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谁发明了公历
公历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 阿洛伊修斯·李箓时(Aloysius 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
李箓时对儒略历进行革新修正,形成新的纪年历法,在李箓时逝世后的1582年,由当时的罗马教皇格利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被西方世界普遍采用,称为格利高利历,尔后该纪年历法被东方世界采用,发展为现在的公元纪年。
(1)现在的公历是谁发明的扩展阅读
公历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在儒略历与格里高利历中,在耶稣诞生之后的日期,称为主的年份Anno Domini(A.D.)(拉丁)。而在耶稣诞生之前,称为主前Before Christ(B.C.)。但是现代学者为了淡化其宗教色彩以及避免非基督徒的反感而多半改成用公元(Common era,缩写为C.E.)与公元前(Before the Common Era,缩写为 B.C.E.)的说法。
辛亥革命爆发后次年(1912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采用公历作为国历,纪年方面,公元纪年法与民国纪年法并行。
1949年9月27日,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国际社会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和公元作为历法与纪年。
B. 公历是哪个国家发明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日历么
现行公历是由义大来利医生兼源哲学家里利乌斯(Aloysius Lilius)改革儒略历制定的历法,由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颁行。在中文中又称阳历、西历、新历。
目前通行世界的公历,是我们大家最熟悉的一种阳历。这部历法浸透了人类几千年间所创造的文明,是古罗马人向埃及人学得,并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基督教的兴起而传播于世界各地。
公历是基督教开创的,因而西方欧洲国家都沿用公历,而在近代统治世界的又都是西方国家,所以公历成为世界通用历,我国是2种日历都在使用。
C. 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是谁发明的
在世界上中国是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它的出现对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农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历”、“殷历”、“古历”、“黄历”
、“夏历”和“旧历”等。农历属于阴阳历并用,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平均月长度等于“朔望月”,这一点与阴历原则相同,所以也叫“阴历”;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以使每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同时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因此农历集阴、阳两历的特点于一身,也被称为“阴阳历”。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以及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家,仍旧使用农历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
智慧的中国人在经年的劳作中发明了历法和节气。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名字叫万年的青年,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的时候,因为太阳晒得太热,坐在树荫下休息。突然,地上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回家之后,他就用了几天几夜设计出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可是,当天阴有雨或有雾的时候,就会因为没有太阳,而影响了测量。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气的不测,也使他很苦恼。万年听说后,忍不住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国君,对祖乙讲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
人类根据太阳,月球及地球运转的周期制定了年、月、日,和顺应大自然与四季的春夏秋冬的法则,从而形成了历法。中国古代的历法有三种,阳历,阴历和阴阳合历。阳历也叫太阳历;阴历也叫太阴历,月亮历;阴阳合历,也就是俗称的农历。其中的阴阳合历一直沿到今天。为甚么农历可以沿用到今天呢?
在今天看来,当时历法的产生,是中国古人为了掌握农务的时候(简称农时),长期观察天文运行的结果。中国的农历之所以被称为阴阳合历,是因为它不仅有阳历的成份,又有阴历的成份。它把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则合为一体,作出了两者对农业影响的终结,所以中国的农历比纯粹的阴历或西方普遍利用的阳历实用方便。农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的准确巧妙,常常被中国人视为骄傲。
汉族地区使用的农历又称夏历,是一种阴阳合历,以月相定月份,以太阳定年周期。以太阳和月亮同时升起,因而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的朔日为每月的开始,每月长短根据月相不同,可能为30日或29日,12个月为一年。将太阳年划分为24个节气,第1、3、……23等奇数为“节”,第2、4、……24为“气”,或“中气”。由于太阳年周期和以月相为周期的12个月不一致,约隔每四年增加一个月,增加到没有中气的月后面,如2004年2月只有一个节“惊蛰”,没有气,将闰月增加到2月后为闰2月。每年的闰月位置都不太一致。
