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鹅梨帐中香配方和功效
在唐宋时代,不同的场所,不同的情境,都要配焚不同的和香制品,熏衣有熏衣香,读书有案前香,甚至连入厕后都会用香薰…到晚上就要换“夕熏”——专门在床帐中焚熏的香品,流行的叫法是“帐中香”。
“江南李主帐中香”又名“鹅梨帐中香”,五代·花蕊夫人《宫词》有云:“窗窗户户院相当,总有珠帘玳瑁床。虽道君王不来宿,帐中长是炷牙香”。
鹅梨帐中香,相传是南唐后主李煜宫中所用,其背后还有一段李煜与大小周后的故事。有人说是鹅梨帐中香是大周后周娥皇所作,有人说是小周后周女英所作,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不过幸运的是这个香方被记载并流传下来,让我们今天仍旧能够还原大词人李后主所钟爱的香气。
鹅梨帐中香的原料需要准备檀香、沉香和鹅梨。檀香、沉香都好说,唯独这鹅梨历来有争议。有人说是鸭梨,有人说是雪梨,毕竟经过一千多年,品种进化了,想找到千年古梨树已经不容易了。
据考证,古之鹅梨为榅桲,即新疆木梨。明《普济方》载:“以榅桲实初熟时,置衣笥中,其气芬馥。”榅桲不仅香气浓郁,而且粘度高,不需要粘粉,可以直接搓成香丸。沉香取其醇厚、甜凉之气,檀香去其燥气,取奶香之气,榅桲取其甜而柔和的果香。榅桲削掉顶部,挖核做成瓮状,按比例填入沉香、檀香粉末。
将榅桲顶部盖好,用牙签固定,放入蒸锅,蒸三次。
然后,剥皮研细调和均匀,手工做成香丸,晾干后窖藏一个月即可焚烧。
此款香的香气清幽、甜蜜、清新、自然,初闻,带有梨汁的清香,渐渐地,是沉香散发出来的蜜甜,然后是檀香散发出来的奶香气,暗香浮动,万般诱人。至于此款香的功效么当然是助眠、催情啦……
睡前熏上一炉,也许在梦里会遇到李煜的春花秋月吧。
一缕馨香,梦回千年。
江南李主帐中香四方(摘自《香乘》)
方一
沉香一两(锉如细炷),苏合油(以不津磁器盛),以香投油,封浸百日爇之,入蔷薇水更佳。
又方一
沉香一两、鹅梨一个(切碎取汁),前述材料用银器盛蒸三次,梨汁干即可爇。
又方二
沉香四两,檀香一两,麝香一两,苍龙脑半两,马牙香一分研,前述材料细锉,不用罗筛,炼蜜拌和,烧之。
又方补遗
沉香末一两,檀香末一钱,鹅梨十枚,将鹅梨刻去穰核如瓮子状,入香末,仍将梨顶签盖,蒸三溜(无碍庵本作“三沸”,溜即略微热一下),去梨皮,研和令匀,久窨可爇。(根据古籍考证,鹅梨特指“榲桲”这种水果。)
最美不过鹅梨香,清甜柔暖,难怪流传千古、深受文人贵族喜爱,就连甄嬛都夸它“极为香甜”。
⑵ 鹅梨帐中香是什么
鹅梨帐中香是专门在床帐中焚熏的香品。
鹅梨帐中香能够让人心情舒畅。鹅梨是一种香味强烈的梨,把十只鹅梨研成梨汁,与一两沉香末混合在一起。然后,把这混合原料放在银容器里,再将容器放入甑内,坐在水锅上,在火上反复蒸,直蒸到梨汁收干为止。让沉香“借”梨汁的果香,让梨汁清而且甜的芳香融入沉香中。
相关故事:
相传,鹅梨帐中香是李煜曾经钟爱的大周后娥皇所制,代表了夫妻二人的绵长情谊。
