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读书不一定能够创造财富
一直认为,世间上有一件非常划得来的事,那便是读书。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往往是作者人生的总结、思想的结晶、心灵的火花、智慧的容涵。有些书,是作者一辈子的心血。你想想,别人一辈子的生活经历、思想经验,他百费心思地整理好了,你只要一天,或者是几天、个把星期也就读完了。你可以把它变成你的东西,还要挑精拣肥,想要的便要,不想要的,远远的扔到一边,也没人把你怎样。
但是“读书无用论”在明里暗里的现实中还是非常有市场的。因为读书多的人,在实际生活中并不见得活得比别人好,钱挣得不一定多,生活过得不一定比别人轻松。即使在虚幻的精神生活中,也不一定过得比别人自在。有时,一个知识面广、心灵丰富的人,甚至其内心却过得比别人苦。这样的苦,也许是一般人不会领会的。
这也许算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因为人类的进步,没有知识肯定是不行的,工业农业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完善、思想的解放等等等等,都需要知识;但拥有知识,不一定拥有财富、名利这些世俗的回报。这说明,拥有知识的人与创造财富的人不具有必然的联系,创造财富的人和享受财富的人也不具有必然的联系。这在很大的程度上,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特定的社会制度造成的,也与一个人的追求、境遇和其对知识的运用有关。
于我,是相信知识是有用的,也就是相信读书的好处,相信“知识是一种力量”,相信知识可以释惑、明理、广胸、去烦、逸生、雅情;对那些自然科学知识,更是人类生存技能的必需。我向来崇尚真正的知识,对那些认真总结、探索、倾诉的人怀有真挚的敬意。但天下书,浩如烟海,如果逐书逐句地读,你一生都读不完,况且你人生的一大部分时间要用来工作、睡觉、交往,尽一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义务。孔子说:学以致用。一个人,一生中只能做那么几件主要的事情,学太多太杂的知识你用不了,也没那个必要。
我们如何选择和寻找书籍来满足我们的阅读需要呢?在浩瀚的书海当中,我们因为偶然遇到了某些自认为好的作品,便可能记住这个作者,然后,在空余的时间寻其作品来读。有时,我们会寻些知名的经典读物来读,或者那些广为流传或知名人士的作品。这样,往往会少一些盲目,节省一些时间。有的古人非常重视名号,这有时不能用虚荣和名利之心来理解,而是表现了作者对其作品的重视和负责。除了特殊的需要,我是不赞成在论坛中频繁地更换“称谓”(即所谓的马甲)的,这样不利于读者的选读,也不利于作者的自律。
明朝学者吕坤说:天下书,伪腐者居多。伪者,假也;腐者,不实用也。在形形色色的、各式各样的书籍文章中,大量的还是些普通的、重复的内容。在人的一生中,能遇到几本你爱不释手的书,也许就够有心的读者受用一生了。这说明,人与书就象人与人之间一样,靠的是一种机缘。能真正走入你的内心的,是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人和事物。与你相遇,是一种偶然;与你相契,是一种必然。古人做得比较把稳,不仅要“读书破万卷”,而且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通过实践来检验书面知识的真伪。这样做,太理想化了一点,现实中往往难以做到。庄子认为:人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求无涯,怠也。陶渊明曾言:“好读书不求甚解”,但取所需尔,这有其合理的一面。
能在大量的书籍中,去伪存真,是需要一定的知识面和知识积累的。接确大量的作品,这很费时间,却也是一个有用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必要的过程。在《聊斋志异》中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判断一本书、一篇文章的好坏,他不是看,而是将书页烧着了嗅其味,一嗅,他就知道优劣了。好的文章,馨香扑鼻;不好的文章呢,则有一种臭味,甚至臭不可闻,避之不及;一般的文章呢,既不香也不臭。这当然是一种寓意。我是非常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有那样快、那样好的判断能力。但我相信,长期从事文章审编工作的人,只要看看文章的几段甚至几句,也就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了。但这也有意外的情况。一个同事在和我讨论歌曲好听不好听的时候说:“你如果认真地、不带偏见地去听每一首歌,它都是有可取之处的”。我部分赞成这句话。有时,我们对别人的作品没有兴趣,是因为我们没有抓住作者的写作角度和真正用意,就可能会误判。
