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中国第一座石拱桥是谁发明

中国第一座石拱桥是谁发明

发布时间:2021-06-25 21:30:33

1. 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桥

第一座桥应该是《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建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最早的了

2. 中国最早的石拱桥是什么

我国很早之前就造就了石拱桥!据资料记载!河南洛阳东面有一座名为“旅人桥”的石拱桥!才是见于最早的石拱桥!而现存于最早的石拱桥,则是河北赵县城南的“安济桥”!古时赵县也称赵州!所以也称之为“赵州桥”!

3. 历史上第一座桥是谁砌的

历史上第一座桥是没有历史记载的,也无法考证,在水面上扔棵树就过去了。

4. 石拱桥是谁发明

这个好像没人有结论,因为石拱建筑拱形构件的历史很古老,特别是国外那些建筑喜欢用石头的,如古希腊古罗马等,你可以搜搜,阿瑞凯比克桥,加尔桥,罗马断桥,看看,这玩意估计很难知道是谁发明的了.
中国石拱桥目前确切已知最早的是赵州桥,李春设计的,但是不是他发明的就没人能知道了,我觉得搞不好之前拱桥就是一种基本的造桥技术.
茅以升《桥梁史活》中说中国最早的石拱桥是洛阳的旅人桥,你可以搜下网络,水经注说:"桥去洛阳宫六七里,悉用大石,下圆以通水,可以受大舫过也。"可见应该是石拱桥.专门记其特点,看样在当时应该算是很别致的了.
建议你搜下一篇论文<<拱桥的起源与石拱桥的发展>>论文看看,里面的资料比较好.

5. 中国的第一个石拱桥是谁造的

部分人认为史料称“隋匠李春”,即为匠人,该是头结发髻,坦胸露背,上身短衣,腰扎布带,下穿长裤卷腿,足穿系带鞋,手持锤. 凿之类生产工具的劳动者形象。部分知识人士认为,李春不应是也不可能是劳苦民工或普通匠人。现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梁启超之子)先生考察赵州桥时写道:“这千数百年前的结构所取方式,……惊异的表现出一种极近代化的工程精神。”另据唯一史料记载可以判断,李春是规模宏大的赵州桥工程的设计者,是集水利. 交通. 桥梁. 工程各方面高深造诣知识于一身的建筑学家,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建委省. 部级技术官员或具高级职称的设计师. 工程师。

6. 中国第一座石拱桥--赵州桥的设计者是哪位建筑师

李春

赵州桥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

7. 中国最早的石拱桥诞生于什么朝代

晋朝,名字为旅人桥。

我国最早的单拱石拱桥建于河南洛阳。中国 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在《桥梁史活》前言中指出:“我国最早的石拱桥— 旅人桥建于洛阳。”

据《河南府志》 记载:洛阳七里涧桥也称旅人桥,在晋代京师建春门东七里的七里涧上。 始建于晋太康三年 (282年)十一月, 至次年四月建成,日用工7.5万人, 距今已有1700多年 《水经注》里提到:“旅人桥”,大约建成于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石拱桥,用天然石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拱桥,这种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桥梁又多有附属小品建筑,如桥头常立牌坊,著名者如北京北海琼华岛前的石拱桥,两端就各有一座规模甚大而美丽的牌坊。

石拱桥是中国传统的桥梁四大基本形式之一,石拱桥这一体系多种多样,在中国桥梁发展史上一经出现,发展很快,在1880年近代铁路公路桥梁工程技术传入中国以后,它仍然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古代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

(7)中国第一座石拱桥是谁发明扩展阅读:

跨水架桥,意境之美,雕琢装饰,千姿百态,也是体现我国审美观的一种民族传统。建筑不论大小,工艺必须精益求精,如同一幅画图,不许有一处败笔。

自从石窟造像盛行,古代石工,都有一套过硬本领,都具有一定的美工水平,赵州桥的栏板,卢沟桥的石狮,都以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这也是中国石拱桥在艺术方面一个可贵的传统,对于现代石拱桥装饰也还存在着深刻的影响。

中国的石拱桥,在古代有一定的成就,在今天仍有发展的前景,过去有用的东西,今天仍在起着作用,因此,它是一份可珍贵的遗产,显示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卓越才能。我们在现代桥梁事业中,必然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茅以升曾写《中国石拱桥》赞美。

