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美国李发明

美国李发明

发布时间:2021-06-25 18:41:26

⑴ 世界重大发明一览表,要20个

一、古代发明

1、指南针

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俗称吸铁石)。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指南针的N指北方,E指东方,W指西方,S指南方。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有多种形体。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先民已用天然磁石制成指示方向的司南之勺。

三国魏时,马钧利用磁铁和差速齿轮制造了能指示方向的机械装置——指南车。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记载了制作指向用的磁针的方法。后来,又发展成磁针和方位盘联成一体的罗盘。至晚在北宋后期,指南针已用于航海;南宋时,已使用针盘导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极大作用。

2、造纸术

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中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到了春秋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甲骨和简牍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喜欢读书,每次外出游学身后都跟着五辆装满竹简的大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

西汉时在宫廷贵族中又用缣帛或绵纸写字。缣是细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吏一方缣帛上写字时,便于书写,不但比简牍写得多,而且还可以在上面作画,但是价格昂贵,只能供少数王宫贵族使用。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 ,而蔡伦只是改造了纸。

造纸术在7世纪经朝鲜传到日本。8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12世纪,欧洲才仿效中国的方法开始设厂造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为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改进了造纸术,才使纸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3、活字印刷术

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块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字,然后再上墨,印到纸上。每印一种新书,木板就得从头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错,又要重新刻起,劳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唐咸通九年(868)印制的《金刚经》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刻印时间的印刷品。 宋仁宗庆历年间,平民毕升在雕版印刷业已普及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它是用胶泥刻字,每字一印,烧后制成字印。将一颗颗字印排列、镶嵌于铁板之上,经烧烤、压平等工艺制成印版后,便可印刷。

4、火药

火药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类爆炸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炼丹术。古代炼丹家们利用早在汉代就已掌握的金石药物硝、硫,经过长期的炼丹实践,至迟在唐宪宗元和三年(808)以前便已发明了火药 ,并在五代末北宋初用以造出纵火用的火药兵器。

经宋、元、明各代,火箭、火毬(火聤)、火铳等各种火器已达到成热的程度。火药的发明对世界科技的发展曾起重大作用,现代黑火药就是由中国古代火药发展而来的。

二、现代发明

1、无线电

20世纪初期,几乎没有人能够想象一种电磁波可以在没有任何金属线或电缆作导体的情况下穿行任何有意义的距离。那么无线电信号怎么可能沿着地球的表面行进呢当然它可以沿着一直线射离地平线。

但是古格里尔莫·马可尼认为,如果提供一些条件的话,无线电波是可以沿着地球表面行进的。1895年,在他的出生地意大利,他发射了一个无线电信号,穿行了1?5英里;6年后,即1901年12月12日,年仅27岁的马可尼创造了奇迹,他将无线电天线牢牢地系在高飞的风筝上,发射了一个摩尔斯电码“S”。

它穿行了约2000英里,横跨了大西洋。这个信号从英国康沃尔郡的波尔德胡镇发出,在不到1秒钟的时间内就到达了接收地纽芬兰的圣约翰,马可尼听到了三声微弱的滴答声。这是通讯事业宣告诞生的声音,是电子时代到来的第一道冲击波。

2、飞机

1903年12月17日,在太阳下山以前,奥维尔·莱特和威尔布·莱特已经能使他们用木头、电线和布料制成的飞机飞行59秒钟了。但却很少有报社愿意对这件事作出评论,因为人类飞上天空成为当代的代达罗斯和伊卡洛斯的念头,被大多数头脑清醒的人认为是荒诞可笑的。

可是一旦成功了,这项事业的发展就是极为迅猛的。事实上,仅仅在15年后,所有现代飞机的各种部件即使没有全都制造出来,那么至少关于它们的想法已经诞生了。

3、塑料

在得知塑料的发明之后,全世界最开心的莫过于大象了。几百年来,从小刀的把手到台球,一切都以象牙为标准原料。19世纪80年代,象牙供应的逐步减少与台球运动的兴起就曾引发了一场危机。

