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成功智力创造力智

成功智力创造力智

发布时间:2021-06-24 19:34:41

Ⅰ 分析多元智能理论和成功智力理论对教育教学工作有哪些启示

力德教育:根据成功人士的成功因素的调研,结合现今与未来社会人才的发展需求,联合全球著名的心理、医学和教育等专家,经过十余年的精心研究,投资近亿元,根据孩子成长期的不同特点,成功开发出7个层阶的少儿“核心能力” 课程(CEO智能训练)。该系列课程专注于12种“核心能力”与6项“多元才能”的全面提升,为孩子打好坚实的基础,让他们终身可持续发展。

课程内容:

少儿核心能力训练是为培养4-12岁孩子未来更具竞争力而专门设计的教育课程
根据4-12岁少儿成长特点与未来人才发展需求,整合了全球著名教育专家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历经多年精心教学研发,系统的设计出合适这个年龄阶段的、开发智能最有效的方法,即【少儿核心能力训练课程】。该课程通过观察力、创造力等12种核心能力与理财、社交、决策等6项多元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使少儿能够掌握更多的技能,更好的学习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塑造优良品德与性格,让少儿具备领导者必备的素质,为成就卓越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少儿“核心能力”训练课程共分7个层阶:
● 幼儿一级、幼儿二级
● 少儿一级、少儿二级、少儿三级、少儿四级、少儿五级

Ⅱ 罗伯特·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

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即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即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

一、智力成分亚理论

智力包括三种成分(component )及相应的三种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元成分(metacomponent)是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如确定问题的性质,选择解题步骤,调整解题思路,分配心理资源等。

操作成分(performance component)表现在任务的执行过程,是接收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并进行比较,它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知识获得成分(knowledge-acquisition component )是指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接收新刺激,做出判断与反应,以及对新信息的编码与存储。在智力成分中,元成分起着核心作用,它决定人们问题解决时所使用的策略。

二、智力经验亚理论

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另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新任务是个体以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新情境是一种新异的、富于挑战性的环境。当遇到新问题时,有的人能应对自如,有的人则不知所措。在任务、情境和个体三者存在相互作用。

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也是智力的重要成分,人们在进行复杂任务的操作时,需要运动许多操作化的过程。只有许多操作自动化后,复杂任务才容易完成,如果个体不能有效地将一些自动化的操作运用于复杂问题的解决中,就会导致信息加工过程的中断,甚至使问题解决失败。

斯腾伯格认为,应对新异性的能力和自动化的能力是完成复杂任务时两个紧密相连的方面。当个体初次遇到某个任务或某一情境时,应对新异性的能力就开始了,在多次实践后,人们积累了关于任务或情境的经验,自动化的能力才开始作用。

三、智力情境亚理论

智力是指获得与情景拟合的心理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这些能力统称作情境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一般来说,个体总是努力适应他所处的环境,力图在个体及环境之间达到一种和谐。

当和谐的程度低于个体的满意度时,就是不适应。当个体在一种情境中感到不适应或不愿意适应时,他会选择能够达到另一种和谐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重新塑造环境以提高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程度,而不是适应现存的环境。

(2)成功智力创造力智扩展阅读:

斯滕伯格在其《成功智力》一书中集中阐述了成功智力理论的内容。在斯滕伯格看来,成功就意味着个体在现实生活中达成自己的目标,这里的目标是个体通过努力能够最终达成的人生理想目标,而成功也涉及到每一个平凡的人。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者彼此相互联系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分析性智力是有意识地规定心理活动的方向以发现一个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的能力,最能体现分析性思维的活动主要有两种: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分析性智力是成功智力三要素中惟一与传统智力测验有所重叠的部分,但并不能把两者划等号,传统智力测验仅仅测量出分析性智力的一部分内容,分析性智力的领域远远超出了学校的情境,它涉及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

创造性智力可以帮助人们从一开始就发现问题并形成好的想法,它是一种超越已获得的知识和信息,产生出新异思想的能力。斯滕伯格是第一个把创造力纳入智力范畴的人,他认为,创造力不仅是形成思想的能力,还是一个使智力的三个基本方面——创造性、分析性和实践性都能得到均衡和运用的过程。

创造力需要分析性智力对问题深刻的剖析,需要实践性智力将创造思维转化为现实。实践性智力指的是个体在实际生活中获取“经验知识”和背景信息,定义问题实质及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它可以较好地预测个体未来的工作表现。斯滕伯格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实践智力的核心,认为经验知识是成功智力的一个方面,它可以帮助人们适应周围的环境。

