲闲书话”上的文章《是否应该恢复繁体字及传统文化?》引来了50多位网友近300个回帖,争论十分激烈。很多网友赞同恢复繁体字的建议,持反对意见的人同样态度鲜明。网友们还纷纷传阅一篇名为《关于恢复使用繁体字的一点思考》的文章,该文署名“罗宁”,在2000年即已写成并在网上流传。这篇文章对简化字的问题做了较为系统的辨析思考,每次涉及繁体字问题,都会有网友转载其文章。 针对网上讨论中一些较为集中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北大语言学教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苏培成、著名古文字学家曾宪通、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等人。 1“一对多”的简化字造成混乱?
在争论的问题中,最集中指责简化字的一点就是“一简对多繁”的简化方式。即将几个意义不同,读音相近的繁体字合并为一个字。反对者指出,这造成了人们在学习理解字义时的混乱。 司空白举了很多实例来说明他的意见。比如,皇后之后和前“后”的“后”现在都写为“后”,造成的一个问题是:“很多小朋友一直存有一个疑问,站在皇帝背后的人,就是皇后?为什么皇后要躲藏皇帝呢?”另外,“升斗米粮之‘斗’和战斗之‘斗’本来也是完全不同的意思。二王关在门里,当然是斗了!多么形象!”
网友们举出大量这样“一对多”的简化字,罗宁在《关于恢复使用繁体字的一点思考》中更系统地列举了馀(余)、云(云)、后(后)、里(裏)、松(松)、谷(谷)、斗(斗)、几(几)、徵(征)、曲(曲)、丰(丰)、表(表)、冲(冲)、叶(叶)、种(种)、尽(尽)、发(发)、历(历)、锺(钟)等,认为它们的合并造成了阅读上的歧义。司空白说,“我小时候一直很奇怪,为什么十二生肖要把牛叫做‘丑’,可它并不丑啊,后来读了一些专门的文献才知道,原来我们常用的‘丑’字是专指子丑寅卯的丑,长相难看之‘丑’有专用字‘丑’”。
许多学者也指出这种简化方式的确造成了理解困难,并破坏了汉字的传统字理和结构,很多搞古典文学研究的人对此感触颇深。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宁稼雨说,他在开会时遇到台湾学者,对方往往不知道该如何称呼他的姓,因为“宁”对应两个繁体字,既可能是读二声的“宁”,也可能是读四声的“甯”。而一旦要在电脑上将一篇文章由简体转成繁体,那简直是一场灾难。电脑无法识别一个简体字应该转成哪个繁体,最后出来的结果必然是一片狼藉。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表示,这种同音合并的做法是以拼音文字的规则来对待汉字,现在很多搞了多年古典文学研究的人,都很难将每个简体字分别对应的多个繁体字分辨清楚。对于普通人而言,这种一对多的简化方式造成了一个后果:就是现代人对汉语字义的辨别很笼统,模糊、粗糙而不讲究,不能区分文字的精确意义。骆玉明认为,因此可以说“现在中国人写的文章都是粗糙的,不能精细、精美地欣赏汉字,不能准确地表达和使用汉字”。 回应 苏培成(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 只用简体字完全没有问题

❷ 繁体字是谁发明的啊怎么这么难写啊!!!

繁体字并不是谁发明的,而是长期形成的,从甲骨文小篆隶书逐渐发展成的繁体字,目前香港和台湾好像就再用。

❸ 繁体字起源于什么时候

商周时期的甲骨文。

❹ 发明这两个字繁体字怎么写

提供给你参考~

❺ 繁体字是哪个朝代发明的

繁体字是在汉字简化时诞生的 (过去的字相对现在来说是繁体)假设2011年后汉字又简化了 那么2010年的字相对就成了繁体字了 如此而已
中国字从甲骨文时代开始就是一脉相承的,从字形到写法都是一点一点变化的。从甲骨文到金文到篆体到隶书到楷书、行书、草书等字体,其实都是字体的变化。繁体字其实是相对于简体字而言的,大陆地区在建立新中国后对汉字进行了一系列简化,形成简体字。在普通人眼中,繁体字和简体字的概念只有在隶书、楷体、行书、魏书等能被普通现代人识别的书写形式中才有意义,很少有人会把篆体和繁体字联系起来……如果要是这样说的话,那就只能说从隶书之后汉字被称为繁体字是最能被人接受的,而隶书最早产生于秦朝,也就是说繁体字是最早产生于秦朝

❻ 那些繁体字是谁发明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著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古老的民族,有著她过去光辉灿烂的一页,而她过去的辉煌又主要是靠汉字——确切地说,应该是繁体字——流传下来的,繁体字与历史文化传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可分离。这种牢不可破的结合又赋予繁体字某种特殊的意义,使它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代名词,象征著五千年的古国文明,象征着国家的统一,象征着民族的团结,象征著悠久灿烂的文化。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其中,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失传,只有汉字至今还在使用。而且汉字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 同时,汉字又是美学的对象,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相继创造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多种字体,发展了书法艺术、篆刻艺术、解字游戏,促进了国画艺术,使人们获得很大的美学享受和精神享受,因此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高大的美学形象,形成了其他文字无法比拟的审美心理。
简繁互补是中国文字的演变规律。今天我们知道的字古老的汉字是甲骨文,它的笔画最简单。可是到了商周的金文很多字被繁化了,小篆比金文简化,而之后的隶书又有繁化的趋势,后来的唐楷繁简相宜最后稳定下来。
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采纳

❼ 繁体字是清朝发明的吗

实际上繁体字和简体字是汉初楷书出现时就存在了,只不过当时大家都随便用,并没有在乎简与繁(不过有些简体字是楷书向行书转变时出现的,其中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就有不少简体字),比如孔乙己的“回”字四种写法。不过到了清朝时,满清当局为了控制汉人思想,在推行文字狱的同时,还特意控制文字,推行所谓的“正体字”,也就是楷书中最难写笔划最多的写法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字体,所以大家都误认为繁体字是清朝发明的。而满清灭亡后,随着中国平民教育的兴起,繁体字在教学中存在严重的弊端,于是一些文字学家开始尝试用简体字来取代繁体字用于教学。后来新中国建立后,出于义务教育和扫盲工作的需要,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文字改革,大力推行简体字。而台湾和香港由于出于反共需要,还是使用繁体字。而现在台湾、香港所谓的繁体字“传统”宣传,目的也只是为了诋毁中共而已。

❽ 数字繁体字真是朱元璋发明的

是朱元璋命人创造的!
明洪武18年(公元1385年),户部侍郎郭恒等人通过涂改财会凭证上的数字“一回二三答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的手段,大肆侵吞、贪污国家钱粮。案发后,追赃七百万石。此案从朝廷六部侍郎到地方大小官员、豪绅,牵连数万人,全部被斩首示众。
“秋粮案”使朱元璋大为震惊,他一方面更加坚定了“重典治吏”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他下令对全国财务管理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做法就是将记载钱粮的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分别改为汉字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陌阡”。在此后的实际使用中,人们逐渐用“佰仟”代替了“陌阡”二字。

❾ 繁体字是谁发明的大神们帮帮忙

学汉字不学繁体,简直白学了,不学繁体字是不是对不起写字啊?我只会些简体(不管好坏)
满意请采纳

阅读全文

与繁体字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