美国最大的台球生产商费兰与考兰德公司迫不及待地悬赏价值1万美元的黄金——这是一笔很可观的奖赏——招募任何能够提供代替象牙的合成品的“发明天才”。

一直到1907年,利奥·贝克兰,一位曾因发明了用于拍摄快速运动照片的相纸而获丰厚利润的比利时籍发明家,无意中发明了苯酚和甲醛的化合物。

这种首创的纯合成塑料——酚醛塑料,具有防热、防电和防腐蚀的功能。它不仅使台球游戏获益,塑料的一大好处在于其用途的多面性,从电话机到马桶,从烟灰缸到飞机零件,一切东西都用得上塑料。

到1968年,年轻的毕业生若要在一个有前途而又会成功的行业里找一份工作,就一定要听从一个词——塑料。

4、电视机

电视机的发明者是英国的电子工程师约翰·贝尔德,1923年他为自己发明的能产生8线图像的装置申请了专利。1930年底卖出了第一台电视机。1932年,英国广播公司播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规范的电视节目。从此,人类开始步入了电视时代。今天,人们利用卫星等途径,将电视信号传播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5、青霉素

人们称青霉素是本世纪最有贡献的药品,它的发明者是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1928年,这位发明家在一次细菌培养实验中偶然地发现有一种后来被称为青霉素的霉菌正吞噬他在培养皿中培养的细菌。

根据弗莱明研究的成果,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者们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找到了提炼这种霉菌的办法,并投入医学治疗试验。1943年,为了医治在二战中负伤的战士,盟军开始将青霉素投入工业生产。在半个多世纪中,青霉素救活了无数人的生命,并促使人们开始重视抗生素家族的研究开发。

6、核武器

原子时代开始于1942年。为了打败轴心国法西斯,美国最高当局决定启动旨在研制原子武器的“曼哈顿工程”。1945年的7月16日,一团蘑菇云从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原子能研究中心腾空而起,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当年的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将两颗取名为“胖子”和“小男孩”的原子弹投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日本天皇随后宣布无条件投降,原子弹似乎为赢得二战的胜利立了大功,但是人类从此便生活在可怕的原子武器的阴影中。

7、计算机

计算机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基础,但它是因战争而诞生的。1943年,为破译德国的密码,英国数学家阿兰·图灵设计了第一台名为“巨人”电动机械式计算机,虽然这仅仅是一台用于解码的假想计算机,但却开创了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先河,从此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1947年,晶体管计算机问世;1959年,集成电路计算机诞生;1970年,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产生;从80年代开始,新一代微型计算机异军突起。在此基础上,人类迎来了网络新时代。

8、DNA

1953年2月28日,英国著名遗传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宣布他“发现了生命的秘密”。克里克和他美国的同行詹姆斯·沃森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生命科学的研究,终于从细胞核中发现了决定生命遗传的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分子结构,破译了人类、植物和动物的遗传密码。

这个发现初步揭示了生命的秘密,推进对各种疾病的研究和医治,也促进了人类对改善食物结构的研究。在下世纪的前20年,人类就可能通过采用基因治疗的办法消除遗传缺陷,进而攻克癌症、心脏病、血友病、糖尿病以及其它致命的机能失调症。

人类对DNA分子结构的研究成果,无疑是对人类研究生命、治疗疾病具有极大的作用,但是也使人们面临着因此而造成的道德危机,比如克隆技术的发展,就给人类自己出了个难题。

9、避孕药

1954年,美国医师格雷戈里·平卡斯发明了避孕药,它是由两种抑制女性排卵的激素组成的混合物。避孕药之所以被列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原因就在于它把妇女从被动的生育中解放出来从此妇女们可以自主地控制生育,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要小孩,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何时怀孕。

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禁锢妇女性自由的枷锁,使她们有权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工作,最终扩大妇女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10、人造卫星

1957年10月4日,苏联为了纪念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航天时代的开始。1961年4月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飞船进入太空,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1969年7月20日,美国两名宇航员乘宇宙飞船登上月球。