Ⅲ 什么是智力

智力(Intelligence)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 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这个能力包括以下几点:理解、计划、解决问题, 抽象思维, 表达意念 以及语言和学习的能力。当考虑到动物智力时, “智力”的定义也可以概括为:通过改变自身、改变环境或找到一个新的环境去有效地适应环境的能力。
构成智力的五种因素
1、观察力
是指大脑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如通过观察发现新奇的事物等,在观察过程对声音、气味、温度等有一个新的认识,并通过对现象的观察,提高对事物本质认识的能力。我们可以在学习训练中增加一些训练内容如观察和想像项目,通过训练来提高学员的观察力和想像力。
2、注意力
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如我们好的学员能全神贯注地长时间地看书和研究课题等,而对其他无关游戏、活动等的兴趣大大降低,这就是注意力强的体现。
3、记忆力
是识记、保持、再认识和重现客观事物所反映的内容和经验的能力。如我们到老时也还记得父亲母亲年轻时的形象,少年时家庭的环境等一些场景,那就是人的记忆在起作用。
4、思维力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能力。当人们在学会观察事物之后,他逐渐会把各种不同的物品、事件、经验分类归纳,不同的类型他都能通过思维进行概括。
5、想象力
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比如当你说起汽车,我马上就想像出各种各样的汽车形象来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想象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完成的。
[编辑本段]智力的影响因素
1.遗传与营养
遗传素质是智力发展的生物前提。良好的遗传素质,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和自然条件。有研究发现:遗传关系越密切,个体之间的智力越相似。但是遗传只为智力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要使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需要社会、家庭与学校教育许多方面的共同作用。
2.早期经验
人的智力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研究表明,早期阶段获得的经验越多,智力发展得就越迅速,不少人把学龄前称为智力发展的一个关键期。美国布鲁姆提出了一个重要假设,把5岁前视为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如果17岁的智力水平为100%,那么从出生到4岁就获得50%的智力,其余30%是4-7岁获得的,另外20%是8--17岁获得的。
3.教育与教学
智力不是天生的,教育和教学对智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教育和教学不但使儿童获得前人的知识经验,而且促进儿童心理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师在运用分析和概括的方法讲授课程内容时,不仅使学生获得有关的知识,还掌握了把这种方法作为思维的手段,如果把这种外部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逐渐转化为内部概括的思维操作,这方面的能力便形成了。
4.社会实践
人的智力是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社会实践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基础。爱迪生的启蒙教师是自己的母亲,但实验是他创造发明的基础,是他才智形成的重要条件。
5.主观努力
环境和教育的决定作用,只能机械、被动地影响能力的发展。如果没有主观努力和个人的勤奋,要想获得事业的成功和能力的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世界上许多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无论他们所从事的事业多么不同,但他们都具有共同点,即醉心于自己的事业,长期坚持不懈,刻苦努力,顽强与困难作斗争。如果没有这些,他们也只能是平庸的人,既不可能取得成就,能力的提高也无从谈起。
[编辑本段]智力的理论
1、心智量度理论
心智量度建立在智力有着先天的差异,也即高低之分。为了量化这一高低之别,人们提出用测试的方法去实现,这就是我们说的智力商数测试(智商测试)。 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IQ。 智力在狭窄的定义中是以智力测验来衡量(见智商)。这些测验是最准确的(可靠及有效的)心智量度测验,但是它们不是用来量度创造力、个性、性格或智慧。智力测验有很多方式,但全都是量度相同的智力。g因素一直被认为是智力测验中的一个主要测量因素。(见g因素理论)。 一些研究员曾经建议智力不是一个单一的数量或概念而是包含著一组相对独立的能力。
2、多元智能理论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他在《心智的架构》(Frames of Mind)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八个): 1. 逻辑 (logical) 2. 语文 (linguistic) 3. 空间 (spatial) 4. 音乐 (musical) 5. 肢体运作 (kinesthetic) 6. 内省 (intra-personal) 7. 人际 (inter-personal) 8. 自然探索 (naturalist)
3、成功智力智力理论