中国人天生爱香,骨子里头都透着风雅。李商隐曾写:“舞鸾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熏”。到了夜晚,古人在床帐中焚熏助眠的香品。这种香,便是“夕熏”,又叫“帐中香”。
与气味浓郁的化学线香不同。相传,此香为南唐后主李煜夫人周娥皇所制,代表了夫妻二人的绵长情谊。最早在唐代冯贽的《南部烟花记·帐中香》里被提及:“江南李主帐中香法,以鹅梨蒸沉香用之”。
如今,制香者杜掌柜遵循古方古法,精选新疆木梨、蔷薇水、沉香、檀香等十几种纯天然香材,坚持纯手工熬制。小小一根线香,气味淡雅悠长,带着梨汁之自然甜香,一呼一吸之间,调息养气,仿佛身临婉约风雅的南唐后庭。闻之舒心,可舒缓心情,久久萦绕,更可安神助眠、减轻压力。
以上内容参考:杭州日报-鹅梨帐中香,中新网-《甄嬛传》鹅梨帐中香制法花椒曝光 一小时接单10万
⑶ 《甄嬛传》里的鹅梨帐中香是什么
大家在看《甄嬛传》的时候,都会被里面跌宕起伏的剧情所吸引,剧情里面宫斗你来我往,十分耗费脑细胞,如果稍微有一丝注意力不集中,可能就会看不懂接下来的剧情进展了。
根据考证,古时候的鹅梨为榅桲,即新疆木梨。大家都知道新疆是个好地方,因为昼夜温差大,所以水果的糖分比其他地方高,味道也格外甜美,所以木梨的味道也十分香甜。明代古籍《普济方》曾记载:
“以榅桲实初熟时,置衣笥中,其气芬馥。”
意思就是在这种新疆木梨刚刚成熟的时候,放在衣服中,它的气味十分芬芳。这种新疆木梨不仅香气很浓郁,而且因为它的糖分高,所以果肉的粘度也很高,不需要粘粉就可以直接用手搓成香丸。就算不加以特殊加工,在平常随手搓两颗“香丸”装在衣服里,也可以使用。
⑷ 想知道鹅梨帐中香里的鹅梨到底是哪一种梨,望大神告知,
鸭梨是鸭梨哦,
怎么可能是沙梨呢?鸦梨吃起来比较清脆,多汁。你拿这图上网络去搜一搜不就知道了吗?
⑸ 有没有人用过鹅梨帐中香
你好,这种香具有安神镇静的作用。但是他的价格还是比较昂贵的。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你可以买一些试试。
⑹ “鹅梨帐中香”,真的有吗
鹅梨帐中香 · 江南李主帐中香
我对小说和电视剧中出现的此种“鹅梨帐中香”颇为好奇——半透明的晶莹膏体,点燃时有酷似梨花的甜香,细腻清甜,还有镇定助眠的功效。所用香料不多,制法却比较繁琐:
“沉香一两、檀香末一钱细锉,鹅梨十枚刻去瓤核,如瓮子状,入香末,仍将梨顶签盖。蒸三溜,去梨皮,研和令匀,梨汁干,才得香味纯郁。”
据说还是南唐周娥皇所制,早已失传,后来被安陵容独家研发,成为完美复刻版。沉香、檀香和梨子就能制出这样完美的香料,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历史上真有“鹅梨帐中香”吗?
还真有。不过首创之人并不是绝代佳人大周后,而是她的夫君、穷极奢欲的南唐李后主。史上记载,李后主的“帐中香方”一共有五种,其中有几种用到了鹅梨,目的是为了借助梨汁而使香气发甜。
如果您对我的回答感到满意,请在我回答后为我点击一下采纳!谢谢啦!