卫星可以传输电视、广播节目信号,还可以为航空、海航、天气预报、科技信息等提供服务,从而把地球大大地“缩小”了。为了进一步探索宇宙的奥秘,人类在太阳系的主要行星上投放了许多探针,并且一个建立国际太空站的宏伟计划也在酝酿之中。

11、器官移植

1967年,南非外科医师克里斯蒂安.巴纳德成功地进行了首次心脏移植手术。此后,随着医药和医疗器械越来越先进,医学家们逐渐解决了移植器官感染等难题,成功地进行了手肢、肝脏、皮肤、视网膜甚至睾丸的移植手术。

医学界认为,器官移植的下一个前沿技术就是脑细胞移植,来根治诸如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氏症等医学顽症。下世纪,医学家们将致力于攻克异种器官移植难题,将其它动物的器官移植到人体中。

12、试管婴儿

英国姑娘路易斯·布朗是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33岁。1978年,她的母亲的卵子和她父亲的精子在试管中交配成功,孕育了她。此后,体外孕技术不断发展完善,1984年,胚胎冷冻技术试验成功;1990年,胚胎移植技术试验成功。

试管婴儿的培育成功,给了那些不育夫妇很大的希望,但是这也引起了人们对一个道德问题的忧虑,比如说,一个妇女在50多岁甚至60岁时通过体外孕技术生一个孩子,有可能在孩子还未成年时,老人就会去世,那么谁来抚养这个孤儿呢

13、留声机

1877年,爱迪生发现电话传话器里的膜板随着说话声会引起振动的现象,便拿短针作了试验,从中得到很大发。说话的快慢高低能使短针产生相应的不同颤动。那么,反过来,这种颤动也一定能发出原先的说话声音,于是他开始研究声音重发的问题。

8月15日,爱迪生让助手按图样制出一台由大圆筒、曲柄、受话机和膜板组成的“怪机器”,制成之后,让针的一头轻擦着锡箔转动,另一头和受话机连接,然后爱迪生摇动曲柄,对着受话机唱歌,之后把针又放回原处,再摇动曲柄,接着机器就回放出爱迪生的声音。

12月,爱迪生公开展示这台“锡箔筒式留声机”,轰动了全世界。

14、电灯

与人们通常的认识恰恰相反,最初电灯的发明者不是爱迪生,爱迪生是改进了电灯。

早在1801年,英国一位名叫汉弗里·戴维的化学家就在实验室中用铂丝通电发光;1810年,他又发明了用两根通电碳棒之间发生的电弧而照明的“电烛”,这算是是电灯的最早雏形。另一位英国电技工程师约瑟夫·斯旺经过近30年的研究,于1878年12月制成了以碳丝通电发光的真空灯泡。

当年有关斯旺的电灯泡的报道给了爱迪生以很大启发。1879年10月,爱迪生终于成功制成了以碳化纤维作为灯丝的白炽灯泡,称之为“碳化棉丝白炽灯”,随后大量投产,并成立公司设立发电站和输电网等相应基础设施,很快使电灯在美国被普遍使用。

期间,他不断改进技术,最终确定以钨丝作为灯丝,称之为“钨丝灯”,并定型使用至今,爱迪生也由此成为公认的电灯发明者。

15、望远镜

1608年荷兰米德尔堡眼镜师汉斯·李波尔(Hans Lippershey)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望远镜。一次,两个小孩在李波尔的商店门前玩弄几片透镜,他们通过前后两块透镜看远处教堂上的风标,两人兴高采烈。

李波尔赛拿起两片透镜一看,远处的风标放大了许多。李波尔赛跑回商店,把两块透镜装在一个筒子里,经过多次试验,汉斯·李波尔发明了望远镜。1608年他为自己制作的望远镜申请专利,并遵从当局的要求,造了一个双筒望远镜。据说小镇好几十个望远镜眼镜匠都声称发明了望远镜。

与此同时,德国的天文学家开普勒也开始研究望远镜,他在《屈光学》里提出了另一种天文望远镜,这种望远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与伽利略的望远镜不同,比伽利略望远镜视野宽阔。但开普勒没有制造他所介绍的望远镜。

