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已发明机器人

已发明机器人

发布时间:2021-06-25 08:15:58

㈠ 机器人是谁发明的呢

看到现在世界复上有这么多制形形色色的机器人,你也许会问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机器人是谁发明的呢?发明第一台机器人的正是享有“机器人之父”美誉的恩格尔伯格先生。

恩格尔伯格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机器人专家之一,1958年他建立了Unimation公司,并于1959年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他对创建机器人工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83年,就在工业机器人销售日渐火爆的时候,恩格尔伯格和他的同事们毅然将Unimation公司买给了西屋公司,并创建了TRC公司,开始研制服务机器人。

㈡ 谁什么时候发明了机器人

1910年 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他的科幻小说中,根据Robota(捷克文,原意为“劳役、苦工”)和Robotnik(波兰文,原意为“工人”),创造出“机器人”这个词。
1911年 美国纽约世博会上展出了西屋电气公司制造的家用机器人Elektro。它由电缆控制,可以行走,会说77个字,甚至可以抽烟,不过离真正干家务活还差得远。但它让人们对家用机器人的憧憬变得更加具体。
1912年 美国科幻巨匠阿西莫夫提出“机器人三定律”。虽然这只是科幻小说里的创造,但后来成为学术界默认的研发原则。
1913年 诺伯特·维纳出版《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阐述了机器中的通信和控制机能与人的神经、感觉机能的共同规律,率先提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化工厂。
1914年 美国人乔治·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的机器人(即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机器人),并注册了专利。这种机械手能按照不同的程序从事不同的工作,因此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
1915年 在达特茅斯会议上,马文·明斯基提出了他对智能机器的看法:智能机器“能够创建周围环境的抽象模型,如果遇到问题,能够从抽象模型中寻找解决方法”。这个定义影响到以后30年智能机器人的研究方向。
1959年 德沃尔与美国发明家约瑟夫·英格伯格联手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随后,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Unimation公司。由于英格伯格对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宣传,他也被称为“工业机器人之父”。
1962年 美国AMF公司生产出“VERSTRAN”(意思是万能搬运),与Unimation公司生产的Unimate一样成为真正商业化的工业机器人,并出口到世界各国,掀起了全世界对机器人和机器人研究的热潮。
1962年-1963年 传感器的应用提高了机器人的可操作性。人们试着在机器人上安装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包括1961年恩斯特采用的触觉传感器,托莫维奇和博尼1962年在世界上最早的“灵巧手”上用到了压力传感器,而麦卡锡1963年则开始在机器人中加入视觉传感系统,并在1964年,帮助MIT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带有视觉传感器,能识别并定位积木的机器人系统。
1965年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研制出Beast机器人。Beast已经能通过声呐系统、光电管等装置,根据环境校正自己的位置。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陆续成立了机器人实验室。美国兴起研究第二代带传感器、“有感觉”的机器人,并向人工智能进发。
1968年 美国斯坦福研究所公布他们研发成功的机器人Shakey。它带有视觉传感器,能根据人的指令发现并抓取积木,不过控制它的计算机有一个房间那么大。Shakey可以算是世界第一台智能机器人,拉开了第三代机器人研发的序幕。
1969年 日本早稻田大学加藤一郎实验室研发出第一台以双脚走路的机器人。加藤一郎长期致力于研究仿人机器人,被誉为“仿人机器人之父”。日本专家一向以研发仿人机器人和娱乐机器人的技术见长,后来更进一步,催生出本田公司的ASIMO和索尼公司的QRIO。
1973年 世界上第一次机器人和小型计算机携手合作,就诞生了美国Cincinnati Milacron公司的机器人T3。
1978年 美国Unimation公司推出通用工业机器人PUMA,这标志着工业机器人技术已经完全成熟。PUMA至今仍然工作在工厂第一线。
1984年 英格伯格再推机器人Helpmate,这种机器人能在医院里为病人送饭、送药、送邮件。同年,他还预言:“我要让机器人擦地板,做饭,出去帮我洗车,检查安全”。
1990年 中国著名学者周海中教授在《论机器人》一文中预言:到二十一世纪中叶,纳米机器人将彻底改变人类的劳动和生活方式。
1998年 丹麦乐高公司推出机器人(Mind-storms)套件,让机器人制造变得跟搭积木一样,相对简单又能任意拼装,使机器人开始走入个人世界。
1999年 日本索尼公司推出犬型机器人爱宝(AIBO),当即销售一空,从此娱乐机器人成为机器人迈进普通家庭的途径之一。
2002年 美国iRobot公司推出了吸尘器机器人Roomba,它能避开障碍,自动设计行进路线,还能在电量不足时,自动驶向充电座。Roomba是目前世界上销量最大、最商业化的家用机器人。iRobot公司北京区授权代理商:北京微网智宏科技有限公司。
2006年 6月,微软公司推出Microsoft Robotics Studio,机器人模块化、平台统一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比尔·盖茨预言,家用机器人很快将席卷全球。