美国耶鲁大学的斯腾伯格长期从事智力的研究,提出了成功智力(successful intelligence)的理论,让人认识到,人生的成功,主要不是靠智商(IQ),而是取决于成功智力。斯腾伯格不仅从事成功智力的理论研究,而且也进行应用实践的实验。他出版的《成功智力》(1996)颇有影响,这本书已有中文译本。 关于成功智力的概念,斯腾伯格(1998)认为,我们应当少关注一些传统的智力观念,尤其是智商的概念,而多关注一些他所说的成功智力。他在《成功智力》一书的序里有趣地谈到,他曾在小学时考砸了智商测验,他下决心要表明,如果将来成功了,那也不是其智商的作用。为此,他最终走上探索智力的道路,并努力寻找能够真正预测今后成功的智力。所谓成功智力,就是为了完成个人的以及自己群体或者文化的目标,从而去适应环境、改变环境和选择环境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具有成功智力,那么,他就懂得什么时候该适应环境,什么时候可以改变环境,什么时候应当选择环境,能够在三者之间进行平衡。具有成功智力的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然后能够想方设法地利用自己的优势,同时,能够补偿自己的劣势或者不足。这是人们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之一。 珀金斯的“真”智力 美国哈佛大学另一位心理学家珀金斯(D.Perkins)于1996年提出“真智力”(true intelligence)。他核查了大量关于智商测验和促进智商的研究,进而提出:智商包括三种主要的成分或者维度: [1]一是神经智力(Neural intelligence):这是指神经系统的有效性和准确度。神经智力具有“非用即失(use it or lose it)”的特点。显然,神经智力是可以通过运用先天因素而得到保持和加强的。神经智力同卡特尔(R.B.Cattell)所说的流体智力有些相似。 二是经验智力(Experiential intelligence):这是指个人积累的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这可以看作是个人所有专长的积累。经验智力的基础是积累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可以使人们在一个或者多个领域中具有高水平的技能。生长于刺激环境较为贫乏的人,较之一个生长在学习环境丰富的人,其智力显著地表现出差异来。丰富的学习环境能够促进经验智力。经验智力和卡特尔所说的晶体智力有些相似。 三是反省智力(Reflective intelligence):这是指解决问题、学习和完成挑战智力任务的广泛的策略。它包括支持坚持性、系统性和想象力的各种态度。它包括自我监视和自我管理。反省智力可以看成是有助于有效地运用神经智力和经验智力的控制系统。人们是可以学会更有效地利用神经智力和经验智力的种种策略的。反省智力类似于元认知(metacognition)和认知监视(cognitive monitoring)等概念。
[编辑本段]争议
研究人类智力的学者面临了许多舆论的批判—甚至多到一般科学家所无法忍受的地步。一些备受争议的课题包括: * 从心智量度理论以及以常理方式看待这个主题的差异 * 智力在每日生活中的重要性 *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人类智力的影响(参阅Nature versus nurture) * 不同种族及性别的智力差异,以及这些差异的来源和意义(参阅种族与智力)
[编辑本段]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
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玩具,和宝宝一起做游戏,是这时期开发宝宝智力的好方法。可以通过以下3种游戏来增长宝宝的智力: 1、找玩具 方法:大人同宝宝玩耍,在兴趣正浓时当着他的面将他的玩具放在大人的口袋里或枕头下、床单下。当玩具被找到时,大人应马上抱起宝宝,称赞他“真棒!真聪明!”。由此鼓励宝宝发展敏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并为其树立物体恒在的观念。 2、发展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游戏: 选择色彩鲜艳的脸谱、各种五颜六色的塑料玩具、镜子、图片、小动物等,先做示范,把同种颜色的玩具摆在一块,然后让孩子跟着做; 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的听力玩具,如小摇铃、拨浪鼓、八音盒、风铃等,陪同孩子玩耍的时候,可以随着玩具发出的声音教他们念不同的发音; 3、培养认知和触感能力的游戏: 首先,教孩子照镜子,让他逐步“认识”自己。比如,把宝宝抱在镜前,拿着他的小手指他的鼻子说“鼻子”,然后再拿着他的小手,指大人的鼻子,如此反复直到他会指着鼻子说鼻子。 接着,可以教宝宝认识其他事物:取用不同手感不同质地的玩具,如绒毛娃娃、丝织品做的小玩具、积木、海滩玩的球等,教他认事物、培养感觉、辨大小、辨颜色,还有“撕纸”、“捡豆豆”、“扔东西”之类的动作。
[编辑本段]智商测定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就制定出第一个测量智力的量表——比奈-西蒙智力量表,1922年传入我国,1982年由北京吴天敏先生修订,共51题,主要适合测量小学生和初中生的智力。1916年美国韦克斯勒编制了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AIS),儿童智力量表(WISC)、适用4-6.5 儿童的韦氏幼儿智力量表(WPPSZ),韦氏量表于80年代中后期引进我国经过修订出版了中文版,因而应用较广。 我们采用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编制的智力量表,由我国湖南医科大龚耀先等人修订,制定了中国常模。现在我们可以测查6-16岁的儿童和16岁以上的成人。通过心理测量可了解自己的智力水平、潜能所在,鉴定交通事故导致智力损伤,为发挥自己的优势,科学填报高考志愿,优生优育等提供科学依据。
[编辑本段]智商测验项目
智商测验包括十一个项目,有常识、理解、算术、类同、记忆、字词、图像、积木、排列、拼图、符号分别测验,完成整个测验大约需要一小时,汇总分析,写出测验报告约需要一个小时。 8个线索显示宝宝智力 由于婴儿的语言刚刚开始发展,所以不能用笔纸测验来测试婴儿的智力,也得不到书面答案,父母只能通过观察婴儿的动作,来估计婴儿智力的开发情况。 大脑中最先发展的是控制脊椎、四肢的神经系统,因此,了解婴儿大脑发育、智力开发的最佳途径,就是观察孩子的运动能力的发展状况。运动能力发展涉及的是移动和运用身体、四肢的能力。 诊断智力开发的早期线索: 南希-贝莱博士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几年来潜心研究、观察了婴儿的发育、发展,她在《幼儿发展研究》一书中列出了以下8个线索,以提醒父母注意婴儿智力的正常发展。 ·当小勺掉落到地板上时,6个月的婴儿会顺着下落的方向看去; ·6个半月的婴儿当他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会发出表示满意的声音; ·7个多月时,会冲着镜子中的影象微笑,以及能去寻找落地的小勺; ·8个半月时,会和人一起玩藏猫猫、拍拍手等游戏;也会倾听熟悉的词; ·9个多月时,会去拉系在环上的线,以便把环拉近;也能理解某些词的含义; ·10个多月时,会模仿成人把积木放入盒中,若看到别人把玩具包起来,就不会去拆开; ·11个多月时,会模仿词的发音; ·12个多月时,会讲几个单词。 父母可以试着与婴儿玩一些与上述相似的活动,自己估计一下他们的智力发展。贝莱博士发现,婴儿期的智力测验成绩不一定与日后的智力测验成绩有关。最机灵的婴儿不一定永远是最聪明的幼儿、小学生,发展迟缓的婴儿常会赶上或超过发展迅速的伙伴。因此,在观察中切忌对婴儿做长期的预言。
[编辑本段]增长孩子智力主要针对八大方面
一、言语——语言智力。是人们读、写和用词语进行交流的能力。突出表现在作家、诗人、演说家、社会活动家、教师等身上。