沙伊纳于1613年─1617年间首次制作出了这种望远镜,他还遵照开普勒的建议制造了有第三个凸透镜的望远镜,把二个凸透镜做的望远镜的倒像变成了正像。沙伊纳做了8台望远镜,一台一台地观察太阳,无论哪一台都能看到相同形状的太阳黑子。

因此,他打消了不少人认为黑子可能是透镜上的尘埃引起的错觉,证明了黑子确实是观察到的真实存在。在观察太阳时沙伊纳装上特殊遮光玻璃,伽利略则没有加此保护装置,结果伤了眼睛,最后几乎失明。

荷兰的惠更斯为了减少折射望远镜的色差在1665年做了一台筒长近6米的望远镜,来探查土星的光环,后来又做了一台将近41米长的望远镜。

16、空调

1902年后期,首个现代化,电力推动的空气调节系统由威利斯·开利(1876年-1950年)发明。其设计与Wolff的设计分别在于并非只控制气温,亦控制空气的湿度以提高纽约布克林一间印刷厂的制作过程质素。

此技术提供了低热度及湿度的环境,令纸张面积及油墨的排列更准确。其后,开利的技术开始用于在工作间以提升生产效率,开利工程公司亦在1915年成立以应付激增的需求。

在逐渐发展下,空气调节开始用于提升在家居及汽车的舒适度。住宅空调系统的销量到1950年代才真正起飞。建于1906年,位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的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在建筑工程学上具有特别意义,被称为世界首座设有空气调节的大厦。

⑵ 帮忙介绍一下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的创始人李先生

李北祺先生是加州牛肉面大王的创始人。李先生加州牛肉面大王的成长历程,就是李北祺先生光辉的奋斗历程。北祺先生1932年生于中国重庆,台湾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毕业后到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留学,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
由于其父李银成是民国时期重庆有名的旅社及餐馆经营者,因此,李先生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到川菜的调配。少年时,在北平上中学,由于兴趣使然,对北方菜的做法很有心得。而后在台北居住多年,对上海菜、湖南菜、广东菜都下过很深功夫,能选出各地具有代表性的菜色加以发扬。
1970年,李先生在台北长时间协助餐饮业泰斗傅培梅教美国学生。1970年,李先生移居美国后,向西人传授中国烹饪术,非常驾轻就熟。他从不放过教育美国消费大众的机会,从美国东岸的麻省理工学院到西岸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美国烹饪学院到加州厨师协会;从美国电视到报章杂志,李先生总是不厌其详地向美国社会宣扬中国的烹饪艺术。对于他的工作,北祺先生有一种使命感,他认为中国烹饪无论在用料、配色、刀工、火候上都不输于法国菜,但是美国社会一般仍将中国菜视为二流,他要全力为中国烹饪争得应享的地位。
李北祺先生在美国成立的中国烹饪艺术公司厨艺中心,分职业班和家庭班,由北祺先生亲自讲授。该中心共培养学员一千多人,其中高徒有二、三百位,目前已成为美国餐饮业中的佼佼者。
北祺先生在美国一边从事烹饪教学,一边经营餐馆,移居美国第一年就开办了“南北和”和“蜀丰”两家餐馆,很受中外人士赞赏。洛杉矶每日新闻的餐馆评介专栏作家李普生( Larry Lipson )给了它四颗金星(最高五颗金星)。

⑶ 美国人 是位发明大王,他的发明有 、 、 。

爱迪生是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刚出生后不长时间,美国内部发生了南北战争(1861—1865)。这次内战的结果最终导致北方资产阶级终于战胜了南方奴隶制的拥护者,并最终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道路。

生产发展有赖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给爱迪生这样有发明天分的人提供了广泛的活动场所。

