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开颅器发明

开颅器发明

发布时间:2021-06-25 15:02:30

㈠ 五千年前的古人开颅手术是使用的什么手术工具

中国五千年前即成功实施开颅手术

中国的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和医学家们,26日在对一具出自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头骨进行鉴定后确认,中国五千年前就曾成功地施行过开颅手术。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开颅手术实例。

关于开颅手术的例证在欧洲、亚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早有发现。近年来,在中国青海省也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开颅手术例证。但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还是第一次发现,而且这一发现将中国此类发现提前了一千年。

这具头骨是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广饶傅家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土的,为成年男性头骨。在头骨右侧顶骨的靠后部有一直径为三点一乘二点五厘米的圆形穿孔。此孔的整个边缘呈现非常光滑、均匀的圆弧形。

医学专家对该头骨进行了人体标本观察、X线摄片、螺旋CT扫描及三维图像重建,发现头骨上的圆孔上有人工用锐利工具刮削的痕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教授鲍修风说,这明显是做过手术的痕迹。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新智说:“这种开口边缘的圆弧状属自然修复,只有在十分精细的修饰和骨组织修复后才能形成,表明该墓主在手术后依然存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因而,这一史前外科手术是成功的。”

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严文明说:“出土这一头骨的墓葬内有棺和随葬品,属正常埋藏。表明墓主是做开颅手术后又活了很长时间的人。”

出土该头骨的傅家大汶口文化遗址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十五万平方米。该头骨在一长方形竖穴坑墓中发现,葬式为仰身直肢葬,在头部左侧还随葬陶鼎一件。根据山东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和碳十四年代数据分析,该墓年代属于大汶口文化中期,距今约在五千至五千二百年之间。

至于当时做开颅手术的确切起因,专家们尚无法提供准确的答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韩康信说:“对头骨实施开颅手术的动机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为头骨受创尤其是头骨骨折时的一种外科治疗,二是为治疗头痛、白痴、颠狂及其他亢疾而施行药物治疗的外科手术。也有可能为获得头骨上的圆盘状物作为驱邪品。”

北京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教授说:“在如此久远的时期施行如此精湛的外科手术并取得成功,展示了先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㈡ 中国古代有过开颅手术吗

一则老新闻如下:在新疆吐鲁番洋海墓地已发掘出土13具有穿孔的头骨。每个头骨上都有1-5个或圆或方的透穿孔洞,最多的一个头骨上竟有7个穿孔。这些穿孔孔径一般在1厘米左右,孔壁上留有尖锐的刃器凿刻的痕迹。孔眼没有固定位置,在头骨上或集中或分散。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吕恩国研究员在对头骨进行细致研究后认为,这些穿孔很可能是出于医疗目的。“可能是他们在山上放牧时从马上摔下,或是攀岩时跌落,造成颅内损伤淤血。”因为穿孔的颅骨上大多有外伤。吕恩国说:“洋海部分穿孔头骨的穿孔处有骨组织愈合以及新骨萌生现象,说明是生前穿孔。” “现代开颅手术也是打孔,手术创口大小基本与出土头骨上的人工开孔相仿,取出压迫物或释放颅内压,缓解病痛救治病人。古代巫医不分,洋海的古老开颅术带有很大的巫术成分。”吕恩国认为。头骨穿孔现象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有发现,且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是为了保存尸体,有的认为可能是为了治疗某种顽固的头疾,有的则认为是为了取下一块头骨片,用来避邪。但考古人员很快推翻了取骨避邪的说法,因为在整个洋海考古中,没有发现可与之对应的颅骨骨片的实物。 也有学者认为,古代巫医不分,由于人们不了解招致疾病的原因,往往认为病痛是妖魔鬼怪或者邪恶的魔法造成的,所以治疗就涉及到运用仪式和符咒以及颅骨穿孔和药物。实施这种手术是为了缓解损伤对颅骨影响以及无法治愈的头痛,也可能曾经被用来驱除绦虫的幼体。 吕恩国说:“有理由认为,新疆目前发现的颅骨穿孔符合最后一种解释:病痛是邪恶的妖魔鬼怪作祟,所以要治疗就必须运用仪式和符咒,以及颅骨穿孔和药物。而这正是萨满教巫师的拿手好戏。”在洋海墓葬出土了萨满巫师干尸并发现了大麻等昏*河蟹*。这一切似乎说明:距今3000年至2000年的洋海,萨满教巫师在熟练地运用开颅术解除患者的痛苦。据说一开始定论是钝器造成的,后来观察到头骨上的孔外边缘上的骨层属于自然生长,愈合萌生的,这就是说这些古人的头骨被开了孔后又生活了若干年。在经过取证证明这是古代的开颅术。疑问:1) 古时候真的是巫术和医术杂糅在一块的吗?没听说过古时候的医学家,药物学家还精晓巫术一说。2) 总觉得古代虽然不乏奇迹,但是要说起开颅手术这么高端的技术,似乎不太可能。或许是被外星人捉去做了试验,开颅抽取地球人类脑细胞样本后,又把试验的人们放了回来并洗去这段回忆。