好的文章能释理、解惑、识趣、明志、奋神、广识、娱情。如果读者能够做到触类旁通、举一翻三,那么读书的好处就更大了。有的文章,我们取其思想认识,从而让我们更加趋向于真、善、美,接近生命的本真;有的文章,我们取其经验总结,它能增加我们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知识积累,从而让我们在现实中少走弯路,多收成果和快乐;有的文章,我们取其华采,其故事精彩,叙述生动,辞藻美溢,那我们也就不防当一回“疯子”,相信一回,大笑一回,大骇一场若者动情地流泪一次。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说明古人是真正读进去了的。作者描述了风月无边、晨耕暮读的妙处,你读进去了,便感觉到了在黄金屋里也享受不到的快乐。作者描述了柔情蜜意、青丝红颜、夕楼瘦影,你读进去了,你便会觉得一位款款的风情女子,或坐或立在你的面前,让你怅然而思,欲罢不能。文如其人,表其性情也。
文贵出新。如果一个作品看起来毫无新意,没有新的内涵,甚至没有一点新的体式,往往使人难以深入。作品看起来似曾相识,看了一百篇,如同看了一篇,久而久之,感觉也有淡了。这也许是一种自然现象吧,现代人把它叫做“审美疲劳”,我想,这就是“时间魔力”的真正原因吧,再大的伤痛或者喜悦,通过时间的过渡,最终会走向淡化,成为一种可以品味的历史。每个人都有一种性格的秉赋和局限,所以一个人的作品往往有一种外显或内在的味道,或者叫做风格。有时,我们常常因为喜好某种味道而偏爱某些人的文章。有人说:“最好是好的敌人”,还有很有道理的。写文章,不求最好,但能有感而发,解我性情即可。与人,也许少有新意,难有裨益,与已,却是心历所结,理我乱绪,权且记下,敷衍平生。
世间的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音乐语言等)大概分两种,一种曰可笑,或灵动,或幽默,或美幻,可以凑趣,轻松生之虚幻之光;一种曰可信,让人信其真,察其情,知其求,识其味。这种可信不一定是现实中非得发生的可信,而是一种相对合于情理的信。如果,既不可笑,又不可信,那只好冠名“矫而无用”,纵然说者极其认真,却实在难入人心。
对于某些作品,如看到某些音乐表达者,有时是狂歌劲舞,而多数情况下,我却融不进去。因为,我觉得那每一个音调的跳动,拨高或者降低,一举手一投足,都来得毫没道理。看来,对“理”的追求和认识是我自身的一大特性也是一大局限。那样的表现,也许仅仅是装饰性的,连渲泄也没做到。但装饰有错吗?好像是没有的,这些作品虽然没有走进你的内心,但有时却能让你眼花缭乱。我个人偏向于喜欢那种心灵的静静的交流。坦然、放松、任性、赤诚,不管是运用怎样的形式,这样,有时,即使是偶尔故意的矫情也能获得会心一笑。
原始人高兴的时候手舞足蹈,虽然没有章法,但自然天成,也是有感染力的。如此,我以为,对于艺术,每个人都是有潜在的天赋的,只是后来的环境让我们封闭和淡化了此种潜力吧。当鼓点响起的时候,人们往往是情不自禁地要晃动、扭动、跳动起来,看,这天赋多么神奇!连动物甚至植物都有这样的天赋。
柳之柔媚,松之精神,花之艳丽,楠之刚强,蒿之野杂,万物之别,实并无高低之分,只是天地造化之趣。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各取其需、各味其乐而已。苍天有好生之德,我们除了在生死存亡、千秋大计、善恶之持上要坚持原则,分清立场外,是应该要有博大的包容精神的。在文艺上,我们更应该如此,眼界开一点,心境广一点,于比较中辨真伪,于驳杂中见生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应该是更明、更高、更深、更久的开始状态吧。
记得很久以前写过一篇关于读书的感言,抄录如下。现在看来,断是写不出以前的“少年轻狂”了。但书生之风发义气,也会如长江之水,一去不回了吗?
《读书感怀》
小小书本,阅览古今兴废
方寸心田,咀嚼世道滋味
九州神驰,时空与我独会
好书堪友,同褒同责,同笑同泪,同思同索,常慰心扉
合书页,看世界
叹世俗,深如海
蹉跎自身亦常嗟
心潮几番合泪涌
男儿何事足荣怀
尚谦偏自傲,崇勤却思逸
豪情壮志淡名利,潇洒情怀愿克己
惜时恨难绳系日,愤世何妨醉千回
书自如此,学总不易
几番回味真善美
又几番恨疾假恶丑
又几番矛盾几番徘徊几番昏醉
望尽天涯,叹书海渺渺
情怀能有多少?