爱迪生童年时代是一个爱思索的孩子,对任何事都要追问到底。七岁入学,教师不喜欢他,因为他太多问,他的母亲把他领回家去自己教育。

从此以后,爱迪生就从未接受学校教育。靠自学,靠母亲自己动手亲自做实验,有时还会出些乱子,但增长了不少知识和技能。

为了谋生,他不得不十二岁时在火车上卖报。闲时借图书馆的书看,在火车的行李车箱上做实验。有一次实验不慎引起火灾,车长打了他,一只耳朵被打聋了。后来他不断学习收发电报技术,成为一名报务员

爱迪生在电报的收发传送方面也做了不少发明。1869年他去纽约谋生。由于一个特别偶然的机会,他把交易所的一架坏电动机器修理好了,所以得到了一个报酬高一点的职位。生活也开始稳定,从而更有力量从事于发明研究

爱迪生个人或同他人合作的发明创造也不少。如他发明了白炽灯、留声机,还发明碳粒送话器使贝尔得以完成电话的创造。

金属的热电子发射之所以被称为爱迪生效应,镍铁蓄电池之所以被称为爱迪生蓄电池,也都因为是他所发现或发明的。

爱迪生一生的发明创造大约有两千多项,这些发明中获得专利的有一千三百多项。这都是由于他具有超人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工作的原因,而他善于组织人才,运用大家智能,是他成功的一个更主要因素。

1877年,爱迪生就开始在纽约郊区建立一个新的研究所,并请了各种专业人才一起工作,其中也不乏通晓基础科学的专家。他们在爱迪生统一领导下同心协力,分工合作,集体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个研究所,就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组织的工业科学研究所,它对美国重视实用科学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

⑷ 美国人发明了哪些东西中国人发明了哪些东西

关键是中国的发明都是1000年前的。而美国的发明都是近200年的。

⑸ 博纳斯-李为什么发明互联网急急 !!!!

起初是用于军事,祥细点,就是二战期间,美国需发射大量导弹,而发射导弹需要精确的计算,在人工不能满足的情况下,电脑应运而生!

⑹ 为什么我们要对三极管的发明者、美国发明家李·德福雷斯特表示深深的敬意

电子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二极管、三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阶段。其中三极管的发明,在电子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正是由于三极管的发明,才使得电子学的发展出现了划时代的飞跃。因此,对于三极管的发明者、美国发明家李·德福雷斯特,我们没有理由不表示深深的敬意。

⑺ 加州牛肉面是谁发明的

在美国从事餐饮业的华侨吴京红1985年回中国创办了第一家“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1993年在中国注册了商标。1996年在美国注册了商标,归吴京红所拥有的美国鸿利国际公司。 另一家“李先生加州牛肉面馆”的创办人是重庆人美国加州华侨李北祺。他在1972年到1974年间以“牛肉面大王”为号,洛杉矶地区的唐人街、蒙特利公园、阿罕布拉开了3家“牛肉面大王”餐馆,到1979年扩展到7家。之后在中国以“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为商号,开办专营店。 在美国加州牛肉面并不常见,以上两家“美国加州牛肉面”的原料,包括面条、牛肉、香料,以及制作工艺,均来自中国。“美国加州”的名称只是市场营销策略。

⑻ 李·德福雷斯特有哪些发明

在20世纪科学技术的百花园中,电子技术之花迎风傲立、格外引人注目。正是因为有了它,我们才有了收音机、电视机,才有了自动控制、无线电通讯,飞机才能更好地翱翔蓝天、轮船才能更好地漂洋过海……电子技术扶持了一大批高精尖技术的发展,其中包括航空航天技术、自动化技术、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核能技术,等等。人们很难想像,如果科学技术的百花园中没有电子技术这团花簇,人类社会该是何等的平淡乏味。

电子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二极管、三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阶段。其中三极管的发明,在电子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正是由于三极管的发明,才使得电子学的发展出现了划时代的飞跃。因此,对于三极管的发明者、美国发明家李·德福雷斯特,我们没有理由不表示深深的敬意。

1873年8月26日,德福雷斯特在美国衣阿华州的康斯尔布拉夫斯地区降生。不过,他虽然出生于衣阿华州,他的童年和青年时期,却是在亚拉巴马州度过的,因为他的父亲是亚拉巴马州一所黑人学校的校长,他跟着父亲长大成人。