㈢ 古代真的有开颅手术吗成功率多少

开颅手术是一个很复杂,而且风险性很高的手术,就算放到现在医疗水平这么高的时代,依然存在很大风险。但是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提及中国古代已有开颅手术,当然让大家最熟悉的应该还是《三国演义》中华佗想给曹操开颅治疗偏头痛的故事。还有就是考古中发现头颅有孔洞,并且有切口愈合的头骨,说明确实存在开颅头颅。那么,在中国古代医疗卫生极低条件下,开颅手术真的可行性吗?成功率有多高?

因此开颅手术在古代是无法完成,就算有技术,也没有相应的医疗条件,华佗给曹操提出的建议也只是提供了一个方案,至于可行性并无法证明,而考古中发现的有孔头颅,也只能证明古人确实能开颅,但是无法证明能做开颅手术。

㈣ 五千年前的古人是怎么做开颅手术的

2001年的一天,考古人员在整理从大汶口文化遗址发掘出土的人骨标本时,意外发现这个头骨顶部靠后的位置,有个直径约30毫米近圆形缺口。经过知名专家学者近年来的研究论证,认定该颅骨的近圆形缺损应系人工开颅手术所致。这是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开颅手术成功实例,距今约5000多年。

墓葬墓主开颅动手术有几种原因:颅骨受过外伤;颅内产生肿瘤等病变;古代有开颅治眼盲的说法。在头骨缺口边缘的断面呈光滑均匀的圆弧状。对此,科学家解释说:“这种开口边缘的圆弧状属自然修复,只有在十分精细的修饰和骨组织修复后才能形成,表明该墓主在手术后依然存活了很长一段时间”。

那么,古人又是如何打开颅腔的呢?颅骨的硬度非常大,一般石头是无能为力,如果他们用硬度最高的金刚石来打开坚硬的颅腔,至少也需要用几个小时的磨刮时间。虽然当地也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雕刻工具和手工艺品,但仍无法确定开颅所使用的器具。

至于5000年前的开颅手术如何进行,为什么要做这项手术,至今仍是个谜。也许日后的考古发现能揭晓答案。

㈤ 古代真的有开颅术吗

开颅术究竟起源于何时? 有学者认为其最早的开颅标本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其起源可以划分为欧洲、南美洲和太平洋几个中心。从标本数量上看,南美洲最多,可能多达1000例,其次是欧洲,主要集中在中欧地区,非洲、北美洲和亚洲发现较少。我国人类学家韩康信在其《中国远古开颅术》等著作中对人工穿孔的古代人头骨进行过深入研究,认为这些标本是中国原始开颅术的实物证据。如果考古学家所言果真,那么公元170~208年,一代神医华佗为病人开颅治病的历史也不能说是凭空杜撰,至少华佗会全身麻醉术,据《三国志.华佗列传》载,华佗曾发明“麻沸散”,以此麻醉病人进行手术。
古代对活人进行开颅术的目的除了头部疾病外,还包含巫医的成分,而且时代越早的史前时期更可能如此。根据文献记载和一些民族学资料,古代开颅术是利用某种石器或简陋的金属工具从头骨上取走骨片,而又不损坏骨头下的硬脑膜、血管及脑组织。开颅术消毒方面,原始医生可能使用碳末、热沙、雪松树脂等事前消毒。止血方面,有的用榨取某种植物的汁液来止血,它们具有丰富的单宁酸,有的则用蜂蜜黄油、未成熟的椰子水洗涤伤口,并用树皮织物填塞。消毒和麻醉方面,基本上都是使用酒精类。如塞尔维亚人用葡萄酒,乌干达人用棕榈酒,古埃及人还知道使用鸦片。印第安人以可可和曼陀罗叶子来止痛,还有些地方的人并不使用麻醉,而以某种巫术祈求来替代。
不难想象,和如今的自动化的电钻、铣刀相比,用石器或金属工具开颅,危险性显然极大,而原始的止血和麻醉、消毒方法,使得开颅术的存活几率接近零,难怪华佗要对曹操做开颅手术会惹得曹操大怒,毕竟当年的开颅术等于必死。

㈥ 五千多年前的原始人,是怎样完成开颅手术的

要知道原始人是用骨针进行开颅手术的。其实这些原始人也是能够进行开颅手术的并且考古学家当时也从一些墓穴中发现了,当时原始人进行开颅手术后的骨头,当时的这一个发现,令很多人都感觉到迷惑的同时,又感到一丝震惊。因为人们不明白到底这些原始人在经历过开颅手术之后,在那个医疗条件不发达的年代,如何经受这些痛苦的。