㈢ 世界上已经发明了哪些机器人

1. 机器松鼠
松鼠机器人能够帮助加利福尼亚大学科学家戴维斯理解真正的松鼠在野外生活中如何应对它们的主要天敌-响尾蛇的。当一只松鼠靠近了一条响尾蛇,它会摇动它的尾巴并且放射出红外线信号。响尾蛇能通过它们的颊窝来捕捉到红外线,这样松鼠尾巴放射的红外线信号便能干扰到响尾蛇的行动。然而,松鼠们也会使用一些嗅觉上的和一些其他的不可见的信号。因此,要准确理解红外线信号还是有很大的难度。
松鼠机器人的制作者桑杰-乔希说,“松鼠会在同一时间放射出很多不同种类的红外线型号,我们很难去判断这些信号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所以我们研制了机器松鼠。”当研究者们使用松鼠机器人来测试摇尾巴发射红外线是如何影响响尾蛇的行动的时候,响尾蛇会减少盯着猎物看的时间,反而会花更多的时间来做出一些防御姿态。研究人员认为,响尾蛇一般不会去攻击摇着尾巴的松鼠,因为这样的命中率实在太低,因此松鼠们用摇尾巴的方式来让响尾蛇放弃攻击它们的想法。不过这一招不一定永远都奏效。
在最近的一段视频中,拍摄者记录了松鼠机器人与响尾蛇对峙的过程,松鼠机器人的头被咬的咯咯响。乔希说,“他们在机器人中甚至发现了毒液,不过响尾蛇并没有造成很大的结构性伤害。还好这只是一只机器松鼠。”
2. 机器毛毛虫
一条有弹性、灵活的安装了滚轮的机器毛毛虫可以在简单的障碍物面前自动寻找路径。机械工程师乔丹-博伊尔制作了一个3D的机械毛毛虫。博伊尔介绍说,“这条机械毛毛虫可以自动适应所处的环境,但是它还没有足够的动力和灵活度来真正地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它仍然依赖于机械师与电脑的帮助来完成一些搜救工作,目前,它还不能顺利得从碎石中穿过,也不能完美地感应周围的事物,这两点对于机器人搜救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看起来正在学着探测周围的环境并对其产生反应,但实际上它还是在本体感受的本能下在运作。这看起来不错,但是对于用于搜救工作来说还远远不够。”随着资金的继续投入,博伊尔将开始制作新的模型,希望能够在搜救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3. 机器蜘蛛
德国工研院公布的一项成果展示,一只白色的机械蜘蛛也许能在某一天帮助研究人员来评估空气中对人体有致命毒性的化学物质的泄露程度。这只三维的蜘蛛模型机器人将携带一个摄像头与感应器来评估有害化学物质的各项指标。当蜘蛛机器人到达了目标地区,它便能将数据和图像传递回给人类同伴。德国工研院的一名工程师在邮件中写到:“我们仍在努力工作使这只蜘蛛机器人能够完美地完成各项任务从而早日应用到实践中。”这只八脚的机器人能够模拟蜘蛛的移动方式。它的八条腿由液压方式驱动。有的机器人模型甚至能够敏捷地完成跳跃动作。
4. 机器壁虎
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师所罗门-特鲁希略在一段视频中介绍:“这个以壁虎为原型制作的粘糊糊的机器人,是一个生物学、机械学和行为学的结合体。我们希望能够把机器人送到任何环境下工作。机器壁虎可以在模拟真空中工作,因此我们可以将它带入太空,我们可以让它们进行太空作业甚至可以让它们附着在航天舱的外壁上。”
5. 机器蜥蜴
一只雄性变色龙站在它的领地中,将头鼓得大大的,长长地伸展它下面的垂肉,这个动作是在告诉其他雄性变色龙,“快离开,这是我的领地,领地里面的雌性也是我的!”但是有时候这些信息却没被收到,所以它们还留了一手-做俯卧撑!它们用四肢大幅度地做着上下运动,让它们更显眼,当它们吸引到了另外的雄性变色龙的注意之后,又会变回把头鼓得大大的动作。新南威尔士澳大利亚大学进化生物学家泰瑞-奥多于2008年在一只机器蜥蜴的帮助下解密了这种蜥蜴语言。他将机器蜥蜴当作与蜥蜴交流的探测器,这个小机器能让人类与这类动物进行基本的交流。通过机器蜥蜴,他可以判断蜥蜴做俯卧撑的频率、垂肉的颜色等信息。然后他就能通过这些参数的变化来与蜥蜴进行简单的交流工作。利用类似的机器蜥蜴,奥多现在正在研究东南亚的滑翔德拉科蜥蜴。