拱桥为桥梁的基本体系之一,建筑历史悠久外形优美,古今中外名桥遍布各地,在桥梁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它适用于大、中、小跨公路或铁路桥,尤宜跨越峡谷,又因其造型美观,也常用于城市、风景区的桥梁建筑。

自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钢铁和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出现,石拱桥已逐步为钢拱和钢筋混凝土拱桥所代替。拱桥结构向轻型结构发展,并逐步打破传统的上承式石拱桥的型式,创造出新型的拱桥。

拱桥的拱圈发展成为分离式肋拱,桥面发展成新型板梁式结构,借立柱支承于拱肋之上(上承式),或用吊杆悬挂于拱肋之下(下承式)。当受地势或受桥梁建筑高度限制时,还可做成中承式拱桥。拱桥可以是单跨,也可以做成多跨。

8. 关于中国古代石拱桥的历史资料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也叫大石拱桥,座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清水河上。它不仅是中国第一座石拱桥,也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座石拱桥。唐代文人赞美桥如"初云出月,长虹饮涧"。
这座桥建于隋朝公元605年至618年,由一名普通的石匠李春所建,距今已有135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却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
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桥身长50.82米,宽9.60米,大拱的净跨度长37.37米,拱高7.23米。他考虑,为使桥面坡度小,将桥高与跨度呈1:5的比例,这样既便于行人来往,也便于车辆通行;拱顶高,又便于桥下行船。他又在大拱的两肩上,各做两个小拱,使得整个桥型显得格外均衡、对称,既便于雨季泄洪,又节省了建筑材料。其结构雄伟壮丽、奇巧多姿、布局合理,多为后人所效仿。李春设计的桥面坦直,共分三股,中间走车马,两旁走行人,不仅可使秩序井然,且又能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可见,在1300多年前,在技术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一个普通石匠李春有这样高超的技术,实为难能可贵。
李春选用的石料和石料砌法技艺与众不同。他采用长方形石料,每块重约一吨,在1350多年前的隋朝,李春在没有起重机和吊车的情况下,运这么重的大石头是何等的艰辛。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可见李春付出了多大的心血和代价!
李春带领其他工匠,将石料各面部凿有细密的斜纹,使石块相互咬合扣紧。全桥由28道独立的石拱纵向并列组成。他想,这样可以使每道石拱圈各自独立负荷载重,又便利于修缮。为了加强各拱圈的连接,他又采用9道铁梁贯于拱背之上,接着用腰铁嵌入拱石之间,使桥能"奇巧固护,用于天下"。
最后,李春又组织能工巧匠,在桥面的两侧石栏杆上,刻有许多精美的古典雕刻艺术,图案细腻,刀法苍劲有力,雕刻灵变,各种鸟兽龙腾虎跃,欲飞若动,形象逼真,堪称隋唐时代雕刻艺术的佳作。这种拱上加拱、"敞肩拱"的新式桥型,这样的布局,采用这样的巨形跨度,构成这样的优美的造型,是李春在世界上的首创。在欧洲,14世纪才出现法国泰克河上的赛雷桥,但是,比中国赵洲桥晚了700多年,并且早已被洪水毁坏无存。所以,李春造的赵州桥是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唯一尚存的时间最长的一座,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是相当有价值的。这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和自豪。
这座历史悠久、结构奇特、造型美观、居世榜首的赵州桥,凝聚了李春的汗水和心血。李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第一位桥梁专家。
但是,关于李春的生平事迹却没有留下更多的记载。就连隋朝之后的唐朝人,也只有"制造奇特赵州桥的人是隋匠李春"等数语记载。在赵州桥建成100年以后的唐朝开元13年(公元726年)中书令张士贞在《安济桥铭》中简略提到:"赵州清水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这说明,在封建社会里,劳动人民的创造发明,不知有多少被埋没了。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赵州桥的基础非常坚固。1350年来,两边桥基下沉水平只差5厘米,这说明李春桥址选择科学合理。赵州桥桥基,是建筑在清水河河床的白粗沙层上,既没有打桩,也没有其他石料,桥台仅用五层石料砌成,桥基很牢,结构简单。在1350年前,李春就敢用这样天然地基来承担大桥的全部重量,可见李春对工程学、力学、建筑学、水文、地质等都有深刻的理解。李春有这么多科学知识,无疑是他从劳动实践中获得和积累的。
赵州桥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李春的名字也永垂史册。

9. 中国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的设计者是谁

赵州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阅读全文

与中国第一座石拱桥是谁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