Ⅱ 自律的意义何在
遵循法度﹐自加约束。远航个人觉得更确切的定义是:无论情绪如何,严格按照思考的导向来行动。譬如为了改善健康情况,你决定每天早上起床后跑5公里。真正自律的人群不论风雨或者情绪,不找借口地坚持完成这个计划。
很多人认为自律是自由的反义词,自律约束他们的行动和自由。而事实上正好相反,自律帮助你创造你想得到的东西,无论是智慧,财富,情感还是荣誉。从长期来看自律才可以带来真正的自由。
最终受益的人也是那些自律,即严格按照思考所得的方案来行动的人。要减掉5公斤的体重,自律让你减少卡路里摄入,增加运动量。要及时完成阅读一本复杂难懂的技术参考书,自律让你静下心来,不去理会周围让你分心的诱惑。自律程度高的人群在健康,财富,性格,社交等等很多领域都有更好的建树。
当然自律不是万能的,但对于那些完全依赖于自我的一些事情,自律是其关键,比如戒掉坏习惯或者学会某项技能。要戒烟,自律是首要因素,任何其他因素都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要学会弹钢琴,自律也是首要条件。
Ⅲ 一个高度自律的人有多可怕
我觉得一个高度自律的人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我身边就有一个高度自律的人,做什么事情都非常的有规律,感觉就好像这个人非常可怕,但是我喜欢和这样的人做朋友,因为和这样的人做朋友代表自己也可以变得非常自律,而自律我认为开始一个好习惯,虽然会比较约束,但是我觉得高度自律的人更容易成功。
就算高度自律的人在可怕也没有人心可怕,一个人的算计才是最可怕的,而高度自律的可怕之处就在于能够将自律转化为强迫,当你强迫一个人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有多可怕了,建议高度自律的人做一个适可而止的自律人,不要太过自律,这样生活就会失去很多惊喜和意外。
Ⅳ 自律的重要性
1、自律可以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当代的年轻人,很多人都已经习惯了熬夜和赖床,但是自律的人拥有很有的生活饮食习惯,早睡早起,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生活,都能保持有条不紊。
2、自律可以让人更健康,这个健康指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精神。自律的人三餐稳定,目标明确,从来不拖泥带水,处事干净利落。
3、自律可以治疗拖延症。拖延症是当代人群几乎认人都有的病症,但是自律可以让更快的改正自己身上的毛病,凡事都井井有条起来。
4、自律可以开阔眼界,赢得别人的尊敬。自律的人生是不允许被浪费的,所以才会事事追求完美,绝不肯将就。
5、自律可以认识更多优秀的人群,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结交到什么样子的朋友,拥有一个志同道合比十个酒肉朋友都有价值。
6、自律可以让生活和人生更加美好,独立的人格、精神和经济加上健康的体魄,这一切都是你美好生活开始的基础。
Ⅳ 自律就是自由,自律对一个人有哪些好处
自律对一个人,是非常有好处的,如果养成了自律的习惯,那么他离成功就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非常的有规律,对健康生活都好。
Ⅵ 怎么学会自律,慢慢变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应该怎么学会自律
坚持每天订一个学习计划,但是要保证每天完成计划内容,完成了即使还有时间和精力学习,也给自己放松一下吧,不贪多。有些人是这样的:制订目标→阶段完成→自我膨胀→提高目标→难以坚持。所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制定好计划,完成就好,贵在坚持。
学习前别等自己出现最佳状态才学习。这和种树的最佳时间同一个道理,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种树,还有一个最好的时间就是现在种树,你怎么选择?老是等自己的状态可能一天结束了,最佳状态依然没有出现,撸起袖子现在就学习吧,别傻等了,学习了状态就来了。
迎难而上吧,在难与易的选择间,请先选择相对难的功课。激励自己迎难而上的决心,而不是遇到困难就投降。学习较难的功课疲倦了,切换到较易的功课,放松心情。
抛掉完美主义的通病。我们把计划认真做完就好,不用太过纠结细节,不停追究细节,会停滞不前,在原地打圈,同时不停自责,消极情绪很快就爆棚。所以,只要认真完成计划内容就可以啦。
Ⅶ 自强 自律 少年当自强 作文 20财富
她是个在贫困的家庭中成长着的可爱善良的小姑娘,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鸣鸣。她也曾经有一个温暖的家……但是父亲因病去世,家中只剩下身患重病的母亲和年幼的鸣鸣相依为命。开学了,同学们都交了学费,只有鸣鸣没交,她家没钱啊!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这天夜里,鸣鸣拿出自己所有的零用钱,数了数,正好够交学费。第二天,鸣鸣拿着满满一袋子硬币去给老师。之后,她并没有沉溺在失去父亲的痛苦中,以自己的自强不息,唤醒母亲,为家里撑起一片蓝天白云。这是一种呼唤,这是一种力量,这是一种精神。当我心沉溺于影片中动人的情节的时候,我的整个灵魂就随着这种声音,振作了起来。追求这种坚强的力量——源于我们对生命意义的真正理解。
看了《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这部电影后,我感慨万千。她――本应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但她却遭遇了家庭的变故。种种磨难后张鸣鸣十分孝敬她的妈妈。在一个暴雨如注的晚上,妈妈呼吸困难,需要氧气,但氧气袋里没有氧气了。鸣鸣不顾外面的大雨,飞奔出去,到医院去灌氧气。她是多么伟大呀!而我们却是多么渺小。当今少年哪一个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学校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回家后那可就是“小皇帝”“小公主”了,受到大人的百般受宠。看看她,再对照我自己,生活中许多事我只想着自己,没有想过妈妈,早上要她做好饭,帮我梳头,雨天要她拿着雨伞来接我,生病时,要妈妈陪在我身旁。衣服、鞋子要穿牌子的,什么都要最好。而我,而我却不知道她的右肩是否湿了,不知道她手中的蒲扇摇了多久,不知道她喜欢吃的是怎样的饭菜……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觉得很对不起妈妈,口头上说“十月怀胎重,三生未能还”可是,可是我们又有几时能做到这些呢?满口的忠孝为先,也不过如此。比起鸣鸣,我们不是显得渺小得多吗?这样的我们,如何能担当重任?