有些学者认为当时其实人们就已经简单的发明出来了一些能够止痛的药物。但是随着后来社会的发展,这个药物在历史演变中消失了。但是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人认为,其实在当时那个社会人们并没有发明出麻醉药,而当时这些经受过开颅手术的人完全是凭借着自己的意志力挺过来的。

㈦ 世界上最早时期的开颅手术是在什么时候

新华网济南6月27日电(记者董学清)一批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和医学家们,日前在此间对一具出自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头骨鉴定中确认,我国5000年前就曾成功地施行过开颅手术。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开颅手术实例。关于开颅手术的例证在欧洲、亚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早有发现。近年来,我国在青海省也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开颅手术例证。但在东部沿海地区还是第一次发现, 而且这一发现将我国以前发现的开颅手术实例提前了1000年。这一实例不仅在我国,在东亚地区也是最早的。而目前世界最早的开颅手术例证在欧洲发现,距今7000年左右。这具头骨是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广饶傅家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土的,为成年男性头骨。今年3月,考古人员在整理人骨标本时,发现该头骨右侧顶骨的的靠后部有一直径为3.1X2.5厘米的圆形穿孔。此孔的整个边缘呈现非常光滑、均匀的圆弧形。医学专家对该头骨进行了人体标本观察、X线摄片、螺旋CT扫描及三维图像重建,发现头骨上的圆孔上有人工用锐利工具刮削的痕迹。神经外科专家称,这明显是做过手术的痕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新智说:“这种开口边缘的圆弧状属自然修复,只有在十分精细的修饰和骨组织修复后才能形成,表明该墓主在手术后依然存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因而,这一史前外科手术是成功的。”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严文明说:“出土这一头骨的墓葬内有棺和随葬品,属正常埋藏。表明墓主是生了病后做开颅手术,又活了很长时间的人。”出土该头骨的傅家大汶口文化遗址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15万平方米。该头骨在一长方形竖穴坑墓中发现,葬式为仰身直肢葬,在头部左侧还随葬陶鼎一件。根据山东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和碳十四年代数据分析,该墓年代属于大汶口文化中期,距今约在5000至5200年之间。至于当时做开颅手术的确切起因,专家们尚无法提供准确的答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韩康信说:“那时,对头骨实施开颅手术的动机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为头骨受创尤其是头骨骨折时的一种外科治疗,二是为治疗头痛、白痴、颠狂及其他亢疾而施行药物治疗的外科手术。也有可能是为获得头骨上的圆盘状物作为驱邪品。”北京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教授说:“在如此久远的时期施行如此精湛的外科手术并取得成功,展示了先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也为中华医学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㈧ 三国时期华佗的开颅手术真的能够实现吗

华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之一。他行医四方、救济百姓,在三国时期就已经远赴盛名。

㈨ 石器做的开颅手术是怎么回事

大汶口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生动写照,这里有关于5000多年以前原始人生活的点滴记录,特别是在一个头骨上的发现,引起了人们无限的猜想和兴趣。在大汶口出土的一个墓主的头骨上,考古学家发现了三个小型的椭圆形穿孔,孔的周围有明显的刮削及骨组织修复的痕迹。这表明5000多年前的这位古人曾经接受过开颅手术,并且在手术后还活了一段时间。因此,专家认为,这三个小型的椭圆形穿孔不是锐利的刮削痕迹,而是手术后康复的痕迹。这一切都说明,这是一起成功的开颅手术,而且还是用石器工具做成的!

㈩ 三国时期华佗的开颅手术真的能够实现吗

1、 动手术克服不了感染的问题。而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华佗所使用的器械“利斧”根本不可能做到无菌,而在有菌的条件下进行头部的手术,曹操在手术后肯定会发生颅内感染,而当时北方常有疫病传播,青壮将士都容易被疫病感染致死,更何况是以至晚年的曹操,一个小小的手术感染便足以要了他的命。

2、 大脑作为人体最神秘的部位,可以说至今都无法研究透彻,而在当时医生虽然都有钻研人体各大筋脉、窍穴,但很显然对大脑的研究知识并不足够实施这项手术,那么华佗就不太可能知道大脑的精细解剖结构。而假如真动手术,稍有不慎,曹操便会立即命丧黄泉。

3、 众所周知,实施一台重要的手术,必然是需要一系列急救设备的。比如现如今的心电监护设备、输血补液设施、吸氧设备等,这些起码的急救设备应该是缺一不可,而在进行开颅手术,如果出现血压下降或者是心脏骤停,在缺少急救设备的情况下,手术能否顺利进行都是个问题。

阅读全文

与开颅器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