6. 机器鲦鱼
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一只机械版本的黄金鲦鱼能够帮助科学家们研究鱼类之间的相互影响。在一个研究室的试验中,研究人员可以让一只真的鲦鱼在机械鲦鱼后游泳,就像现实世界中鱼儿一只跟着另一只一样。研究人员不知道为什么这些鱼会跟在一只机器鱼后面,不过他们猜测,可能是因为这些鱼被机器鲦鱼的外形和与鱼类一样的身体摆动方式所欺骗。
7. 机器翻车鱼
德雷赛尔大学机器人专家詹姆斯-唐格拉说,“我们依然没有弄明白鱼类游泳的基本原理。”为了计算出鱼的身体中肌肉、骨头与鳞片的作用系统,他选择用制造机器鱼的方式来进行研究。唐格拉在神经学家和生物学家的帮助下制造了他的机械翻车鱼。它能感应自己身体的动作,模拟真正鱼类的动作并且搭载了可以测量水体流动和水压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模拟了鱼类在水中用来感知移动方向的器官。在机器鱼的帮助下,研究人员的假设可以在一个可控系统之内进行测试。唐格拉说,他希望研究的成果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改善他们深海水下自动机器人的设计。深海的环境比外太空对我们来说还要陌生得多。”
8. 机器水母
当氢和氧在机器水母的铂金材料存储器中混合发生反应时会产生热能,机器水母就是利用上述反应所产生的热能驱动它的人造肌肉完成移动。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工程师约纳斯-塔德瑟介绍说,“这项技术非常的环保,因为这个过程的唯一产物就是水蒸气。”能量电池,像普通电池一样,能够快速释放电能,但是机器水母的能量供应确实是不固定的,虽然理论上氢和氧可以从周围的环境中再生。不幸的是,机器水母不能永远的行动下去,因为人造肌肉有一天会损坏,然后停止工作。如果被装备上感应器,那么这些机器水母可以用来监测水体污染。
9. 机器狗
人类最忠实的伙伴有了一个机械化身: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的阿尔法狗。这只“没头脑的杂种狗”装备有一个传感器用来辨他人、草木和石头。在今年2月,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宣布了阿尔法狗的第一次户外演习,并公开了一段视频,视频中这只机器狗看起来在它的金属背上负载了很大的重量。这只由波士顿动力公司制造的机器狗可以完成不加额外燃料进行181千克负重32公里慢跑任务。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还打算在这只机器狗上装上声音传感器,让小队成员可以直接用声音向它发出简单的指令,比如“停下”、“坐下”、“过来”等。阿尔法狗现在还只是一个工程模型,但是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希望这个四脚机器人有一天真的可以帮助小队队员进行负重任务,并且像真正的狗一样与人沟通,并且能够穿越复杂的地形执行任务。
10. 机器猎豹
2012年3月,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在互联网上公布了一段机器猎豹以28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奔跑的视频。虽然这个速度比人的速度要快,可是它距离真正猎豹112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还相去甚远。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研究员让这只机器猎豹在奔跑的过程中通过放松和收紧背部肌肉来加快奔跑速度,就像真正的猎豹一样运动。据了解,这只机器人还在被训练以之字形路线奔跑和闪躲。猎豹是唯一一种可以在奔跑半空中改变方向的猫科动物。