农历一年一般为12个月,一个月天数依照月亮围绕地球运行周期而定,为29或30天,闰年为13月,中国农历年平年为353或354天,闰年为384或385天,平均每年约为365.2422天(即太阳环绕地球一周的时间)。
农历可按如下方式推断:当月亮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成一直线的那天,为每个月的开始,称为(朔日)初一。一年中日最长的一天为夏至,日最短为冬至,根据这两点将一年24等分,得到24节气。通常,离立春最近的那个朔日(春节)所在的月,为正月。春节在公历1月20日至2月20日之间。
从古代起,每个朝代都要“立正朔”,夏朝时,以冬至月为正月,按干支记年法是第一个月,即“子”月;商朝改正朔,推后一月,周朝又改正朔,又推后一月,汉朝定立太初历,以后每朝虽然仍然立正朔,但民间不再改变,始终以正月为新年,但“子”月仍然维持在11月。
每位皇帝即位时,要改年号纪年,有时兴之所至随时改年号,但从明朝开始,皇帝在位时不再改年号,但新皇帝即位时仍然要改,这种纪年法的缺陷是上一位皇帝的末年和下一位皇帝的元年吻合,如“同治14年”就是“光绪元年”,因为这一年是上一位皇帝去世,下一位皇帝即位的同一年。可是干支纪年始终维持,除了清代的康熙,没有一位皇帝在位超过60年,所以只要说某皇帝年号和干支,年代就相当清楚,如“光绪乙亥”就是同治14年或光绪元年或1875年,同治在位期间没有过乙亥年。
中国其他民族有自己的节日,如苗族四月八,壮族三月三,白族三月街等,都是以中国农历为依据。汉族的传统节日如新年(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盂兰盆节、中秋节等都是以农历为依据。
早期历法
中国的历法与纪年采用阴阳干支三合历;上古时期,根据不同的农业牧业生产情况需要,分别产生过太阳历法和太阴历法。农历作为中国传统历法,最早源自何时无从考究,据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多有记载,现时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从黄帝历法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公历)始,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过102部历法,这些历法中有的曾经对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比如夏历、商历、周历、西汉太初历、隋唐大衍历和皇极历等,有的历法虽然没有正式使用过,但对养生、医学、思想学术、天文、数学等起到过重大作用,如西汉末期的三统历和唐朝的皇极历法等。汉朝以前的古代中国历法以366天为一岁,用“闰月”确定四时和确定岁的终始;已经有日、月、旬和时的时间单位,具备了阴阳历的技术;观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运动规律,用“闰月”,“减差法”来调整时差;历法实施成为重要大事,主要内容之一是“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和“正闰余”,即确定闰月位置和如何减去多余出来的天数(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数),由此来确定年岁的终结和开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朝王室衰落,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现多轨制历法,亦即各诸侯和各地部落还有自己的地方历法;秦朝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历法。
汉朝初期开始中国历法出现了大转折,全国统一历法,历法也成为了一门较为独立的科学技术。汉武帝责成司马迁等人编写了《太初历》,之后刘歆作《三统历》,这两历的重要特点是年岁合一,一年的整数天数是365天,不再之前历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减差法”以调整时差,年岁周期起始相当固定,用数学计算就能确定闰月,用不着“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至此,阴阳五行基本上退出了历法。之后中国历朝颁布的历法,均与太初历大同小异;中华民国成立后,纪年采用西历或民国纪年并用。
D. 现在使用的公历是什么历法,哪里的,谁发明的
现行公历是由义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里利乌斯(Aloysius Lilius)改革儒略历制定的历法,由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颁行。在中文中又称阳历、西历、新历。
目前通行世界的公历,是我们大家最熟悉的一种阳历。这部历法浸透了人类几千年间所创造的文明,是古罗马人向埃及人学得,并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基督教的兴起而传播于世界各地。
公历是基督教开创的,因而西方欧洲国家都沿用公历,而在近代统治世界的又都是西方国家,所以公历成为世界通用历,我国是2种日历都在使用。
E. 公历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目前通行世界的公历,是我们大家最熟悉的一种阳历。这部历法浸透了内人类几千年间所创造的文容明,是古罗马人向埃及人学得,并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基督教的兴起而传播于世界各地。 没有打败中国农历之说法 只是现在国家正式通用公历而已,在广大的农村农历还是有很大的使用率的
F. 公历是谁发明的为什么二十四节气回对应公历
公历是西方人发明的,公历跟中国的二十四节气都是从地球绕日公转的规律得出的东西,虽然两家的总结手法不一样,但都是描述一个东西,肯定是相当吻合的。
农历基础是以月相一个周期定的一个月,这样一来非常直观就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但中国是个农业国,种地这种事是跟太阳息息相关的,二十四节气就是一个体现了太阳变化周期的历法(就是前面说的地球绕日一周)。