Ⅳ 成功智力的概念最早是谁提出的

斯腾伯格。
1996年斯腾伯格在三元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更具实用和现实取向的成功智力理论。强调智力不应仅仅涉及学业,更应指向真实世界的成功。
斯腾伯格用“成功智力”的概念,赋予了智力以新的含义。所谓成功智力是用以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它能导致个体以目标为导向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是对个体的现实生活真正起到举足轻重影响的智力。他这里所说的成功,其一,是个体通过努力能够最终达到的人生理想目标的成功;其二,是每个正常的个体都可以发展的成功。用斯腾伯格的话说,他强调的智力不应仅仅同学校中的成功有关,而更应同生活里的成功紧密联系。生活里的成功是个体用创造和实践的能力去适应环境、选择环境和塑造环境,并最终获得的成功。
斯腾伯格认为,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关键方面。成功是通过分析、创造和实践三方面智力的平衡获得的,其中分析性智力是进行分析、评价、判断或比较和对照的能力,也是传统智力测验测量的能力,创造性智力是面对新任务、新情境产生新观念的能力,实践性智力是把经验应用于适应、塑造和选择环境的能力。

Ⅳ 孩子长大有没有出息,与成绩好坏的关系大吗

最近几年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小时候成绩普普通通的同学都逆袭成了长辈们口中“有出息”的孩子,有的创业做了老板、有的在公司频频升职加薪。

而小时候成绩拔尖的同学,一部分因为各种际遇只上了普通的大学,工作上也比较一般;有些虽然学历高但在公司只是普通职员,怎么也升不上去管理层……

Ⅵ 成功的理念是什么

成功的理念是自己心中的信念,信念越强自信就越高,

Ⅶ 什么是成功智力

成功智力(Successful Intelligence) 成功智力是一种用以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 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智力。 所以成功智力更注重在实践中表现的 能力 , 而不单单看在学业考试中是否取得高成绩。