㈣ 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谁发明的

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Elektro发明的。

1939年美国纽约世博会上展出了西屋电气公司制造的家用机器人Elektro。它由电缆控制,可以行走,会说77个字,甚至可以抽烟,不过离真正干家务活还差得远。但它让人们对家用机器人的憧憬变得更加具体。

机器人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在工业、医学、农业、建筑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有重要用途。

(4)已发明机器人扩展阅读:

约瑟夫·恩格尔享有“机器人之父”的称号。恩格尔伯格在1925年出生于纽约的一个德国移民家庭,从小便是一个科幻小说爱好者,他在1950年的时候读到了一本阿西莫夫的小说《我,机器人》,正是这本小说给了他灵感,刚开始读的时候,恩格尔伯格对这本书爱不释手,读了几遍之后他开始萌生了自己制造一个机器人的想法。

恩格尔伯格知道研发机器人需要很高的成本,所以他把方向定在了为大公司服务的重型制造业方面,他想让机器人代替人类做一些有危险的工作。

1958年的时候恩格尔伯格先生在美国创建了自己的公司,第二年便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这台机器人的成本是6万美元。

他把全美最大的通用汽车公司作为目标客户,可是在当时机器人是个新鲜产物,通用汽车公司并不想轻易尝试,最终只得以两万五千美元的价格售出。

这台工业机器人并没有让人失望,它们可以代替工人们完成容易中毒的高温焊接工作,尝到了甜头的通用汽车公司开始追加订单,其他汽车公司也纷纷效仿,也开始像恩格尔伯格先生订购机器人。

渐渐的,机器人成为了全球性产业,恩格尔伯格的这项发明彻底改变了现代工业和汽车制造的流程。无疑,恩格尔伯格对机器人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也被《星期日泰晤士报》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1000名创造者”之一。

㈤ 谁发明了“机器人”

看到现在世界上有这么多形形色色的机器人,你也许会问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机器人是谁发明的呢?发明第一台机器人的正是享有“机器人之父”美誉的恩格尔伯格先生。 恩格尔伯格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机器人专家之一 1958年他建立了Unimation公司 并于1959年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他对创建机器人工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983年 就在工业机器人销售日渐火爆的时候 恩格尔伯格和他的同事们毅然将Unimation公司买给了西屋公司 并创建了TRC公司 开始研制服务机器

㈥ 机器人是如何发明的

自从世界进入技术时代以来,人们就开始了对自动化技术的探索,幻想能够制造出一种自动化的智能工具来代替人的部分体力和脑力劳动,去做一些靠人的自身能力很难做到的事。于是一个用电器元件或电子仪器控制的,能够模拟人的四肢动作和部分感觉(甚至具有思维能力)的机械装置便在人们的头脑中诞生了,这就是机器人。

这个长期以来的愿望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被实现。1966年,一个具有极简单智能的机器人雏形问世了。这是一种只能听从固定和变换工作程序的指令,并能进行简单机械动作的装置,被称为第一代机器人。当时,一架载有氢弹的美国飞机在地中海上空不幸遇难,一枚氢弹坠入海中。为了避免弹体核燃料因破损渗漏产生辐射对打捞人员造成伤害,一个装有电视眼和机械手的简易装置被制造出来。利用它,科学家们毫不费力就将氢弹安全地打捞了上来。同年,美国某家医院安装医疗装备放射线源时,有半支香烟头大小的放射性钻C60掉了出来,结果也是用这种简单的机械人拾起,并放入铅盒内的。

从此,机器人引起了各国科学家们的广泛注意和研究。仅在1967年,美国就有75台机器人用于生产。这一年,苏联的人造月球卫星就是指派机器人挖取月球岩石和土壤试样的。

第二代机器人已经具有视觉和触觉功能,能在“理解”周围环境的情况下进行工作,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小型电子计算机广泛推广使用和价格降低的条件下出现的。它由电子计算机控制、存贮和处理周围环境反馈的信息,进行判断,然后按既定的要求进行操作。制造第二代机器人的设想早在1958年就在美国被提出来。1961年底,科学家研制出的用电子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械手模型,在近10年后才得到推广使用。1970年,丹麦人索伦森制成一个可以操纵挖掘机的电子液压控制式机器人;美国同时也研制出模仿人的肩、肘、腕和手指动作的机器人,可以用几种速度连续行走。以后世界上又陆续出现了有触觉和重量感的机器人。

第三代机器人是具有人的简单智力和学习功能的机器人。它能满足两种基本要求:一种是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能在复杂条件下完成多种处理物品的形状和相对位置的任务;另一种是具有识别环境及其变化,并作出正确判断和进行工作的能力,具有进行联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科学家研制成功具备“手—眼”装置和带触觉手的智能型机器人。它有两只眼,一只眼用于看图纸,另一只眼协助机械手进行装配,依靠两只眼的协调配合,完成对图纸设计的实际装配工作。1973年7月,日本早稻田大学研制成一种有腿的机器人。它具有人造耳,可根据人们的口头指令作出反应。它还具有识别物品的人造眼和有触觉的人造手,以及可作出简单回答的人造口。这项研制标志着机器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74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和加省理工学院又研制成具有电视摄像机和激光器功能的人造眼和编入几千个指令的电脑,用于对月球表面进行科学考察。