⑺ 怎样制做最正宗的鹅梨帐中香
主要材料:瓢梨一只,沉香十克,檀香一克,普洱茶三十克
第一步:将沉香与檀香按照10:1的比例搅拌均匀。
(7)鹅梨帐中香谁发明的扩展阅读:
古香方中,鹅梨帐中香的两种主流制法:
《香谱》:取十枚鹅梨汁拌沉香一两(细锉),入银器内蒸干。
《香乘》:沉香末一两,檀香末一钱,鹅梨十枚。右以鹅梨刻去瓤核,如瓮子状,入香末,仍将梨顶签盖。蒸三溜,去梨皮,研和令匀,久窨,可爇。
上文的方法是根据《香乘》中记载的方法制作的。
⑻ 鹅梨帐中香有什么用
能够让人心情舒畅。
鹅梨是一种香味强烈的梨,把十只鹅梨研成梨汁,与一两沉香末混合在一起。然后,把这混合原料放在银容器里,再将容器放入甑内,坐在水锅上,在火上反复蒸,直蒸到梨汁收干为止。
让沉香“借”梨汁的果香,让梨汁清而且甜的芳香融入沉香中。
(8)鹅梨帐中香谁发明的扩展阅读
鹅梨帐中香曾因为甄嬛传流传开,剧中也提到此香为南唐国国后周娥皇所制,周娥皇就是我们后来熟知的小周后。
史书记载小周后好焚香,经常奇思妙想,设计各种焚香器具。每天垂帘焚香,满室芬芳之气,烟雾缭绕,似神仙一样。但睡觉时,帐中焚香很不安全,有可能会失火。于是改用鹅梨蒸沉香,置于帐中,香气散发出来,甜而不腻,悠远绵长,闻之舒心。
⑼ 雍正赐华妃欢宜香导致无子,为何要赐甄嬛鹅梨帐中香
甄嬛传 曾经在甄嬛传里华妃的相貌评价用国色天香四个字来形容也不为过,在甄嬛没进宫之前,华妃一人独宠后宫,也是雍正妃子不多的缘故,但是更多的,却是华妃娘娘有一个厉害会打仗的哥哥,助长了华妃在宫里的跋扈气焰,恰恰这份跋扈,也让小心翼翼的后宫女人学不会雍正喜欢的真性情,由此观之,华妃从来都是一枝独秀。
甄嬛永寿宫的荷花,涂制椒墙,把无数奇珍异宝搬到永寿宫,这才是帝王的宠爱,一个区区的鹅梨帐中香又算得了什么?更何况华妃当年的辉煌有一半以上是建立在家世上面,真正的宠爱能有多少,费尽心思制作名贵香料到头来却是要了自己的子嗣的命,也怪华妃爱错了男人。一份欢宜香,华妃特地制作巨大的香炉来燃烧,也不过是衬托自己的可怜的爱情。
甄嬛的鹅梨帐中香同样名贵也同样唯一,但是也不过是用一个小小的精致香炉装着罢了。欢宜香和鹅梨帐中香的差距就在这里,一份香料充满了算计,一个却是满满的宠爱,华妃和甄嬛在雍正这个男人心中的差距让人一目了然,这才是一个宠妃该有的样子而已。
⑽ 鹅梨帐中香的功效是什么
能够让人心情舒畅。
鹅梨是一种香味强烈的梨,把十只鹅梨研成梨汁,与一两沉香末混合在一起。然后,把这混合原料放在银容器里,再将容器放入甑内,坐在水锅上,在火上反复蒸,直蒸到梨汁收干为止。
让沉香“借”梨汁的果香,让梨汁清而且甜的芳香融入沉香中。
(10)鹅梨帐中香谁发明的扩展阅读
相传,鹅梨帐中香是李煜曾经钟爱的大周后娥皇所制,代表了夫妻二人的绵长情谊。
中国人天生爱香,骨子里头都透着风雅。李商隐曾写:“舞鸾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熏”。到了夜晚,古人在床帐中焚熏助眠的香品。这种香,便是“夕熏”,又叫“帐中香”。
与气味浓郁的化学线香不同。相传,此香为南唐后主李煜夫人周娥皇所制,代表了夫妻二人的绵长情谊。最早在唐代冯贽的《南部烟花记·帐中香》里被提及:“江南李主帐中香法,以鹅梨蒸沉香用之”。
如今,制香者杜掌柜遵循古方古法,精选新疆木梨、蔷薇水、沉香、檀香等十几种纯天然香材,坚持纯手工熬制。小小一根线香,气味淡雅悠长,带着梨汁之自然甜香,一呼一吸之间,调息养气,仿佛身临婉约风雅的南唐后庭。闻之舒心,可舒缓心情,久久萦绕,更可安神助眠、减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