德福雷斯特发明的三极管,对于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二极管相比,它除了可以用于整流、检波以外,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它的放大功能。这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新功能。如果同时使用几个三极管,就能将所接受的弱电流放大到几万倍甚至几十万倍。所以,三极管的发明为无线电通讯和广播开辟了道路,它不但扩大了无线电收发报机的使用距离,而且使收音机和多种多样的电气设备成为现实。它的出现,改变了无线电世界的面貌,所以德福雷斯特把三极管誉为“空中帝国的王冠”。

“王冠”被发明出来了,但它的发明者却因为发明它而被弄得两袖空空,身无分文了。三极管研制成功了,但德福雷斯特却已经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为了把自己的这项发明推向社会,他开始了艰难的“推销”过程。

就像其他新生事物一样,三极管被发明出来以后,并没有很快就被社会接受和认可。德福雷斯特带着自己的发明,走访了美国几家大电气公司,希望能说服他们给这项新发明以资助。可是,那些公司看到他那穷酸样子,不相信他会发明出如此重要的东西,他们不但没有给他以必要的资助,相反,还把他看成是在技术上招摇撞骗的江湖骗子。德福雷斯特为了说服他们,话语中不免流露出急切的心情,再加上他破烂的衣着,这愈加引起他们的疑心。后来,德福雷斯特为了给这项发明筹措资金,使用了不那么真实的邮件,于是对他有疑心的公司就将他作为一个“骗子”送给了警察局。这位杰出的发明家竟然莫名其妙变成了“公开行骗”的嫌疑犯。

1906年春季的一天,纽约一家地方法院以诈骗罪对他进行公开审判,检察官指控他“公开行骗”,说他的公司的财产就是一个白炽灯之类的奇怪装置,还起了一个三极管这样的怪名,实际上一文不值,但他却以之到处招摇撞骗,企图骗人钱财。

面对检察官的指控,德福雷斯特站在被告席上,勇敢地、充满激情地为自己做了辩护。他利用这个机会,向法官、记者和旁听的老百姓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发明经过和三极管的原理、性能及其作用。他的话打动了法官,征服了旁听者。法庭宣判他无罪,旁听者则从中了解到了三极管的价值。第二天,许多报纸报道了这一消息,三极管和德福雷斯特的名字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道。

1906年6月,德福雷斯特发明的真空三极管获得了专利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他的这项发明。1910年,他采用美国发明家费森登的声音调制系统,用自己的三极管播放了歌唱家安丽科·凯鲁索的歌声。1916年,他建立了一个广播电台,用来播送新闻。不过,就像许多发明家一样,他做生意并不成功。他常常陷入诉讼之中,其钱财往往是左手进右手出,虽然有了举世闻名的发明,可经济上却常常颇感窘迫。后来,他意识到了这一点,索性以39万美元的价格,把这项发明的专利权,卖给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自己则以这笔钱来从事自己所喜爱的发明创造。客观地说,他对自己的发明索价不高。因为自那之后,他的三极管主导着900亿美元的电子工业,保持了整整一代的发明地位。一直到晶体管问世,三极管才相形失色。

在三极管的价值被社会广泛认可以后,德福雷斯特并没有停止自己从事科技发明的步伐。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德福雷斯特研制出了一种“辉光灯”,它能把声波转化为按同样规律变化的电流。电流的变化又引起灯泡亮度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和活动影片一道加以照相,在胶片的一侧形成亮度不断变化的声轨。放映这种活动影片时,再按相反的过程,把声轨记载的声音变化复原出来。这就可以放映有声电影了。要知道,当时人们能看到的电影,都是无声的,而德福雷斯特的这一发明,为有声电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1923年,德福雷斯特用他的第一部有声活动影片做了示范表演,接着,不到5年,有声电影开始盛行起来。