到1978年,智能机器人已发展成具备某些视觉、触觉和温度感应功能,能讲简单的语言和识别图纸与图像,并能对指令作出反应和执行操作。不同类型和用途的机器人已大量应用于生产线上,在陆上、水下和月球表面等人难以或不可能进行工作的地方,机器人都可以大显身手。

目前,全球科技工作者对机器人的研制正向着进一步模拟人的部分智能和感觉的方向迅速发展。2000年底日本几家公司还研制成功了能与人一样行走和打乒乓球的机器人。

㈦ 日本人已发明机器人了吗

是的,请看今天新闻,机器人主持,不过也是很普通的机器人而已,都是先设定好的

㈧ 中国发明了什么机器人

古代机器人: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东周时期,中国人就已发明了古代机器人。当今世间,只要谈及机器人,言必欧美、东洋;然而可曾知道世界上最早制出古代机器人的,是我们中国人。我国制出的古代机器人不仅精巧,而且用途也很广泛,有各式各样的机器人。会 跳舞的机器人、会唱歌吹笙的机器人、持赚钱的机器人和会捉鱼的机器人……等,应有尽有。

会跳舞的机器人。我国唐朝的段安希说:西汉时期,汉武帝在平城、被匈奴单于冒顿围困。汉军陈平得知冒顿妻子阏氏所统的兵将,是国中最为精锐骠悍的队伍,但阏氏具有妒忌别人的性格。于是陈平就命令工匠制作了一个精巧的木机器人。给木机器人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花枝招展,并把它的脸上擦上彩涂上胭脂,显得更加俊俏。然后把它放在女墙(城墙上的短墙)上,发动机关(机械的发动部分),这个机器人就婀娜起舞,舞姿优美,招人喜爱。阏氏在城外对此情景看得十分真切,误把这个会跳舞的机器人为真的人间美女,怕破城以后冒顿专宠这个中原美姬而冷落自己,因此阏氏就率领她的部队弃城而去了。平城这才化险为夷。

会唱歌吹笙的机器人。唐代的机器人更为精巧神奇,唐朝人张骛在《朝野全载》中说:洛州的殷文亮曾经当过县令(相当于“县长”),性格聪巧,喜好饮酒。他刻制了一个木机器人并且给它穿上用绫罗绸缎做成的衣服;让这个机器人当女招待。这个“女招待”酌酒行觞,总是彬彬有礼。

会赚钱的机器人。唐朝时,我国杭州有一个叫杨务廉的工匠,研制了一个僧人模样的机器人,它手端化缘铜钵,能学和尚化缘,等到钵中钱满,就自动收起钱。并且它还会向施主躬身行礼。杭州城中市民争着向此钵中投钱,来观看这种奇妙的表演。每日它竟能为主人捞到数千钱,真可称为别出心裁,生财有道。

会捉鱼的机器人。唐代的机器人还用于生产实践。唐朝的柳州史王据,研制了一个类似水獭的机器人。它能沉在河湖的水中,捉到鱼以后,它的脑袋就露出水面。它为什么能捉鱼呢?如果在这个机器人的口中放上鱼饵,并安有发动的部件,用石头缒着它就能沉入水中了。当鱼吃了鱼饵之后,这个部件就发动了,石头就从它的口中掉到水中,当它的口合起来时,它衔在口中的鱼就跑不了啦,它就从水中浮到水面。这是世界上最早用于生产的机器人。

此外,在《拾遗录》等书中,还记载了古代机器人登台演戏、执灯伴瞎等机巧神妙。

㈨ 谁发明的机器人

目前存在争议。
国内说法:张衡的指南车是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
欧洲的说法:1768-1774年瑞回士钟表匠答制作出来世界上第一批机器人。就是当时进贡给清朝的钟表玩具。
美国的说法:1954年 美国人乔治·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的机器人。
日本的说法:1962年,美国通用公司在压铸件的一条装配线上,安装的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是第一台。

但是机器人(robot)这个词的提出没有争议,是捷克剧作家Karel Gapek在1920年提出的robota。因为这是捷克文,它的英文发音是robot,所以现在机器人都叫robot。
机器人学的创始人是美国科幻作家Assimov,他在1950年提出了机器人三大定律开创了机器人学的基础。
以上资料我查阅的蔡自兴的《机器人学》,应该是比较权威的。

阅读全文

与已发明机器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