Ⅷ 智力包括什么

智力是由观察力(或称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包括想象力)、推理力、判断力等版五个主要因素组成的,权这五种能力是一个综合的整体,无论缺少哪一种都不行。我们运用形象的语言来进一步描绘智力的五个要素,可以这么说:
观察力(或注意力),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侦探,也是人类认识活动的组织者和维护者,它可以捕捉事物的信息。
记忆力,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原料仓库。只有仓库中存积了大量原材料,才能产生思维活动。
理解力(想象力),是人类认识活动的翅膀。通过观察获得的事实,与记忆材料结合后,只有经过理解和想象,才能产生创造性的成果。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因此,从理论上说,理解、想象的能力,是智力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
推理力,是人类认识活动过程中的清道夫。它为智力活动的成功开辟道路。只有通过推理才能剔除无用的信息,总结思维的精华,为判断提供最佳选择。
判断力,为智力活动过程的果实。

Ⅸ 人的智力是如何产生的

专家提示,大多数智商高的孩子都有以下特点:

远血缘婚配生育的孩子。有资料显示,父母均是本地人的孩子平均智商为102.45 ,父母是省内异地者平均智商106.27 ,而隔省婚配所生子女的智商则高达109.35 。异地通婚可提高下一代的智商水平。

父母在最佳生育期生育的孩子。一份抽样结果表明,母亲在23岁以前所生子女平均智商为203,而24-28 岁这段时间生育者则高达209,但太晚生育(29岁以后)的子女又低于105所以,24—29岁为育龄女子的最佳生育期。至于男士,30岁左右当爸爸为优。

吃母乳长大的孩子。吃母乳长大的儿童智商普遍较高,平均比吃代乳品长大的同龄儿要高出20分之多。

体重适中的孩子。超过正常体重20%的肥胖儿其视觉、听觉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均处于低水平状态。

坚持吃好早餐的孩子。吃早餐后参加高难度考试的学生,其得分明显优于空腹参考者。

勤于活动的孩子。锻炼能使大脑处于最初的欲动或放松状态,想像力会从各种思维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变得更加机敏,富有创造力。坚持每次持续20分钟跑步、健美操的学生其学习成绩明显优于懒得活动者。

Ⅹ 智力和创造力的区别和联系

【智力】(Intelligence)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 这个能力包括以下几点:理解、计划、解决问题, 抽象思维, 表达意念 以及语言和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在主流刊物中,当智力的定义与重要性是存在争论的问题时,研究者们通常能在就这些争议达成共识。
当考虑到动物智力时,一个更概括的“智力”的定义也许被应用了:“通过改变自身、改变环境或找到一个新的环境去有效地适应环境的能力” (大英网络全书).
智力测验被经常用作确定人的智力。这并不是无可争议的。详见下述。 一些研究者已经开始对累积智能进行研究,这种智力来自于人们的协作。 计算机科学促进了对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这些研究旨在寻求如何使计算机以更加智能化的方式运算。 很多人也已经在致力于地外智能生命存在的可能性研究。
构成智力的五种因素
1、观察力:是指大脑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如通过观察发现新奇的事物等,在观察过程对声音、气味、温度等有一个新的认识。我们可以在学习训练中增加一些训练内容如观察和想像项目,通过训练来提高学员的观察力和想像力。
2、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如我们好的学员能全神贯注地长时间地看书和研究课题等,而对其他无关游戏、活动等的兴趣大大降低,这就是注意力强的体现。
3、记忆力:是识记、保持、再认识和重现客观事物所反映的内容和经验的能力。如我们到老时也还记得父亲母亲年轻时的形象,少年时家庭的环境等一些场景,那就是人的记忆在起作用。
4、思维力: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能力。当人们在学会观察事物之后,他逐渐会把各种不同的物品、事件、经验分类归纳,不同的类型他都能通过思维进行概括。
5、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比如当你说起汽车,我马上就想像出各种各样的汽车形象来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想象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完成的。
=================================================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力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它要求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的高度紧张,以及创造性思维在最高水平上进行。
==================================================
【区别与联系】智力是通过改变自身、改变环境或找到一个新的环境去有效地适应环境的能力。创造力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智力偏向先天性因素,可以通过开发来提高。创造力与后天的教育有关,可以通过不断地培养来提高。智力会影响创造力,但并不是创造力的全部,同时创造力的提高也会促进智力的开发。

阅读全文

与成功智力创造力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