德福雷斯特一生中有许多发明,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三极管。由于他发明了三极管以及三极管在无线电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所以人们有时称他为“无线电之父”。他也以此自居,曾经用这个题目写了一篇自传。不过,这一称号并非为他所独有,发明二极管的弗莱明、发明无线电收发报机的马可尼,甚至连远在俄国的波波夫,都有资格享用这一称号。所以,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才用幽默的口吻写道:“毫无疑问,很少发明有过如此之多的父亲。”

1961年6月30日,德福雷斯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好莱坞与世长辞,享年88岁。他发明的三极管,奠定了近代电子工业的基础,使无线电技术获得飞速发展,同时也为未来的信息革命开辟了道路。对于这一切,德福雷斯特功不可没。

⑼ 世界上哪个国家先发明原子弹.谁发明的

美国,发明者是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了,情报也显示,德国已经在海森堡的主持进行原子弹的研究。美国罗斯福总统下达总动员令,成立了最高机密的曼哈顿计划,目标是赶在德国之前制造原子弹。

1942年8月,奥本海默被任命为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在新墨西哥州沙漠建立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Laboratory),整个计划的经费是20亿美元,总工作人数10万。

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成功地制造了第一批原子弹,随后在阿拉摩高德沙漠上空引爆,并发出耀目闪光及冒起巨型蘑菇状云。

1945年8月6日上午8时15分17秒,美国在太平洋蒂尼安岛上的空军基地朝日本广岛投下了第一枚原子弹。

(9)美国李发明扩展阅读:

原子弹发展历史:

1939年初,德国化学家O.哈恩和物理化学家F.斯特拉斯曼发表了铀原子核裂变现象的论文。几个星期内,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验证了这一发现,并进一步提出有可能创造这种裂变反应自持进行的条件,从而开辟了利用这一新能源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广阔前景。

但是,同历史上许多科学技术新发现一样,核能的开发也被首先用于军事目的,即制造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其进程受到当时社会与政治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从1939年起,由于法西斯德国扩大侵略战争,欧洲许多国家开展科研工作日益困难。

同年9月初,丹麦物理学家N.H.D.玻尔和他的合作者J.A.惠勒从理论上阐述了核裂变反应过程,并指出能引起这一反应的最好元素是同位素铀235。 正当这一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发表时,英、法两国向德国宣战。

1940年夏天,德军占领法国。法国物理学家J.-F.约里奥-居里领导的一部分科学家被迫移居国外。

英国曾制订计划进行这一领域的研究,但由于战争影响,人力物力短缺,后来也只能采取与美国合作的办法,派出以物理学家J.查德威克为首的科学家小组,赴美国参加由理论物理学家J.R.奥本海默领导的原子弹研制工作。

在美国,从欧洲迁来的匈牙利物理学家齐拉德·莱奥首先考虑到,一旦法西斯德国掌握原子弹技术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经他和另几位从欧洲移居美国的科学家奔走推动,于1939年8月由物理学家A.爱因斯坦写信给美国第32届总统F.D.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才引起美国政府的注意。

但开始只拨给经费6000美元,直到1941年12月日本袭击珍珠港后,才扩大规模,到1942年8月发展成代号为“曼哈顿工程区”的庞大计划,直接动用的人力约60万人,投资20多亿美元。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制成3颗原子弹,使美国成为第一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罗伯特·奥本海默

⑽ 李·德弗雷斯特的主要发明

德弗雷斯特是一位多产的发明家,一生获得了多达300余项专利。除了电子管之外,他的发明还包括在电影胶片边缘录制声音的技术、医学上使用的高频电热理疗机等等。他在商业上却屡屡失败,技术发明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经济效益,许多重要的专利都低价卖给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就连电子管放大器的专利,也只卖了39万美元。但是,他的发明也为他赢得“无线电之父”、“电视始祖”和“电子管之父”的称号。
电子管主要用在无线电装置里,它的诞生为通讯、广播、电视等技术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可是,人们不久还发现,真空三极管除了可以处于放大状态外,还可充当开关器件,其速度要比继电器快成千上万倍。电子管很快受到计算机研制者的青睐,计算机历史也因德福雷斯特而跨进了电子的纪元。

阅读全文

与美国李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