“少年当自强”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是中华的希望。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小学会孝敬父母,主动帮助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学会做个自立、自强的人。
Ⅷ 自律 名言
1、能约束自己的人,最有威信。——塞涅卡
2、青年人应有老年人的沉着,老年人应有青年人的精神。——海明威
3、征服自己的一切弱点,正是一个人伟大的起始。——沈从文
4、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北宋·朱熹
5、俭朴的生活,不但可使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养**品质。——徐特立
6、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效而后择。——王通
7、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意大利·但丁
8、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命运建筑师。——沙拉斯特
9、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于谦
10、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美·富兰克林
11、登峰造极的成就源于自律。——松下幸之助
1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子
13、别人认为你是哪一种人不要紧,关键是你到底是哪种人。——贺拉斯
1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孔子
15、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元好问
16、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美·马克·吐温
17、妄自尊大与妄自菲薄都是严重的错误。——歌德
18、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包拯
19、测量一个人的力量的大小,应看他的自制力如何。——但丁
20、成功源于自律一个人若没有果断的品质,他就永远不能算是一个独立的人。——约翰·福斯特
21、哪怕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高尔基
22、稍忍须臾是压制恼怒的最好办法。——柏拉图
23、公生明,廉生威。——李惺
24、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何智勇
25、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26、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苏轼
27、人啊,拯救你自己吧!——贝多芬
28、守信用胜过有名气。——美·罗斯福
29、一个人一旦明白事理,首先就要做到诚实而有节制。——法国·德拉克罗瓦
30、真懂的人不需大声叫。——达。芬奇
31、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北宋·王安石
32、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古希腊·柏拉图
33、人有两耳双目,只有一舌,因此应多听多看少说。——苏格拉底
34、穷不忘操,贵不忘道。——皮日休
35、名心盛者必作伪。——吕坤
36、廉洁自律三个我:从我做起,对我监督,向我看齐。
37、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国俗语
38、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英·莎士比亚
39、登峰造极的成就源于自律。——日·松下幸之助
40、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瑞士·阿米尔
Ⅸ 自律的人会如何,有什么好处
自律的重要性你知道吗?生活中最终受益的都是那些自律的人
如何自律?我们明明知道做一些事情或者养成一些习惯从长期来看有好处,比如早起,长跑,阅读,学习一本语言,一门乐器,不吃垃圾食品等等,但要长期坚持相当困难。回想你下过的那些新年决心,是否有不少是因为不够自律而放弃的呢?
为什么要自律?新华字典对自律的定义是遵循法度﹐自加约束。远航个人觉得更确切的定义是:无论情绪如何,严格按照思考的导向来行动。譬如为了改善健康情况,你决定每天早上起床后跑5公里。真正自律的人群不论风雨或者情绪,不找借口地坚持完成这个计划。
自律绝不是顽固,自律是一个对接口和小阻碍的清洁工具。自律可以是有弹性的,假如你今天实在不能练习弹琴,那么明天加倍补回来。晚上因为外出而不能早睡,那么第二天要继续回到平时入睡的时间。自律是对自身的完全掌控。
所有的懒惰、放纵、自制力不足,根源都在于认知能力受限。当回报不清晰明朗时,大部分人的动力就不够了,从而表现出懒的特性,而有些人,有远见,认知能力强,能够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回报,所以他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努力。所以,我们不自律,我们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不仅是因为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认知的不足,不能很明确地知道昨晚这件事给我们带来的实际的好处。想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做的,就是突破原有的认知,然后以切实可行的方法坚持下去。
希望被采纳哦,谢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