G. 公历是什么人创造出来的 求回答
6000多年前的古埃及。
公历,即格里历,是现行国际通行的历法,属於阳历的一种,通称阳历,其前身是奥古斯都历,而奥古斯都历的前身是儒略历。其历年为一个回归年(365.2425日),划分为12个历月。是教宗格里高利13世(也译格雷果里)在公元1582年改革儒略历制定的历法,儒略历的回归年为365.25,与实际的回归365.2422相差甚多,当时儒略历和地球实际位置的误差已达14天,格里历将误差纠正,确定所有整数世纪年除了可被400整除的外一律不设闰年,同时规定1582年10月4日之后的那天为1582年10月15日,但原有星期不变。新颁布的历法理论上可以达到两万年内误差不超过一天,但由於地球自转的变化,实际到公元4909年误差就可达一天。与儒略历相比,公历是新制定的历法,所以有时候,包括中华民国《中国国家标准》CNS 7648《资料元及交换格式–资讯交换–日期及时间的表示法》,又称新历。
西历的闰年
由於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西历把一年定为365天。所余下的时间约为四年累计一天,加在二月里,所以平常年份每年365天,二月为28天,闰年为366天,二月为29天。因此,每400年中有97个闰年,闰年在2月末增加一天,闰年366天。
天主教国家以外的采用
新历1582年10月15日,合儒略历1582年10月5日,只有义大利、波兰、西班牙、葡萄牙开始用新历,日期跳过10日。由於新历法是教宗颁布的,新教国家予以抵制。直到18世纪,大英帝国,包括英格兰、苏格兰、以及现在美国的一部份才采纳格里历,也就是儒略历1752年9月2日的次日是新历1752年9月14日,日期跳过11日。
在阿拉斯加,1867年10月6日星期五的次日是10月18日星期五。之所以连续二日星期五是因为「阿拉斯加时刻」从「亚洲时刻」改成「北美时刻」,使得国际换日线从阿拉斯加之东移往之西。此事发生在创造时区之前。
瑞典在1699年有计划从儒略历改成公历,但预定的办法是取消自1700年至1740年原有的11闰日,即2月29日,以期求渐进在最后将日期与公历接轨。此时,瑞典历与儒略历以及公历日期将完全不同。此制度明显足以使得此期间的瑞典事件发生在何日制造不限的困扰。更坏的事,此制度施行不佳,而1704年及1708年应已排除的闰日仍被使用。此时瑞典历日期应比公历慢8日,但事实上是慢10日。卡尔十二世国王承认渐进改历没有见效而抛弃之,但不是直接改用公历,而是决定改回儒略历,方法是1712年2月29日的次日加上2月30日,日期再度比公历慢11日。瑞典最后在1753年采用公历,就是当年儒略历2月17日的次日是公历3月1日。
俄罗斯在1917年发生的十月革命(开始於儒略历10月25日,合公历11月7日)后,以1918年1月24日的命令接受公历,也就是儒略历1918年1月31日的次日是公历1918年2月14日。
最后采用公历的东欧国家是希腊,1923年。但全是民间采用——国家教堂都没有接受之。
中华民国在1912年1月1日开国时正式接受公历,但中国不久后进入不同军阀使用不同历法的军阀割据时期。1928年10月国民党北伐统一中国,中华民国政府命令自1929年1月1日起使用公历。但中华民国历仍以1912年为元年使用中华民国纪年,仍在中华民国治理的台湾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成立时,继续使用公历,但以西元年纪年,就是公元年,并废除中华民国纪年。
H. 公历是谁发明的
公历是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阿洛伊修斯·李箓时发明的。
公历是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原称基督纪元,又称西历或西元,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阿洛伊修斯·李箓时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格里历》。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
李箓时对儒略历进行革新修正,形成新的纪年历法,在李箓时逝世后的1582年,由当时的罗马教皇格利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被西方世界普遍采用,称为格利高利历,尔后该纪年历法被东方世界采用,发展为现在的公元纪年。
(8)现在的公历是谁发明的扩展阅读
格里历改革是以宗教原因为出发点,但改革的重头贡献是给文明社会提供了一个准确又可靠的公务与民用的日历系统。格里历改革虽然早在1582年就已制定,但还是经过了之后的几百年才被所有国家慢慢采用德国在1700年开始正式采用, 俄国直到红色革命后的1918年才从儒略历改到格里历。
公历是阳历的一种,于1912年开始在中国正式采用,取代传统使用的中国历法农历(即时宪历),而中国传统历法是一种阴阳历,西历在中文中又称阳历、西历、新历。
1949年9月27日,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国际社会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和公元作为历法与纪年。
I. 公历是哪个国家发明的怎么打败中国的农历
目前通行世界的公历,是我们大家最熟悉的一种阳历。这部历法浸透了人类几千年间所创造的文明,是古罗马人向埃及人学得,并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基督教的兴起而传播于世界各地。
没有打败中国农历之说法
只是现在国家正式通用公历而已,在广大的农村农历还是有很大的使用率的
J. 阴历和阳历是哪个国家人发明的
世界上很来多民族都根源据太阳和月亮的运动制定了自己的阳历和阴历,并且其中很多历法系统是独立的、不受其它系统影响的,所以并不能说是哪个国家“发明”的阳历和阴历,只能说“最早发明”。
已知最早的阴历是在今天的苏格兰发现的,可追溯至公元前8000年左右。当时的不列颠根本没有形成国家,无所谓“哪个国家的人发明的”;
已知最早的阳历有争议,一般认为是古埃及人制定的,可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
另外,现在中国人说的“阴历”和“阳历”是有特指的。阴历特指中国的农历,是古代中国人制定的;阳历特指公历,即国际通用的格里历,是在古埃及历法的基础上由罗马独裁者尤里乌斯·凯撒、皇帝屋大维等人修改,罗马教皇格里戈利十三世最终确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